“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习题_第1页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习题_第2页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习题_第3页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习题不定项选择    1下列有关事物发展的说法符合辩证法的有(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重大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成语告诉我们(   )    A一个人的成长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2、160;   B逆境和顺境都是个人成长的外部条件    C逆境造就强者,顺境造就弱者    D无论是顺境逆境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教材P120的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告诉我们(   )A此君只重视外因而忽视内因是错误的B此君割裂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错误的C人们要想抓住机遇,就必须首先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D如果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即使有机遇也不会抓得住机遇    4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

3、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这说明A把石头变为美玉关键在于良工的加工制作B没有良工,再好的玉石也可能与瓦砾没有区别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起变化    5有人计算过,仅就黄河的泥沙淤积,两千年左右即可填满渤诲,但由于华北平原的地壳在不断下降,所以长期以来渤诲的形状基本未变。这一现象,从哲学上看A地壳的下降是内因作用的结果B泥沙淤积是外因作用的结果C事物发展变化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可以使事物保持不变单项选择    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

4、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段话说明了(   )    无论是中国的革命还是建设都不需要外部条件,都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A     B    C     D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  &

5、#160; )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A    B    C    D    3在下列关于顺境和逆境的论述中,能够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    )    A顺境、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B逆境对于青年人成长

6、最为有利    C顺境绝对不能造就强者D无论是顺境和逆境对人的成才都无关系    4苏轼在范增论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说的是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没有外因的作用,事物同样会发生变化C事物内因先起变化,然后外因才起作用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源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中央确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对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有的学者提出: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路,不

7、仅“输血”,更要“造血”。这段话说明过去西部地区发展主要依靠外因,现在西部地区发展主要依靠内因内因与外团共同作用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过去支援西部采取“输血”的办法是错误的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A  B  C  D材料解析比较下列三个公式。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因斯坦:  A X Y 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努力,Y代表方向正确,Z代表少

8、说废话)    叶永烈(著名作家):人才才能十机会,具体表述为:成才f(遗传素质×个人努力×环境×机会),这一公式认为成才是遗传因素、个人努力、环境与机会的函数,其中一项等于零,那么公式值等于零。请运用你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说明下列问题:(1)三个公式共同说明了什么?(2)第三个公式与前面两上公式的不同之处是什么?(3)根据这三个公式,谈谈你对如何成才问题的看法。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  l BCD  2ABD  3ABCD  4ABC  5C单项选择l C  2D  3A  4D  5D材料解析(l)三个公式都十分强调内在因素,即内因的地位和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艰苦努力”。“个人努力”都是内因,都符合辩证法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个基本观点。    (2)第三个公式是从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结合上提出来的,在肯定内因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十分强调外因的影响,这是与前两个公式的不同之处。    (3)第一,个人成才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内外因相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