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份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

2、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於載学迫程一、新课导入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

3、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

4、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5、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土兵是起义的骨干力量。教师在这里要注意点出这时期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更好理解当时国际背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及结果:学生阅读第4页章西女王“相关史事”,师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指导学生读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

6、图,并指导学生归纳起义失败的原因。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Q扳爷说计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和逬国大革命的影响扌$美洲领导人:玻利瓦尔、圣马

7、丁,的反扩斗争殖民地人民独方运动被誉为南美的懈放者结果:彻底摧了曲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治,电寸间J8571859年民族英雄:章西女上衞萄牙殖民地巴两统治宣布独立、结果:失败在讲授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在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如:为什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了,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了?再回到本课的知识结构上,加强理解与记忆。第2课俄国的改革/琨时份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

8、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於歎学迫程一、新课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

9、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农奴制下的农奴和封建制下的农民是有区别的。师引导学生读第6页的“相关史事”,让学生了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师介绍彼得一世,让学生读第7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相关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0、。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有哪些?生归纳。师总结: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5.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师:取胜的俄国获得了哪一个出海口?生: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目标导学二:废除农奴制1.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但是,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依

11、然缓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第8页的“相关史事”。2.生讨论总结: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师提问:为什么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生: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师提问: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是什么?生结合课本归纳总结。俄与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何不同?有什么局限性?生:

12、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实施者是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局限性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三、课堂总结德国的改革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彼得一世改革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社会习俗上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废除农奴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扳窄说计俄国的改革政治上;加

13、强沙皇专制权力军事上匚创建新式常备军彼得一世改革经济上:鼓励兴办F工工场文化上: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内容;农奴获得口由废除农奴制(影响;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局限性;存在农奴制的残余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主体参与一一本验教学;创设情境感受教学;分组学习探究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这两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巨大推动作用。第3课美国内战Q)i时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林肯在美国历史的作用以及对南北战争的评价。过程与方法:注意知识的重新整合与知识的迁移,加深对

1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制定实施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政策能产生的巨大威力;学会用唯物史观评价个人和人民群众地位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它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通过对林肯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他个人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教学重点】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於敕学逍程一、新课导入展示表格:“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的结果和林肯像。排名1948年1969年1998年2010年1林肯林肯林肯林肯2华盛顿华盛顿华盛顿罗斯福3罗斯福罗斯福罗斯福华

15、盛顿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排名第一的是林肯,从他入主白宫到遇刺身亡,只有四年的时间,四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领导了美国内战,这场战争导致美国损失618000个青壮年劳动力,伤亡人数超过了150多万,成千上万的家庭流离失所。而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的林肯,为什么依旧是美国人心目中最受尊敬的总统呢?让我们回到那场如火如荼的美国内战中去一探究竟。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教师讲授背景:美国独立战争一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一一工业革命一一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美国内战。2.引导学生阅读第10、11页的“相关史事”。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

16、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抑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同时,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建立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建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指导学生归纳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已阻碍美国经济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因素。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1教师讲授:林肯1860年就任美国总统(导火线)一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开始标志)一内战爆发。教师让学生阅读第11页的“人物扫描”,引导学生分析:林肯为什么能当选美国总统?你能预测到美国南北战争的最

17、终结果吗?为什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为什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学生思考作答。呈现图表:区域北方南方州数23个11个人口2200万900万工业生产占全国比重91%9%教师:从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上,我们发现内战初期,北方的力量比南方强大,但北方却失利。原因是什么?学生: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还幻想妥协,战备松懈,同时北方政府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和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没有注意充分发动人民和广大奴隶的力量,所以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连续失败。目标导学三:北方的胜利1教师结合美国内战形势图设置具体问题情境:战争初期,北方虽然力量比南方强大,作战勇敢,但军事上不断失败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才能反败为

18、胜?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北方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争取人民的更强有力的支持?学生:林肯政府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而采取了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宅地法两个措施,激发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师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任务出发考虑问题。训练学生运用类比法思考问题。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指导学生思路:先指出第一次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然后再想二者的共同作用。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作用,让学生联系战争的起因,多角度思考问题。

19、教师提问:如何评价林肯?学生讨论:林肯在内战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三、课堂总结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Q板书隐计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焦点林肯就任总统根本巫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1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才h盾不可调和林颁布a解放ji卜*1|-It方徐评瞥冲先利美囲方史丄第二灰资产阶级革命rf经过这场战争洪询维护门家统.废除了奴隶制,洁除了资氷主义发展的最人障碍,为以厉经济的迅速览展创造

20、了条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应根据问题的不同要求,灵活组织问题答案,注意答案内容的增减。通过识图、比较、列举等方法了解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意义,理解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文件的有关内容及对战争进程的影响。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琨时份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掌握明治维新内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对比等方法掌握日本的改革概况,并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日本这次

21、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幕府统治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作用。分歎学迫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大国崛起第七节:日本。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

22、洲国家。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我们今天就要学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而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的亚洲国家。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教师介绍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而这一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提问:列强怎样打开日本国门?学生思考作答。目标导学二:倒幕运动1引导学生观察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封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天皇

23、一士将军一大名一武士民农、工、商)让学生阅读第15页“相关史事”,了解倒幕运动的背景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的史事。日本迁都: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1教师结合相关材料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关于“明治维新的影响”,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这里要注意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进行比较,正面评价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可以看书归

24、纳。三、课堂总结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当前,我国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才能使我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0)板书設计j政治:废藩置县内忧武装明治军事:征兵制罔(頤极|外患倒幕维新钏rd?-r_经济殖产兴业想|响H厢祓|文化;文明开化I(Q)救底反恿在上本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再联系我们的生活,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让学生

25、更真切地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

26、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於載学迫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1教师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

27、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哪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3让学生阅读第19页的“人物扫描”,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教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第22页“知识拓展”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材料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

28、纳: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让学生阅读第20页的“相关史事”的内容,观察“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师生共同归纳。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教师介绍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贡献。师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9、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课堂总结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同学们更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Q板窄設计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发明家:爱迪牛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其.内燃机的发明I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化学工业的产生新材料的诞生耳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课的教学中可结合第二次

30、工业革命的大量图片,联系课外的一些知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过程与方法:学习查找历史资料的方法与途经。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体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比较,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认识社会、探索未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评价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影响;通过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感受它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人

31、口增长的原因,大众教育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教学难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的表现。於載学迫程一、新课导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有益呢,还是有害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简要讲述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的观点,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提醒人们要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的一面。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呈现

32、图片和材料,学生分析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原因。3学生根据课本和相关资料归纳19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目的、表现和影响等。目标导学二:城市化教师介绍城市化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第25页的“相关史事”来体会城市化对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目标导学三:社会问题1呈现相关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第26页的“材料研读”“相关史事”和第27页的“知识拓展”,让学生分析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有何影响,以及当时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又是如何改善的。2.目前我国也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请大家谈一谈周围环境的变化或家庭生活有哪些变化。如果有消极的影响,请说出自己合理化

33、的建议。开放性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与探究,知道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人类的文明步伐急剧加快。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看到的机器设备,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工业革命也使工人遭受更大的剥削,工人们更紧张地工作,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工业革命还造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使得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人口|原因:丁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长i劳动力结构变化:弃农从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目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妥大众教育*最早建立教育体系的国家

34、:德国和法国作用,欧美各国大众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发展时间:19世纪后期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I社会问题严污染严產影响人们的斛健康1贫富分化丿川剧,社会矛JS日趋尖锐0穀底欣恿让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是感知历史的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做出更深刻、更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所以这节课可以通过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讨论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对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作深刻的探讨,来感受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J课时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牛顿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巴尔扎克

35、和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贝多芬和梵高及其代表作,认识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采取让学生自列表格的方法,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些科学家的失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能力和注重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近代世界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崇高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及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通过对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

36、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牛顿和达尔文及其贡献,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贝多芬和梵高及其代表作。【教学难点】理解和欣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於歎学迫程一、新课导入世界近代的人类文明史包括自然科学和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文化艺术等方面。伴随着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这一风气的盛行,欧洲的科学和文化艺术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科学家1教师介绍牛顿:关于科学家,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少,人们也力图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判断出其中最杰出者。美国曾经邀请50多位在全世界受到尊敬的科学家推举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在全部

37、推选名单中,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份名单上,而且大多是名列榜首。同学们知道这位科学家是哪位吗?学生:牛顿。教师: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在力学方面,他有什么开创性的贡献?学生:他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作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学生补充牛顿的其他贡献。请学生根据课本第29页的“人物扫描”和相关资料介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物种起源。教师总结:正是这些科学巨匠在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将人类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开创科技研究的新时代,

38、共同构筑了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殿堂。目标导学二:文学巨匠教师介绍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他一生创作颇丰,以毕生心血创作了90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系列小说,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这部作品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状况,刻画人物2000多个,通过一个个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艺术地展现了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历史演进过程。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请学生赏析高老头中主人公的形象。让学生介绍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的作家一一列夫托尔斯泰

39、和他的代表作品。目标导学三:音乐美术大师播放德国天才的作曲家一一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使学生通过欣赏乐曲受到强烈震撼,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从而体现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培养学生欣赏情趣,使学生通过欣赏乐曲,认识到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指导学生阅读第31页“人物扫描”中关于梵高的介绍,重点了解梵高在逆境中表现出对生活热爱的良好品质。通过对向日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梵高绘画的特点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三、课堂总结15世纪后半期,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欧洲产生。自然科学开始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学艺术与时代息息相关,它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的演进

40、与发展。代表人物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代表作品牛顿英国科学家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物种起源巴尔扎克法国作家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贝多芬德国作曲家英雄父响曲梵咼荷兰画家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本节课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通过讲述杰出科学家的故事,来感受他们的爱国主义品质,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杰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高尚人格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注重个人品格、修养的教育;通过对科学著作和文学艺术代表作品的赏析,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方面的反映。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

41、世界大战/课时份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

42、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分歎学迫程一、新课导入从公元前2800年到现在的4000多年间,没有战争记载的只有一年。但1914年以前的战争都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而1914年爆发的战争则是世界性的。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教师讲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

43、不断激化。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占有状况如何呢?呈现图表如下: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32131023比重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在世界所占位次1425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从表格中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最后教师强调: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f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教师讲授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大战的爆发迫在眉睫。引导学生分

44、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目标导学二:大战的爆发请学生根据“相关史事”和资料讲述萨拉热窝事件。认识到德奥把萨拉热窝事件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目标导学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教师对照地图,指出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以及每条战线的起止点和作战双方,教师强调两点:第一,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第二,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又起关键作用。要求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在图中找到发生凡尔登战役的地理位置,并

45、指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相关战役情况,强调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教师过渡:凡尔登战役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们应该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师讲解大战结束: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从客观上讲就是大战引起的。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都是本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大战的性质和影响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半殖民地国

46、家的民族觉醒。三、课堂总结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g)叔节役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的灾难厦反龜这节课教师可以不用讲太多,让学生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如: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来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组织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和大战性质进行讨论,以及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当然还可以观看有关大战的影像录像资料,加深学生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

47、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时汾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

48、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於載学迫程一、新课导入“布尔什维克”在俄语中是“多数派”的意思,指社会民主工党中支持列宁的派别。列宁领导发动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你知道俄国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吗?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教师讲解十月革命的背景:一战前,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俄国的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

49、成熟。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沙皇统治日趋虚弱,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哪一制度上,并引发了什么革命,其结果又如何?生:沙皇专制制度;引发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指导学生思考:二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形势怎样?生: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目标导学二:十月革命1师介绍十月革命领袖一列宁,多媒体呈现“列宁在演讲”,引导学生讨论,列宁对当时俄国的革命有什么影响?师过渡: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50、。2.呈现十月革命示意图攻占冬宫,讲解十月革命经过,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让学生用图表形式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府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能力,系统掌握知识。目标导学三:开辟新时代1.学生根据课本了解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概括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苏俄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2.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新政权面临着国内反动势力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局面。提问: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

51、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生思考作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让学生结合第42页的“相关史事”和资料,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使学生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形成整体认识。三、课堂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俄国,社会矛盾尖锐,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曲折的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g)WE节说计卜月革命前的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一月革命十丿J外-命

52、(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开辟新时代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材料加工、启发引导、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闍时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及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巴

53、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条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九国公约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一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的内容、性质和影响。【教学难点】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理解。分歎学迫程一、新课导入俄国十月

54、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是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这两个条约是怎样形成的?各有哪些内容?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凡尔赛条约1教师讲解:一战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战后由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它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多媒体呈现相关材料。师提问: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会国、操纵国、签订的条约、性质和影响等。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需要强调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55、,建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而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3引导学生阅读第45页的“相关史事”,回顾八年级学过的“五四运动”,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加强学生对中外知识的联系。4学生阅读课后的“知识拓展”,了解国际联盟的相关知识。师过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但东亚、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的矛盾仍很激烈,尤以美日矛盾最为激烈,列强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来缓和彼此的矛盾。这就是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目标导学二:九国公约1学生预习,思考回答: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参会国是哪几个?主导会

56、议的是哪个国家?九国公约是针对什么问题签署的?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哪国的势力受到了抑制?日本。但日本会就此甘心吗?不会。日本随时等待时机侵略中国,独吞中国。九国公约虽然名义上尊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实际上中国仍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并没有改变。2.学生思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师生共同归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它确立战后世界统治的新秩序,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

57、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三、课堂总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为将来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仇恨的火种。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履顿会议的召开r巴黎和会的召开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休系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表格法和图示法归纳有关历史知识,揭示复杂的国际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化繁为简、把握历史基本线索的学习方法。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琨时份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

58、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等基础知识。理解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59、,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於)穀学迫程一、新课导入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的?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新经济政策1教师讲解: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60、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学生分组制出前后经济形势对比表格,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2.教师讲述: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克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提出问题:新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在理解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识记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进步?学生分组回答,教师总结: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