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8页)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8页)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8页)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8页)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详细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33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愚氓 故态复萌 懵懂 启蒙主义 B庇护 蓬荜增辉 辅弼 大有裨益C桎梏 栉风沐雨 炽热 脍炙人口 D蹊跷 休戚相关 栖身 促膝谈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沓 礼尚往来 黯然失色 隧木取火 B山麓 游目骋怀 五味具全 沸反盈天C遁词 瞬息万变 闲情逸致 言简意赅 D祈祷 不经之谈 愤世嫉俗 顶顶大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确实达到

2、了发展的最高峰。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了。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 ,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 一直免费下去。A扶持 淡薄 误解一直 B扶植 淡泊 曲解始终C扶持 淡泊 曲解始终 D扶植 淡薄 误解一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做到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这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B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

3、公权在作怪。C“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妇孺皆知。D据新浪教育频道报道,蚂蚁优选课堂凭借其优质的在线课程内容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被评为年度最佳互联网教育项目。5、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A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

4、道德价值体系。B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C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D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随着冻土路基、冻土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的顺利施工,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青藏铁路,如今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专

5、家称,青藏铁路穿越世界上最复杂的冻土区,不少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可谓集冻土工程之大全。 于7月1日试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处于多年冻土区的线路就长达550公里。而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变化,它会“发胖”或“变瘦”。 据了解,冻土在寒季就像冰一样冻结,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发胖”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融化的冻土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出现,路基就会翻浆、冒泥,钢轨会出现波浪形高低起伏,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冻

6、土科学专家张鲁新说,冻土虽然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也存在,但他们是属高纬度冻土,比较稳定。青藏铁路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而太阳辐射对冻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加上青藏高原年轻,构造运动频繁,并且这里的多年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据了解,青藏铁路有111公里线路铺有一种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它是效果较佳的保护冻土措施,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起到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05摄氏度以上。 全长117公里的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横架

7、在可可西里冻土区,它是一种“以桥代路”的保护冻土措施,铁轨飞架而过可以不惊扰冻土。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桥梁达1567公里,占多年冻土地段的四分之一。张鲁新说,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青藏铁路有的冻土路基两旁插有一排排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的铁棒,这就是热棒。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专家称之为冻土病害的“青霉素”。大规模使用热棒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青藏铁路建设中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

8、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在施工中采用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遮阳篷结构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堪称集世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因此,运行在青藏铁路上的列车时速将达120公里。6、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B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多而复杂,施工中集世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C青藏高原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D青藏铁路在冻土上建起的路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

9、、管线等工程项目最多。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温升高,冻土热涨“发胖”;气温降低,冻土冷缩“变瘦”,威胁铁路营运安全。B青藏铁路,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C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保护冻土,我国首创。D热棒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利用它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藏铁路建设虽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但也不可能一劳永逸。B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主要是为了提高列车时速。C青藏铁路建设冻土问题的彻底解决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10、D虽然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但因环境恶化导致的全球变暖不会影响冻土的变化。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刘 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

11、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12、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C伏兵邀取之 邀:拦截。D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的一组是(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 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以克敌赏基,基辞 此得土得众之象,

13、宜停刑以待大旱,请决滞狱 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A B C D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谢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可贵的是

14、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1,3,5第卷(共114分)四、(20分)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3)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13、断句(六处)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14阅读下

15、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填空。(4分,每小题1分)(1)、回眸一笑百媚生, 。(2)、千岩万转路不定, 。_(3) ,江月年年望相似。(4)、 ,惟有幽人自来去。(5)、 ,乾坤日月浮。(6)、 ,隔叶黄鹂空好音。(7)出师一表真名世, !(8) ,长使英雄泪满襟。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白发上津城梅洁小时候,就隐约听

16、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苍莽秦岭

17、,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1 800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1 800年里,上津曾14次设县、6次设郡、2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

18、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80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上津人还说,长安是13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

19、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事象的注释。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1.2千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

20、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

21、生命所在。”(选自201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B作者对比描写了去上津车停古漫川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的文化,并表明秦楚两地是千年相依、百年牵手的古地。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D作者引用杜牧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来由,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又表明上津这座古城在连接秦楚

22、交通地位上的重要作用。E作者有意具体描写上津古城的景物,展示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的“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四组鎏金大字,显示它通连四海的作用,与杜牧诗句和鄂西民谚的表现作用构成了呼应之势。17、作者是怎样围绕“白发上津城”中的“白发”二字来写上津城的?作者着墨上津的“白发”为什么先写在漫川时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4分)18、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这“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以什么写法来呈现这种内心世界的?(4分)19、结尾作者在给上津镇26岁的镇长的信中说:“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

23、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回信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文中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作出探究。(8分)六、(12分)20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21用书面语和肯定陈述的形式,构成四个六字的动宾短语,来表达温家宝总理原话的意思。(4分) 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7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湖北省视察时指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 22仿照下面开头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组排比句。(4分)拥有诚信,就像划船人拥有一支船浆;拥有诚信, ;拥有诚信, 。 七、(60分

24、)23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矮子对巨人说,我比你身材短。一个女人对男子说,我比你力气小。一个小孩对老人说,我比你经验少。一个丑妇对美女说,我比你容貌差。一个记者对富翁说,我比你贫穷。一个百姓对官员说,我比你地位低。他们忧愁着。智者托着天平走过来,爽朗地说:“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答案1、B(A懵mng C炽 chì 膝x) 2C (A隧燧

25、 B具俱 D顶顶鼎鼎) 3D 4 D 【解析】A项搭配不当,“粮食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粮食的生产”改成“生产的粮食”。B项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C项成分赘余,可删去“老少”。5D(注意选项分句问的逻辑关系、段内思路及郭沫若话的语序。)二、6B(综合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可得出) 7、A(气温升高,冻土“变瘦”;气温降低,冻土“发胖”) 8、A(B项“主要为了提高列车时速”错;C项“彻底解决”错;D项“不会影响冻土变化”9.B(狱:诉讼案件)10.D(4句表明刘基的胆略;5句表明刘基为人谦逊) 11.B.(“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错,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是在元朝至顺年间,当时的皇上不

26、是明太祖。)12.(1)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东下,实力非常强大,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会”、“陷”“或”各1分,句意2分)(2)等到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基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被动句式,“相”“善”各1分,句意2分)14、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2)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16、解析答案BC

27、 A项中“消除误解”的理解不合文意。实际上引用这个成语是因为作者要对上津这座一千多年中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的中心议题来进行借题发挥。D项中“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的理解不合文意。作者的引用主观上无此意图,仅是诗中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意向,本文作者要表现的是上津古城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E项中应是“无意具体描写上津古城的景物”。17、答案(1)紧扣“古老”二字,把重点放在上津城一千多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进行述说,突现上津古城自古饱受战争创伤和在交通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2)通过写戏楼呈现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相揖让的百年牵手景象和鄂陕息息

28、相依的景象,以之与上津古城饱经战争创伤的千年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派和谐安定景象的赞美之情。18、答案(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方式,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以表现自己情感上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19、答案(1)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2)这样的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忽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眼前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透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前景无比憧憬的开阔胸襟。20示例:21珍惜国土资源减轻农民负担稳定粮食价格转变干部作风(答对1点得1分,两点得2分,3点得4分)译文: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郑复开始的时候告诉(刘基)的父亲,说“你们家祖上就有很高的品德,这个孩子一定把你们家的门第发扬光大”。元朝至顺(元顺帝年号)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上级单位)征聘他,他推辞而去。刘基博通经史,凡是书都要阅览,尤其精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