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_第1页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_第2页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_第3页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_第4页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社会福利及类型是什么?社会福利指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物质及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相应的服务,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公共福利设施,少儿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离退休福利,教育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救济等。2,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救灾救荒思想(2)济贫思想(3)安老怀少思想(4)残疾人福利思想(5)妇女福利思想(6)社会优抚思想(7)社会教化思想3,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1)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具有与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的特性(2)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动态

2、轨迹看,具有明显的早熟性。(3)就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总体特征而言,大部分思想家的社会福利主张都带有典型的“宗族福利保障”色彩。(4)很多思想家往往把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寄托于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社会中。4,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的发展分期。(1)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宋元时期(5)明清时期(6)近代时期5,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重礼”是其表层结构,“贵仁”是其思想核心。6,简述孔子“惠民利民”思想的主要内容。(简答)(1)济众助人(2)均无贫(3)薄赋敛7,在“有道”的理想社会中,应该重点关心照顾的是老人和儿童。8,“薄赋敛”思想的深化:(1)孔子主张对百姓实行轻税

3、政策,藏富于民,(2)孔子在限制徭役方面,提出了“使民以时”的观点。所谓使民以时,就是在役使老百姓时不要误农时,并含有不要过度劳民的意思。(判断)9,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社会教化程序思想。(判断)10,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11,论述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1)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是性善说和重民论。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总框架,主要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说”和颇具民本主义色彩的“仁政”学说的基础上。(2)在性善说中,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把对这个问题论证的结果作为构想社会治理方案的依据。(3)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

4、4)孟子认为“四心”是人类道德的肇端,又称为“四端”。(5)虽然人性本善,但社会上仍然有“君子”与“小人”之分,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致。(6)孟子的性善说把人们的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生的,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却有重大帮组。通过“人性善”,孟子直接导出了“仁政”,并成为其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出发点。(7)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又以重要理论依据是其民本主义的重民思想,即民为贵。(8)孟子以“民贵君轻”,“与民同乐”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其出发点不是为了“为民请命”,而是在于防范“贼民兴,丧无日”局面的出现,为统治者提出济贫天下,长治久安的治国良策。12,孟子以“民贵君轻”

5、,“与民同乐”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其出发点并不在“为民请命”,而在于防范“贼民兴,丧无日”局面的出现,为统治者提出济贫天下,长治久安的治国良策。P29(判断)13,简述孟子“制民恒产”论的主要内容。(1)恒,常也。所谓“制民恒产”,就是建议统治者给老百姓以一定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2)“制”,在这里有规定或制定之意。(3)孟子还将人们的经济状况与道德状况直接联系起来,探讨了“恒产”与“恒心”的关系,从而为“制民恒产”提供了理论依据。14,简述孟子救济穷弱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1)孟子界定了社会救济对象的范围,认为鳏,寡,孤,独,老,幼等都应是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2)孟子继承了孔子“

6、敛从其薄”的赋役思想,提出征收赋役应遵循“取于民有制”的原则。(3)孟子认为,实施救穷济弱的社会实体机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君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二是带有强烈宗法家族色彩的乡里邻居的社会组织。15,周礼主要探讨了政府关于社会福利的具体措施的行动办法。16,简述周礼中蕴含的社会福利思想。(1)备荒赈饥思想,关于灾前的备荒,关于灾后救济(2)惠民恤民思想,恤民振穷,无息贷放,免服徭役。17,周礼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机构体系的著作。(判断)18,周礼中规定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工作的总机构叫“遗人”。(判断)19,范蠡作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范蠡以农作物收获循环为依据,提出令人谷物平粜思想

7、,成为中国救荒史上平粜理论的鼻祖。P(判断)20,平粜即平籴,就是封建国家在丰年征购粮食储存,以待荒年发放的稳定民食措施。21,“九惠之教”“一曰老老”。22,简述管子中有关贫富论的社会福利思想。(1)管子即分析了贫富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贫穷问题的具体办法(2)管子分析了百姓贫困的原因。他认为,国家不能及时的向农民提供足够的劳动工具,到农忙时节,商人趁机哄抬物价,使农民损失巨大。(3)管子认为,贫富应该有度,贫富无度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对封建国家不利。(4)管子的作者分析了“甚贫”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并提出了“贫穷线”问题。(5)管子提出百姓生活的“贫穷线”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8、。这为封建国家控制“贫富分化”之度,制定相应的赋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23,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资料由后人辑录成书,古代被称为韩子,共55篇。韩非提出了“势,发,术”相统一的系统社会控制论思想。24,试析“自利自为”的人际关系论的思想基础及价值。(1)韩非从人是自私的这一人性论为思想前提出发,尖锐的指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自利自为的交换关系。(2)父子,母子关系中的“自为自利”(3)君臣关系中的“自为自利”(4)一般社会职业中的“自为自利”(5)韩非的“自为自利”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通过事实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戳破了儒家为人伦关系披上的一层温情的面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

9、利益原则,无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把人们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极端的,片面的夸大了,绝对否认人类间还有亲情的一面,陷入了极端主义的泥潭。25,韩非从“性恶论”和“自为论”出发,所提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贫富分化合理论”,“反济贫论”和“反足民论”,其思想主张的特点强调“利害关系”和“争”。26,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是“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石。27,老子的“为无为,事无事”思想,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表现为?(1)统治者“有为”是百姓的灾难(2)统治者“为无为,事无事”是百姓最大的社会福利(3)老子的“无为无事”原则虽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却表现了他

10、对规律的认识和尊重,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28,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29,“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模式的独特价值是什么?(1)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模式,是对当时社会强权剥削和压迫的直接否定,是对现实社会制度最尖锐,深刻的批评,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追求平等公正的迫切愿望。(2)在“小国寡民”理性社会方案中,孔子提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内容,作为理想社会生活福利指标。(3)老子认为以上社会福利指标实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国与国之间避免交往,百姓“重死而不远徒”30,赈荒抗灾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积粟备荒(2)节用抗灾(3)足财抗灾31,所谓“利民”,除

11、了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之外,还应包括使“劳者得息”,“劳者得息”作为“利民”的重要指标,应是墨子社会福利思想的一大特色。32,汉初的社会救济大体可分为哪两类?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第一类:为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宏观社会救济措施第二类:针对百姓个体的社会救济措施(1)招抚流亡(2)轻徭薄赋(3)尊老(4)恤鳏寡孤独(5)复除33,汉初的赈灾与优抚的方法有哪些?汉初的赈灾与优抚的方法有:赈济,放贷,徒流民,(益蜀)缓。34,贵粟备荒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贵粟备荒论的代表人物有:贾贾,晁错,耿寿昌35,灾荒的成因有哪些?(1)从自然界演化的规律看,灾荒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2)富商大贾

12、生活腐化,穷奢极欲,霸占和消耗了社会上的大量财富,使国家日益贫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36,积粟备荒思想。首先,他们强调了以粮食储备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储备的重要性其次,要想使国家“粟多而财有余”,就必须要求农民全力从事农业生产,打击富商大贾的商业投机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入粟以受爵”和移民实边等方法来增加国家的粮食积累。(1)驱民归农(2)入粟受爵(3)禁奢侈风气27,要想使国家“粟多而财多余”,就必须要求农民全力从事农业生产,打击富商大贾的商业投机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入粟以受爵”和移民实边等方式来增加国家的粮食积累。37,在礼记49篇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礼运篇阐述“大同之世

13、”的社会福利保障思想,大学篇阐述的是“亲民”思想,王道篇阐述的是“恤民振穷”“安老怀少”的思想。38,简述礼记中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39,从社会福利思想角度审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他提出的“教化论”和“限民名田”最具代表性40,董仲舒作为汉代的“群儒之首”,他的思想特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41,从维护西汉王朝统治的角度出发,董仲舒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表现在?(1)以利养民说(2)禁与民争利42,董仲舒提出“禁与民争利”43,试析董仲舒“限民名田”思想的基本特点及思想价值。P104(1)董仲舒崇尚井田古制,但他终究是一位有较强现实感的思想家,他认为在汉

14、代恢复井田古制已不可能,只能力争使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合乎井田古意。(2)所谓“限民名田”,就是对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一个限度(3)价值:把贫苦百姓基本生活,生存权利的保障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认识深度。44,王符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并提出了“爱日说”,所谓“爱日”,就是珍惜百姓的劳动时间。45,阮籍构想的理想社会的特点是什么?(1)这是一个无君无臣,万物自理自定的社会,(2)这是一个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46,,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47,嵇康认为,“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洞悉生命的目的。(判断)48,鲍敬言社会思想的核

15、心论点是“无君论”49,鲍敬言把理想社会依托于空想的远古时代,这个社会的特点是什么?(鲍敬言理想社会的特点)(1)这个社会是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君臣等统治者,没有军队,没有刑法,没有城池,没有争夺的宁静的社会(2)由于这个社会“无君无臣”,自然也就没有封建的徭役和赋税剥削(3)这是一个封闭的、和谐的社会,不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50,简述李世民与民休息的理论依据及内容。李世民与民休息的理论依据是“民水君舟”的重民思想(1)李世民把“重民”问题提到了“君道”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2)李世民深入探讨了“君民”关系,提出了“君民相依”的理论(3)与民休息的内容是:恤鳏寡孤独

16、,减免赋役,建社仓,恤刑慎罚、重视教化(4)李世民以隋朝亡国为鉴,继承了儒家传统的“仁政”“王道”重民思想,提出了“恤民养民”为核心的社会福利主张,推行“与民休息”“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51,隋唐时期设立义仓,又名社仓。52,李觏社会福利思想主张“生民论”53,简述李觏激进的社会批判思想。(1)李觏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严重的贫富不均的情况(2)李觏进一步分析道,土地占有不均是农民饥寒冻馁的根本原因(3)李觏还认为封建统治者侵夺百姓的劳动时间,施行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夺其常产,废其农时,以致饥寒憔悴。54,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的恤民思想。55,简述张载宗族保

17、障模式的特点。(1)在经济结构方面,恢复井田制(2)在政治结构方面,恢复封建制(3)恢复井田制和分封制,又必须与宗法制相结合56,朱熹“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定数寓其中57,朱熹“民富则君不贫”的内容及意义。(1)朱熹认为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百姓穷困的重要原因(2)朱熹在承认百姓的基本财富利于追求合理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民富”与“君富”的关系问题(3)意义:朱熹的认识是孔子思想的深化和发挥,他主张国君的富足是建立在百姓富足的基础上,百姓富足了,君主也不会贫困。这种对“民富”与“君富”相互依赖关系的阐述,对历代统治阶级轻徭薄赋,救济救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8,朱熹主张设“社仓”来解决饥

18、民的粮食问题。59,董煟的救荒活民书60,邓牧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异端”思想家。邓牧提出君主乃祸乱之源。61,宗族保障模式。(邓牧的理想社会模式)(1)在邓牧设计的理想社会中,仍有“君”存在,这个“君”把理想的道德与人格集于一身,体恤百姓,堪称是“圣人”。(2)邓牧认为,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也有官吏,不过,官吏的德行非常高尚,他们人数不多,是贤明君主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特权阶级(3)邓牧认为,在这一理想社会中,人们虽有分工不同,但都必须参加劳动,都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人们没有剥削和掠夺,彼此尊重62,朱元璋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63,安养生息实施的政策措施有哪些?令民归

19、耕,减免赋税,税救荒赈灾64,乡饮酒礼的敬老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先秦时代,社会上就流行由政府机构出面主持的乡饮酒礼民间仪式。65,朱元璋在洪武年诏令天下,设立“养济院”以收养孤贫残疾者。66,中国古代救荒思想集大成式的人物,林希元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67,简述林希元的赈济论。(1)要注意赈济对象自身对灾异承受能力的差异性特点(2)赈济工作要讲求艺术(3)调粟他郡,稳定灾民情绪68,林希元“养恤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灾后防病说,兴工助赈说,灾后放贷说69,王艮的“百姓日用”,王艮肯定“百姓日用既是道的观点。“安身立本”的最核心内容是保身。70,简述顾炎武“亲民论”的思想内容及局

20、限性。他以“人性自私”思想为理论依据(1)人性自私说,人从本性上来说是自私的(2)寓封建于郡县之中,把封建制和郡县制两种体制结合起来(3)在顾炎武看来,中央集权制下的“县令”等地方官,任官期限过短,对地方事务较少私人厉害关系,很难真正有所投入。如果让县令终身任职,并由子孙继承,他就会把“百里之县”看做自己的私产。从总体上看顾炎武的“亲民论”也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罢了71,简述顾炎武“贫富论”思想的内容及局限性(对贫富论的分析)(1)他认为贫富严重分化问题引起百姓不安,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2)顾炎武还深刻地剖析了百姓贫困的原因,指出封建弊政是百姓日益赤贫化的罪魁(3)顾炎武还分析了由于明清

21、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局限性:针对现实社会中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顾炎武没有提出带有新意的解决办法,只是重复了前人经常提起的减轻田赋,限制租额等传统办法,但他的“贫富论”在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72,分析唐甄的社会福利思想。“救民爱人”的救世论;(1)唐甄批驳了宋道明学家“儒者不计功”的谬说(2)唐甄在批驳宋道明学家的基础上,提出以“救民爱人”作为儒家者最高的道德标准富民说是解决贫富差距73,康熙把“爱民”视为君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他考察官吏的基本项目。74,注重“恤民养民”,实施社会救助的做法有哪些?(1)勤求民瘼(2)救灾赈饥(3)(益蜀)免赋税(4

22、)救济旗人75,“贫富论”触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龚自珍对贫富论的分析)(1)龚自珍揭露了社会中的贫富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大动荡前夜的主要证兆(2)龚自珍认为贫富不齐的程度是决定历代王朝存亡兴废的普遍现象(3)龚自珍还借夏,商,周三代财富分配平均的故事,来影射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平(4)龚自珍认为造成贫富大不齐的原因主要是官吏的贪污中饱和商人的兼并。(5)局限性:龚自珍关于贫富不齐原因的分析,显然是片面的,他没有谈及地主的提地兼并和贪恋剥削,而是把罪责全部推倒商人兼并的身上,这显然是中国传统“重农抑商”观点的翻版,没有看到贫富分化问题的实质。76,龚自珍“农宗论”的思想价值是?(1)龚自珍提出“弄宗论”的最直接动机,是为了解决生活无着,饥寒冻馁的流民的生计问题(2)龚自珍的“农宗论”实际上是从宗法家族关系角度入手,构想了“宗族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77,洪秀全提出了一系列带有男女平等色彩的主张和措施主要表现在哪些点?(1)无论男女,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2)在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中规定了男女平等分配土地的思想(3)实行自愿婚姻78,作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洪秀全理想天国的基本原则可以用“四有二无“来加以概括(2)要想实现“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就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