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8(第八版)_第1页
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8(第八版)_第2页
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8(第八版)_第3页
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8(第八版)_第4页
生理学课件-血液循环8(第八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颈鹿如何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余立群第四章 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和死亡原因掌握生理规律很关键,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大大减轻心脏的负荷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1578-1657)英国医生,现代实验生理学先驱,发现血液循环。心血运动论我们对心血运动的正确认识全部始于哈维的研究 循环系统-管道系统心脏血管(封闭的)淋巴主要功能: 物质运输泵血功能心脏收缩舒张来实现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三节 血管生理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五节 器官循环心肌细胞的四个生理特性?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

2、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一、心肌收缩的特点1.依赖Ca2+o Ca2+oCa2+内流肌缩力 Ca2+oCa2+内流肌缩力 Ca2+o 无 Ca2+内流无兴奋收缩脱耦联钙诱发钙释放2.“全或无”式的收缩收缩舒张3.不发生强直收缩一、心脏的泵血机制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二)心脏的泵血过程1.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2.时程:T1/f60s/750.8s 心室和心房是否会同时收缩?它们在什么时候休息?休息多久?(一)心动周期的概念房缩 0.1s 房舒 0.7s 室缩 0.3s室舒 0.5s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特点:

3、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1.15 1.5 0.8150 0.40.300.500.250.15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全心舒张期0.4s 利心肌休息和室充盈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心动周期中发生变化表现血液流动的原动力?血液流动的直接动力?运行方向?心腔压力、容积、瓣膜、血流方向、心音瓣膜?四个心腔?瓣膜?开口方向?血液流动?房室瓣和动脉瓣能同时开放吗?1 心房收缩期2 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2)射血期 1)快速射血期 2)减慢射血期3 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2)心室充盈期 1)快速充盈期 2)减慢充盈期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房开始收缩 血液挤入充盈

4、期的心室(舒张期状态) 心室血液充盈量 1.心房收缩期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压当室压房压时, 血液推动房室瓣关2.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0.05S 心室容积不变/收缩强烈,室压大幅快速上升 当室压动脉压,半月瓣开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思考:什么情况下,等容收缩期会延长?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0.1s 总射血量的2/3 减慢射血期 0.15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当室压动脉压,半月瓣关3.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不变/舒张强烈,室压大幅快速降低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当室压房压,房

5、室瓣开心室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 占心室总充盈量2/3室内压最低 减慢充盈期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房内压 室内压动脉压心脏的泵血过程心动周期中发生变化表现:血液流动的原动力?血液流动的直接动力?运行方向?心腔压力、容积、瓣膜、血流方向、心音瓣膜?心室肌的收缩舒张造成左心室内压变化,导致心房和心室,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是根本原因,而瓣膜的有序开闭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 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活动的相关表现和体征心电图动脉压左室内压左房内压左室容积Cardiac cycle 19 of 20心音(heart sound)第一心音:音调低,响度大,持续时间长,表示心脏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音调高,

6、响度弱,持续时间短,表示心脏舒张的开始。房室瓣关闭,心脏射血引起的震动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动脉根部引起的震动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心房初级泵 Prime Pump心室主要动力分期 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心动周期各期的心脏内压力比较,瓣膜启闭及其特点瓣膜启闭房室瓣 半月瓣 压力比较 特点关闭开放关闭关闭关闭关闭关闭关闭关闭关闭开放开放开放开放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内压室内压室内压室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内压动脉压室内压急剧升高室内压达峰值室内压急剧降低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 )A.地

7、心引力的作用 B.胸膜腔内负压的作用 C.心房收缩的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骨骼肌挤压和静脉瓣的共同作用左心室处于快速射血期时,心内瓣膜的情况和血流方向是( )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血流入心室 B.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开,血流入主动脉C.房室瓣关,半月瓣开,血流入主动脉 D.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关,血液入心室E.房室瓣关,半月瓣开,血流入心室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低的时相在(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心动周期中,从主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 )A.等容收缩期 B.心室射血期 C.心室舒张期D.心室射血期+等

8、容收缩期 E.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一)心脏的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 搏出量 = 舒张末期心室容积 收缩末期心室容积(125 ml )(55 ml )Cardic output 5 of 10射血分数125 5570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70125=0.562.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 心率 搏出量75次/分70mlCardaic output 7 0f 10心指数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3L/min/m2)。 用以评价不同个体心脏泵血功能好坏心脏作功量搏出功(Stroke work,SW)左心室一次收缩

9、所做的功,正常约0.85J。搏出功心室射血期平均压搏出量(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充盈压)搏出量(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搏出量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左房压搏出量每分功搏出功心率正常左心室每分功约63.75J。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标会明显增高( )A.每搏输出量B.心输出量C.心脏做功量D.心指数E.射血分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那个指标更全面?C 心输出量 搏出量 心率 心率一定, 射血量取决于心室肌收缩强度 & 速度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EDP 心室舒张末期的心房压力 (一)前负荷肌肉收缩之前就遇到的负荷,决定了

10、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心室功能曲线: 特点:左陡右平,没有明显下降支1.充盈压在12mmHg:升支段心房压在1215mmHg:最适前负荷 表明初长度在未达到最适前负荷时, 搏出量随充盈压(初长度)而。2.充盈压在1520mmHg:说明前负荷-初长度接近上限,但对搏出量影响不大3.充盈压再升高:平坦或略降。但并不出现降支12151.前负荷(异长自身调节)心室功能曲线左室舒张末期压(cmH2O)左室搏出功(mg)收缩能力增强收缩能力减弱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的初长度 收缩力量 搏出量,此现象称为心的定律(Starling cardiac law) 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收缩初长度改变心肌收缩强度的调

11、节.机制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生理意义使博出量与静脉回心血量相匹配心肌初长度改变,引起收缩力改变,从而影响心搏出量,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异长调节。最适初长度(2.2 mM)初长度过短初长度过长正常心室肌的抗过度延伸特性原因肌节不超过2.25-2.30um连接蛋白 胶原纤维交叉排列生理意义? 心室功能曲线不会出现下降支影响前负荷的因素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静脉回心血量+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心室充盈时间静脉回流速度心室舒张功能心室顺应性心包腔内压力肌肉收缩之后遇到的负荷(二)后负荷后负荷:舒张期动脉血压 1.主动脉压170mmHg 后负荷增加而心输出量不变2.主动脉压170mmHg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搏出

12、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收缩力加强等长自身调节(体液)前负荷剩余量回流量不变搏出量射血期射血速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后负荷(80-170 mmHg)机制生理意义血压正常范围内波动,心输出量基本恒定临床:AB持续心肌肥厚泵血功能(三) 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缩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又称心肌变力状态交感神经活动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心肌收缩心肌收缩酸中毒、低氧乙酰胆碱迷走神经活动等长调节: 机体通过心肌细胞本身收缩能力的改变,使心脏搏出量发生相应改变。 能对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变化有强大的调节作用。 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40180次/分:心率每分心输出量 180次/

13、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40次/分 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 (四) 心率对心率的调节节在一定限度内,心率增快则心输出量增加。交感神经活动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心率乙酰胆碱心率迷走神经活动体温心率(beats/min)心输出量(L/min) 搏出量(ml/beat) 心率(beats/min)异长调节后负荷静脉回流神经和体液调节等长调节心室充盈量舒张末期室内压前负荷搏出量心输出量,余血 心输出量收缩能力心率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A.平均动脉压B.心力储备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

14、期容积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明显下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被动张力小B.心肌主动张力大 C.心肌延展性小D.心交感紧张性支配 E.心腔内始终有血液充盈心脏的泵血机制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小 结SUMMARY心输出量 = 心率 搏出量,机体通过调节心率和搏出量,使心输出量满足活动的需要。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副交感神经活动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的收缩力。静脉回流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增加搏出量;反之,静脉回流减少,搏出量减少。心肌兴奋,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触发心肌收缩引起心腔内压和容积变化,在心脏瓣膜的配合下,推动血液沿一定方向流动。1心脏为什么能有

15、节律地、有序地收缩与舒张?2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容积、心瓣膜的开闭各有何变化?3心率加快时,对心动周期有何影响?4试述评价心脏泵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5分述前负荷和后负荷增加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复习题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电生理特性收缩性 机械特性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自律细胞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电图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在电生理学中,电流的方向以正离子在膜两侧的流动方向来命名: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 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流,使膜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INa ICa-L If外向电流Outward Cu

16、rrent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流,使膜复极 Repolarization或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 IK1 Ito IK 工作细胞 自律细胞安静时膜电位稳定 自动去极化 静息电位 最大舒张电位 (或最大复极电位)根据各类心肌细胞AP的O期去极化速率和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将心肌分为: 快反应自律细胞:0期去极速率快, 4期有自动去极化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0期去极速率快 4期无自动去极化 慢反应自律细胞:O期去极速率慢, 4期有自动去极化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O期去极速率慢 4期无自动去极化K+i K+o351 Na+i Na+o114.5(1)幅度:-80-90mV(2)机制:a

17、.K+平衡电位(Ik1)条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一)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膜通透性具选择性:K+内向整流?过程: K+外流 结果: K+平衡电位膜电位去极化时Ik1通道通透性降低静息电位产生机理Na+Na+心肌生物电产生涉及的离子通道INa ICa-L If 内向电流IK1 Ito IK 外向电流内向整流钾通道瞬时性外向电流钾通道延迟整流钾通道在电生理学中,电流的方向以正离子在膜两侧的流动方向来命名: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 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流,使膜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INa ICa-L If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流,使膜复

18、极 Repolarization或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 IK1 Ito IK(二)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窦房结细胞 0期-去极化 1期-快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心肌动作电位的特征 3期快复极末期 4期恢复期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期刺激去极化阈电位(-70mV)激活INa通道Na+再生式内 流Na+平衡电位(0期)0期Na+通道特征:a.激活、失活、复活快, 故又称快Na+通道 Fast Na+ Channel 快反应细胞 Fast Response Cells 快反应电位 Fast Response Potentialb. 电压依从性,TP-70mV1期:快速复

19、极初期快Na+通道失活+激活瞬时性外向电流钾通道(Ito通道)K+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1期)1期2期:平台期 O期去极达-40mV时激活L型钙通道(ICa-L通道)+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 通道)Ca2+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复极化(2期=平台期)2期Ca2+通道特征:a.激活、失活、复活慢 故又称慢Ca2+通道 Slow Ca2+ Channel 慢反应细胞 Slow Response Cells 慢反应电位 Slow Response Potentialb.电压依从性:TP-40mV平台期如何形成?平台期持续多少时间?平台期什么时候结束?ICa-L通道IK 通道IK1

20、通道3期:快速复极末期L型Ca2+通道失活+IK外流, IK1 通道通透性K+外流进行性增加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3期)3期钠钾泵Na+-K+ Pump钠钙交换Na+-Ca2+ Exchange钙泵Ca2+ Pump4期:恢复期泵4期心室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总结: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静息电位:-80mv动作电位:快反应电位 与心室肌动作电位类似存在乙酰胆碱敏感型的钾通道 IK-ACh2.窦房结P细胞的动作电位 0期-去极化期 3期复极化期 4期自动去极化期0期:当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40mV) 激活慢钙通道(ICa-L)Ca2+内流0期3期:L型钙通道(ICa-L)渐失活 + 激活延

21、迟整流钾通道(IK) K+外流 3期4期:K+外流衰减(IK逐步去激活) 缓慢自动去极化4期ICa-LICa-LIK窦房结细胞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复极化至-60mV时If 通道递增性激活3期末Ik通道递增性失活自动去极后1/3期Ca2+通道(T型)开放K+递减性外流Na+递增性内流Ca2+内流自 动 去 极 达 阈 电 位(-40mV)慢 Ca2+ 通 道(L型)开 放Ca2+ 内 流 产 生 AP 的 0 期注:Ik 失活If 激活61,故4期自动去极If作用不大; 但若在超极化时,4期自动去极If的作用为主要离子流成分。自我启动自我发展自我终止2.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22、的电位1.形成机制: 0、1、2、3期: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 4期:为递增性Na+为主的内向离子流2.特点:(1)0期去极化速 快,幅度大。(2)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比窦房结细胞的慢,故自律性低。注:If通道:复极化的3期-60mV开始激活、-100mV充分激活,去极化的0期-50mV失活。是超极化激活、具有时间依从性的非特异性通道,不是快Na+通道,TTX不能阻断。心室肌细胞窦房结细胞比较两种细胞的AP机制窦房结细胞心室肌细胞去极化(0期)4期复极化钠离子内流快钠通道快反应细胞钙离子内流慢钙通道慢反应细胞钾外流钙内流钾外流恢复钠钾钙离子分布自动去极化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一)兴奋性(二)自律性

23、(三)传导性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2、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3、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和心肌收缩的关系(一)兴奋性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室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变化 对应位置 机制 新AP产生能力有效不应期 去极化复极化-60mV 不能产生 绝对不应期: Na+通道处于 -55mV 完全失活状态 局部反应期: Na+通道 -60mV 刚开始复活 相对不应期 Na+通道 能产生(但0期幅度、 -80mV 大部复活 传导、时程等较正常小) 超 常 期 Na+通道基本 -90mV 恢复到备用状态 同相对不应期 Na+通道的性状 备用(静息)、激活、失活完全备用 失 活 刚复活 渐复活 基本备用 产

24、生AP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兴奋性正常 兴奋性无 兴奋性低 兴奋性高3、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和心肌收缩的关系 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ARPLRP(1)不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收缩舒张3、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和心肌收缩的关系意义保证心脏的舒缩交替进行,有利于心脏射血和充盈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不应期之后和下一次窦性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者来自异位起搏点的兴奋刺激,可以出现一次提前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25、窦房结心房心室早搏1. 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电位差 RP距阈电位远兴奋性 (需刺激阈值) RP距阈电位近兴奋性 (需刺激阈值)Question:细胞外轻度高钾,兴奋性? 重度高钾,兴奋性?(2)离子通道的性状: INa 、 ICa-L (二)自律性1、心脏的起博点2、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自律性比较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末梢浦肯野纤维 100次/分 50次/分 40次/分 25次/分 窦房结具最高节律性正常起搏点 机制:抢先占领,超速压抑 心脏的起搏点1.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2.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肾上腺素使If ICa-T增加对自

26、律性?乙酰胆碱使Ik增加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特点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三)传导性 窦 房 结 结间束 房间束(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 心房肌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1)兴奋通过特殊传导系统的有序传播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特点 浦氏纤维(4m/s) 束支(2m/s) 心室肌(1m/s) 心房肌(0.4m/s) 结区(0.02m/s)传导时间 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0.06s) (0.1s) (0.06s) (2)传导速度浦氏纤维最快 房、室内快 同步收缩,有利射血。房室交界最慢 房室延搁 利房排空、室充盈。 (2)传导速度影响传导的因素 1.细胞的直径、缝隙连接直径粗大胞内电

27、阻小传导速度快直径细小胞内电阻大传导速度慢 2.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0期速度 与邻旁间 产生局 RP距 新AP 传导 0期幅度的电位差部电流阈电位产生速 快 高 大 大 近 易 快 慢 低 小 小 远 不易 慢 3.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的过程,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兴奋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 减慢处相对不应期 部分失活状态处绝对不应期 失活状态邻近部位膜兴奋性Na+通道状态 传导性阻滞 4.膜电位水平 静息电位条件下,钠通道处于最佳的可利用状态1.同步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3.对Ca2+有明显的依赖性(四)收缩性但在离体蛙心灌流实验中

28、,当Ca2+o过高时(Ca2+利于收缩不利于舒张,出现持续收缩状态)。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记录的心电图(一)正常心电图的 波形及生理意义 名 称 时间(S) 幅度(mV) 意 义 P波 0.060.11 0.050.25 两心房兴奋 Q波 室中隔兴奋 R波 0.060.11 0.52.0 心尖+侧壁肌兴奋 S波 心室后基底部兴奋 T波 0.050.25 0.11.5 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0.120.20 兴奋:房室的时间S-T段 0.050.15 心室肌的AP处于平台期1、P波:由左右

29、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所产生2、QRS波群:代表 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3、T波:是心室复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电位变化PRsegment A 68-year-old woman presents to the emergency center with shortness of breath, light headedness, and chest pain described as being like “an elephant sitting on her chest.” she is diagnosed with a myocardial infraction(心肌梗死). She i

30、s given oxygen and an aspirin to chew and is not felt to be a candidate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Her heart rate is 40 beats per minute. Although there are P waves, they seem to be dissociated from the QRS complexes on the ECG. The patient is diagnosed with complete heart block(完全性心传导阻滞), probably a

31、s a result of h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atient is taken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stabilization, and plans are made for pace maker(起搏器) insertion.Case studyquestions1. where are the normal pacemaker and the backup pacemakers of the heart located.2. why does this patient have a bradycardia

32、(心动过缓)?3. what parts of the heart have the fastest and slowest conduction velocities.answer1.where are the normal pacemaker and the backup pacemakers of the heart located.Normal, SA node; other pacemaker, AV node, bundle of His-Purkinje system2.why does this patient have a bradycardia?If the AV node

33、 is injured by the infarction, both its ability to conduct and its ability to serve as a backup pacemaker may be lost, allowing a slow intrinsic pacemaker in the bundle of His or the Purkinje system to generate the ventricular heartbeat.3. what parts of the heart have the fastest and slowest conduct

34、ion velocities.Fastest in the Purkinje system and slowest at the AV node 第三节 血管生理 动脉血压静脉血压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大A:具有弹性和可扩性 2.小(微)A:半径小、阻力大 3.小(微)V: 4.Cap.:薄、透性好 5.V:容纳循环血量60-70%弹性贮器血管Cap.前阻力血管Cap.后阻力血管物质交换血管容量血管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测量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高血压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层流 湍流R8L/r4 R:管道内的阻力 r:血管半径 L:血管长度(常数,不变) :与血细胞比容 血

35、流切率 血管口径 温度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有关。 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动形式血流阻力定义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于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指主动脉压力单位:mmHg一、动脉血压 各段血管的压力梯度:主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1、动脉血压的形成 (1)足够的血液充盈量(2)心脏射血(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2.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Methodology收缩压(Sp): 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 (100 120 mmHg)舒张压(Dp): 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 (6080 mmHg)

36、脉搏压:Sp-Dp (3040 mmHg)高血压:140/90 mmHg低血压: 90/50 mmHg3.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高血压动脉血压的生理差异: 年龄10岁Bp1mmHg(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Sp的升高比Dp的升高更明显) 吸气呼气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回心血量射血量Bp 左臂右臂5 - 10mmHg 双峰双谷610,16-20时最高,23时最低) 男性女性 高原平原 (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SP(明显)血流速 DP(明显)(3)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

37、期A血量 心缩期血流速 SP(不明显)(4)大动脉弹性缓冲SP维持DP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如:大失血循环血量Bp(显著) 过敏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BpDP(明显)管壁侧压力SP(明显)DP脉压体循环平均压变Bp变动脉血压受哪些因素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心率的改变主要影响?外周阻力的改变主要影响?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可使?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一)中心静脉压(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正常值:0.391.18kPa(412cmH2O) 意义:反映心功和V回流量 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 (如CVP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二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38、(1)体循环平均压V回流量 如:循环血量、血管容量V回流量(2)心缩力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V回流量抽吸颈V怒张、肝大、下肢肿V回流量中心V压心缩力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心衰) (3)体位:直立下肢V回心量(约多容纳500ml) 例:患肢抬高利V回流,防水肿心衰取半卧位下肢V回心量 (平卧回心量前负荷肺郁血呼吸困难)久蹲突站血滞留下肢V回心量心输量Bp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的头晕、昏厥,视物不清。 (头部回流下肢回流)卧位迅速转为立位总V回心量(4)骨骼肌收缩的挤压: 肌缩挤压VV血回流 + V瓣膜的防倒流。 (5)呼吸运动:右室心输出量V回心量心房与V压差心房 +

39、 大V扩张Bp左室心输出量肺V回流左室肺血管扩张胸 内 负 压 胸 廓 吸 气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A.动脉血压升高 B.血流速度加快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E.中心静脉压升高当血流通过下列哪一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和小静脉 E.大静脉和腔静脉某患者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双下肢水肿,最可能的心血管疾病是 A.左心衰 B.右心衰 C.肺水肿 D.高血压 E.中心静脉压降低.某患者由平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动脉血压降低。该患者每搏输出量减少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 )A.

40、心室后负荷增大B.心迷走神经兴奋C.心交感神经兴奋D.异长调节E.等长调节调节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血管长度 B.血管壁弹性 C.血管半径 D.循环血量 E.血液黏滞度某些过敏性疾病可引起机体局部水肿,主要是由于该部分 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淋巴回流量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五、微循环(一)组成及功能微A:总闸门后微A:分闸Cap.前括约肌:分闸真Cap.:营养性血管通血Cap.:直捷通路A-V吻合支:调节体热微V:后阻力性Cap.前阻力性Cap.(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 名称 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 作用迂回通路 微A后

41、微ACap.前括约肌 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Cap. 血流速较快 利血回流 A-V短路 微AA-V吻合支微V 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真Cap.网微V 主要场所微V(三)微循环的自身调节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Po2 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舒张真Cap.开放血流量及流速 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收缩局部代谢产物 组织胺,Po2 真Cap.关闭血流量及流速 缩血管物质六、组织液的生成(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 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2.生成量 V =(毛

42、细血管通透性+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 0.5%2%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量 90%入静脉,10%入淋巴管(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毛细血管压 炎症、充血性心功静脉压 不全等所致的水舯血浆胶体 营养不良、肾炎等渗透压 血浆蛋白所致水舯 淋巴 丝虫病、癌症等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毛细血管 烫伤、细菌感染通透性 所致的局部水舯右心衰竭的病人常因为组织液生成过多而致下肢水肿,其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反射性调节

43、一、神经调节(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一神 经 调 节(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1)心脏的N支配 心交感N 心迷走N 起源 脊髓胸段T1T5 延髓的迷走神经 侧角神经元 背核和疑核 分布 右:窦房结、房室肌前壁 右:窦房结 左:房室交界、束支、 左:房室交界 房室肌后壁 房室肌少量 递质 NE Ach 受体 1 , 2 , 阻断剂 心得安 阿托品1.心 脏 的 N 支 配 和作用(2)交感N和迷走N对心脏的作用 生理作用 心交感N 心迷走N 变 时 4期Ca2+内流自动去极速 3、4期K+外流最大舒张电位(自律性) 自动去极速 (正变时) 自律性 (负变时

44、) 自律性变传导 0期Ca2+、Na+内流 0 期 0期Ca2+内流 0 期(传导性) 去极速幅度 去极速幅度 (正变传导) (负变传导) 传导性 传导性 变 力 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Ca2+ 期K+外流3期复极化速(收缩性) 生成 AP时程(2期) Ca2+内流(正变收缩) (负变收缩) 收缩力 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变兴奋 阈电位Na+ Ca2+通道激活率 期K+外流膜电位距阈电位远(兴奋性) 兴奋性 兴奋性(3)支配心脏的肽能N元 心脏中存在多种肽类神经纤维,释放的递质有: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阿片肽等。 目前对于分布在心脏的心脏的肽能N元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45、但其存在说明也可能参与对心肌和冠脉的调节。如:血管活性肠肽对心肌有正性变力作用和舒张冠脉的作用;浆钙素基因相关肽有加快新率的作用。2.血管的N支配与生理作用(1)缩血管N(=交感缩血管N) 中枢:延髓的缩血管中枢(T1L23侧角) 分布: 递质:N节前纤维Ach,N后纤维NE(有与共存的神经肽Y具极强烈的缩血管效应)。 受体:(主)、2 作用:受体血管缩2受体血管舒 特点:动脉静脉,微动脉分布密度最大 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数秒1-10HZ范围 紧张性血管缩,紧张性血管舒绝大多数血管,单一支配 (2)舒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脊髓背根舒血管N 中枢 皮质运动区 脑干副交感核 分布

46、骨骼肌血管 软脑膜、消化腺 递质 ACh Ach P物质或组胺 受体 作用 血管舒 血管舒 局部血管舒特点 不参与血压调节 不参与血压调节 轴突反射 平时无作用 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与情绪、运动有关外生殖器血管S23外侧核链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及效应a-、b-型肾上腺素能受体a -型受体兴奋血管收缩 b -型受体兴奋血管舒张NE与 a -型受体的结合的能力较 b -型受体 强,故引起缩血管效应(二)心血管中枢 在生理学中,将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RVLM(延髓头端腹外侧)延髓心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缩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迷走背核、疑核)NTS孤束核CVLM尾端腹外侧

47、区PVN下丘脑室旁核血管和心脏交感活动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传入神经心迷走活动(三)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 Afferent Nerve:血压突然 (100mmHg)窦、弓感受器受到牵拉兴奋性窦、弓N心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心迷走中枢(+)交感缩血管N(-)心交感N(-)心迷走N(+)阻力血管舒容量血管舒心 脏 活 动外周阻力V回流量心输出量血压反射特点: 具双向性作用: 又称缓冲神经 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 :Bp的阶梯突变敏感性缓慢持续的变化。 :正常Bp在100mmHg(70-150mmHg)工作范

48、围内变化,其敏感性高。 在高血压情况下, 其工作范围可重调定血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右移)。(3)生理意义 对于血压波动能快速反应,维持稳定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PO2 H+ PCO2 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窦、弓NNTS 孤 束 核心血管中枢兴奋性改变呼吸中枢(+)心率、冠脉舒心输出量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缩 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输出量血 压呼吸加深加快间接何时起作用?3.心肺感受器反射机械牵张:血压、血 容 量化学物质:PG、缓激肽、心肺感受器兴奋交感紧张 迷走紧张肾血流量 垂体前叶释放ADH心率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肾重吸收水G

49、FR R-A-A-S肾排钠和排水血 压二、体 液 调 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素(2)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 酮AC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 NaCl重吸收细胞外液量血管紧张素1-9血管紧张素1-7ACE2ACE2ACE内源性抑制剂扩血管血管紧张素II (收缩微A外周阻力)+(收缩V回心血量)Bp; 作用于脑内一些N元(脑室的后缘区)交感缩血管活动外周阻力Bp,以及引起渴觉 刺激ADH、ACTH释放; 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 作用于交感缩血管N末梢接头前的受体使其释放NE;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释放醛固酮;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and Norepinephrine1、血液中的来源: E大部分来自肾上腺髓质 NE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髓质受体12分布心脏:1血管:2效应三个正性效应血管收缩血管舒张(+)(+)(+)二、体 液 调 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的受体(+)血管收缩心肌1受体(+)心肌收缩、心率血压降压反射心率升压药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的受体(+)、 2受体(+)受体占优势的血管收缩(皮肤、肾、胃肠道的血管)心肌1受体(+)心肌收缩、心率、房室传导对总外周阻力影响不如NE心输出量受体占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