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_第1页
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_第2页
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_第3页
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_第4页
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 第六部分 专题二 理解文章语句、段落的内容及排序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勿斋记【明】朱舜水 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藤

2、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虛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传心:传授道统。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感激之情。C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D作者为藤君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静者居记明高启 浔阳张君来仪,

3、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子记之,久辞而未获。 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虛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耶?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

4、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客未有以应。张君起而谢曰:“ 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 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1) 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静”的认识。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

5、。D作者觉得要随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2)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吾知其所勉居不静而静者居静而非静者吾知其所警A,;,。B,;,。C,;,。D,;,。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潭州东池戴氏堂记唐柳宗元 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

6、,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叠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注】刺潭:担任潭州刺史。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C戴氏推崇孔子

7、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祭欧阳文忠公文宋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遠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

8、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注】屯逴困踬:指受挫不进,颠沛窘迫。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尧帝知许由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颖水,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1) 对第段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

9、一项是A欧阳修的文章积累丰厚。B欧阳修的文章感情奔放。C欧阳修的文章声律和谐。D欧阳修的文章文辞雄浑有力。(2) 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一句概括颂扬了欧阳修的成就。B不同于一般的祭文,本文作者抛开了悲伤,这样做是为了更公正。C宋仁宗晚年将后事委托给欧阳修,欧阳修从容决策,稳定了政局。D用许由典故的目的是欧阳修与许由品格相似,“英魄灵气”将长存。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送孙正之序【宋】王安石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

10、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檐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_,予未之信也。_,予亦未之信也。 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注】诎:同“屈”。杨、

11、墨:杨: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墨:墨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释、老:即佛教与道教。(1) 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世俗。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C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已能在当世显露出来。(2) 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的两个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日得志于吾君以正之之不已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而不至焉A/B/C/D/答案1. 【答案】C【解析】“先民有言,询于刍荛”中的“先民”指的是古代的圣贤,和“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一样,都是作者自谦的话,古代文人写作常常在结尾以抑己扬人的笔法自谦。所以 A 项“狂

12、夫借指藤君”是错误的,“狂夫”应指自己;B 项“表达感激之情”有误;D 项“感到庆幸”有误。2. 【答案】(1) C(2) D【解析】(1) 本段一共三句话,想要正确理解段落的内容,必须疏通本段文意,本段大意为“只是我想要内心安静却没能得到,姑且书写下来并记住它,等待以后跟随张君来追求安静”。首先从本段语义的理解上就排除了 B,因为作者需等待他日跟随张君追求安静,写文章时并没有加深对“静”的认识。D 项的理解从本段看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从整篇文章来看,张君为自己的居所题名为“静者居”,在作者看来还没有真正领悟“静”的要义,所以这里“从君而从事”是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是勉励张君继续提高自己对“静”的

13、认识,所以是错误选项。A 项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所以 C 是正确答案。(2) 题目要求排序的语句中有“居静而非静者”和“居不静而静者”两种不同情况的对举,所以首先两两分组划分层次。依据文意,外在环境是否安静是不会影响内心真正宁静的人的,“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所以对于“居静而非静者”,应“知其所警”,反之,对“居不静而静者”,应“知其所勉”。小的层次划分清楚了,接下来安排这两个层次的前后顺序,这四句的下文以假设关系“若”字开头,是另一个层次的开始,只有“居静而非静者”能和“居仁而静者”形成对举,所以确定“居静而非静者”作起始句。3. 【答案】B【解析】原文“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

14、而居之”,可见戴氏堂不是弘农公建造的。所以选 B 项。【参考译文】 弘农(官职名)大人担任潭州刺史已三年,把东泉建成水池,水池周长九里。水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池水环绕就像缺口的圆圈。(玦,像圆形但缺口。)池水最美的景致就是这里。弘农大人说:“不是远离尘世乐于老庄之道的人不应该拥有此地。”最后送给了宾客中推选出来的一个人,是谯国人,叫作戴简,建设房屋让他居住在里面。房屋建成以后风景更加奇特,望去像舰船连绵不断,随着水波上上下下,靠近水池则是万物颠倒轮廓模糊不明。种植松、柏、杉、槠等树木,覆盖菱、芡、芙蕖等水草植物,(树木)浓郁成荫,(水草)明媚繁荣。所有(在岸边)观望在水里漂游的能见到的美景,

15、被戴简独占了。 戴简曾经因为文才出众被举荐(到朝廷),而他本人的志向是不愿意做官。和人交往,谦虚退让,受地方王侯的优厚关照,(却)不骄傲自大,不就是超离尘世吗?喜欢读孔子的书,其次是庄子文子,以太虚为最终目的,得到了受益的方法,这不就是乐道吗?贤人的行为必定和这类似。当选了弘农大人的传授(此地居住权利)人,并独享这里的美景,岂是很容易得到的!地方虽然美丽,得到合适的人住在这里,就像山又增高,水又加广,房屋不用装饰就已经明亮好看了。戴简以泉池为家,以景致动物为友,发掘幽丽、精华的地方,每天享受这些,那么他的行为更加高洁,文采更加峻美,道行更加深厚,大家争相称赞。既在此地受益,又扬名当时,我害怕他

16、超脱尘世的志向不会有结果了。 君子说弘农大人任潭州刺史成就了他的政绩,建起东池成就了它的美景,送给戴简成就了应得之人,岂不是因调动职位而正中天机吗!从戴氏堂,就能看到大人的美德,不可以不记下来。4. 【答案】(1) B(2) B【解析】(1) 原句“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指的是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没有涉及感情,所以是错误的。所以选 B 项。(2) 作者“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所以 B 项“抛开了悲伤”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

17、么可悲切的呢! 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岀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到老年还是保持不衰。仁宗皇帝在

18、朝的最后几年,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曾经说过,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后来确定方针,从容行动,当机立断,辅助今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在一朝决定。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请求退职,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处,这样的灵魂精神,想必决不会随着躯体消灭,而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颍水之滨。现今全国上下的人士,都在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但伫立风中怀念,情感上不能忘却,就是因为想到从此不能再见到先生,今后将宗仰谁呢?5. 【答案】(1) C(2) D【解析】(1) A、B、D 项均和原文意思有出入,A 项没有“立志改变世俗”;B 项原文没有因学养深厚而“成为君子”的相关内容;D 项完全错误。所以选 C 项。(2) 第一处空格的前文内容意思是孟子、韩愈的学说和我们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所以后面应填入的是,不相信正之不能够成为孟子、韩愈一样的大家君子,接下来鼓励正之坚持下去,不相信他不被皇上重用,第二处空格填入的是。把四句两两分组,然后依据文意,按照逻辑顺序填空。所以选 D 项。【参考译文】 时俗流行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这种人是普通人;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己见,这种人是君子。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自己的见解,这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 君子穷苦困窘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