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_第1页
新人教版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_第2页
新人教版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_第3页
新人教版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_第4页
新人教版选修3-3高二物理教材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修3-3教材全解第七章分子运动论章首语: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列特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的鼻子里。他认为“只有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古人的原子论只是属于思辨的范畴,无法得到实验验证。随着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中国古代的学者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P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成了三个小问题,效果就不一样:怎样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如何获得很小的1滴油酸?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如何测量油膜的面积?这样就可以算出油酸分子的尺寸。提出问题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有条理,搭台阶。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P7布朗运动的解释:统计起伏。不必讲给学生提这个术语,但可举例。P7说一说:图7.2-5是法国物理

2、学家佩兰(J.B.Perrin)在1908年研究布朗运动时对三个运动微粒位置变化的真实记录。根据这个实验事实,你能不能否定布朗运动是由外界因素(例如振动、对流等)引起的说法?图7.2-5第3图7.2-5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内容相同,但台阶很细:请在图7.3-2中作出一个分子所受另一个分子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例如,当r=OP时,这个分子所受斥力的大小可以用线段PC的长度表示,所受引力的大小用PD的长度表示。从C向下作CQ=PD,于是线段PQ的长度就代表了合力F的大小:F=F斥一F引。斥引QO引力斥力斥力引力图QO引力斥力斥力引力图7.3-2图7.5-1分

3、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再作出r取其他大约10个值时代表合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这条曲线将在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第4节温度和温标本节思路系统、状态参量平衡态(指一个系统的状态)(各宏观部分之间没有能流、粒子流一一力学、热学、化学)热平衡(指两个系统间的关系)(状态参量不变)共同的某个热学物理量称为温度(气体共同的力学量一一压强、导体共同的电学量一一电势)“平衡态”、“热平衡”、“温度”都不追求严格的定义P13热力学温标只要求会换算:T=t+273.15K国家标准:表示温度差时“K”与“。C”通用第5节内能P16图7.5-1的目的:原来习惯于通过力了解运动趋势

4、还要习惯于通过势能了解运动趋势思考与讨论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零。使分子A固定,分子B在外力作用下从无穷远逐渐向它靠近,直至相距很近很近。两分子距离为r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把移动过程分为rr0和rr0这样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中外力在做正功还是负功?分子势能各在怎样变化?分子势能何时最低?在图7.5-1中画出分子势能E与分子距离r关系的曲p线,要求表现出E最小值的位置及E变化的大致趋势。pp4.如果两个分子只受两者间分子力的作用,从力的角度讲,什么情况下两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从分pp4.如果两个分子只受两者间分子力的作用,从力的角度讲,什么情况下两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从分

5、这是个练习,练习功、势能、力三者的关系。本节给出了内能的分子物理学定义,后面还要从热力学角度给出定义。第八章气体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本书只做关于玻意耳定律的实验。再次用到通过图象寻找规律的方法:本书只做关于玻意耳定律的实验。1V第2节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都不再做实验。P23要把坐标轴位置变化的意义说清楚:Ot/-QO273,15T/KOt/-QO273,15T/K乙图8.2-1等容变化P24做一做:测绘烧瓶内空气的V-T图象,可不做。P25思考与讨论:本意是训练从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十几年来气体内容有上有下

6、,矛盾的选择。课标要求:“了解气体实验定律”2002年大纲要求:“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A)”。二者都是较低要求,但大纲提的是“的关系”,而课标提的是“实验定律”,既是定律,就是定量的。第4节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本节十分重要。P31实验是初次接触统计规律。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表中填什么。1次数1次数域计项目总共投掷4枚硬币中正面朝上的麵帀校数|:统计g的次数01234我的实验数据10我所在小组的数据我所在大组的数据全班的数摇实验记录P32公式TaEk不要背,更不要做题,它出现的目的是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说明。P3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P34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物理学不

7、满足于定性解释,但是P32第一段是社会生活中的统计意义,要讲给学生。P32倒数第二段第一行分子的“数密度”与“密度”不同。P33是理论分析的结果,分析的过程不讲,但这个结果要讲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正面朝上硬币个数的出现概率齐進牢区间的另了數申占想舟r-etP32第一段是社会生活中的统计意义,要讲给学生。P32倒数第二段第一行分子的“数密度”与“密度”不同。P33是理论分析的结果,分析的过程不讲,但这个结果要讲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正面朝上硬币个数的出现概率齐進牢区间的另了數申占想舟r-et的百井比20,/RlB.4-1颈弋分子關速辛第布图療图&4-2和表&4-1速率区间各速率区间

8、的廿了-教占总分子数的百并比(ms_l)ortoor100O1.40.7UMI-200S.I3.42OO-3(X)17.0Ji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X)6001衣11676W-700舶12.94.57.9204.6900liUl0,935?表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P38原来说“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现在不说了,用的是列举的方法:XX、XX是晶体;XX是什么形状的、xx是什么形状的但明确地说“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多晶体。P40思考与讨论:通过晶体呈现的特殊物理性质,你认为晶体在微观结构上可能有什么特点?科学探究。P4

9、3问题与练习第1题有一块物质薄片,某人为了检验它是不是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0为坐标原点,建立x-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和y,使x和y到0点的距离相等。在x和y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0点,发现x点和y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显然,以上结论存在着科学性问题。请你具体说明:以上实验结论的形成,存在着什么科学性问题?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练习。第2节液体“演示”、“实验”、“说一说”、“做一做”都带有问题,体现了课程理念不是重点。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P51思考与讨论:装在敞口容器里的液体,

10、由于蒸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全部消失。而盛在密闭容器里的液体,即使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减少。难道密闭容器里液体的分子不再飞离液面吗?动态平衡的概念和质疑的习惯。不难,要求也不高。课标的初衷:与生活密切相关。第4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略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节功和内能P60演示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例如硝化棉,或浸过乙醚的棉花、火柴头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写法的变化,目的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图10.1-1压下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图10.1-1压下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来,大家认识到做功和传热都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学状态。焦耳

11、力求寻找二者的定量关系(已有猜想)。焦耳的两类实验:重物下落搅动水,做功;重物下落带动发电机,用电流对水加热(电功)。结论:不管直接做功还是通过电机做功,不管做功快慢(电流大小),只要上升的温度相同,所做的功就相同。对结论的分析:相对应存在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与能量(功)相同且与温度密切相关,它与系统的状态根据我们对功能的关系的认识,根据以前处理势能和动能的经验,定义了内能(热力学定义)P62第1题1.分子动理论中是怎样引入系统内能概念的?热力学中是怎样引入系统内能概念的?为什么说它们是一致的?系统吸收的热、外界对它做的功,哪里去了?分子的动能和分间的势能。这里面实际已经有了能量转化的思想。第

12、2节热和内能第3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两节一起说焦耳定律的实质:一定数量的功与确定数量的热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内能(存在着一个态函数)。P65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思路:只有传热时U=Q,只有做功时U=W;既然二者等价,那么又有做功又有传热时U=Q+WU、Q、W这几个物理量正负号的意义一一不同书中写法不一样,要习惯。P65下面的思考与讨论的目的就在于此。不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师不要讲错,但对学生不做要求。P66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能量守恒定律不是由某一个人通过某一项研究而得到的。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40年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能量守恒的思想。

13、人类对于能量守恒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含糊到清晰的过程。俄国化学家盖斯于1836年发现,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放出的总热量相同,这表明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能量是个不变的量。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德国医生J.R.迈尔任船医时,在热带地区看到海员静脉中的血比在欧洲时更红,他联系到L.A.拉瓦锡的燃烧理论,认为在热带时人体会从外界获得一些热量(或说人体向外界散发的热量较少),因而机体需要从食物获得的热量较少,食物氧化过程减弱,静脉血中留下较多的氧,显红色。他由此想到食物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等效性。迈尔还从海员谈话中听到海水在暴风雨中较热,于是想到热与机械

14、运动的等效性。他在1841年和1842年连续写出论“自然力”(指能)守恒的论文,并推算了多少热与多少功相当。因此,迈尔是公认的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以上思想说明这些人已经朦胧地意识到不同形式的运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转换过程中某个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但还没有定量的描述。焦耳的实验精确地测量了做功与系统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精确地测量了做功与传热之间的等价关系,从而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巩固的实验基础。德国科学家H.亥姆霍兹在不了解迈尔和焦耳的研究的情况下,从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这一事实出发,考察了自然界不同的力(指不同的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张力”(即势能)与“活力”(即动能)的转换。

15、他还分析了在电磁现象和生物机体中能的守恒问题。此外,还有好几位科学家对这条定律做出了P68永动机永恒的话题与过去的写法不同制造永动机的千万次失败使人们的头脑冷静下来,开始在更深层次寻找失败的原因这使得人们走出迷梦,去研究各种能量形式相互转化的规律,促成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我国物理学家冯端教授指出:除了要为焦耳、亥姆霍兹和迈耶这些做了杰出贡献的人树碑立传外,还应建立一个无名英雄纪念碑,其上最合适的铭文将是“纪念为实现永动机的奋斗而失败的人们”,这是因为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必然有各种假设,虽然后来发现某些假设是错误的,但正是前人的失败才使后人的思考走上了正路。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P69思考

16、与讨论你见过这些现象吗?1.把刚煮好的热鸡蛋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鸡蛋的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最后水和鸡蛋的温度相同。可能发生这样的现象吗:原来温度相同的水和鸡蛋,过一会儿水的温度自发地降低而鸡蛋温度上升,生蛋变成了熟蛋?一滴墨水滴进一杯清水中,不久整杯水都均匀地变黑了。有没有这样的“逆过程”:这杯均匀黑水中的小炭粒又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成为一滴墨水,而其余部分又变成了清水?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最终停了下来,同时足球、地面及周围空气的温度略有上升。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静止的足球和地面、周围的空气自发地降低温度释放内能,并将释放出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让足球又

17、滚动起来?装着压缩气体的钢瓶,打开阀门后会听到“哧一一”一声,气体喷到外面。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外面的气体自发地进入钢瓶,使瓶内的压强变大?P707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表述)。不要求学生在逻辑上从一种表述推出另一种表述。重点是明白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会说出这两个表述就可以了,不要考查对两个表述的理解。P73第3题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无关,目的是借机进行效率的练习。此题特点是只给最原始的素材解题所需的条件不完备,还要自己找。图10.4-7烧水前后煤气表的示数图10.4-7烧水前

18、后煤气表的示数3.小李想估测煤气灶烧水时的效率。他在开水壶里装了体积2.5L的水,测得烧水前的水温是15C,水烧开后便停止加热。烧水前后煤气表的的示数如图10.4-7所示。为了得出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他还要知道什么数据?请用字母表示相关数据,指出所用的单位,列出计算效率的表达式。第5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P74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扑克牌的例子:有序和无序?有序无序的相对性?有序的程度?只要确定了某种规则,符合这个规则的就是有序的。宏观态和微观态?如果一个宏观态对应着较多微观态,此宏观态较为无序。学生站队的例子:P75气体向真空的扩散以此现象为例,解释为什么宏观过程会有方向性。甲乙丙丁图10.5-1甲乙丙丁是4个不同的微观态,但甲乙属于同一个宏观态,丙丁属于另一个宏观态。P75思考与讨论对于A、B、C、D这4个分子来说,“左右各有2个分子”的微观状态有多少个?“左室有1个分子,右室有3个分子”的微观状态有多少个?可以把几种情况用图表示出来,然后进行统计。如果数学课中学过了“排列与组合”,计算可以简单些。o宏观观察并不能区分甲乙两个微观态,它们属于同一个宏观态。等概率原理:所有可能的微观态,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P76表格:4个分子在左右两室分布情况对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