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企业 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学习年限 2 指导教师 2014摘要在我国当今社会,国民纷纷议论着外资并购我国企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赞同者和反对者都各有己见。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外资并购有利于引进外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外资并购国内企业通常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所以,控制外资并购的发展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的一种趋势。同时,我国一直以来都以经济安全和政治独立作为开放政策实施的基础,其也是我国实施外资并购政策的重中之重。故此,我

2、们要严格控制外资并购在我国重要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又要严防外资企业试图以并购的手段来现实市场垄断,要为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如今,如果关系到国家命脉的重要企业被外资企业并购和控制,那么我国的经济命脉将会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我国将会难以主导工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同时,我国已经安全和政治独立为基础的开放政策就会被破坏殆尽。国家号召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振兴经济将会失去应有的动力。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企业被外资并购这一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中,认真思考怎样能够既有效利用外资,又保证了国家经济的安全,最后提出我国如何解决我国企业受外资并购这一重要问题,有效维护国

3、家经济的安全的策略。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影响 经济 Abstract: Since we follow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ut the economic strategy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 The acquisition carried on fruitfully and got a return. However, some of the enterprises run into the mistake of theory and practi

4、ce of the cross border mergers , which makes a lot of enterprise potentially failed at last. So, in this paper it will tell how to use the relevant theory of cross border mergers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the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and at last think what influence the cross border

5、 mergers has on enterpris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Foreig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fluence;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89384655 一、外资并购的概述 PAGEREF _Toc389384655 h 5 HYPERLINK l _Toc389384656 二、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PAGEREF _Toc389384656 h 6 HYPERLINK l _Toc389384657 (一)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发展现状 P

6、AGEREF _Toc389384657 h 6 HYPERLINK l _Toc389384658 1、外资企业并购的形式转变 PAGEREF _Toc389384658 h 6 HYPERLINK l _Toc389384659 2、外资企业的目标 PAGEREF _Toc389384659 h 6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0 (二)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原因 PAGEREF _Toc389384660 h 6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1 1、快速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PAGEREF _Toc389384661 h 7 HYPERLINK l _To

7、c389384662 2、转向多元化、综合型发展 PAGEREF _Toc389384662 h 7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3 3、发掘目标企业的潜在价值 PAGEREF _Toc389384663 h 7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4 4、企业利用并购来合理避税 PAGEREF _Toc389384664 h 7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5 三、外资在华并购的积极作用及问题 PAGEREF _Toc389384665 h 7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6 (一)外资并购的积极作用 PAGEREF _

8、Toc389384666 h 7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7 1、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 PAGEREF _Toc389384667 h 8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8 2、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PAGEREF _Toc389384668 h 8 HYPERLINK l _Toc389384669 3、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PAGEREF _Toc389384669 h 9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0 (二)外资在华并购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389384670 h 9 HYPERLINK l

9、 _Toc389384671 1.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存在的宏观因素问题 PAGEREF _Toc389384671 h 9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2 2.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存在的微观因素问题 PAGEREF _Toc389384672 h 11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3 四、应对外资在华并购问题的对策 PAGEREF _Toc389384673 h 12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4 (一)宏观层面 PAGEREF _Toc389384674 h 12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5 1、合理协调政府与市

10、场的关系 PAGEREF _Toc389384675 h 13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6 2、建立完善的并购市场机制和发达的中介机构 PAGEREF _Toc389384676 h 13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7 3、制定并购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施 PAGEREF _Toc389384677 h 13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8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安排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 PAGEREF _Toc389384678 h 13 HYPERLINK l _Toc389384679 (二)微观层面 PAGERE

11、F _Toc389384679 h 14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0 1.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和策略 PAGEREF _Toc389384680 h 14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1 2.从现实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选择企业的主导产业和主导方向 PAGEREF _Toc389384681 h 14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2 3.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运作 PAGEREF _Toc389384682 h 14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3 4.企业整合应致力于组织、财务和文化整合 PAGEREF

12、_Toc389384683 h 14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4 五、案例分析 PAGEREF _Toc389384684 h 15 HYPERLINK l _Toc389384685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89384685 h 16一、外资并购的概述由于发展中国家经常遭受到发达国家的掠夺,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研究也成为了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今,跨国公司旨在通过跨国并购来达到全球化战略的目的,其最终是想要达到全球垄断的结果,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例如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不受自己控制,经济

13、发展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各行各业出现垄断情况。不利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这就提醒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最大程度上减小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世界和平发展的全局。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此类现象应该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诸多关于外资并购问题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首先在国内,有中央财经大学的李炳炎教授在2007年其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现在外资并购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其发展态势过于膨胀,同时他提出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审查外资并购,建立健全各种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机制。在美国,Graham & Mars

14、hier 2006年在其著作US National Seen La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中也特别提到了美国企业受到外资并购的同时给美国产业安全所带来的风险,并且指出要对外资并购进行严格审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同时我国企业受外企并购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国民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企业的实力也在努力追赶外企的步伐,差距不断变小,中国社会经济对外资的人依赖越来越小,甚至受到个别领域负面影响的阻碍。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影响了外资企业的利益,所以外资企业采取技术封锁和企业并购来减小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一段时间,我国企

15、业收外企并购的问题愈发的严重,其中发生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几起并购案导致我国丢掉了产品的品牌、市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其中徐工并购案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如何使外资企业并购逐步走上正规化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关于此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导致我国在解决外资并购这个问题上阻碍重重。我国商务部外资研究部主任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介绍说,我国将会对一些曾经支持的行业进行限制,控制外资进入我国的重点行业,对于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行业会加大审查力度。其中包括电力电网、国防军工、石油化工、制造业等行业。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决议草案中专

16、门有一条关于对外资企业并购的规定:“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在外资并购我国企业过程中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在我国的一些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关于外资企业并购问题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雏形基本形成。当然,其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滞后性较强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综上所述,加强对外资企业并购我国企业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的。二、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原因(一)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发展现状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外资企业从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17、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但是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内,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零散和不成熟的投资转向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比较系统的并购战略投资方式。进入WTO以后,我国商务部陆续颁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放我国A股市场,外资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活动逐渐变大,从交易数量和金额的大小中可以看出,外资并购活动已经趋向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同时,外资企业并购的形式以及目标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外资企业并购的形式转变外资企业的“联合行动”:外资企业在对华的进军过程中抛开了传统的“独占鳌头

18、”的想法,开始出现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或者跨国公司于投资公司间的合作,比如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为了配合卡特彼勒快速占领我国机械工程市场,想要出资3.75美元收购徐工集团85%股份,然后卖给卡特彼勒。2、外资企业的目标“斩首式并购”:外资企业期望迅速并购我国国内龙头企业以及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其优良的品牌信誉、广阔的销售渠道以及其国内庞大的资源资料,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打开我国大部分市场,甚至实现行业的市场垄断。据媒体报道,福特、沃尔玛、联合利华、丰田等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华都制订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计划。例如2007年法国SEB公司收购浙江苏泊尔公司百分之五十以上股票成为苏泊

19、尔控股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二)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原因迄今为止,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公司扩大发展和解决发展瓶颈时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企业间的并购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和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企业又存在着不同的原因:1、快速占领更广阔的市场首先是快速占领当地市场。例如1997年英特布鲁公司收购南京啤酒厂,作为有着“凶险的偷袭者”称号的英特布鲁其在华的初步战略是:借助南京啤酒的品牌将南京地区发展成为其众多啤酒系列的销售渠道。然后是抢占中国市场。例如英特布鲁公司在增资南京啤酒之后,2002年又一次成功收购开开啤酒,打开了整个中国市场,英特布鲁宣称:除了“青岛

20、”啤酒和“燕京”啤酒以外的所有中国啤酒厂商都是英特布鲁收购的潜在目标。另外,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中,外资企业在某些指定行业的投资是有限制的,甚至有些行业禁止外资企业投资。外资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来获得中国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在限制行业中成立新的三资企业。然而,如果外商收购在限制行业中已存在的外资企业的股份,即可达到进入中国的目的。所以,许多外资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利用在华并购来规避中国法律政策的限制。2、转向多元化、综合型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商业风险多样化的发展,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开始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经营,转向企业多元化、综合型发展,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1、,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因此,企业为了消除在跨行业经营的摸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对目标行业已存在的企业进行并购,获得其既有的生产资料、管理经验,以减少成本和节约建设时间。利用既有的品牌、市场份额和销售渠道,直接进入该新行业,并能够迅速产生效益。3、发掘目标企业的潜在价值许多并购方认为,有些企业先天条件都很好,但是因为经营无力导致了业绩不佳,股票价格一度走低,甚至濒临倒闭。然而一旦并购成功,并购方认真对并购企业加以整合,发挥其潜在优势,就可以迅速产生巨大效益。4、企业利用并购来合理避税外资企业来华并购的目的就在于扩大资产和市场份额,并增加股东的财富。企业并购可以用换股的方法来避税。并购过程中

22、,企业之间可以不使用现金对价,而是将被并购企业的股票按一定比率折算成并购企业的股票。在折算过程中,被并购企业股东既未收到现金,也未实现资本收益,根据税法的规定,这一过程可以免税。三、外资在华并购的积极作用及问题(一)外资并购的积极作用关于并购这个问题,美国经济学大家斯蒂格勒曾经讲过:“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这就进一步诠释了并购的积极作用。现在世界范围内资本流动的一种新的方向就是外资并购投资,企业是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引进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同时,这种外资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科学的进步和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本。弥补了我国国有企

23、业改革中缺少资金的不足之处,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条件,有利于我国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换代;在制度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对于一些国有已经上市的企业来所,积极作用更是非常明显。首先,外资并购国有上市企业可以帮助其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企业迈向国际化的速度;最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和规模,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提速剂。1、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国有经济应该改变其发展布局,除了一些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外,国有经济要尽量避免参与到

24、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中去。有效引进和利用外商投资是影响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可以使利用外资与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最大程度上优化组合起来。相关资料显示,如果中国现有的几十万家国有企业全部进行资产重组的话那么将会至少存在数万亿元的资金债务。但是,如果有效引进并利用外资为国企改造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注重合理利用,不要急于求成,那么就会给中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带来更大的机遇。其实,外资并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那些缺少充足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行业来说,外资企业可以为其带来更加富有竞争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这样必然会增强整个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增强市场的活

25、力,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领导力。2、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对于一些反对外资并购,尤其是一些作为龙头企业的上市公司来说,竞争压力将会非常大。同时,这些企业为了要稳固自己在该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一定会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在过去,外部环境有利于国有企业,因为证券市场会适当偏向国有企业,但是在我国加入例如世贸组织之后证券市场上的各个实体都享受到了同等的待遇。证券市场逐渐向外资企业开放,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具有很强竞、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同样条件下,外资企业会凭借自己强大的各方面优势使许多国有上市企业难以与其竞争。在巨大的威胁之下,国有上市公司势必会在方方面面改善企业,最大程度上增强自己企业

26、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引进了外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企业的的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一改一股独大的情况,逐渐让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加趋向于合理化,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上市企业在被一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并购后,国有企业可以享受到外资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会有一些成熟的经营理念。达到提高上市企业产值,增强国有上市企业在全世界上的竞争力3、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根据我国先近经济发展情况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上市企业被外资企业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我国证券市场上资产分配情况。上市企业拥有好的经营状况势必会为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支持动力,这样也就

27、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国有上市企业需要的大量资金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那么证券市场就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帮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外证券市场的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方法也可以帮助我国证券市场迈向正规的轨道,减少其中投机较多的问题,使理性的投资理念深入人心。(二)外资在华并购存在的问题上世纪末期,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中央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同时也缩紧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筹资途径。地方政府为了将企业搞好搞活,充分发展地方经济,摆脱财政困境,开始向外资企业出售国有企业中政府实际控制的国有资产。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一味降低中方持股比例,承担的债务、责任过重。中央政府对外

28、资的管理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在既有的管理政策和体制中漏洞频出,对地方政策指导、约束作用不强。有些地方经常出现为了降低审批标准获得投资批准,将较大的投资项目分解成为若干小的投资项目,以降级审批级别。在进入WTO以来,全国各地政府争相吸引外资,竞争程度愈演愈烈。现阶段,我国各地政府仍在实行激励型招商引资政策,而外资企业依托强大公关能力和雄厚的资金资本不断的削弱国家对限制行业的监管力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快速吸引外资,不顾中央的政策与相关的商业法律规定,擅自减免投资企业税额和降低投资企业在当地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浙江省的几个城市为了吸引外资而竞相降低土地使用权的价格,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直到省政府叫

29、停,闹剧才得以收场。福建某市为吸引外资,置税法对外资“免二减三”的优惠措施不顾,推出了“免五减五”的税收政策,使国家税收蒙受了重大损失。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愈发完善,企业间并购不仅成为一种常见的市场经济活动和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更是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途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企业并购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1.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存在的宏观因素问题国家的经济形势决定着企业并购的特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我国经济形势在这个时期更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例如在我国企业并不是参与并购的唯一主体,从某种角度来说,政府才是真正承担了并购的主题角色,企业并购的欲望

30、强度在很大程度受政府的偏好影响。在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宏观因素问题主要有: (1)我国的企业并购是一种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不完全市场行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从来没有完全脱离政府权力。这一现象反映在资本的配置领域,表现为政府权力扭曲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形成了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即指在资本配置的过程中有政府的行政力量强行参与其中,从而导致资本流向可能偏离市场配置效率的最高点。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就是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一种不完全的市场行为。并购决策中既能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手段又能利用优惠政策,通过利益刺激引导其向政府设定的方向行动,如给予并购企业税收优惠、减免债务或挂账停息、优先贷款等。对

31、企业而言,政府的优惠政策也相当于一种稀缺资源。一旦获得这种要素,便可减少企业在并购中付出的成本,增加其财务能力,从而获得收益。因此,并购往往成为一种特权。(2)并购市场不健全,中介机构不发达企业并购是以市场为依托而进行的产权买卖行为,其本身也是一种资本运动。现如今而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健全,许多并购行为采取非市场化的方式,致使产权交易不公平,交易手续不完备。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并购起步时间不长,许多企业在收购、控股并购过程中仍然经常需要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水平较高的中介机构和并购经纪机构的介入,为并购双方提供信息咨询、牵线搭桥、筹划交易方案、做出价格定位,并为实现并购融通资金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

32、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并购市场中介组织,给企业并购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有关并购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规范、有序、高效的企业并购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和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作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并购在探索中获得了很大发展与进步,但是有关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仍不配套,导致有些地方出现了在程序和合法性上都存在明显问题的隐形并购,甚至还有许多欺诈和违法犯罪行为发生。(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被并购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突出 通常并购企业的动机主要来自于自己对被并购方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也必须承担被并购方的一些“负担”。如多余职工的安置、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医疗费补助、

33、福利欠账等。这使并购掺杂了某些不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并购的积极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企业要想成功地并购,就必须解决被并购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结果增加了企业额外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2.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存在的微观因素问题 由于我国的企业并购制度环境不完善,如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并购的中介组织不发达、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些宏观制约因素的存在,因此在企业并购中的企业微观层面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1)企业为享受优惠政策而并购在并购中,

34、并购企业以享受政府金融税收政策为目的,不考虑被并购方的权益,被并购方仅仅是换一块牌子,甩掉银行的债务。跨国并购可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某一市场,并获得原有企业的营销渠道等固有优势。世界第三大超市集团英国零售商Tesco通过收购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乐购超市而进入中国市场。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零售业至关重要的资源大卖场。通过收购了解中国市场的乐购超市,Tesco现已拥有25家连锁店。此外,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通过对内地银行的参股进入了前景广阔的中国金融市场,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前就抢得先机,初品硕果。(2)企业为某行政机关的指令而并购政府部门促成企业并购往往会较多的考虑社会、政治因素,而忽视经济因素,、造

35、成了“拉郎配”式的并购。进入21世纪以来,资金全球化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并陆续解除了对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国有资本将在这些竞争性的领域逐步有秩序地退出,外资将不断渗透到我国的国民经济中。(3)外资并购容易造成地区产业垄断我国的国内市场现在正在被跨国企业或者其他类型的国际投资资本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迅速地瓜分着。特别是我国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例如,我国在二十一世界初期的时候开始准许外国资本进入我国A股市场,这就为外资企业购买中国企业并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经济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资企业的控制。导致现如今我国许多行业已经

36、出现了被外资垄断的情况。其中,在饮料市场上,国内多家饮料公司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收购;在洗涤品的市场上,国内较大的洗衣粉厂已经被外资企业收购殆尽。在许多食品或者电子产品行业中,外资企业基本上都应经形成了准垄断。根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比较关键的行业中四分之三已经被外资所主导,如果这种势头不被抑制,那么将会对我国民族产业甚至经济安全产生重大的威胁。 (4)外资并购致使本土企业难以生存、造成民族品牌流失就我国企业而言,因为规模小的缘故,大部分都缺乏核心竞争力,因而国际化水平较低,就这点而言,西方跨国公司早已具备全球市场品牌格局,我国企业很难挑战其地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压迫的不利地位。

37、正式由于这样的全球布局,很多处于弱势的企业不得不做出让步,除了以地域性的小品牌存在之外,还为西方跨国公司做贴牌加工。这种类似于被强迫的所谓全球化的分工安排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坚持自主品牌,也很难打入市场。而对于那些长期坚持创新、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大部分都成为西方跨国公司兼并或收购的目标,这样做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强大自身。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品牌也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很多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民族品牌对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此,国外企业不得不采取类似于并购等手段来打压民族品牌,而民族品牌在这场恶性竞争中,无一例外地受到创伤。例如国内知名品牌孔雀电视机、熊猫洗衣

38、粉等都在并购中被封存,逐渐退出国内市场;大连电视机、锦西化机、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西北轴承厂、等大品牌都因为不合理的并购而逐渐走向没落,类似于这样的国内品牌与外资并购中走向没落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这种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对我国的国际分工相当不利,它会使得我国长期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国内产业空间会越来越小,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品牌大量流失。除此之外,在这种手段的竞争中,国内品牌固有的庞大的销售网络会被用来发展国外品牌,使得国内同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原有的供应链很容易就会被打破,出现国外资产一家独大的情况,这必定会对国有企业和国内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作为民族企业灵魂

39、的国内知名品牌是支撑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国内知名品牌不被国外品牌取缔,不在市场上销声匿迹,才会使得我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应对外资在华并购问题的对策有效竞争和以善意动机进行的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积极作用,但是就外资并购目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而言,在肯定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外资并购,遏制负面影响的产生。实施企业并购必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根本目,并购后的整合也只能围绕这一目的展开。然而,我国企业并购的双重任务决定了企业并购目的的二重性:一方面,企业并购是完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并购又是企业面对激烈的

40、竞争而做出的理性的选择。因此外资并购在我国必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并购和并购后的整合必须顺应世界的潮流,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根本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并购应历史地承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任。企业并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企业整合理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协调运作。(一)宏观层面1、合理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仍将继续作为世界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这种外资流入旺盛的势头,将表现在外资在华并购的持续升温。在2005年中国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前两年多时间内,外资并购的热点随着各个行业的外资准入政策限制逐步取消而逐级展开

41、,并购更多的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完成,使并购不成为一种特权。2、建立完善的并购市场机制和发达的中介机构通过证券市场推进外商对华并购投资,应该是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使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企业并购交易的公正性、公平性能较好得到保证。除了进一步活跃B股市场,推进国内优质企业在海外上市等工作外,最近我国已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A股上市。当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考虑有限度地对外国投资者开放A股市场,使证券市场进一步发挥促进外商对华并购投资的作用。国内目前缺乏富有经验的中介机构,是国内外投资者从事并购业务的主要困难之一。要加快建立包括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

42、法律咨询等全面的中介服务体系。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中介服务要尽快多引进国外投资者,特别是享有较好信誉的大型跨国中介服务公司,使外商在考虑并购投资时,能寻求到可信任的中介服务。3、制定并购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施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并购行业的法律和法规。在我国现行外资立法中只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及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涉及到并购活动的政策规定,但是其中有很多政策都是鼓励外资并购,并不具备裁判能力。外资并购社会影响大,涉及众多的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需要更具实践操作性的相关法律与之配套。对于并购中的法律问题,我们与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

43、政府主管部门、外方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许多有关方面进行了座谈。完善有关企业并购的法律和政策仍,消除有些地方出现了在程序和合法性上都有问题的隐形并购,减少欺诈和违法犯罪行为发生。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安排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被并购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被外商认为是事先估计并购成本时最不确定的问题。外商认为,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人员安置作出承诺并不是完全不合理的要求,但需要明确知道安置的要求。要使外商对人员安置的可选择办法和每种办法所费的费用能在事先明确计算。需要制订类似“并购企业职工辞退赔偿办法”,使职工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并使谈判双方有据可依。(二)微观层面1.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

44、和策略企业必须立足区域经济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要求,放眼世界大市场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两者的统一性就在于,企业只有立足区域经济才能壮大自身,才能具备在世界市场上竞争的条件和优势。2.从现实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选择企业的主导产业和主导方向企业应根据并购后的条件,选择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选择有较好成长性的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选择有明显优势的关键技术作为产业和产品的支撑。3.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运作在我国,由于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和中介机构的不完善,政府在并购撮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人据此认为,企业整合仍应重视政府的作用,以降低成本,节省时

45、间。其实这是不对的,原因有三:第一,借助政府的力量推进企业的整合,也就是在整合过程中增加了一个利益主体,从而增加了整合的难度;第二,以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和中介机构的不完善为由,强化政府的作用,无疑是为“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作了一个新的注解,其结果必然是使传统的体制得以回归;第三,政府一旦被“请进”企业的整合过程,弱化政府的作用就难了政府的“寻租”动机会使政府大量使用政治资源(政治权力)推进企业的整合,现代企业制度就会扭曲变形。况且,政府的“撮合”不同于企业的整合。整合的含义是:并购双方在目的一致(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在战略、策略、组织、机制和文化上的协同。因此,企业的并购和整合过程中,只能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的作用应严格限制在对并购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上。并购后的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运作。4.企业整合应致力于组织、财务和文化整合所谓组织整合就是指并购后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或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企业并购后组织结构的调整是必要的。企业组织制度如何进行整合,取决于被并购企业的组织制度的优劣。如果原企业的组织制度运行良好,则应允许其继续保持不变,轻易改变企业的组织制度,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产生不良的后果,往往会得不偿失。财务整合是指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