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教学设计及说课-圆的标准方程 (2)_第1页
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教学设计及说课-圆的标准方程 (2)_第2页
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教学设计及说课-圆的标准方程 (2)_第3页
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教学设计及说课-圆的标准方程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的方程(第1课时)圆的标准方程课题:圆的方程(一)圆的标准方程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第一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

2、圆的标准方程以及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引导 画图建系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曲线的方程(对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及圆的定义进行提示性复习)解:以某一截面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圆的直径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x2y216(y0)将x2.7代入,得即在离隧道中心线2.7m处,隧道的高度低于货车的高度,因此货车不能驶入这个隧道。(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

3、为的圆的方程?答:x2y2r2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学生活动 探究圆的方程。教师预设 方法一:坐标法如图,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定义点M到圆心C的距离等于r,所以圆C就是集合P=M|MC|=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把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方法二:图形变换法方法三:向量平移法(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问题三: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课本P77练习1)(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2)圆心在,半径为;(3)经过点,圆心在点2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1); (2)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问题四:1求以为圆心,并且和直

4、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教师引导由问题三知: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圆.2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学生活动探究方法教师预设方法一:待定系数法(利用几何关系求斜率垂直)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利用代数关系求斜率联立方程) 方法三:轨迹法(利用勾股定理列关系式) 多媒体课件演示方法四:轨迹法(利用向量垂直列关系式) 3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四)反

5、馈训练(形成方法)问题六: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3求圆x2y213过点(-2,3)的切线方程.4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点的切线方程.(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1课堂小结:(1)圆心为C(a,b),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标准方程为:(2) 求圆的方程的方法:找出圆心和半径;待定系数法(3)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4) 求解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 2分层作业:(A)巩固型作业:课本P81-82:(习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 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

6、程. 3激发新疑:问题七: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2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教学设计说明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线,初中平面几何对圆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用解析法研究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首先,在已有圆的定义和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获得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利用圆的标准方程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并通过圆的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引例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这样的设计不但突出了重点,更使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本节课的设计了五个环节,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教师的指导下把探究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