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评考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前进性B、质变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参考答案】:D——出自第01章2、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C、商品的出现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参考答案】:B——出自第04章3、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参考答案】:C——出自第02章4、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参考答案】:D——出自序章7、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参考答案】:D——出自第01章8、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A、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C、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D、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参考答案】:C——出自第01章9、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10、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1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参考答案】:B——出自第02章13、“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14、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15、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参考答案】:D——出自第03章16、“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参考答案】:D——出自第01章17、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1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理论学派B、经验论学派C、唯物主义阵营D、唯心主义阵营【参考答案】:B——出自第02章1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参考答案】:D——出自第07章20、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A、形而上学不变论B、相对主义诡辩论C、唯心论D、庸俗唯物主义【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2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参考答案】:A——出自第02章22、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C、自然制经济和商品经济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参考答案】:C——出自第04章23、“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A、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C、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D、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24、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25、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26、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参考答案】:B——出自第02章27、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执政党的发展需要【参考答案】:C——出自第06章2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A、人口繁殖过多过快的结果B、工业吸收的人口绝对减少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参考答案】:D——出自第04章2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30、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A、劳动商品的出现B、雇佣劳动的存在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D、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参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1、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3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3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参考答案】:B——出自第03章34、事物的性质是由: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矛盾斗争性决定的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参考答案】:D——出自第01章3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A、机械决定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参考答案】:C——出自第01章3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37、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38、市场经济是:A、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C、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D、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参考答案】:B——出自序章39、质与量的最根本的区别是:A、质是内在的,量是外在的B、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决定的C、质与事物直接同一,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D、质是单一的,量是多方面的【参考答案】:C——出自第01章4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参考答案】:C——出自第04章4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2、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参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3、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参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4、认识论是研究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参考答案】:B——出自第06章4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结构性D、层次性【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47、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A、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B、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C、一种否认人之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参考答案】:A——出自第03章48、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参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9、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50、“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参考答案】:B——出自第01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至少两个正确选项,多项、少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参考答案】:AB——出自序章2、以下属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3章3、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A、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参考答案】:ABC——出自第02章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参考答案】:CD——出自第02章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参考答案】:CD——出自第01章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2章7、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D、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2章8、“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C、教条主义D、唯理论【参考答案】:ACD——出自第02章9、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参考答案】:ABCD——出自第02章1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B、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C、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D、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ABC——出自序章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参考答案】:√——出自第02章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3、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参考答案】:√——出自第02章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参考答案】:√——出自序章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6、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证党的生机与活力。【参考答案】:×——出自第06章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参考答案】:√——出自序章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参考答案】:×——出自第06章10、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参考答案】:√——出自第04章11、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1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1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生产社会化。【参考答案】:×——出自第05章1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参考答案】:√——出自序章15、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自由。【参考答案】:×——出自第03章16、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参考答案】:√——出自第01章17、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参考答案】:×——出自第05章18、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由员工经营公司合同协议
- 热水器安装安全协议合同
- 深水井打井合同协议范本
- 牙科技术入股合作协议书
- 潍坊修剪车采购合同范本
- 香港化验所转让合同范本
- 杂志社与代理的合同协议
- 洪山区口译服务合同范本
- 苏州技师学院就业协议书
- 舞蹈培训机构合同协议书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技术文件(康养照护品牌)
- 市场营销策划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特种作业低压电工培训
- 静配中心医院感染课件
- 转让律所合伙人份额协议书范文
-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课件
- 202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对比版
-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施方案
- 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复制版
- 游戏开发外包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