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_第1页
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_第2页
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_第3页
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_第4页
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基坑堆载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基坑堆载专项方案审批:(直管部主任工程师签字)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编制:(编制组长签字)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TOC\o"1—3"\h\z\u第一章 编制依据 1第二章 工程概况 1第三章 材料堆放高度 1第四章 计算书 14。1钢管堆放高度计算 14.2模板堆放高度计算 24.3木方堆放高度计算 24。4砂堆放高度计算 24.5砖砌体堆放高度计算 24.6钢筋半成品堆放高度计算 3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五金手册3、兴冶广场建设项目一标段1#、2#栋施工图纸4、设计院给出的基坑上边坡堆载限值工程概况本工程1栋建筑面积33828.10㎡,地下3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95.5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筒体结构。2栋54671。88㎡,地下4层,地上34层,建筑高度149。8m,结构形式为框架-筒体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一标段范围内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1-1剖面:支护高度为18.6m,采用1:0.5锚喷+桩锚支护体系,基坑设计限载为25kpa,折合每平方米堆重不能超过2。5吨。8—8剖面:支护高度为7。7m,采用1:0.3锚喷支护体系,基坑设计限载为坑顶12m范围内20kpa,折合每平方米堆重不能超过2。0吨。9-9剖面:支护高度为9.7m,采用1:0。3锚喷支护形式,基坑设计限载为坑顶12m范围内20kpa,折合每平方米堆重不能超过2.0吨。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考虑在1—1剖面上边坡设置直条钢筋堆场、周转材料堆场,在9—9剖面上边坡设置钢筋加工厂及盘圆堆场,为了防止堆载过大对上边坡产生变形,特编制本方案。材料堆放高度根据总平面布置,基坑回填前主要为土建施工和安装的预留预埋,因此材料控制的堆放高度主要涉及钢筋原材及半成品(原材堆放原则上不允许堆放在3m区域)、模板、木方、钢管及相关管材,其中集中堆放的材料主要为钢筋、模板、木方及钢管.根据计算得出材料堆放高度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见第四章。材料允许堆放高度序号材料名称基坑顶位置材料堆放高度内支撑位置材料堆放高度1钢管h≤1。1mh≤0。6m(0.3m)2模板h≤1。6mh≤0.8m3木方h≤2mh≤1m4砂h≤0。94m不堆放5灰砂砖h≤1.3mh≤0.6m6蒸压加砌块h≤2mh≤1m7钢筋半成品155根(C32)/1m78根(C32)/1m8钢筋原材(按捆)一层不堆放计算书4。1钢管堆放高度计算根据五金手册,48*3。5规格的钢管为р=3.84kg/m1m宽度范围内一排放的根数为n=1000/48=21按钢管1m长度算,1m2钢管重量为m=n*р=21*3。84=80.64kg按每排堆放根数相同计算钢管堆放排数为c=2500/m=31排高度为h1=c*0.048=1.489m1m2可以堆放的钢管根数为n1=n*c=651按照钢管从底部到顶部是递减堆放计算,根数为n2=n*(n+1)/2=231〈n1=651,因此高度为h2=21*0。048=1.1m,根据(1)、(2)的数据综合考虑,钢管荷载堆放高度h≤1.1m。4。2模板堆放高度计算新九层胶合板木模板,尺寸为1830*915*18mm;单块重量16-18kg,折合9。6—10。8kg/m2。取较大值10.8计算,允许堆载高度h=2500/10.8*0。018=4。17(m),因此木模板堆放高度h≤4。17m(232块)。4。3木方堆放高度计算木方采用50*100*4000规格计算,宽度为1m范围内一排放的根数为n=1000/100=10,密度按0。45X103kg/m3计算,则一根木方重量m=450*0。05*0.1*4=9kg,1m范围内一排的重量m1=n*m=10*9=90kg,1m范围内一排木方面积为s=1*4=4m2按每排堆放根数相同计算木方堆放排数为c=4000/m1=44排高度h=c*0。05=2。2m,因此木方堆放高度h≤2m。4.4砂堆放高度计算根据五金手册,砂子堆放密度为1300~1600kg/m3,取大值1。6t计算,高度h=1/1.6=0.625m,考虑到砂子的流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其堆放高度,系数取1.5,因此木模板堆放高度h≤0.625*1。5=0。94m.4.5砖砌体堆放高度计算(1)灰砂砖灰砂砖尺寸取240*115*53计算,一块灰砂砖体积为v=0。24*0。115*0。053=1.46*10—3m3根据五金手册,灰砂砖密度为1500kg/m3,因此一块灰砂砖重量为m=1500*1.46*10—3=2.19kg自然堆放下1m3灰砂砖块数为n=1/1。46*10-3*0.5=342(0。5为堆放时松散系数,即平均1m宽度内只堆放2排砖〈240宽>)1m3重量为m1=m*n=0.75t高度h=1/0。75=1.33m。因此灰砂砖堆放高度h≤1。3m.(2)蒸压加砌块蒸压加砌块尺寸取200*200*600计算,一块蒸压加砌块体积为v=0。2*0.2*0.6=0。024m3根据五金手册,砖密度为700kg/m3,因此一块灰砂砖重量为m=700*0.024=16。8kg1m3灰砂砖块数为n=1/0.024*0。6=25(0。6为堆放时松散系数,即平均1m宽度内只堆放1排砖〈600宽〉)1m3重量为m1=m*n=0。42t高度h=1/0。42=2.4m。因此加气块砖堆放高度h≤2m。4.6钢筋半成品堆放高度计算1、钢筋原材按捆计算:直径10-32的钢筋每捆重量在2.9~2。5吨(12m原材),每捆的直径约0.4m。折合成面荷载:2.9/(12*0.4)=0。6(t/m2)因此如果堆放原材,允许堆放一层.2、钢筋半成品按根数计算取直径32的钢筋计算:每根每米重量:0。00617*32*32=6.3kg1m宽度内堆放根数:1000*32=311m宽度内堆放重量:31*6。3=196kg堆放层数:1000/196=5即1m宽度堆放钢筋数量为:31*5=155。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及补填B组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路基工程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及补填B组土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织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就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试验检测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确定技术现场的分工合作,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熟悉路基试验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总结有关路基试验段的相关技术参数和经验,确定合理的机械设备、劳动力.3.技术要求3.1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复核横断面及工程数量,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和水准复测工作。3。2根据控制测量结果放出翻挖碾压区域边桩及中桩。3.3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3。4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及补填B组土施工前,先对要使用的取料场的填料进行试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填料才能使用。3.5建立工地试验室,安装调试好试验设备,经计量部门鉴定出具合格证书后使用。试验人员要持证上岗,试验仪器专人操作,操作规程、制度完备。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翻挖土方及基底处理→挖除土方回填碾压→补填B组土4。2工艺流程翻挖土方及基底处理翻挖土方及基底处理挖除土方回填碾压补填B组土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及补填B组土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堆载土方表层0。5米进行翻挖碾压,翻挖碾压密实后补填B组土至4.3米。5。2翻挖土方及基底处理首先采用人工对翻挖范围内的草皮进行清理,清除的草皮要集中堆放进行运弃.表面草皮清理完后,开始进行翻挖,首先挖除堆载土方表层0.5米,挖除完成后对基底进行平整碾压,若基底土方含水量过大无法直接进行平整碾压,需对基底土方地进行翻挖晾晒,再进行整平碾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5。3挖除土方回填碾压5。3.1回填基底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请监理进行确认,确认完成并经监理允许后进行回填,使用挖掘机进行回填,使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平整,填方铺筑宽度边界处加宽不低于0.3m,以保证边缘的压实度。①先用挖掘机进行摊铺,推土机进行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②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要将基底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5。3.2振动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边缘向路=中心,再由中心向两侧依次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重叠宽度达到15~20cm,接头处重叠80~100cm,前一遍与后一遍接头错开。5。4补填B组土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请监理进行确认,确认完成并经监理允许后补填B组土。补填B组土至设计标高,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路缘向路中心,再由中心向两侧依次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重叠宽度达到15~20cm,接头处重叠80~100cm,前一遍与后一遍接头错开。5.5作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保证进场后可立即投入施工.6。劳动组织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施工人员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置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1人指挥员1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6人机械工、普工20人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名劳务工人。7。材料准备B组土: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变更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对填料的检验项目和检查数量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填料种类颗粒级配相对密度液、塑限击实试验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细粒土及粉砂、粘砂5000~10000m35000~10000m35000m35000m3粗粒土(除粉砂、粘砂外)10000m310000m310000m310000m3碎石类土10000m310000m35000~10000m310000m3块石类土10000m38。施工主要机械设备8.1本工程所使用机械必须具备合格证,并提前上报监理工程师确认。8.2所有机械已按规定进行保养、检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挖掘机PC-200台2良好2推土机YZ18D台1良好3压路机TY235,13KW台1良好4平地机PY180A,38KW台1良好9.质量控制采用系统管理、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层层把关的施工质量管理理念,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金国童为领导的质量监督小组,生产副经理高新峰为真空预压施工现场总负责人,助理工程师张成龙为施工现场技术主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9.1堆载土方翻挖碾压及补填B组土的具体质量要求:9。1。1B组土进场前需进行实验监测,不符合设计标准的严禁进场.9。1.2严格控制翻挖厚度,不得超挖及欠挖。9.1.3保证基地处理后的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9.1.4严格控制分层回填厚度及压实度.9.1。5补填B组土满足设计标高的要求.9。2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标准填料类别及铁路等级压实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Ⅰ级Ⅱ级Ⅰ级Ⅱ级Ⅰ级Ⅱ级Ⅰ级Ⅱ级Ⅰ级Ⅱ级压实系数K0.900。90地基系数K30(Mpa/m)80808080110110120120130130相对密度Dr0.70。7孔隙率n(%)3232323210。安全及环保要求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项目部特设安全文明管理机构.10.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项目副经理、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负责人组成。10。1。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10。1。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10。1.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人人负责。10。1.4健全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制度,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10。1。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0.2全面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措施10。2。1所有参建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10.2。2全面规划工地布置,妥善安排,遵守有利施工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的原则,符合防洪、防火、防病疫等安全和卫生要求。10.2。3采用机械施工时,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设备。10。2。4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10。2.5场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带好安全帽。10。2.6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10。3严格执行天津市建委关于“市政工程现场文明施工基本标准”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基本标准”,以及遵守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10。4为了方便公众监督,施工现场必须悬挂城建部门规定的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文明施工监督等.10.5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支搭临舍、停放机具、材料不乱占施工范围处的场地。10.6现场材料的堆放按照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材料转运设有专人管理,专人清扫,保持场内清洁.10.7施工现场防火、用电安全、施工机械及散体物料的运输,均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禁止违章行为。10。8施工现场弃土方,运至指定地点。10.9设专人负责路况维护工作,对因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凹陷等及时进行修补,确保路况完好。10.10施工现场经常洒水,文明施工队经常清理围挡和车辆遗洒.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路基设计图;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2-2002);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2002);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其他相关国家规范及地方规范、规程;万科城A5区一标段人防地下室工程

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兴建设项目部万科城A5区一标段人防地下室工程顶板施工荷载加固方案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万科城A5区一标段人防地下室工程,本工程由徐州万科城置业,江苏九鼎环球建设科技集团设计,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监理,中兴建设组织施工。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地下室顶板允许荷载为20KN/㎡(允许荷载5

KN/㎡+1。2米覆土15KN/㎡);有消防车通道群房地下室顶班允许荷载为35KN/㎡(消防车荷载20

KN/㎡+1.2米覆土15KN/㎡).因施工场地限制,钢筋加工场地、模板加工场地、施工临时道路等只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

最大板跨为8。1m*8。1m,板厚400mm,柱距8.1m*8。1m,柱截面为500*500mm,柱高3。1m。

二、地下室顶板加固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重载车辆为混凝土搅拌车及钢筋、钢管、砂石、砌块等材料运输车。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要保证钢筋、钢管、砂石等材料运输车通行顺畅,不影响材料进场时间,以确保工程工期.

车库顶板堆载情况与荷载分析:

1、钢筋加工区荷载:

钢筋加工间单根立柱所传荷载基本在1。5吨以下,加工设备自重基本在2吨以内,且分布比较分散,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

钢筋半成品堆放区分布荷载一般在5KN/㎡以下,小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

2、木模加工荷载:

木工加工间单根立柱所传荷载基本在1。5吨以下,木工加工设备自重基本在1吨以内,且分布比较分散,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

方木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方木容重一般在0.5~0.85×10³

KN/㎡,堆载荷载为10~17

KN/㎡,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支撑.

竹胶合板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容重一般在0.7~0。95×10³

KN/㎡,堆载荷载为14~19

KN/㎡,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支撑.

模板拼装区均布荷载多小于3

KN/㎡,无需支撑.

施工环道荷载:

1)环道上荷载:

在不过车的情况下,施工道路上荷载不超过2KN/㎡,但在重车经过时,车辆荷载较大,需要验算。

施工场地荷载最大的车辆为混凝土运输车。

常见混凝土运输车参数为:

总重(满料)50000

Kg合50T

轴距3220+1350=4570㎜

前轮距约2000,后轮距2250㎜

按后轮承担全部荷载计算,汽车轴距按4。57m,轮距按2m,顶板混凝土厚400mm,按传力放射角度45°计算得:实际传力面积(4.57+0.4*2)*(2+0.4*2)=15。036m2,受力均布荷载标准值为50/15.036*1。3=4.32T/m2,地下室顶板设计可承受5T/m2.

四、排架加固计算书

本工程采用钢管排架支撑加固,在需要加固的范围内,行车道路按照0.4*0。4m,混凝土泵车架设场地及材料堆场按照0.5m*0.5m设置支撑立杆,根据上部荷载参数,计算如下: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50;纵距(m):0。5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20;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1.82/6

=

27

cm3;

I

=

50×1.83/12

=

24.3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1。25×0。5+0。35×0。5

=

15.8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5=

0.5

kN/m;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15.8+1。4×0.5=

19.66kN/m

最大弯矩M=0。1×19。66×3002=

176940

N·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176940/27000

=

6.553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6。55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

=q1=

15。8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15。8×3004/(100×9500×24。3×104)=0.375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ν]=300/

250=1.2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375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6×8×8/6

=

64

cm3;

I=b×h3/12=6×8×8×8/12

=

256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mm)

1。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25×0。3×1。25+0。35×0。3

=

9.48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3

=

0。3

kN/m;

2.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

q

=

1。2

×

q1+

1。4

×q2

=

1。2×9。48+1。4×0.3

=

11。796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1。796×0.52

=

0.295

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W

=

0.295×106/64000

=

4。608

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608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n

<

[τ]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1。796×0。5

=

3。539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

×3.539×103/(2

×60×80)

=

1。106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1。10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

q

=

q1

=

9。48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9。48×5004

/(100×9000×2560000)=

0.174

mm;

最大允许挠度

[ν]=500/

250=2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74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2

mm,满足要求!

四、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5.898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51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0。295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0.458

kN

;

最大应力

σ=

509744。48/4490

=

113。529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13。529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295mm

小于

5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