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4/44/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根本格局图。读图 ,答复12题。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1A2C【解析】1甲位于内蒙古东部 ,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 ,煤炭资源丰富 ,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 ,以水电为主。应选A。2东部地区能源供给紧张 ,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减少环境污染。应

2、选C。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9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问题。读“河南境内调水线路走向图 ,答复34题。3以下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B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C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 ,居高临下 ,供水区域广D地势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 ,可自流供水4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 ,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 ,移民安置量增大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A B C D【答案】3B4D【解析】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3、从丹江口水库提水输送到京津地区 ,据图可知 ,地势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 ,可自流供水 ,D正确;总干渠根本经过200米以下区域 ,即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 ,居高临下 ,供水区域广 ,C正确;该工程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A正确 ,而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是提高泄洪能力 ,与该工程无关 ,B错误。应选B。4土壤盐碱化是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引起 ,错;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 ,增大调蓄功能 ,可减轻下游的的洪涝灾害 ,错。应选D。以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 ,完成56题。5以下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

4、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石油6目前 ,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 ,加强区域能源调配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来源:大力研发潮汐能 ,开发新能源A B C D【答案】5C6A【解析】5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 ,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应选C。6从图中可看出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 ,而消费区在东部 ,那么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也能减少需求 ,可缓解供需矛盾。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目前不现实;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应选A。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 ,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 ,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 ,总长607.44千米 ,占干渠总长的92%。以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A充分发挥高差优势 ,自流引水 B水源地位于上游 ,水质清洁C线路短 ,工程量小 D水量较大 ,便于为沿线城镇供水8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 ,为滇中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利

6、于维护社会稳定 ,增强民族团结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 ,促进经济开展 增加就业时机A B C D9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 ,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增加下渗 ,回补地下水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充分保障供水水质A B C D【答案】7C8D9B【解析】7、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 ,自流引水 ,A对;水源地位于上游 ,水质清洁 ,B对;图中线路拐弯 ,线路较长 ,工程量增大 ,C错;水量较大 ,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 ,D对。故答案选C项。8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 ,能够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是生态效益 ,错;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 ,促进经济开展 ,是经济效益 ,错;可增加沿线

7、少数民族地区供水 ,可维护社会稳定 ,增强民族团结 ,是社会效益 ,对;引水工程建设 ,增加就业时机 ,是社会效益 ,正确。应选D。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 ,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 ,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 ,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 ,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 ,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 ,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 ,中北部为丘陵、裂谷 ,南部为沙漠 ,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1012题。10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北高南低 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 D降水北多南少11以色列北

8、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 ,主要原因在于沿途A裂谷众多 B路程遥远 C高差悬殊 D河网密布12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 ,会导致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答案】10D11C12A【解析】10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D对。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 ,不是调水的原因 ,A错;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 ,B错;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 ,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 ,C错。应选D。11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 ,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 ,地势南高北低 ,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C对。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 ,

9、A错;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 ,南北路程较近 ,B错;河网密度小 ,D错。应选C。12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 ,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 ,向南注入死海。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 ,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 ,蒸发量不会减少 ,死海含盐量上升 ,A对;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 ,B错;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 ,C、D错。应选A。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 ,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 ,2019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 ,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 ,其中“北水南调是比拟可行的方案 ,以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10、据此完成1315题。1320世纪60年代以后 ,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开展过快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14假设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地形崎岖 ,施工困难穿过板块边界 ,多地震投资巨大 ,工期长跨国工程 ,协调难度大A B C D15除补给咸海水量外 ,“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答案】13C14D15C【解析】13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中亚人口增多 ,经济开展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

11、开展灌溉农业 ,围垦和灌溉 ,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 ,咸海面积迅速缩小。应选C。14假设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因水源路途遥远 ,线路长 ,投资巨大 ,工期长 ,且工程为跨国工程 ,协调难度大。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多为平原;工程没有穿过板块边界 ,位于板块内部 ,很少地震。应选D。15“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 ,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 ,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 ,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应选C。二、综合题16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

12、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问题。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9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开展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 ,使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增加 ,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缓解用水紧张局面;水量增加 ,利于通航;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利于开展养殖业及旅游业。2调整工业结构 ,减少水污染企业比重;完善法律法规 ,污水达标排放;开展科技 ,更新设备 ,改善生产工艺 ,实行清洁生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解析】1南

13、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 ,南四湖水量增加 ,湖面增大 ,会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湖区生态环境、湖区通航以及开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2由材料可知 ,南四湖沿湖地区的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可能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沿湖地区工业开展措施可以从清洁生产、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方面作答。17.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2019年12月12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平安的关键。上游流域存在着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经济落后 ,治污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 ,综合治理任务重;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多 ,解决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中线工程给该地区提出了高标准的环境要求 ,同时给该地区快速开展带来了机遇。材料二以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