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主讲:张明远课程性质及目标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家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宋代到近代的发展演变历史,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点、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以及上述文学现象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影响,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习目标 1系统了解中国文学自宋至近代的发展演变历史; 2把握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准确掌握各种文学流派及文学团体创作风格及创作主张; 4理解文学史上各种文体演变、文学思潮兴替。三、教学内容 宋代文学;辽金元
2、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考核内容共分三个层次,不同内容应达到不同的能力层次要求:一、识记:客观知识点、常识,准确、清晰地识记认识;(单选、多选题)二、理解:基本术语概念及较单纯明晰的文学现象,深入理解、准确解释;(名词)三、应用:作家作品创作特色、文体发展演变、文学思潮内涵影响等,综合理解、全面阐释。(简答、论述题)把握大纲理解识记学会应用多多努力第五编 宋代文学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1、三体:白体、昆体、晩唐体 名词:白体(学白居易,平易晓畅,代表作家李昉、徐铉、王禹偁)。2、王禹偁诗文创作及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二、杨亿和西昆体、晩唐体1、名词西昆体:广
3、义侠义;杨亿西昆酬唱集;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晩唐体:宋初模仿唐贾岛、姚合,清逸隐幽为旨趣2、西昆体诗歌特色:大量用典、学问为诗3、林逋诗歌特色:孤淡清逸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三、晏殊的令词1、生平、珠玉词2、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玉楼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3、晏殊词的特色及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1、欧阳修生平2、欧阳修的文:秋声赋特色(骈散兼用,活泼自由) 总体特色: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婉转曲折富有情感。代表:醉翁亭记3、欧阳修的诗:散文化倾向 艺术特色及开拓性:开创了取材广泛、命题新颖,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
4、的一代诗风,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4、欧阳修的词: 继承南唐“思深辞丽”特点,融入情感体验。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二、梅尧臣和苏舜钦1、梅尧臣诗作题材内容: 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及民间疾苦 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 艺术特色:苦硬、瘦劲2、苏舜钦诗歌特色: 粗犷激切、直抒胸臆。(吴越大旱) 情景交融、精炼含蓄(贬谪后):淮中晚泊犊头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1、王安石生平2、王安石的文:重在致用,说理透彻 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3、王安石的诗词:议论为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5、还。(泊船瓜洲)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壁先生其一)奇崛: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四、曾巩、苏洵和苏辙1、曾巩散文艺术风格:雍容典雅、古雅平正2、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一门父子三词客)3、苏洵散文特点:议论为主、结构谨严、说理周详、气势磅礴4、苏辙散文艺术:黄州快哉亭记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成就一、苏轼生平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101年病逝于江苏常州,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卷入党争:当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乌台诗案,
6、贬谪黄州,自号东坡居士(创作高峰) 哲宗时,贬谪岭南惠州,后又贬到琼州、儋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可以此为界将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期。 思想: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外儒内佛,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二、苏轼散文成就文学思想文、道并重,其文道观在北宋具有独特性: 首先,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主张“辞达”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7、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可知也。” 苏轼自评文此为作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苏轼散文之特点。今存苏轼的各体散文约4000余篇,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等类别,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1、议论文:喜论古今治乱而不为空言,在早期苏文中占的比重较大,包括奏议、进策、杂说等,而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思治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封建论、记叙文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
8、代表。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善于借景立论。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亭台记:喜雨亭记、放鹤亭记、醉白堂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随机生发出一段妙理高论,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3、艺术风格:随物赋形,自然畅达,气势雄放苏文宋时与欧、王齐名,但若单从文学角度,成就最高。其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多用空灵虚拟
9、之笔,行文如行云流水,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且句式多变,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其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不仅能用比喻(人喻事,或事喻人)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还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其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将无为有,或化有为无,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处处令人体会到一种蓬勃的诗意。三、苏轼的诗歌创作1、创作情况现存2700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按其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四类。 以贬谪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思想上有儒家与佛老影响因素的消长变化,艺术上有豪健
10、清雄和清旷简远、自然平淡之别。社会政事诗:吴中田妇叹: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把头出菌镰生农。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汗流肩赪载入市,价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山水景物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和陶诗:作于不同时期 在扬州时期的和陶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和模仿陶诗;但惠州、儋州时期的和陶诗则表现了求仕不能、求隐也不能时自我排遣
11、的心境,是“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惠州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题画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鄢陵王主薄所画竹枝二首“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艺术特色赵翼瓯北诗话云:“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抽右旋,无不如意。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12、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东坡体: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严羽沧浪诗话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 以文为诗百步洪其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险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钱钟书宋诗选注说:“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 苏轼的“
13、以文为诗”,实际上是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的。由博喻体现的生动丰富的想象力,是苏轼以“才气”为诗的重要方面;而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也是诗人才气的表征。以才学为诗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重理趣,善于使事用典 。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璧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
14、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
15、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洲。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苏诗理趣的产生大多本于庄子“任自然”的虚静之旨,兼取禅宗的空观之说,所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好议论和重理趣,使苏诗的使事用典也较为突出苏诗风格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 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
16、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独觉: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诗成就: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
17、类拔萃的。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躁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四、苏轼词的革新意义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1、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将作诗的本领
18、用于作词,即“以诗为词”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和主要武器。集中体现了苏轼词的独特风格。 “以诗为词”从题材内容方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打破了词不能描写广阔题材的限制,把词引向正统诗文的道路,向“士大夫化”发展。苏轼词突出表现自我的胸襟和怀抱,以自我之口吻,抒发自我之情,在词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苏轼词记录了其情感及心路历程,与其诗一样,呈现出士大夫的气质性格。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对词境题材的开拓: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题材,是苏轼改革词
19、体的主要方向。南宋胡寅曾经说过:“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眠?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抒写自我的人生理想上片写中秋赏月,
20、对月饮酒,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主要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下片写望月怀人,感念人生离合无常。3、苏词豪放旷达的风格苏轼提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所谓“豪放”是与“法度”对举,是要打破“法度”陈规。李清照词论说:“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词,直如酌蠡(l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q )之诗耳;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陆游:“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今人讲“豪放”则主要偏重于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健,这诚然是苏词的一个较突出的风格特征;但苏词的清雄超逸、旷达疏放、清旷飘逸和清丽蕴藉等风格特征,又远不是今天的“豪放”一词所能涵盖得了的。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一、黄庭坚的诗与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 )翁,祖籍金华(今属浙江),后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有山谷集。黄庭坚一直苦心研诗,对杜甫尤为推崇,通过汲取杜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长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而且他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法”,使得许多诗人翕然相从。文学常识:苏、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诗发展过
22、程中重要作用)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黄庭坚诗歌题材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用于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以及咏物诗等约300首;2、反映民生疾苦及时事政治诗,如流民叹等,不是很多;3、能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作品,思亲怀友及感时抒怀等作品,约2/3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寄黄几复首联交代自己和友人黄几复相隔遥远;颔联是传世名句,写自己与友人的短暂相聚和离别后的孤独寂寞和对朋友的怀念;颈联和尾联是对友人的赞美。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主要特点:善于用典,时有
23、跳脱,无一字无来处,但又明白晓畅,有意用拗句,生新瘦硬。黄庭坚的诗歌主张首先,黄庭坚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他认为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又说“词意高盛,要从学问中来尔”(论作诗文)。 其次,黄庭坚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一,借用前人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二,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第三,去陈反俗,好奇尚硬,求 奇求硬求新,厌俗厌熟厌常。 如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二句,把“倾城倾国”的成语用得极有新鲜感。第四,主张用拗律、拗句,改变
24、一般诗句的平仄关系。有意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和谐的效果,犹如书法中生硬曲折的线条,给人奇峭倔强的感觉。如: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自”字应平而仄,“多”字应仄而平。二、陈师道与陈与义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首,下列25人。这派诗人学习杜甫,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讲究篇章字句的安排、锤炼,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多用典,多用拗句,诗风奇峭瘦硬。元代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1、陈师道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
25、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元祐年间,经苏轼等推荐,出任徐州州学教授,后被免职。绍圣初,又被目为苏轼余党而遭罢职,后又任秘书省正字,贫病而卒,有后山集。陈师道从学于苏、黄,尤喜黄诗,亦推崇杜甫。他作诗以苦吟著称,在句法、风格上追步杜甫,终因内容狭窄、功力不足,而“未免刻露”。少数描写人伦之情的作品比较平淡自然,真挚感人,如其示三子诗等。陈师道也喜用俗语入诗。 2、陈与义 陈与义在学诗上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他虽宗法杜甫,但并不墨守江西派的成规,能渗透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陈与义学杜甫,主要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和杜诗沉郁壮阔的艺术风格,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第五章 柳永与北宋
26、词坛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一、生平:“奉旨填词”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
27、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
28、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二、柳永词的贡献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他的乐章集有词近二百首。他的词在艺术表现上自成风格,大部分作品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
29、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同时,完善了慢词的体制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上适应下层民众接受习惯,章法上更注重叙事完整描写细腻) 2、市民情调的表现。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具体表现为:一、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二、表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三、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四、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3、俚俗语言的运用。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词充分运用现
30、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4、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首词当是作者离开汴京与相好歌伎的惜别之作。起首三句选择带特征性的景物,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时值清秋,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再加寒蝉凄切之声,又是在“长亭”人们分手
31、的地方,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都门”五句集中细腻地描写分别的场面和离别人痛苦的心情 :一边是深深的留恋,一边是兰舟的催发,千般柔情、万种别恨难以表述,只有执手相看,泪眼相对,无语凝咽,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接着以“念”字领起三句,“千里烟波”写前程渺茫未卜,不知寄身何处,“暮霭沉沉”写面对现在的分别,心情压抑沉重。这三句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尽在言外。 下片分三层叙写。“多情”句为第一层,先做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通理,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但此时的离别因正值冷落凄凉的秋季,伤痛就更甚于常时。“今宵”句为第二层。设想别后酒醒的怅惘,此三句为千古丽句。杨柳、河岸、
32、晓风、残月构成一凄清的画面,客情的冷落,风景的清幽,离愁之难耐,都集中于这一画面。“此去”为第三层。设想别后的孤独清冷。此词颇能体现柳词的铺叙手法。上片一层写秋景,一层写送别,一层写别后之景;下片一层写秋日离别的伤感,一层些想象中酒醉醒来时的凄凉景色,最后一层收束,叹息从此天各一方,孤独寂寞。全词融写景、叙事、抒情,层层铺叙,重重叠叠地渲染气氛,缠绵悱恻地表现了离愁别绪。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
33、、大学问者”必经过的第二种境界。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秦观、晏几道与贺铸一、秦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成“苏门四学士”。政治上倾向旧党。被贬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苏门四学士”之一。 踏莎行 雾
34、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chn )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遭贬谪郴州,自然环境之凄凉,遭贬谪心境之悲苦交织)雾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之中。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拼命找寻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忍受着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声中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以鲤鱼形状的函套传递书信,越是收到来自朋友的慰藉,越是增添重重愁绪。郴江本来是应该围绕着郴山流的,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
35、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二、晏几道 1、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这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他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2、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1、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2、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 3、
36、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样的风采。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情人别后重逢。末句化用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
37、剩把”与“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
38、,精美绝伦。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去年”句,疏通上文,引起下文。“落花”两句,原为唐末翁宏之诗,妙在拈置此处,衬副得宜,且不明说春恨,而自以境界会意。落花,微雨,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情极苦。”周邦彦及其清真词一、周邦彦生平: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曾替朝廷管理音乐。著有片玉集,也称清真集。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
39、,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周词以雕刻取胜,但这首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周词中可算是少数的例外。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r )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j )轻舟,梦入芙蓉浦。二、内容题材:比较传统、不够广阔写自身男女恋情、离愁别恨、人生哀怨,借助新月、春雨、梅花、杨柳、梨花等物象抒发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三、艺术贡献:1、体裁更加精致: 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审旧调、创新调,规范、精密词的声律,纠正苏轼以来脱离音乐的倾向,对南宋的格律派影响很大六丑、华胥引
40、、花犯、隔浦莲近拍2、讲究“章法”,即整篇结构章法严密,结构繁复多变,比柳永、苏轼等人的作品更复杂曲折 3、重视语言:讲究语言的锤炼、典故的运用以及对前人诗句的融化,形成了一种典雅工丽的语言风格 四、影响:承前启后周济宋四家词选序:邦彦词上承温、韦,下开姜、吴,为南北宋之宗匠。词法之精,无逾邦彦者。王国维:词中老杜李清照和朱敦儒一、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谦词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其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
41、法作词。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其此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伤春怨别和闺阁题材,后期则主要表现对故国往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愁苦。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北宋词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人题为李易安词论,通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词的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是认为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对词的音律、情调和表现手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她对柳永、张先、晏、欧、苏、黄、秦、贺等北宋几乎所有著名词人的词作都进行了批评。 李清照词论中有一些中肯之见,对宋词发展中发扬婉约派的传统风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她对词学理论的贡献,但她未能理解柳永、苏轼以来词体革新和词风变化的意义
4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词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少女时期 执笔为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吐露风流 李清照词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前期词主要表现一个知识少女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情趣。如其如梦令、小重山、减字木兰花表现了词人的天真活泼,洋溢着青春活力,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感情。
43、前期词小结:婚居生活共醉金石夫吟妇唱携手共游盛名于世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
44、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中期词主要抒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叙写其闺中独处的寂寞之感,把独处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中期词小结: 李清照这些大胆吐露内心深处隐秘感情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这在客观上是对封建道德观念的冲击,难怪有些封建文人惊呼“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
45、漫志)。南渡以后夫死独居身单影只满地黄花有谁堪摘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46、。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永遇乐 李清照后期词多写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和凄凉悲哀的心境。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这时的“愁”已不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代内容。实则是广大南渡士人普遍的生活遭遇和心理感受的曲折反映,也深蕴着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后期词小结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易安体李清照词具有极高艺术成就,当时即广为流传,称为“易安体”。 情感表达上,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语言表达上,第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
47、然;第二,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返回1、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 李清照不但才情超凡,而且极善向前人学习。如李煜词的情深语挚和自然脱俗,柳永词的雅不避俗,周邦彦的精工典雅,秦观的藉蕴雅致,她都有所汲取;甚至她最不满意的东坡词之豪放,对她也不无影响。古今词统称其词“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2、个性化的抒情手法 李清照是一位抒情能手,其词不仅“善于言情”,而且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真切抒写她怡愉闺中或流落异域的思想情感,极富个性化特征。她的词巧于构思,尤其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片段入词,在具体、细腻的叙写中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她的词善于用白
48、描手法,不靠渲染、夸饰,多通过具体的行动和事物的勾勒点染,将自己抽象的心理活动形象化。这些都使她的词在抒情方面委婉、含蓄而又生动自然。3、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 李清照是一位“当行本色”的正宗婉约派作家,王士禛推其为婉约派的最高代表。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无疑的。她是两宋词过渡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易安词的历史地位“别
49、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她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要求词 “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主张词要有典雅、协音律、铺叙、有情致,反对“词语尘下”。 其主要内容:1、尚雅;强调词与诗有别,词更有鲜明声律特点。词 论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
50、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
51、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朱敦儒生平: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早年隐居山林,清望颇高。其人向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
52、仙风致”。有词三卷,名樵歌。题材内容:1、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传统题材:鹧鸪天西部作。2、抒发国破家亡的沉痛之情。相见欢3、隐逸词。好事近渔夫词艺术:境界空旷,潇洒飘逸,语言浅白,自成一体,号“朱希真体”或“樵歌体”。第六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一节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 二、“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 三、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 辛弃疾的抗金愿望在战场上无法实现,将其苦闷、失意、激愤、爱国热情,英雄气慨入词,树立了词史上的丰碑。辛词情怀雄豪激烈,意象雄奇飞动,境界雄伟壮阔,语言雄健刚健,有一种雄豪壮大之美第二节辛弃
53、疾对词境的开拓 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文人,他首先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爱国英雄。他早年横戈跃马,奋勇抗金。因此辛词首先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展示。如南乡子 二、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 辛弃疾一生以抗敌报国、统一祖国河山为最大愿望。但自南渡以来,腐朽的南宋朝迁始终不重视他的才能,不给他实现志愿的机会,这不能不使他感到壮志难酬的苦闷与忧愤。他有不少词作抒发了这种情感,对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也进行了批判谴责。 三、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 辛词中还有不少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令词,都能给人一种清丽柔美之感。西江月夜行黄河道中、清平乐(茅檐低小)、鹧鸪天(陌上柔桑)等,都是这方
54、面的代表作。第三节辛词的艺术成就 一、意象的转换 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至柳永、张先、苏轼而为之一变,他们开拓创造出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相关的意象。辛弃疾本就是一个军人,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刀枪剑戟、戈箭弓矛、铁马、军旗、将军、士卒等意象就自然呈现于笔端。稼轩词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再一次出现大的转换。 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辛弃疾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即将古文词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
55、是语言的变革。稼轩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信手拈来,如从己出,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力,而且空前的扩大丰富了词的语汇。稼轩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地。清吴衡照:“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莲子居词话卷一) 三、多样的风格 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56、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
57、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四、苏辛并称 文学史上向来苏辛并称,他们都极大的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内容,在婉约之外别立一宗,都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苏辛弃疾差别主要是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辛派词人一、张元干、张孝祥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例如张元干贺新郎与张孝祥六州歌头,两首词都将爱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
58、豪壮,掷地有声。张元干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无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而汝?举大白,听金缕。 全词正气凛然,豪气冲天,表现了七十六岁的爱国词人忧愤深广、磊落不平的壮烈情怀。 上片感时,对中原故国横遭掳掠、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无能,忧心忡忡,抒发了对金国统治者猖狂侵略、南宋统治者卖国投降的一腔悲愤。下片赠别,抒写离情,追忆往事,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和共同的爱国情怀。 四库全书总目提
59、要芦川词提要:“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张孝祥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 下片抒怀,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宋代佚名作者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
60、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go )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公元一一八五年(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字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为贺万春节(金世宗完颜雍生辰)正使,陈亮作这首水调歌头为章德茂送行。 这首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重点中学中考英语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答案
- 第五单元 (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油气集输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兽药合作合同协议书
- 夫妻养娃合同协议书
- 合同餐饮授权合同模板
- 代理公司授权合同模板
- 别墅菜地出租合同范本
- 厦门时候劳动合同协议书
- 夜宵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二级中医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 腰椎骨折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科学教育基地申报书
- 工作危害分析(JHA)分析表
-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件
- C语言期末题库(八套试卷)及答案
- 国有工程有限公司企业商业秘密指导目录
- 投标文件澄清函
-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课件
- 中医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麻黄汤)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