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霍山县地下水资源勘查(上土市镇下河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太阳乡汤家湾组)物探工作报告安徽第二水文工程勘察院二零一三年八月项目名称:霍山县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报告(上土市镇下河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太阳乡汤家湾组)委托单位:霍山县国土资源局勘察单位:安徽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院 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期 : 2013 年 12 月目录第 1 章 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1.1 工程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1.2 勘查目的任务错误.!未指定书签。第 2 章 自然地理、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错误 !未指定书签。2.1 自然地理错误.!未指定书签。2.2 地质概况错误.
2、!未指定书签。2.3 地球物理特征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 章水文地质条件错误.!未指定书签。3.1 松散岩类孔隙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3.2 基岩裂隙水错误.!未指定书签。3.3 地下水补、迳、排特征错误!未指定书签。第4 章方法技术与质量评价错误.!未指定书签。4.1 测地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4.2 工作方法技术错误.!未指定书签。4.3 质量评价错误.!未指定书签。第 5 章 地面水文物探工作的解释推断错误!未指定书签。5.1 上土市镇100线、110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5.2 磨子潭镇200线、210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5.3 太阳乡 300线、 310线、 320线、 33
3、0线、 340线 错误 !未指定书签。第 6 章 结论和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图目录图号图名1 霍山县上土市镇下河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2 霍山县磨子潭镇铁佛寺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3 霍山县太阳乡汤家湾组地下水资源勘查物探工作布置图4 1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口卡曲线图5 10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6 110线、300线、310线静电口卡曲线图7 110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8 2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口卡曲线图9 20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10 210 线联合剖面曲线图11 32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口卡曲线图12 32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13 33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
4、第 1章 前 言1.1 工程概况霍山县政府为发展县域经济,拟开发县域饮用天然矿泉水,委托我院在上土市镇下河组、太阳乡汤家湾组、磨子潭镇铁佛寺组三个地点进行物探勘查工作。受到委托后,我院物探人员于2013 年 11 月19 日进入工地,进行物探野外工作,至11 月 28 日结束,基本查明了探测区段内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1.2 勘查目的任务根据委托要求本次物探工作的目的任务是:通过上土市镇下河组、太阳乡汤家湾组、磨子潭铁佛寺组三个地点的物探勘查工作,研究分析出地下水情况,提供物探报告,对物探异常好的地段提供1-2个钻探点位。为以后打井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第 2 章 自然地理、地质概况及地
5、球物理特征2.1 自然地理工区地处霍山县境内,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5%,生物物种多达6500 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 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小垂直变化大,气候资源丰富。冬季雨量少,偏北风多,显得干冷;夏季雨水多而光照充足,显得湿热;春秋是冬夏的过渡季节,多气旋活动并有小高压盘距, 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因而四季气候有 春暖、夏凉、秋爽、冬寒 的季节特征。雨量分布有区域差异,山区多于丘陵,一般为6 :4。县境内地形复杂,因地貌类型,海拔高度等情况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常
6、年平均气温为15.2, 年降水量1400左右。2.2 地质概况2.2.1 地层本区地层为华南地层大区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的桐柏大别山地层分区,以磨子潭晓天深断裂为界,以北为北淮阳地层小区,以南为岳西地层小区。区内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1、上太古界:主要为大别山岩群()和大别山杂岩(3) ,大别山岩群由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组()、大理岩组()组成,分布于霍山以南地区,岩性为二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岩、大理岩等;大别山杂岩(3)主要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片麻状辉闪岩、英云闪长岩、条带状花岗片麻岩等。2、上元古界:包括佛子岭岩群()的郑堂子岩组()、仙人冲岩组()
7、、祥云寨岩组()、黄龙岗岩组()、诸佛庵岩组()、八道尖岩组()、潘家岭岩组()地层,岩性为石英片岩、浅粒岩、石英岩夹白云质大理岩等。3、 侏罗系: 主要为凤凰台组(J 3f) 、 毛坦厂组(J 3m)、 三尖铺组(J 3s)为主,分布北部丘陵,岩性为安山岩、粗安岩、凝灰质砂砾岩、页岩及紫红色、砖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等,与老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4、白垩系:包括晓天组(K-2x)、下符桥组(K-2)、黑石渡组(K-2h)地层,分别分布于北部丘陵,岩性为凝灰质砾岩、砂岩、砂质页岩等。地(岩)层简表 表1-3界系统群、组代号厚度(m)岩性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2-5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层下符桥组
8、K1-2800凝灰质含砾砂岩,棕红色砾岩夹砂砾 岩。白垩系黑右渡组Ki-2h409黄绿中厚层凝灰质砾岩、砂岩、页 岩互层。晓天组K1-2X1169凝灰质砂岩、页岩。中生界上 统三尖铺组J3s1706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砾岩夹粉砂岩。侏罗系毛坦厂组J3m632灰白色晶屑凝灰岩、气孔安山岩、 粗安岩夹砂、页岩。凤凰台岩组J3f1704紫红色厚层砾岩、砂岩。潘家岭岩组1423二长石英片岩、斜长变粒岩、绿帘 石英岩。佛八道尖岩组912中薄层石英岩、长右右英岩、白玄 石英片岩上子诸佛庵岩组2727黑方石英岩夹变粒岩、石英岩元震旦系岭858绿泥白方石英片岩、云母片岩、斜古uU 石更龙冈石祖长石英岩界群祥云寨
9、岩组311中厚层石英岩夹白方石英片岩仙人冲岩组215白云质大理岩、含云母石英片岩郑堂子岩组900含砾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夹大理 岩上大大理岩岩组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等变质岩层 组合太 古别 岩斜长角闪岩 组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角闪岩等基 性变质岩层组合界群片麻后组二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等副片麻 岩组合5、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两侧低洼地带,主要岩性为砂质粘土、细砂、粉砂、砂砾石等,成因类型以残坡积、冲积为 主。2.2.2 岩浆岩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极其发育,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晚太古代变质侵入岩,一类为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岩。(一)变质侵入岩区内变质侵入岩占变质岩区一半以上,这些片麻
10、状岩石多为古老侵入体,后经变形变质作用形成假层状地质体。岩性有花岗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英云闪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辉长片麻岩,以前三者分布最广。它们呈岩株、岩枝状产出,均经受了深层剪切流变和角闪岩相变质,具有强弱变形分布特征。强变形带中岩石多为条带状、透镜状,平行于区域性磨子潭晓天断裂带展布,具片麻状、条纹条带状构造、糜棱构造。弱变形带片麻岩体基本保留岩浆岩结构构造及其它地质特征。(二)中生代花岗岩区内中生代花岗岩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正长斑岩、石英二长岩,分布最广的为二长花岗岩、闪长岩。 岩体呈岩株、岩脉状产出。与围岩接触带较破碎。岩体内节理发育,
11、地表球状风化较多。区内脉岩主要为闪长岩、辉长岩、正长斑岩,规模较小。(三)中生代火山岩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于霍山与儿街和东西溪单龙寺等沉积 相,岩性见地层部分。2.2.3 构造霍山县在地质构造的分区上,位于华北地块的南缘,大别造山带的北部,跨北淮阳构造带和岳西构造带。(一)褶皱1、北淮阳构造带北淮阳构造带是以佛子岭岩群为主体的大型复式叠加向斜构造,本区为其中段。主要经受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变形主要地。区内火山活动具有多旋回特点,每个旋回具有喷发喷溢为在中深层次伸展构造体制下固态塑性流变褶叠层构造,发育不同尺度顺层掩卧褶皱带、顺层连续劈理带、顺层糜棱岩化带及韧性滑断带。第二期变形是在中、浅层次
12、收缩体制下形成的区域性褶皱构造,岩石由韧性剪切流变向韧脆性变形过渡,转折端呈圆弧状、尖棱状、箱状等,发育成扇形劈理,皱纹线理和窗棂构造。第三期变形是浅层次一系列不同级别构造岩片自南向北多期次滑覆逆冲,使滑片内部早期褶皱产生强烈变位,褶皱鳞片构造,膝折构造,倒转褶皱发育。在霍山南关岭火山盆地西北缘150 210 米深处见到片麻岩反冲逆掩于中生代火山岩之上, 南部晓天磨子潭断裂带是其主滑面,地表表现为北倾正断层,向下变缓,形成配套的前缘推覆,后缘拉张滑覆系统,火山盆地处在拉张带中发生和发展,反映了大别山体强烈隆升过程。2、岳西构造带大别造山带主体,由复杂的变质岩层(石)组成,是南、北两大陆块及其间
13、岛弧地体聚合碰撞长期发展演化的巨型构造混杂岩带。区内为其西段,由不同成份、不同变形、变质强度的糜棱岩、表壳岩、深源镁铁质岩块,高压、超高压岩片及花岗质片麻岩、脉岩组成,均呈不同尺度的透镜状、布丁状、条带状和碎斑状产出,宏观上具“糜棱结构”和带状构造。具长期演化特征,第一期韧性流层流动方向为290 -310 ,形成区域性带状展布强韧性变形带,带内发育强糜棱岩化, 片麻理化及各类条带为特征的面状构造系统。第二期变形为中深层次近水平伸展体制下构造变形、早期面状构造及变形变质体再次发生强烈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呈多级组合、侧列展布的紧密平卧,斜卧褶皱折劈理及皱纹线理等。在构造带北部,褶皱轴面倒向与片麻理倾
14、向基本一致,主构造面向北倾斜,具右行滑覆特点。区域上呈“似穹窿”构造,具变质核杂岩特征。其成因可能与造山带根部俯部陆壳深熔热状态变化有关,密度倒置引起古老花岗岩隆升,造成中、上地壳近水平伸展。第三期变形为中浅层次到浅层次韧脆性变形,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北西向开阔褶皱和断裂构造。中生代大量岩体侵位和深部岩基的形成,使早期构造形迹和构造方位都发生复杂的变位。区内多期次构造强烈变形,造成佛子岭岩群、大别山岩群、古老的变质变形侵入体出现褶皱变形,形成顺层劈理带、韧性断裂带,片理、劈理、片麻理发育,岩石破碎,沿构造滑动面易形成突发性地质灾害。(二)断裂1、向断裂磨子潭一晓天断裂带(F13)为北淮 阳构造带
15、与岳西构造带之间重要构造边界,走向向,主断面波状起伏,总体倾向北,为上陡下缓的左行平移正断层。区内长约48.5,带内发育宽几百米到3 的动力变质带,主要由糜棱岩、千糜岩、 构造片岩和硅化碎裂岩、角砾岩组成。断裂带具长期演化特征,早期为较深层次的韧性滑断面,构成不同层次构造变形分带界面,糜棱岩带、 旋转碎斑系及剪切褶皱等均为本期活动产物;中期为强烈活动期,随着大别山体强烈隆升,在伸展构造体制下,北淮阳构造带沿早期滑断面自南向北下滑,具左行下滑压扭性特征。燕山晚期开始以脆性变形为主,沿断裂带发育陡立张性断裂,岩石普遍碎裂硅化,构造角砾岩发育。断裂带可能于加里东期开始活动、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为断裂成
16、熟期,近代沿断裂带有小地震发生,说明仍在活动。金寨 - 西汤池断裂(F5)区内为其中段,倾向北东,倾角 55-60 。 动力变质带由糜棱岩、硅化碎裂岩、角砾岩组成,控制晚侏罗纪火山岩呈北西西向分布。形成于燕山中期,喜山期和近代仍在活动。黑石渡 -牛角冲断裂(F9)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80为正断层。北侧下降,堆积晚侏罗 -白垩纪地层,南侧为古老变质岩侵入体和佛子岭岩群,并控制南部山区抬升。形成于燕山中期。2、向断裂分布于南部中低山区,长5 8, 多数为正断层,倾向, 倾角50 65 。错切古老变质岩侵入体和大别岩群,并控制燕山期花岗岩 的分布。形成于燕山晚期3、向断裂零星分布。错切向磨子潭一
17、晓天断裂、金寨-西汤池断裂以及向 断裂,规模较小。2.3 地球物理特征本区域内主要地层从新到老有:第四系(Q)岩性为砂质粘土、 细砂、粉砂、砂砾石等,成因类型以残坡积、冲积为主。白垩系早世 中粒、中粗粒二长花岗岩(Kx),白垩系早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K “丫),白垩系早世中粒、中细粒花岗岩(K 丫),早古生世代-晚元古 代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二长花岗闪长质片麻岩、英云(角闪)二长片 麻岩(),早古生世代-晚元古代闪长(辉)质片麻岩(),经电参数 测定,其参数统计结果见下表:岩、矿石电性特征统计表表1岩、矿石名称电阻率( MM变化范围常见值细砂、砂质粘土岩10 10090二长花岗岩102 1053
18、420花献f102 1054825二长花岗片麻岩102 1043785闪长(辉)质片麻岩100 1054560以上特征表明:第四系砂质粘土、细砂等覆盖含水甚微,电阻率 值较低在探区可视为隔水层,与其变质岩系地层电性差异显著,当变 质岩层构造裂隙或岩层破碎风化裂隙发育时,成为地下水赋存运移场 所,其PS值显著降低,以相对低值异常反映出来。这样工区就具备 了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第 3 章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埋藏条件及富水性,将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工区水文地质条件皆属以下两类。3.1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中等的孔隙含水岩主要分布在现代河床两侧,含水层由第
19、四系全新统冲积物组成,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砂、砂砾层、 砂质粘土、含砾卵粉质粘土,厚度小于10m。地下水位埋深13m,地下水变幅2m 左右。水量贫乏的孔隙含水岩分布于次级河流漫滩,含水层岩性为含泥砂砾石,厚度一般小于10m。 水量极贫乏的孔隙含水岩分布在岗地及低丘斜坡地带,含水层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地下水位埋深38m。3.2 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的似层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岩性为变质岩、变质杂岩。块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白垩系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片麻岩、闪长(辉)质片麻岩、花岗岩、片麻状钾长花岗岩等。基岩裂隙水中,主要含水层是基岩风化层,其富水程度取决于岩石的裂隙发育程度
20、和裂隙的张开性,区内的基岩主要为变质岩和侵入岩,其中以变质岩程度深、晶体结构粗的容易产生风化裂隙,且风化厚度大,从而增加了裂隙水的赋存空间,使含水层的富水程度提高。3.3 地下水补、迳、排特征由于不同地区地形、岩性等条件的不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也明显不同。降雨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区内中低山区降水集中,降水量大,使基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获得补给机会多。一般情况下,山顶和山坡形成补给区,同时山坡又是迳度区、坡麓则形成排泄区。 又由于岩石的裂隙发育和岩层的变质风化,使得裂隙水和孔隙水在遇到岩脉阻挡的情况下,以泉眼的形式排泄出来。第 4 章 方法技术与质量评价4.1 测地工作( 1)测区内通过
21、控制点,每日对手持式进行了校正。( 2) 测网的敷设采用手持式导航定位和控制,并采用罗盘定向,测绳量距进行测点的布设,每隔20m定一个测点,测线的端点及每个 测点处均设有明显的固定标志。测线编号从 100线330线,点号依 据西小东大,南小北大来编定,测线的方位角并不一致,依据地形、及岩体走向而确定。( 3)在利用罗盘定向测绳量距布点同时,遇地形较陡、地物障碍等情况时均进行了坡度改正或用作控制定点,因而测点定位精度满足规范的测地要求。4.2 工作方法技术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工区地形条件以及物探有效找水方法,主要目的是寻找断裂构造和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地段,故本次工作采用的物探方法有:音频大地电磁
22、法()、联合剖面法以及物探静电口卡。在野外生产前后及生产中对仪器的要求均是按设计的要求检查进行的,仪器性能稳定,符合施工的要求。4.2.1 音频大地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是通过观测由远程天电引起的天然平面电磁波信号以确定地下的电阻率值的方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方法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相同,只是使用的频率范围不同,频率范围从几赫兹到数千赫。本次法使用的是重庆地质仪厂生产的大功率多功能阵列电磁法系统其仪器参数选用:每个排列执行8 个任务,选用321.5K、 8375、146.875、1255.8594 4个频段,20ml点距20m进行测量,一个排列 有 7 个电道数据,1 个磁道数据。4.2.2
23、 联合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的原理是把四极对称视电阻率剖面分裂为两支, 两支曲线在低阻断层破碎带处由于电流受低阻“吸引”的作用 , 两支曲线经常出现交叉点( 正交点 ) , 是来辨别地下低阻薄层或断层破碎带的重要标志, 是山区物探找水的重要手段。联合剖面法装置是由两个三极排列装置s和s 联合组成 和相对观测点“0”对称而置 , 公共电极 C 垂直于A、 B 联线置于无穷远(实际上是垂直于A、B联线的35倍 的距离)。下图为联合剖面装置示意图:联合剖面测量的电极排列本次联合剖面法使用的仪器为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 3 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仪器参数选用: 20ml无穷远C置于垂直连 线的500m
24、处,根据需要的不同分别采用90m 110m或150m三种距离。 使用200V直流电源供电,压制外界因素的干扰。4.2.3 物探静电口卡地下热水本身含有丰富的氢,在蓄水构造、地热边界和活动断 裂破碎带上方,常常存在着放射性异常,特别是氢异常。静电口卡的 原理是通过探测土壤中氯子体的射线强弱,了解氢的存在情况,解决相关地质问题。本次使用的是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物探静电0c卡 仪,测量时间60s,测点距离为10m异常部位5m加密。4.3质量评价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工作组严把质量关,开工前,工作过程中及收工前均进行了漏电检查,确保安全。并且野外生产是严格按规范(0073 93)要求施工的,同时在
25、施工中按规范要求进行了质量检查,并按均方相对误差公式:nnT1 ai ai 2忸 i 1 (a )计算其精度,根据计算结果可见,质量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 求,其精度统计详见下表方法质检点(个)占总工作量(%)均方差()设计实际设计实际设计实际联合剖面 法13183.04.4Mps 5.0M 2.87第5章地面水文物探工作的解释推断通过对工区的地质和电测资料分析,以及考虑到可能引起异常 的原因,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联合剖面法以及物探静电口卡在 可能较好富水区域进行重点勘探; 野外数据通过专用电法软件(2.5 ) 进行数据转换、预处理后成图,联合剖面法与物探静电卡法数据使 用5.0软件绘
26、制成图;图号分别为413,现按照各剖面进行推断解 释分析,其结果分述如下:1.1 上土市镇100线、110线 1) 100线位于上土市镇下河组,测线为近东西走向,测线长 度为560米,点号为172228。测线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可能存在断裂 构造带走向(见图1)。1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卡曲线图(见图 4),10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见图5) 。 由图 4 可看出区内联合剖面视电阻率背景值在1300Q左右,当110m时,在点号200206区域内出现三个交点,200 号反交点,202 号正交点以及206 号反交点,且 206号处交点为低阻交点,当150m时,同样在206号点出现了低阻正交点,再结合
27、静电卡曲线图在 206号点出现了远高于背景值的高值,可以将 206 号点处确定为低阻异常区。通过图 5 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在 206 号点处也出现了低阻异常,可以推测206 号点处可能存在断裂构造,深度大致为200缶右。 2) 2) 110 线位于上土市镇下河组,测线为近东西走向,与100线平行,测线长度为140 米,点号为88102。测线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可能存在断裂构造带走向(见图1)。110线静电卡曲线图(见图6), 110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见图7)。由图6的110线静电口卡曲线可看出背景值脉冲数在 4左右,图中卡异常区域在 90号点以及 100号点处,结合图 7可以看出110线视电阻
28、率反演断面图在9092号点以及96100 号点均表现为低阻异常,中间为高阻区,可能为岩脉阻断。 将 110 线与 100 线结合起来可以推断出该区可能存在一个近南北走向的构造带。1.2 磨子潭镇200 线、 210 线( 1) 200线位于磨子潭镇铁佛寺组,测线走向为南西-北东,测线长度为520 米,点号为100152。测线方向垂直于推测可能存在断裂构造带走向(见图2)。20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口卡曲线图(见图8),200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见图 9)。由图8可看出无论A0为110m还是150m时,曲线的两支均无交点出现,说明深部基本无断裂构造或破碎,另外视电阻率值由小号往大号方向增大,110
29、132 号区域电阻率值不高,且通过地质资料可知此处第四系覆盖薄,表明此区域风化程度高,132 号以后电阻率值急速上升,说明风化减弱。而泉眼位置正好处于132 号点处,这表明小号区域风化层中孔隙水以及一系列地表水, 流动汇聚于132 号点处时,在此处遇到拦截水流去向的岩脉,流出地表,形成泉眼,深部并无破碎或断裂构造存在。静电口卡在132 号点附近出现异常值是由于地下水中富含氡,而氡具有很强的发散运移能力,故出现脉冲高值。图 9 的是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也证实了这一推测,图中 113130 号区域低阻覆盖厚度深,大号 130 号以后区域低阻覆盖厚度薄。结合地质资料可知大号区域伴有未风化岩石出7 = 1
30、=/露。( 2) 210 线位于磨子潭镇铁佛寺组,测线走向垂直于200 线,测线长度为520 米,点号为188240。为了更加了解此区地下地质情况布置了210 线(见图2) 。由于 210 线属于辅助了解工区地质情况,在联合剖面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便没有使用法,210 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口卡曲线图(见图10),由图10可看出区内当110m和当150m时,联合剖面视电阻率曲线的走向基本一致,图中均无交点出现,可以初步判断该区无地质构造或破碎带存在。由于 210 线联剖测线的起点在有岩石出露的山头,终点也河边高阻卵石区域,中间经过河沟农田,所以出现了联剖曲线中视电阻率值两端高中间低的情况。1.3 太阳
31、乡 300线、 310线、 320线、 330线、 340线( 1) 300 线位于太阳乡汤家湾,测线为近东西走向,测线长度为90米,点号为100-109。测线布置(见图3)。300线静电口卡曲线图(见图6) ,由于测线小号100103 号点区域存在明显的岩脉出露,103109号点区域第四系覆盖及风化厚度较高,推测为地表及风化层中水流顺山势流于103 号点时遇到小号区域的一条近东西向岩脉阻断,水流流出于此,形成泉眼。通过图 6的300线静电口卡曲线图也证实了这一推测,图中脉冲数背景值为3,异常值只出现在了泉眼附近,异常的出现是由于泉水流出地表时,氡随流水运移而出。其他区域并无大异常值出现,推测
32、此区域无断裂构造或破碎带存在。( 2) 310 线位于太阳乡汤家湾,测线走向为北西- 南东,测线长度为 90 米, 点号为100109。 310 线为与 300 线同一处泉水流出点的另一条测线(见图3) 。由于排除了300 线方向上可能存在构造断裂的可能,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该泉眼点周围地质状况,布设了310线。310线静电口卡曲线图(见图6),图中可以看出静电口卡脉冲数的背景值为4 左右。 图中出现异常值得105 号点位于泉眼上方,其他区域并未出现大的异常,同 300 线一样, 异常的出现是由于泉水的流出带来更多的氡。所以在几近垂直300 线的方向上也无断裂构造存在, 这也更加证实了泉眼的出现
33、是由于风化层流水的方向上出现岩脉的阻断。( 3) 320 线位于太阳乡杨树垄,测线为近东西走向,测线长度为 340 米,点号为100134。测线方向垂直于推测可能存在断裂构造带走向,并通过泉眼(见图3)。320线联合剖面与静电卡曲线图(见图 11) , 320 线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见图12) 。由图 11 可知,联合剖面的两支曲线并无交点,表明地层深部基本无断裂构造存在,图中视电阻率背景值在900Q左右,114号点处出现高值,泉眼位置附近120122号点视电阻率值无明显变化。图中静电0c卡脉冲数背景值为2,异常值出现在102106 号点以及116 号点, 102106 号点山上砂土区域,由于砂土孔隙松动,在水流动和蒸发时便于氡的运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广东专用)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重点短语及专练(含答案)
- CN120193440A 一种改善纸张表面平滑度的湿端造纸工艺
-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及答案02
- 老人护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宾馆客房租赁与设施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排水沟疏通与环保处理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外墙防水涂料施工与建筑防水质量监管合同
- 2025年城市综合体拆迁补偿及安置合同
- 2025版新能源项目商务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培训行业的业务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武装部招聘民兵教练员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薪酬激励与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小学朗读教学课件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WST840-2025学习解读课件
- 皮肤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 玄麦甘桔颗粒讲解
- 教师培训Ai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