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绘画_第1页
魏晋南北朝绘画_第2页
魏晋南北朝绘画_第3页
魏晋南北朝绘画_第4页
魏晋南北朝绘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 景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奇异地飞跃发展起来。这里包涵着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战乱流离虽给社会造成破坏,但却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佛学的兴起,导致美术的兴盛;三是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挣脱了正统儒学的精神羁绊,个性得到张扬,绘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壁画、漆画从技法到形式都趋于高超。 1概 述 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人物画已达到成熟,并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

2、。如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南齐的张僧繇、北齐的杨子华和曹仲达等。题材范围有所扩大,除服务政教和宣扬佛教的内容外,还有流行与文艺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画、描绘现实生活的风格画等。表现能力有较大提高,由简略变为精微,造型准确,注意传神,甚至六法备赅。风格也趋多样,名家各具个人特色,如唐张怀瓘评:“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陆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历代名画记)自此山水画开始成为独立画科,然尚未成熟 2女史箴图现有两个绢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原本为清宫所藏,遗憾的是国贫民弱,

3、连累国宝受难,此摹本现存大英博物馆。除看看印刷品外,如今欲睹真容,却要远涉重洋。望美人兮天一方,思之令人心痛不已。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的女史箴图高24.8厘米,长348.2厘米,横卷。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专家认为自茫茫造化至式瞻清懿为第1段,画有庖牺氏定夫妇君臣之制的事迹。樊姬感庄,不食鲜禽为第2段。画楚庄王夫人樊姬为劝阻庄王沉溺于狩猎而不食鲜禽的故事。卫女矫桓至而二主易心为第3段,画有齐醒公夫人卫姬不听郑卫之音、以感化好淫乐的齐醒公的故事。34现存女史箴图第1段玄熊攀槛、冯媛趋进应为第4段。冯媛是元帝的婕妤(帝王妃子),元帝游园时,一只大熊突然从围栏里跑出来,情

4、急之下,冯媛不顾个人安危冲到大熊跟前护住元帝。5 一千多年来,顾恺之被人们尊为“画圣”,主要是由于他对中国绘画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一是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他总结前人及自己实践,写出绘画理论,主要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观点。二是创造了一些独特绘画技法。如在人物画方面提出以眼睛传递人物精神的主张。“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三是创造了春蚕吐丝般的细线画法。线条是国画传统主要技法之一。画史上称顾氏线条为“密体”,为人赞美为“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四是将山水、花鸟从画面的从属陪衬地位推向主体地位,开创了我国山水画、花鸟画的先河。6张僧繇善绘画,工道释人物,骨气奇伟,精备六法,与顾、陆并驰,被称为六朝三大家。后人评价为:顾陆以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时明帝命画天皇寺柏堂,僧繇为作卢舍那佛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如何画孔圣?僧繇回答:后来赖此耳。及后灭法,焚天下寺塔,独此殿有宣圣像,乃不命毁拆,可见其卓识。僧繇画龙尤灵妙,每不点睛,恐其飞去。僧繇还创造出了不同于密体线条的“疏体”画法。后人评: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僧繇在绘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