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依据、现实需求与实现策略_第1页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依据、现实需求与实现策略_第2页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依据、现实需求与实现策略_第3页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依据、现实需求与实现策略_第4页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依据、现实需求与实现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训支术师磁育师范能力培养:参照礴、现实需求与费赚略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开展,实现分类培养、分类卓越,2018年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明确要求,推进各类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对于职业教育要适应其开展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师范生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 和创新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德业双修的卓越中职教师。2019年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体系”,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意见提出“完善 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进一步明 确了结合职业教育

2、类型特色,提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人口质量。师范能力 是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有助于解决职教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因此,为满足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中师范生师范能力的培养需求,本文通过对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的标准要求,基于三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文本分析,立 足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的现实需求,进而提出职业技街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策略。一、参照依据: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于2

3、019年10月发布,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开展”四个方 面明确了国家对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产出”的质量要求,目的在于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 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要求,实现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专 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于2021年4月2日发布,从“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 开展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中职专业师范生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力求表达中职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专业特色,强调将职 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进行分类建设,并尽快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深入推进免试

4、认定改革。上述 两项标准均从“师德”“教学”“育人”“开展”四个维度明确了国家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说明了师 范生应当获得的职业能力,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型特色具体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遵循师德规范,传承工匠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2,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专业认证标准对于不同类型教育以及在职前职后师资培养过程中均要求遵循教师思想道德规范,厚植教育情怀,在师 德规范的基础上践行师德认知和行为准那么,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和职业认同感。基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专业特色,以及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一培养

5、目标 的特殊性,两份标准在提出遵循师德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对工匠精神的深化和传承,要求职业技术师范生秉承爱 岗敬业、老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以传承工匠精神为目标,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不断琢磨改进教 育教学方式,追求卓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在未来工作中锐意进取,将每一件事做 到极致。(二)重视知识整合,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份标准中均强调师范生需注重培养知识整合能力,要求师范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相应的课程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整合性知识与能力结构。尤其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推 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开展,不能

6、仅仅强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传授。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必须牢 牢把握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基本认识论问题,师范生必须将“职业知识带回职业教育”网,连贯性深层次的职 业知识将真正推进职校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开展。相比于普通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展现了较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践教学能力是教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 才的关键。标准强调师范生要结合专业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能表达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并具 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相比于学术知识,职业知识更趋向于难以传递、与行动相关联的隐性知识4。因此,对于师范 生而言,意会和加工所在专业的职业性工作知识、规律、职

7、业活动特点5,并经由实践教学向学生传授的能力尤为重要。(三)强调综合育人,关注学情特殊综合育人能力是各类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师范生在 育人活动中应综合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开展和品德养成,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综合育人,提出在教育过程中 将“育人为本”这一本质要求内化于心,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充分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开展规律和个性特征,有 意识地促进学生适合地、全面地开展。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言,还应在上述普适能力基础上重点关注职业教育学生的学情特殊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师范生掌握中职学校德育原理与方法,以及职校学生

8、思想道德开展的规律和情感特征, 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与班情,有针对性地依据学生和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德育工作。同时,依照职业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生涯规划,从而有助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注重终身学习,适应专业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明确提出师范生需具备反 思、合作、终身学习等开展能力,要求师范生能从不同角度反思并改进教育教学,掌握教育实践的一般方法,解决教育 教学问题,具有团队协作的沟通合作技能,同时关注国外教育前沿动态,能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适应于本 国的应用。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还需注重专业能力的终身

9、提升,依据高水平工匠的培养要 求反推高水平工匠之师的培养目标,建立落实一体化长学制的职教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 业能力标准要求师范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探寻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并据此及 时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和方式,在专业能力与时俱进的同时培养更适应专业开展的人才。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从“师德”“教学”“育 人”“开展”四个维度对职教师范生提出了要求。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应做到“师德”培养一以贯之,以“教学”“育 人”能力培养之径通达“开展”之境,以“开展”反哺“教学”“育人”

10、能力的可持续开展。二、现实需求:基于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的文本分析(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视、辅助到融合:基于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文本分析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比赛始于2010年,迄今举办了 11届,2010年至2017年称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 教学大赛,2018年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这项比赛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开展为主线考察 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呈现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从重视、辅助到融合的开展趋势。1 .第一阶段(20102013年):重视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察此阶段大赛侧重于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察。第一,比赛内容上凸显“

11、信息化”。这一阶段大赛全称为全国职 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工程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网络课程比 赛”,考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要求教学软件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设计,能 表达职业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教学特色。第二,评价标准中着重考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 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从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教学性 占40分、技术性占30分、艺术性占20分、创新与实用性占10分,表达教师数字技能的分值共60分,高于表达教师 教学能

12、力本身的分值。同样,“网络课程比赛”评分指标中课程内容设计占40分、界面设计25分、交互性25分、特色 与创新10分,表达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评价所占的分值为60分,高于课程内容设计的分值。从这一阶段的比赛工程、 评分指标上可以看出,相比于教学设计,大赛更加关注教师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应用能力。2.第二阶段(20142017年):关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此阶段大赛逐渐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能力的具体考察。第一,比赛内容从考察教学软件设计能力向教学能 力转变。参赛工程删去了上一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增加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考察也 更加多样,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

13、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之外,加入了对信息技术应用下的教学实施成效的关注,要 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需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 和开展特点,依据实际教学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设计,做到教学过程主导,信息技术辅助,表达教学过程的 创新性和应用有效性。第二,评分标准中减少了软件技术性指标,增加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此阶段评价指标为“总 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特色创新”,十三项二级指标中只有三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与教学相关的分值占 70%以上,表达出对教学实施的更高关注,要求教师不应过度追求技术提升,而是要将课堂教学视作核心,

14、将信息技术 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辅助工具。3.第三阶段(20182020年):注重教学能力开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这一阶段大赛超越信息技术应用,回归教学,引导教师深度思考如何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第一,比赛内 容重点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工程在上一阶段赛项名称的基础上删 去了“信息化”,变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表达出随着大赛的推进参赛教师已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数字技能, 大赛将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开展6。这一阶段大赛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 进行反思改进等能力。一是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依照学情开展适合学

15、生的教学,以能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明 确教学目标,具备分析学情和适应学情的能力。二是强化教师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注重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学习和实践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第二, 围绕教学实施过程展开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指标包括“目标与学情”“内容与策略”“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特色创新”五个 指标,主要考察教师教学能力,二十项二级指标中有五项有关技术性的评价,但也主要指向评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融 合和促进作用,总体上依然是对教学实施和效果的关注。目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而言必不可少,能协助教师创造性地利用

16、数字技术满足教学需求,促进教育教学 更好的开展7。但同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跳出技术逻辑,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流于外表,也不能滞于大赛层面,而 是要真正回归教学本质,切实服务教育教学开展需要。(二)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基于两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文本分析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于2018年、2020年共举办了两届,两届大赛专业类别、参赛对象、赛程等大致 相同,包括“教学设计”和“说课与辩论”两个参赛工程。.第一届大赛(2018年):促进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首届大赛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指导下,全面倡导技工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改革理念,要求教师适应技

17、工教育教学规律,促进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实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专 业教学与生产实践同步,教学环境与职业生产对接。在此基础上,大赛考察教师开发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专业能 力,从选题、学习内容、目标、资源利用上强调突出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将教学与实际职业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综 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教师专业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有很高要求。现代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减反增,职业教育 教给学生的通用性知识和技能已无法满足强竞争态势下的市场选拔,现代学徒制开展战略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 才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系统专门性理论知识,还需要深入企业,深入岗位积累实践性经验8。生产教学

18、的强调有助 于对接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新课程体系改革,同时也表达出大赛目标在于从工作中来,到 工作中去,让一体化课程体系能够落实到课堂中,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有效运用,提高大赛成果在实际教学和 生产活动中的转化率。.第二届大赛(2020年):倡导思政育人融入教育教学第二届大赛延续了第一届理实一体化课改理念,并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 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指导下提倡参赛作品融入思政元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 怀、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专业开展功能与以德育人作用

19、不可分割,不仅要传授专业技术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怀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 色、一体化课改的理念特征,各类专业课程应当重视实践教学与思政育人融合开展,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推动作 用下,各院校应抓牢专业课育人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职业活动中。同时,还需注重将思政要 点同实训技能与素养相对应,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渗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力求让学生在技能训 练的过程中体会从思想政治理论到实训工作应具备的素养的转变,落实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9。(三)以班级管理为抓手强调学生生涯开展:基于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

20、能力比赛文本 分析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于2016年初举办,之后经历了两次更名,2018年更名为全国中等职业 学校班主任专业能力研学提升活动,2020年改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第一阶段(20162018年):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进行考察,旨在加强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和德育 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比赛工程包括“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相关知识测试”“教育故事演讲”“模拟情景答 辩”,要求班主任在掌握班级管理、育人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班级情况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与专业培养目 标

21、制定班级建设方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解决建班育人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建班育人能力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道路上 必备的基础能力,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班主任应在全员育人中把握职校学生学情的特殊性,紧密联系职校学生成 长需求与身心开展特点、品德形成过程规律,有效地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过程育人中扩充育人要素,将育 人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全程,以主题班会作为中职育人的重要抓手,充分、清晰地表达先进育人理念; 在全方位育人中重组育人路径,将育人活动覆盖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多主醴参与,凝聚育人合 力,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10。.第二阶段(2020年):

22、结合职业特点指导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2020年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班主任结合职业特点进行班级管理 和德育工作。比赛中要求班主任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和班级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 系、有关行业岗位要求等,分析出对学生进行管理、德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可能要解决的问题等。在班级 管理上,要求班主任要以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为基础推进学生管理、育人工作, 尤其是要结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顶岗实习管理等推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随时关注并分析学生开展情况,能够对 照班级建设目标和达成进度,及时调整班级

23、管理策略,积极反思改进;在德育过程中,要求班主任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劳 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符合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同时,要求班主任做以身作 那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结合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荣誉感来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一阶段对班主任能力的要求由第一阶段的重点关注建班育人能力转向关注结合职业特点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 作,要求班主任在掌握班级所在专业的相关知识、前沿进展和未来职业开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 定出合理、适用的班级建设方案和丰富、有效的德育活动。三、实现策略:构建“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三维一

24、体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策略(一)立足班级建设,贯通师范生三层育人能力培养逻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育人能力的培养应从宏观层面内化育人使命、中观层面挖掘专业育人特色、微观层面立足于班 级建设把握学生学情。第一,承载职业教育育人使命。职业教育具备支撑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肩负推动技能立业、 建成技能型社会的重要职责,承载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伟大使命。国家制造业繁荣开展亟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 才,坚持专业开展导向与以德育人导向相统一,增强德育的时代性与有效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引导职教师范生丰富 理论基础和德育修养,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设计育人活动,在育

25、人过程中突出时代主题,融 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责任感等育人元素,由浅入深推动职校学生认知、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未来使命,形成职 业意识与职业追求。第二,立足职业教育专业特色育人。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不同,立足专业特色有助于切合未来岗位需 求进行育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同样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中结合职业特点,对接专业未来 工作岗位需求。而教师对于专业特色、职业特点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应该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打好“职业性”基础, 产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相应的“职业性”能力11,这也能促进职后对接专业特色与学生德育培养标准,提升育人成效。第三,把握职校学生学情特殊性

26、。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应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前提,关注职 校学生学情的特殊性,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认知学习方式、个性特征等12。首先,师范生应当学习掌握科 学有效的学情分析方法,如资料分析法、经验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13,在班级群体的共性特征之 上关注个体差异14。同时,融合信息技术资源建立班级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信息数据库掌握学情资料,为 未来长期的育人分析积累资源。其次,应充分运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资料,对照获奖作品,分析学情问 题及解决策略,学习以主题班会为抓手解决育人实践中的问题,体会主题班会与职业育人导向相统一,基于学生成长需

27、 求和开展方向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有机融入主题班会教育中,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隐性成长”。(二)聚焦课堂教学,并行培养师范生职业知识整合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学能力需内置于职业教育专业背景中培养职业知识整合能力,融通职业知识与专业特色培养 实践教学能力。第一,内置于专业背景培养师范生职业知识整合能力。职教师范生具有相关专业背景,需要通过师范教育将学术 性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能运用于职业教育的职业知识,将工作过程中零散碎片化的知识内化整合为系统职业知识,结合教 育学科相关理论设计教学,完成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师范生向职教教师的合格转化。例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依据专

28、业特色与职业开展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消解教育学科内容的普适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掌握教学框架,分析体 会教学内容,将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设计转化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资源,及时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第二,校内校外合力拓宽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径。职教师资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不仅要胜任理论知识教 学,同时还要能承当专业实践教学。因此,要关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校内积极探索先进技术融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数字化实训平台等实践资源以提升师范生的数字素养,打造运用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教学的“数 字匠师”15。在校外增加师范生在岗位一线的实训体验,提供机会让师范生学习和掌握行

29、业企业先进前沿的技术技能, 弥补校内产学研合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缺乏16。(三)形成课程开发思维,引导师范生对接专业前沿整合更新教育教学具有可持续课程开发思维的高质量职教师资能运用教育学先进的理论方法,将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整合到课程教 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第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是形成课程开发思维的切入点。师范生要从理论出发,学习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 发模式及教学模式,如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工程课程开发、一体化课程开发、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等,明确课程开 发的理念和内涵、开发技术流程等,掌握系统科学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第二,深度加工“教赛获奖作品”是形成课程开发意识的间接

30、体验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 “教赛获奖作品”了解课程开发流程、积累相关经验。在对“教赛获奖作品”的不断学习、评价与模仿的过程中,能帮助师范 生提升实践教学思维,提高课程开发水平,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设计作品。第三,专业前沿融入教育教学是形成课程开发意识的直接体验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应当在既有教学基础 上对接领域前沿,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积极参与前沿领域课题研究、对话一线教师等教研活动培养研究 性思维。同时要利用实习机会,进入企业实地了解行业开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结合真实工作任务掌握职业一线岗位需 求,在寻求自身开展的同时培养研究性教学能力,保持教学的深度创新和持续性创新。三维一体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策略要求始终贯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