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黄海丹 【教学内容】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欣赏课 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在音乐课上普遍表现出不愿意多动,不愿意表现,观望他人表演的状况。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要感受音乐的魅力,必须要让学生能有丰富的音乐体验,而丰富的音乐体验是要投入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尤其需要积极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教材分析】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采用两首陕北“信天游”连缀而成,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根据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创作,情绪舒展、热烈,采用四
2、四、二二、二三和四二拍相互交替的变换拍子。d商调式,复三部曲式。【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陕北信天游的风格特点。2通过聆听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能跟随录音哼唱两个主题,并比较两个主题在音乐元素上的不同之处。3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作品所体现的民族风格,领略管弦乐曲丰富的表现力。4.在听、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能跟随录音哼唱主题,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2.比较两个音乐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不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导入1.聆听民歌片段,学生思考其体裁及特点。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黄老师的音乐
3、课堂。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们都知道中国汉族民歌的种类繁多,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按照体裁可以将其主要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其中山歌又包含多种类别,特别有名的呀是流行于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山西的山曲儿等等。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的片段,说一说下它是属于哪一类山歌,有什么特点呢? 生:-师:它属于哪一类山歌呢?没错,是陕北信天游,陕北信天游的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悠扬,节奏自由悠长。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由两首“信天游”连缀而成的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大家可以从歌词的内容以及视频的画面了解到,这首歌反映的是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
4、陕北人民欢迎他们的激动心情和欢腾的场面。2.学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宽广优美,我想请同学们也来学一学。一起来看乐谱,曲作者为了体现陕北信天游节奏悠长的特点,运用了变换拍子(二二拍和二三拍)。在乐曲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换拍子”。同时二三小节还运用了跨小节连音线,因此色块中的“re”音要演唱六拍,请大家伸出右手边画旋律线边随音乐填词演唱,演唱时注意换气记号。 你学会了吗?如果没唱过隐可以按返回键多唱几遍。【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演唱民歌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信天游节奏自由悠长、音调高亢悠远的特点。】二、新课教学(一)聆听主题一(A部分)1.思考这个主题总
5、共出现几次?每次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不仅有独唱曲,还被作曲家们改编成了合唱曲、钢琴曲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管弦乐版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首先来听A部分,A部分的主题旋律就是我们所学唱的民歌片段,在聆听的时候请你思考屏幕左上方呈现问题。师:同学们一定听的非常认真。生:-师:主题旋律演奏了三遍,你们的答案和老师一样吗?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木管家族当中的双簧管,音色优美纯净,它演奏的就是A部分的主题旋律。第二遍主题旋律的音色很明显变的浑厚低沉,音量增大,由大提琴组主奏。这一遍主题旋律的出现主要是在原曲调的基础上通过配器的变化进行重复,而形成了第一次变奏。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第三遍,小提琴组的
6、演奏音色明亮细腻,音量更大了些,是变奏2。师:A部分发生了两次变奏,主奏乐器的音色和音量都发生了变化,那每一次变奏,它给我们带来的情绪也一样吗?生:师:情绪是有变化的,第一遍抒情柔和、第二遍稍激动、第三遍情绪越来越高涨。同学们可以按下后退键,再次聆听A主题旋律,和丰富的乐器们一起用“啦”来合作演唱,再次感受旋律宽广抒情、起伏跌宕的特点。2.分析A主题速度、节奏、旋律、节拍的特点。(表格呈现)师:那作者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体现旋律的特点呢?请你按下暂停键填一填表格。生:师:作曲家是通过较慢的速度、稀疏的节奏、起伏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多样的变换拍子来表现A部分特点的。【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欣赏,让学
7、生体验歌曲音调高亢、旋律宽广、起伏跌宕的特点。】(二)聆听主题二(B部分)1.聆听主题二片段,感受热烈欢快的气氛,并和A比较音乐要素的不同。师:再来听一听B部分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样请你边欣赏边思考屏幕呈现的问题。生:师:情绪变得欢快热烈了,同学们一定从音乐以及视频的画面中感受到了陕北的老百姓们为了欢迎中央红军敲锣打鼓欢快热闹的场面。作曲家又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的呢?你来说一说。恩,和A比较,这段音乐的速度变快了、节奏变得紧凑、旋律跳跃具有舞蹈性、节拍变成了规整的四四拍,给我们带来欢快热闹的情感体验。 2.思考主题旋律一共演奏了几遍?每遍主奏乐器发生了什么变化?感受民族乐器板胡的音色及
8、其在音乐中的作用。师:这一部分也围绕舞蹈性的旋律发生了4次变奏,你听出来了吗?相信主奏乐器一定有你熟悉的。第一遍主题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大家很熟悉的小提琴组。演奏第二遍主题旋律这个乐器叫板胡,如果你听出来了,老师要给你一个大大赞,它的音色高亢嘹亮,是北方戏曲、民歌的主要伴奏乐器。在这里作曲家用了高亢嘹亮的民族乐器板胡进行了第一次变奏,更增加了这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再往下听到的是低音提琴组,乐器的音量变得更大,情绪越来越高涨。第四遍是全乐队演奏,作曲家在这里采用慢起渐快的手法,特别是加入了唢呐,让B部分的情绪达到最高点。B部分作者也是通过配器的变化重复,进行了三次变奏,器乐的音色和音量都发生了变化,气
9、氛也随之越来越热烈。3.表现B部分旋律。师:同学们可以按下返回键再次聆听音乐,并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律动,对比两个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不同。】(三)聆听再现部分(A部分)1.用“啊”模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音高和情绪的变化,同时感受民族乐器竹笛的音色。师:变化和重复是作曲家创作音乐常用的手法,这首作品也不例外。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个主题旋律相似?音高和情绪发生了变化吗?这段音乐里同样也出现了一件国宝级的乐器,仔细聆听,并随音乐用“啊”哼唱。生:-师:旋律很显然跟主题A很相似。我们称它为再现部分A,和A部分不同的是整体音高提高了四度演奏,旋律更加宽广,气势更加恢
10、弘了。你感受到了吗?再现部分也是通过配器的变化重复,发生了两次变奏。那么在第一次变奏时也出现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竹笛。这首管弦乐被作曲家巧妙的加入了中国的民族乐器演奏,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对,板胡、唢呐、竹笛,这样既保留了西洋管弦乐那种恢弘的气势又彰显了音乐的民族性。作曲家真是用心良苦了啊。(四)介绍曲式结构师:当然,这首管弦乐作品在开头有一段竹笛主奏的引子,好似将我们带入了绵延起伏、充满史诗般神奇的陕北高原,全曲在热闹欢腾、恢弘大气的尾声中结束。作品的中间三个主题部分都可以独立的成为一个主题段式,像这样的曲式结构我们称它为复三部曲式。引子 A B A 尾声a+ a1 +a2 b+ b1+ b2b3 a+a1 + a2同学们,音乐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当我们初次聆听的时候可能在我们的记忆里留存的不是很多,老师建议你们按下返回键多次聆听音乐,相信每一遍聆听你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接下来请你按下暂停键,自我检测一下今天学习效果吧! 【设计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2025年创新药物靶点识别与验证技术应用趋势报告
- 2025年中国金纳米粒子在光学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
- 2.2.2脊椎动物(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论承包方书面同意对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的效力
- 工程路面资质升级方案(3篇)
-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培训课件
- 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土地资源利用报告
-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安全生产防护培训考题课件
- 社区工作-徐永祥-高教出版社-全要点课件
-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 王道勇保障和改善民生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