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陶瓷史分类和发展 绪论 一、什么是陶器? 陶器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 二、陶器的起源 相关传说:(1)“神农耕而作陶” 逸周书 (2)“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 管子.版法陶器发明的条件 (1)火与土的结合是陶器产生的契机。 (2)另一个条件就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 生活的开始。“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我国最早的陶器遗存我
2、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陶器遗存,有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及江苏溧水神仙洞等。第一章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色来分,主要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等从陶质来分,可以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大类。一、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的陶器。其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用红、黑、白等颜色进行描绘,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彩陶的出土以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丰富。(一)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见而得名,距今7000-5000年。仰韶文化彩陶根据时间跨度和分布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1、半坡型:其发展时
3、期为7000至6000年前,典型代表为西安半坡村遗址。其典型器型有圜底盆或钵。半坡型彩陶的装饰纹样有写实和抽象两种。写实纹样主要有人面纹、鱼纹、鹿纹和鸟纹等,海洋少量植物纹样。其中以鱼纹最多。还有抽象几何纹,线条运用多为直线,有的相交网线,有的为折线,也有直线构成的三角形。2、庙底沟型: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发展时期为距今6000-5000年前,为仰韶文化繁荣期的代表,庙底沟彩陶造型上的典型器型为“小底鼓腹钵”。(二)马家窑文化彩陶因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其主要类型有:1、马家窑型(前3300-前2900)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在庙底沟型运用曲线的基础上
4、使线条更加生动、富有韵律,最具代表性的是旋纹。其特点是b饱满、旋动;制作精良,表面光滑;纹样似乎反映宇宙天体的运动形式。马家窑型彩陶不仅外壁绘有纹饰,内壁往往也满饰纹样,即有内彩的特点。 2、半山类型(前26502350) 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典型器型为壶、罐等。器物主体部分更接近球形,带耳(耳在腹部)。具有宽肩、鼓腹、敛底等特征,通常显得矮胖、敦厚,一般在球形基础上加长颈为壶,加短颈为罐、瓮(wng)。3 、马厂类型(前2350-前2050)因首见于青海乐都马厂而得名。早期彩陶的造型仍以壶、罐为主,器型逐渐向高耸发展,多短颈的罐类。装饰纹样多充满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天真淳朴的气息。晚
5、期彩陶艺术发生较大变化,首先造型出现小型化,多样化趋势;装饰纹样却日益简单和粗率。上述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日用品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彩陶技术要适应这种要求。另一方面,铜器的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也使彩陶作为主要日用工艺品的地位受到冲击,人们的注意力有所转移,从事彩陶制作的妇女的地位开始变化,以战争和兼并为基本特征的父系氏族公社制逐渐健全。二、黑陶黑陶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主要标志。龙山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有黑、薄、光、亮的陶器得名。黑陶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黑、薄、光、亮。 思考:为什么进入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对黑色情有独钟? 黑陶分布地域不广,产量不多,延续时间也不长,在商代以后渐趋衰落,至汉代以后则几近绝迹,为什么?三、白陶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新品种,是以瓷土或白粘土作胎,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烧成后的陶器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而得名。白陶最早见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代后期发展到顶峰,至西周逐渐衰落。 四、原始陶塑和器皿陶塑(一)原始陶塑原始陶塑是一种史前雕塑,是因原始巫术的需要而诞生的。我国的原始陶塑以人和动物的造型为主。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塑人头像,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