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变迁。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8课:音乐与美术第19课:电影与电视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1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19世纪初——70年代)1、浪漫情怀:英国拜伦、雪莱的诗歌2、浪漫乐章:德国的贝多芬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2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1、印象派美术:法国的莫奈、塞尚荷兰的凡高等2、印象派音乐:法国的德彪西3、影视:1895年电影;1929年电视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3三、二战前后的文艺(1945年前后)法国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反传统2、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的毕加索,手法变形夸张,绘画材料新3、现代主义音乐:二战后的摇滚乐,美国猫王和英国甲壳虫乐队1、现代主义戏剧:三、二战前后的文艺(1945年前后)法国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4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7课5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本课线索:一、浪漫主义诗歌:拜伦、雪莱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三、革命现实主义小说:高尔基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本课线索: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6一、浪漫主义诗歌2、背景:①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景并未出现②资本家奴役工人,私欲横流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一是: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二是: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3、特点:一、浪漫主义诗歌2、背景:①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景并未出现②资7《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4、杰出诗人:①拜伦(英国)B、诗作风格:

A、代表作品: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辛辣讽刺社会积弊。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一、浪漫主义诗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4、杰出诗人:①拜伦(英国)B、诗8拜伦(1788-1824),10岁继承爵位。17岁入剑桥大学,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毕业后进入上议院,支持民主派。20岁到欧亚游历,3年后回国。旅行中看到了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途中开始写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其第一、二章在1812年问世后轰动欧洲文坛,令年仅24岁的拜伦风靡全英

。28岁因遭受攻击被迫移居意大利。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等诗作。巨著《唐璜》第一、二章发表后,引起英国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不道德”、“离经叛道”等。

1823年希腊抗土战争高涨,拜伦放下未完成的《唐璜》,毅然前往,参加希腊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次年因忙于战备工作,过度劳累又遇雨受寒,死于军中,年仅36岁。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全国志哀二十一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拜伦(1788-1824),10岁继承爵位。17岁英国浪漫主9《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其动人之处在于结合了游记和抒情诗两者之长,记录了拜伦在1809年游历西班牙、葡萄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国的印象,充满异国风光,同时热情歌颂欧洲各民族反暴政、反侵略、争取自由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在第二章之末,还向希腊人民发出了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号召。所有这一切都通过音乐性很强的富于感染力的诗句写成,更激起民众的共鸣,显示了浪漫主义新诗歌的魅力。《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插图《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带10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节选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11《唐璜》

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传统的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却是个热情、勇敢、拒绝虚伪道德信条的贵族青年,只是顺着“自然的本性”行事。拜伦让唐璜周游欧洲,以其行止做媒介,对当时各国的生活实际以及政治、哲学、宗教、伦理各个领域,发表了深刻的评论,如描绘了西班牙贵族的腐败,奥斯曼帝国后宫的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英国贵族的庸俗等,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欧洲生活画卷,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唐璜》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12

雪莱(1792—1822),生于贵族家庭。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11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批判专横的统治,宣扬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而被迫迁居意大利。1822年7月在渡海时不幸溺死,终年不足30岁,葬于罗马。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同,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如代表作《西风颂》就表现出强烈的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雪莱(1792—1822),生于贵族家庭。思想深受启13②雪莱(英国)

A、代表作品:《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5、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密切结合,是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②雪莱(英国)A、代表作品:《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14

一、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都因为写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们所不容,并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考考你的比较能力:考考你的比较能力:说说拜伦与雪莱有何共同与不同点

二、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的不同: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其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愤事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被称为“拜伦式英雄”。雪莱则较具有开朗的气质,作品多表现自己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信念。

三、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一、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15浪漫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长诗《唐璜》诗体小说雪莱《西风颂》诗歌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小说《悲惨世界》小说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小说浪漫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长诗《16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2、背景:①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劳动者却日益贫困。资本家贪婪冷酷,拜金主义盛行;1、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②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2、背景:①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劳动者却173、特点: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①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A、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B、巴尔扎克为什么创作人间喜剧?

4、代表: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3、特点: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①巴尔18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重的”律师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曾试图插足商界,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为他认识和描写社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不断求知,在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深刻揭露并谴责了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鞭笞丑恶,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美,并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憧憬。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19《欧也妮·葛朗台》

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精明凶狠,聚财方式充斥血腥味。他有家财百万,却住在破旧房子里,在女儿生日时也舍不得多点一枝蜡烛,客人来了用乌鸦汤招待。为了钱,他不惜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破坏女儿的爱情,剥夺她的继承权。在弥留之际,还要女儿将金币放在眼前,供他观赏,嘱她理好钱财到阴间向他交账。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贪婪、自私、冷酷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欧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20②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A、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B、为什么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见课本)

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5、现实主义文学影响:②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A、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21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涉及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艺术表现领域极为广阔。高尔基认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三座丰碑。”

列夫·

托尔斯泰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22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后来,他作了一次认真的自我“反省”,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作了如下笔记:

他十分痛恨自己的错误行为。把它看作一条条不断噬咬自己的毒蛇,决心从此“改邪归正”,并毅然跟随哥哥尼古拉从军。克里木战争归来后进入文学界,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终于取得了辉煌成就。(1)缺乏毅力;(2)自己欺骗自己;(3)青少年轻浮之风;(4)脾气太燥;(5)生活太放纵;(6)缺乏反省。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不好好读232007年,对于《战争与和平》等一大批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在俄罗斯荧屏上的走红,“在这种时刻,有人希望在电视中创造一种感觉,让人们觉得他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有着辉煌的过去。”“没有什么比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的辉煌”!《战争与和平》讲述1815年俄罗斯的军队打败拿破仑军队的故事,“这是一次俄罗斯人民的绝对胜利,这也是一部绝对的俄罗斯文学大师之作,没有什么比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的辉煌。”2007年,对于《战争与和平》等一大批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在俄24现实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司汤达《红与黑》长篇小说莫泊桑《项链》短篇小说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果戈里《死魂灵》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双城记》长篇小说印度泰戈尔《戈拉》长篇小说现实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司25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3、特点:4、代表:代表作品《母亲》被誉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高尔基(俄国)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2、背景: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26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母亲》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272、背景: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③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背景: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283、特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主题等。4、代表:贝克特(法国),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3、特点:4、代表:29荒诞派作家贝克特

贝克特,为爱尔兰著名戏剧家及小说家,荒诞派戏剧鼻祖之一。

1906年出生于都柏林,二十一岁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1928—1929年间,曾在巴黎讲授英文,得以结识对其影响巨大的乔艾斯等作家。自1937年起定居巴黎。以英文及法文发表小说与戏剧。塞缪尔·贝克特荒诞派作家贝克特贝克特,为爱尔兰著名塞缪30全剧自始至终就是两个流浪汉在小路上等待着戈多。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来干什么?谁也不知道答案。《等待戈多》胡言乱语、大段独白充斥整个剧本,这么一部无聊的戏在巴黎首演时,能让观众看得打哈欠,但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加上众多名家的推荐,它连续演出了300场,之后风靡世界。显示现代人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全剧自始至终就是两个流浪汉在小路上等待着戈多。戈多是谁?什么31思考: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思考: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围绕“迷惘32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贝克特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一种不确定的期待,恐惧绝望的期待。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33课堂设问1969年贝克特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请思考:什么是荒诞剧?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课堂设问1969年贝克特获诺请思考:什么是荒34参考答案

荒诞派戏剧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反戏剧”。荒诞剧的特点:第一,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第三,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贝克特是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来表现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形式,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参考答案荒诞派戏剧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35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这一社会变迁。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8课:音乐与美术第19课:电影与电视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36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19世纪初——70年代)1、浪漫情怀:英国拜伦、雪莱的诗歌2、浪漫乐章:德国的贝多芬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37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1、印象派美术:法国的莫奈、塞尚荷兰的凡高等2、印象派音乐:法国的德彪西3、影视:1895年电影;1929年电视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38三、二战前后的文艺(1945年前后)法国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反传统2、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的毕加索,手法变形夸张,绘画材料新3、现代主义音乐:二战后的摇滚乐,美国猫王和英国甲壳虫乐队1、现代主义戏剧:三、二战前后的文艺(1945年前后)法国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39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7课40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本课线索:一、浪漫主义诗歌:拜伦、雪莱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三、革命现实主义小说:高尔基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本课线索: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41一、浪漫主义诗歌2、背景:①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景并未出现②资本家奴役工人,私欲横流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一是: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二是: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3、特点:一、浪漫主义诗歌2、背景:①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景并未出现②资42《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4、杰出诗人:①拜伦(英国)B、诗作风格:

A、代表作品: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辛辣讽刺社会积弊。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一、浪漫主义诗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4、杰出诗人:①拜伦(英国)B、诗43拜伦(1788-1824),10岁继承爵位。17岁入剑桥大学,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毕业后进入上议院,支持民主派。20岁到欧亚游历,3年后回国。旅行中看到了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途中开始写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其第一、二章在1812年问世后轰动欧洲文坛,令年仅24岁的拜伦风靡全英

。28岁因遭受攻击被迫移居意大利。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等诗作。巨著《唐璜》第一、二章发表后,引起英国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不道德”、“离经叛道”等。

1823年希腊抗土战争高涨,拜伦放下未完成的《唐璜》,毅然前往,参加希腊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次年因忙于战备工作,过度劳累又遇雨受寒,死于军中,年仅36岁。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全国志哀二十一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拜伦(1788-1824),10岁继承爵位。17岁英国浪漫主44《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其动人之处在于结合了游记和抒情诗两者之长,记录了拜伦在1809年游历西班牙、葡萄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国的印象,充满异国风光,同时热情歌颂欧洲各民族反暴政、反侵略、争取自由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在第二章之末,还向希腊人民发出了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号召。所有这一切都通过音乐性很强的富于感染力的诗句写成,更激起民众的共鸣,显示了浪漫主义新诗歌的魅力。《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插图《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带45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节选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46《唐璜》

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传统的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却是个热情、勇敢、拒绝虚伪道德信条的贵族青年,只是顺着“自然的本性”行事。拜伦让唐璜周游欧洲,以其行止做媒介,对当时各国的生活实际以及政治、哲学、宗教、伦理各个领域,发表了深刻的评论,如描绘了西班牙贵族的腐败,奥斯曼帝国后宫的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英国贵族的庸俗等,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欧洲生活画卷,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唐璜》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47

雪莱(1792—1822),生于贵族家庭。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11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批判专横的统治,宣扬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而被迫迁居意大利。1822年7月在渡海时不幸溺死,终年不足30岁,葬于罗马。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同,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如代表作《西风颂》就表现出强烈的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雪莱(1792—1822),生于贵族家庭。思想深受启48②雪莱(英国)

A、代表作品:《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5、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密切结合,是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②雪莱(英国)A、代表作品:《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49

一、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都因为写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们所不容,并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考考你的比较能力:考考你的比较能力:说说拜伦与雪莱有何共同与不同点

二、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的不同: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其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愤事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被称为“拜伦式英雄”。雪莱则较具有开朗的气质,作品多表现自己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信念。

三、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一、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50浪漫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长诗《唐璜》诗体小说雪莱《西风颂》诗歌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小说《悲惨世界》小说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小说浪漫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长诗《51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2、背景:①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劳动者却日益贫困。资本家贪婪冷酷,拜金主义盛行;1、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②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2、背景:①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劳动者却523、特点: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①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A、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B、巴尔扎克为什么创作人间喜剧?

4、代表: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3、特点: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①巴尔53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重的”律师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曾试图插足商界,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为他认识和描写社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不断求知,在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深刻揭露并谴责了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鞭笞丑恶,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美,并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憧憬。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4《欧也妮·葛朗台》

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精明凶狠,聚财方式充斥血腥味。他有家财百万,却住在破旧房子里,在女儿生日时也舍不得多点一枝蜡烛,客人来了用乌鸦汤招待。为了钱,他不惜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破坏女儿的爱情,剥夺她的继承权。在弥留之际,还要女儿将金币放在眼前,供他观赏,嘱她理好钱财到阴间向他交账。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贪婪、自私、冷酷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欧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55②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A、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B、为什么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见课本)

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5、现实主义文学影响:②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A、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56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涉及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艺术表现领域极为广阔。高尔基认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三座丰碑。”

列夫·

托尔斯泰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57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后来,他作了一次认真的自我“反省”,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作了如下笔记:

他十分痛恨自己的错误行为。把它看作一条条不断噬咬自己的毒蛇,决心从此“改邪归正”,并毅然跟随哥哥尼古拉从军。克里木战争归来后进入文学界,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终于取得了辉煌成就。(1)缺乏毅力;(2)自己欺骗自己;(3)青少年轻浮之风;(4)脾气太燥;(5)生活太放纵;(6)缺乏反省。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不好好读582007年,对于《战争与和平》等一大批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在俄罗斯荧屏上的走红,“在这种时刻,有人希望在电视中创造一种感觉,让人们觉得他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有着辉煌的过去。”“没有什么比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的辉煌”!《战争与和平》讲述1815年俄罗斯的军队打败拿破仑军队的故事,“这是一次俄罗斯人民的绝对胜利,这也是一部绝对的俄罗斯文学大师之作,没有什么比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的辉煌。”2007年,对于《战争与和平》等一大批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在俄59现实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司汤达《红与黑》长篇小说莫泊桑《项链》短篇小说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果戈里《死魂灵》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双城记》长篇小说印度泰戈尔《戈拉》长篇小说现实主义文学国籍作家代表作品体裁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说集司60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3、特点:4、代表:代表作品《母亲》被誉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高尔基(俄国)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2、背景: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61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母亲》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展现了帝俄622、背景: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③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