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省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预案目 录TOC o 1-1 h u HYPERLINK l _Toc9932 1 总则 PAGEREF _Toc9932 2 HYPERLINK l _Toc21943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PAGEREF _Toc21943 4 HYPERLINK l _Toc23453 3 响应分级 PAGEREF _Toc23453 6 HYPERLINK l _Toc19434 4 响应工作 PAGEREF _Toc19434 6 HYPERLINK l _Toc1847 5 现场处置 PAGEREF _Toc1847 11 HYPERLINK l _Toc14885 6
2、 启动、调整和终止 PAGEREF _Toc14885 14 HYPERLINK l _Toc5771 7 保障机制 PAGEREF _Toc5771 15 HYPERLINK l _Toc30392 8 附则 PAGEREF _Toc30392 16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做好暴雨、洪水、台风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可能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的预防和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卫生健康部门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公众的健康危害,降低损失,保护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XX省突发
3、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XX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XX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等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省范围内由于暴雨、洪水、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可能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的预防和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以及卫生健康系统自身防范与应对准备工作。其它自然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分别按XX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XX省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试行)和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1.4 工
4、作原则1.4.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卫生系统对暴雨、洪水、台风的防范意识,完善防御暴雨、洪水、台风灾害卫生应急机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卫健行政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本预案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暴雨、洪水、台风的防御和卫生应急处置工作。1.4.3 依法防控、处置果断。各级卫健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防汛防台风工作制度,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对暴雨、洪水、台风的到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相关疫情监
5、测与防控、饮用水卫生监测与消毒、信息报告等卫生应急处置工作。1.4.4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开展防汛防台风的知识宣传,加强与各有关行业和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效地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尽可能减少暴雨、洪水、台风带来的危害和损失。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省卫生健康委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省卫生健康委成立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成员,统一指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防汛防台风的卫生应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负责组织协调防汛防台风工作,委机关有关处室按照职责分工开
6、展相关工作。2.2 市、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设区市、县(市、区)卫健行政部门成立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卫生健康系统的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工作。2.3 专业技术机构职责2.3.1 医疗机构:负责对因暴雨、洪水、台风造成伤害的人员实施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到灾区为伤病员、临时安置点群众、救灾人员等开展医疗救护、心理咨询与干预以及卫生防病相关工作;协助灾区受损医疗机构尽早恢复医疗服务能力和开展巡回医疗,确保灾区群众有病及时得到救治;灾害期间,负责本机构受损情况、医疗工作有关信息和疫情信息的采集报告和网络直报。2.3.2
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灾前卫生防病物资(消杀药械、生物制品)的储备;组织应急队伍到灾区及灾民临时安置点,负责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饮用水水质应急监测、健康教育、卫生防病物资的调运,并在卫健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等工作,指导饮水消毒与生活环境消杀;协助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快速恢复人群疾病监测、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免疫规划服务能力;做好本机构受损情况、救灾防病有关信息的采集报告和网络直报。2.3.3 卫生健康监督机构:组织应急队伍到灾区及灾民临时安置点,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等的监督执法检查;做好本机构受损情况、救灾防病工作有关信息的采集报告和网络直报。
8、2.3.4 现场指挥组:发生重大灾情时,按照省防指的部署,省卫生健康委派遣现场指挥组参加省防指前方救灾指挥部,对灾区现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并根据灾区实际,统一指挥调度增援的医疗卫生救援力量,组成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专业组,支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工作,收集每日救灾防病工作有关信息,并报委应急办汇总。3 响应分级根据XX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应对暴雨、洪水、台风的应急响应级别由低到高分为级、级、级和级四个响应级别(响应分级标准见附件1)。4 响应工作根据响应级别,按照上级卫健行政部门和当地防汛指挥机构的要求,各级卫健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响应,并及时报告
9、有关工作情况。4.1 级响应级响应是防汛防台风的准备期、灾害初期、灾害波及范围局限时的基本响应行动,是防汛防台风卫生应急响应行动的基础。4.1.1 有关市、县(市、区)卫健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防汛、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暴雨、洪水、台风的动态信息,做好防汛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紧急情况。4.1.2防汛防台风期间各级卫健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安排人员值班,保持通讯畅通。4.1.3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本单位的风险排查,并落实防御措施,及时转移低洼地带及有隐患房屋内的人员和设备、药品、仪器、车辆等物资,同时要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保护,对地下室等易受涝部位要配置
10、沙包、水泵进行保护;要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根据情况可临时停工,责成建筑公司妥善安置建筑工人;要切实加强本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做好防御台风和应对停电、停水和发生内涝的各项准备,储备发电机、油料、沙袋、食品、水、手电、蜡烛和应急灯等应急物资,确保医疗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市、区)级卫健行政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医疗卫生单位自身应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4.1.4 有关市、县(市、区)急救中心要加强值班,车辆、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组织开展急救。4.1.5 有关市、县(市、区)医疗机构要做好救治伤病员的准备工作,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应急队伍深入灾区,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接到紧急伤
11、病报告后,根据当地诊疗能力开展先期救治,或转送到上级医院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报告。4.1.6 有关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做好救灾防病物资的储备,接到灾后防病指令后,迅速组织应急队伍深入灾区,及时开展灾后卫生防病和卫生监督工作。4.1.7 事发地医疗卫生机构应及时将救灾防病信息(见附件2表2、表3)报告当地卫健行政部门,在灾区参与救灾防病的应急队伍工作开展情况(见附件2表3)也应及时报告当地卫健行政部门和派出的卫健行政部门。县(市、区)卫生健康局要及时向上级卫健行政部门报告当地的受灾和救灾防病情况(见附件2),同时,委托当地疾病控制机构及时将所有救灾防病信息通过“国家救灾防病
12、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要求进行网络直报,未恢复网络直报能力的应使用传真电话、电话等方式及时向属地卫健行政部门报告。遭受暴雨、洪水、台风影响的地区,要实行严格的救灾防病信息日报告,设区市疾控机构应在每日上午9时前将辖区内网络直报的救灾防病信息按附件2汇总后报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每日上午10时前报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4.1.8 设区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设区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灾区医疗救援和灾后防病工作进行指导,调配救灾物资,必要时,组织督导组、专家组深入灾区第一线督促指导。4.2 级响应在级响应的基础上增
13、加以下措施:4.2.1 各级卫健行政部门加强值班。遭遇暴雨、洪水或台风袭击的市县,卫健行政部门的分管领导应在岗带班,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4.2.2可能遭遇台风袭击的市县,医疗急救、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应急队伍处于待命状态;采供血机构要按预案备足血源,以备医疗救治之需。4.2.3设区市卫健行政部门应组织对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应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适时组织市级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应急人员,深入灾区实施增援、指导。必要时,调遣相邻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灾区进行支援。组织督导组、专家组深入灾区第一线督促、指导,落实各项灾后防病措施。4.3 级响应在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4
14、.3.1 遭遇洪水或台风袭击的市县,各级卫健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必须在岗带班,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4.3.2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对重点地区和医疗卫生单位应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省级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应急队伍要准备好车辆、油料、医疗设备、消杀药品器械等应急物资,处于待命状态。4.3.3 省血液中心与各中心血站要按预案备足血源,合理调度,以备抢救之需。4.3.4 省疾控中心要做好随时调运防疫消杀物资、生物制品的准备;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急诊力量,做好现场救护、血液储备、开通绿色通道收治伤员等各项准备工作。4.3.5 根据情况,省卫生健康委组织救灾防病工作组,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指导各
15、地开展灾后防病工作。必要时,根据受灾地区卫健行政部门的请求,调运救灾物资,调派应急队伍予以支援。4.4 级响应在级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4.4.1 暴雨、洪水、台风影响期间,有关市县卫健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要停止一切外出活动,已外出的要尽快返回,主要领导必须在岗带班,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4.4.2 省级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应急队伍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4.4.3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级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应急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支援指导当地救灾防病工作。必要时,调遣各设区市医疗卫生资源对灾区进行支援。4.4.4 省卫生健康委组织调运救灾物资,支援灾区。
16、4.4.5 省卫生健康委保持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受灾情况和救灾防病工作开展情况,必要时,请求国家支援。5 现场处置灾情发生后,各级卫健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应急队伍深入灾区第一线,做好救灾防病各项工作。5.1组织工作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上级卫健行政部门派出的现场指挥组与当地卫健行政部门人员整合,成立现场卫生应急工作组,工作组包括现场指挥、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疾病监测)、卫生监督、宣传报道、信息管理、后勤保障等小组,统一部署救援力量。指定受灾乡(镇、街道)联络员,原则上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卫
17、生监督与各受灾乡(镇、街道)对接,根据灾区需要,自主开展灾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做到灾区全覆盖。救灾期间,现场卫生应急工作组每日召开会议,各小组汇报每日工作开展情况,并会商、评估公共卫生风险和医疗卫生救援需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5.2伤员救治灾区各级医疗机构和派驻灾区的紧急医学救援队要做好暴雨、洪水、台风及次生灾害造成的受伤人员救治与心理干预,必要时,组织医疗队到村落、灾民安置点和救援队伍驻地开展巡回医疗和健康宣传。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时,伤病员救治按XX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执行。5.3 应急监测5.3.1疫情、事件和症候群监测各级卫健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迅速恢复网络直报系统能
18、力,在加强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基础上,重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灾后有关症候群应急监测,包括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皮疹、腹泻、急性黄疸等,重点监测人群包括老弱病残、留守儿童、救援人员等。5.3.2病媒生物监测结合当地主要季节性传染病,开展室内外蚊、蝇、鼠密度和消长情况监测,重点关注场所主要有灾民安置点、救援人员驻地、医疗机构等。5.3.3饮用水水质监测强化灾区饮用水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水质应急监测。增加集中供水点与二次供水点等饮用水水质监测频次,加强临时安置点和分散式饮用水(井水、山泉水等)的水质监测。5.4风险评估在灾后不同阶段,灾区卫健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评价灾区医疗卫生服务
19、能力、灾区公共卫生风险和卫生应急处置效果,研判下一阶段公共卫生风险,提出风险管理建议。5.5 预防措施5.5.1环境卫生与消杀灭做好灾区垃圾、粪便、污水、家畜家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协助当地城建部门、爱卫办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根据洪涝灾后消杀灭技术指南(见附件3),对被淹的住所、重点公共场所和灾民安置点与救援队伍驻地进行消毒、杀虫和灭鼠,做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5.5.2饮水安全做好灾区、灾民安置点等群众饮水卫生安全。根据洪涝灾后消杀灭技术指南,配发水质净化剂、消毒剂,指导灾区居民清洗、消毒受污染的水井等,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必要时,配发简易消毒装置,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5.5.3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消除恐慌心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5.5.4应急接种和预防服药灾区卫健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本级政府同意的基础上,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等措施。6 启动、调整和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级别依据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进行相应级别响应的启动、调整和终止。卫生应急响应措施,需经灾区或其上级卫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钢材协议合同范本
- 室外电缆井及电缆沟专项施工方案
-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 材料二次转运专项方案
- 废旧设备回收拆除施工方案
- 光伏电站防台、防汛(洪)、防强对流天气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方案
- 池州市人民医院矫形器使用训练考核
-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脂肪组织处理考核
- 芜湖市人民医院遗传性胃肠肿瘤筛查与咨询考核
- 中小学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责
-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课件
- 新生儿低血糖疑难病例讨论
- 必修2第一课+第二框++坚持两个毫不动++说课
- SJG412017深圳市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
- 口腔铸造包埋材料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声明函8篇
- 大件运输司机管理制度
- T/CSWSL 002-2018发酵饲料技术通则
- JJF 2239-2025火花试验机校准规范
- 试卷押运合同协议
- 管制刀具安全教育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