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大本科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开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题目1.以“货币可兑换”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五年内,人民币应该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它是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发,更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建立与国际贸易相一致的金融机制。所以,我国努力争取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要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是不可急于求成,匆促上阵的。中国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实现必要性分析(一)防范国际性金融风险,避免重大经济损失从美国的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重大损失来看,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乃是我们陷入被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交往中,目前中国主要是以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储备币种,因而在近十年国际收支顺差较大的情况,中国只能被动地吸纳和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面对日益增多的外汇储备,为了使其保值增值。国家不得不用外汇储备购买大量的美国债券,结果当由次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总爆发的时候,中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所难免。然而,假如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中国就没有必要去购买这么多的美国债券,增大自己的风险,因为自身的货币就是国际结算、储备货币,是“硬通货”,中国完全可以用人民币替代美国进行国际结算,从而大幅减少对已呈“弱势”的美元的持有,不需要因美元储备过多而被动的去购买大量的美国债券,给自己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相反可以趁美元走弱的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和作用,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二)匹配经济大国的地位,改变名不符实的尴尬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实现量和质的突破,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成为在较短时期内崛起的经济大国。然而,目前令中国尴尬的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货币却不能自由兑换,与自身在经济中所占的分量不相符合,无法承担起经济大国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目前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形势,仅仅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争取早日实现其自由兑换,让中国的货币制度国际化,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等,尤其是其中的外汇储备必须充分保有。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两部分政府自有储备和中国银行外汇营业结存。外汇营业结存的大部分是不能长期被用来支持汇率的稳定的,因此就必须要保有一定的政府自有外汇储备。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指外汇储备额占年进口额的比重最少不得低于20%.一般应维持在30-40%之间。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国际储备,在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才可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政府才有能力去干预外汇市场,以避免出现外汇市场的危机。第二个条件是要有统一开放的外汇市场和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是在沿海开放地区。随着内地的开放和开发,外资的更多涌入以及外贸的更迅速发展将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内地的外汇市场也将出现和发展。在一定时期之后,我国就将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外汇市场。但是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还不能真正反映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变化和市场的供求变动情况。而只有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才能使人民币在实现自由兑换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也才能使政府在必要时对汇率的干预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持与经济的全面开放为基础。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主要是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支持。国力越强大,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越多样化,抵御货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货币自由兑换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小。第四个条件是:宏观金融的稳定以及要有髓全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问题是金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宏观金融的稳定,就不会有汇率的稳定,也就没有外汇市场的稳定。宏观金融的稳定包括多层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供给适度增长和物价的稳定。要使这种稳定是长期的、牢固的稳定,就应建立能保持稳定的制约机制。第五个条件是要有比较发育和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既包括外汇市场,又包括短期货币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其中,外汇市场和短期货币市场的发育尤为重要。为了使人民币自由兑换后的外汇市场活跃,外汇供求相对平衡,除了必须要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工具的品种,还应允许有一定的外汇市场投机。第六个条件是:微观经济要有巨大的活力。货币自由兑换将会使国内价格体系与国外价格体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世界市场价恪的波动将反应得更直接、更频繁。因此,国内外价格体系的差异及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将对国内经济产生更大的、更直接的冲击。如果国内价格没有理顺,企业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对价格的变动反应不灵敏,那么部分企业在这种冲击下就难以立足和发展。另外,货币自由兑换后,尤其是我国复关后,外国商品的进口变得更加方便,对国内的产业结构会形成很大冲击。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要有完善的企业经营机制。第七个条件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时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要恰当.汇率水平恰当,不仅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也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保持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前提。当前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的外汇市场还不规范。2.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合理。三、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景我国政府为了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己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到目前,开放自由兑换所需要的条件已基本达到,有的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和完善的。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环境将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发展。在改革进展顺利和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预计在今后1-2年内我国将基本达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各种条件,届时我国就可以顺利地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题目2:.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浅析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一、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现状

(一)近年来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

财政政策取向是与对应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必然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保证社会就业率不受较大冲击。下表1显示了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情况。

自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历年财政政策毫无例外全部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这也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推动作用。

(二)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指向

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本部分中,我们以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财政投资的形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两年来新增投资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为1.26万亿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具体指向需以那些私人资本所无力或不愿进入的领域为主,从而起到补充社会投资失灵的作用。其中,居民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是财政政策通常指向的具体领域。

(三)近年来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

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具体来看,金融危机后五年来我国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在“三农”工作领域,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共支出4.47万亿元,建立健全了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国民教育领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达到7.79万亿元,全面实现了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自主创新领域,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达8729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在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项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至今已达到7.9亿人,等等。从这些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在当前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

我们知道,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往往不会只采取财政政策一种手段,而是通常要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一起实施。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必须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方面。下表2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基本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两个年度政府货币政策以适度宽松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自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通胀压力较大,因此货币政策转而以稳健为主,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事实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配合上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对经济基本面的应对性反应。

二、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它毕竟不能取代私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财政政策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加以使用,它不能也不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逐年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也有增加趋势。从不利的方面考虑,财政政策实施过速容易造成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反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此外,在具体实施方面,我国财政政策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从而限制了政策效果的有效发挥。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冲突

在实施中,中央政府出台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来具体落实。但是我们知道,自从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都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后果是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多方获取财力才能维持正常的事务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下拨的专门款项往往难以全部被用来投入相应领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央财政专款在地方被转做他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福利建设资金被用来发展城市经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最终效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发展自身经济往往也会出台一些地方性的财政规划,而这些财政规划有时也会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发生冲突。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尚存不足

无论宏观经济环境处于何种状态,单靠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有效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然,从政策实践中看,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从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程序看,其政策制定的具体部门是不一致的,这就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其次,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看,两者对于不同经济形势的刺激作用并不是对等的。比如在经济存在通胀风险的时期货币政策可能比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财政政策则又优于货币政策。因此这就要求实践中两种政策之间必须视情况灵活配合,才能起到良好调控效果。但是,当前的政策实践在这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它与货币政策一起构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进一步维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保证社会充分就业的基本目标,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科学正确的。当然,目前在财政政策实施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政策实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健全财政政策体系。注重协调好不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科学合理的分析过度财政支出所带来的财政赤字、挤出效应等负面影响。应切实把财政政策作为补充社会投资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对社会消费和支出的替代。二是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政策实施中的关系。应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建立政策支持体系,保证地方政府在贯彻财政政策时不变形不走样,切实把科学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为取得更好的宏观管理效果,实践中切实做好不同政策手段之间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仍不十分明朗,内外部经济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一方面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预防价格通胀的效果。此外,财政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宏观管理效果。题目3.以“政府预算管理过程”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政府财政预算及管理浅析【摘要】财政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进行自身财务管理最基本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在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入,我国的财政预算及管理等相关制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重大改革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财政相关管理制度也不断规范科学,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和层次,财政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能够达到规范科学管理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的现状,总结了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财政预算及管理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预算是指通过政府编制、国家立法机关审批的能够反映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的收支情况计划,是政府计划的财务反映。财政预算能够体现政府财政活动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作为政府调节经济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预算管理相关理论不断演化发展,从早期的单纯税收收入控制向支出管理控制转变,财政预算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愈加凸显,逐渐由单纯的经济工具变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预算管理同时也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财政预算和管理是政府政策的直接体现,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情况,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和规划,从而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规范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现状建立财政预算基本框架,预算编制实行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得到有效规范,确立了科学的财政预算支出定额体系,有利于财政预算编制向科学精确化发展。但是,财政预算编制缺乏有效的部门沟通,不了解实际需求,预算编制时间较短,精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财政部门及相关单位核定财政预算时,缺乏科学公正的计划和依据,不利于财政预算的科学合理化发展。财政预算已经全面向人大公开,随时接受监督,并且及时准确向下级有关单位进行公开批复。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能够将基本支出按不同标准和项目核算,财政项目支出实现了有据可循。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财政预算在公开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行政单位时有存在不公开财政预算相关信息的现象,造成了公开范围不广泛和公开深度不够。目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处于探索阶段,诸多问题显现出来。财政预算及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健全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政府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征,工作重点和工作范围不明确,不能客观有效的反映部门财政预算绩效水平的真实性。财政部门根据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要求,结合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相关需要,依托信息平台系统进行了财政管理相关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建立健全,将传统分散,各自独立的财政预算业务管理系统整合成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有关政府财政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基本财政预算业务信息的实时和充分共享,提升政府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有利于相关预算单位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现阶段的财政一体化系统良好,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相关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等缺陷。二、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某些部门和人员在资金使用权过大。我国财政预算编制存在编制比较粗糙和编制精细化程度不够以及缺乏计划性的问题。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财政预算支出是由财政部门单一决定的,容易出现预算外拨款。财政预算编制方法更新缓慢。传统方法不利于各部门财政预算支出分配格局,容易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加大预算支出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使得财政资金供求关系恶化,造成部门之间财政资金的分配不均现象,使财政预算严重与实际脱轨,助长财政预算支出的刚性增长,不利于财政预算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财政部门对相关预算单位了解不充分全面。对相关预算单位的资产等情况了解不彻底,预算虽细化,但科目所对应的人员以及资产使用情况却不能进行详细分析和掌握,这就不利于节约计划的进行,财政预算成果不理想,不利于正常活动的展开。2、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财政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超收超支现象。法律的不健全,预算编制的不完备等都会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不严格,使得财政预算资金遭到侵吞、挪用等,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不够完善,容易造成财政方面的损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权责不明,导致财政预算资金产生取得和分配的矛盾。财政管理的过程中,监督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绩效的综合考核机制。使得财政预算的整个过程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3、财政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预算编制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财政预算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人大监督并不十分有效,在实践中预算草案编制过于简单,各类款项没有细分过于笼统,部门预算没有列入预算编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开展。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财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财政预算监督机构不完备,相互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因此,在财政监督管理过程中无法形成合力,使得财政预算及管理中滞留、挪用财政预算资金现象时有发生。三、提高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的主要途径1、改革预算编制,编制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应该切实根据政府的预算安排有关指导思想以及原则等,计划和统筹安排预算内和预算外的每项财政性资金,制定和完善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要求,突出重点资金以有利于确保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要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集中财力办大事这一原则要求。有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政府的中心工作,适时计划和制定年度范围内的工作计划,并且做到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严格遵守预算标准和实际的财力许可,做到认真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的时候,要统筹考虑工作需要和实际财力许可,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公正合理的预算支出。应当实行部门预算公开制度,加强其约束力。2、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灵活性财政局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后,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安排全年各项支出。财政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预算拨款方面的管理,拨款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和进度执行。预算下达后原则上无重大国家政策调整的话一律不准调整,财政预算中没有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截留或者用作他处。各个财政预算单位要加强对公用经费管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节约开支的原则和规定执行,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该灵活处理各项问题,不能生搬硬套,但要对每一项财政支出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做到支出有据,数额准确。对于各个预算相关单位来说,应该预先考虑到预算弹性的可能,注意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的灵活变通性,使得财政预算及管理有一定的弹性范围。3、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及管理制度,规范财政预算追加为规范财政预算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达到有法可依的目的。针对问题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配套的法制保证。尤其是有关财政预算支出方面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此外,预算追加也是财政预算及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规范财政预算的追加行为。只有那些对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有着重要影响的才可以进行预算追加。预算追加应遵循事前审批原则,节约原则和分类管理原则。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以后才能实施,否则财政部门不能予以支付。严格控制出国、公务以及培训等的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应该将财政预算追加项目进行分类规划,以提高财政预算追加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4、健全财政预算监督体系强化人大的预算监督力度,实现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化向实质化的过渡,以增强财政预算及管理的约束实效性。强化财政预算的日常化管理,财政部门应该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定期检查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用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同时应该加强相关配套审计监督,事前应该参与财政预算编制的过程,在过程中增加审计环节,实现全方位的财政预算监督体系,充分利用好财政审计环节,进一步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控。社会监督也是财政预算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财政预算执行结果,才能更加确保财政预算工作有序规范发展。5、提高资金使用管理效率,引进绩效评价建立合理的财政预算及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财政资金提高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的财政预算能够在监督过程中向合理化、高效化趋势发展。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真实衡量财政预算及管理的成效和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绩效评价能够公平客观审核绩效目标,找到财政预算及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也能衡量工作成果。绩效评价能够有效的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向,考察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确保政府财力分配的合理公正性。四、总结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完善财政框架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并且深有成效。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仍需改进。不断完善财政预算及管理的改革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使财政预算及管理向着不断丰富和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决定了政府预算管理的成绩和效果,因此,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使公平公正原则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和运用,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参考文献】[1]倪炳锐:对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张虹: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分析的思考及对策[J].财经界,2010(20).[3]郭团军:刍议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有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0(12).[4]贾相朝:浅析乡镇财政部门预算规范化管理[J].中国经贸,2011(8).题目4.以“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所谓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我国政府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与政权结构适应,并同时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相应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人民预算。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现状,要适应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部门预算,重构复式预算和预算科目体系化,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加预算透明度,提高政府预算编制的法律性和权威性我国政府预算是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的功能,是我国财政的集中体现。政府总预算直接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资源,国家通过税收,公债等分配工具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及个人手中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集中起来,形成政府预算收入。政府预算作为财政分配的中心环节,在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不仅仅是一般的财政收支活动。如果通过收支活动有意识地为财政的调控功能服务,那么收支手段就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即是他主要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制定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平衡调整。实现其调节地方经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保持一个地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收支结构,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3,公平社会分配

此外,政府预算还有监督控制功能,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监督各方理财,预算作为财政的控制系统,它本身是制度体系。预算的监督控制效力乃是制度效力问题。从此意义上看,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实施的制度控制方法。但从长远上看,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并以经济预测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收支结构的调整。我国尽管也编制财政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但实际执行中与年度预算基本上还是两条路致使年度预算对财政经济的约束相当有限,不能瞻前顾后。2、预算编制方法不尽科学。各部门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基数法”固定了财政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格局,预算资金被套牢,财政无法根据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相应调整支出规模,制约了财政对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宏观调控。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基数法”实际上是增量预算,即财政支出只能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一般不能比上年基数减少。因此,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长年使用“基数法”,经过多年积累,基数成了常数,形成支出刚性,不管财政状况如何,支出一味地增长,不利于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3、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财政分配实际上只对预算内资金进行分配,而没有将预算外资金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财力来使用,导致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此外,地方预算的不完整性还表现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由于我国目前的支出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归类编制,不同部门、单位的资金性质不同、来源渠道不同,于是各种资金如行政经费、科研经费、基建支出等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和管理。这就使财政难以对一个预算单位的经费整体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加之预算编制较粗、管理水平不高、执行中随意性大。又由于预算编报没有经过编制部门的预算过程,使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不能及时细化到部门、项目,财政部门难以按法定的日期及时批复预算。4、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财政收支的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收入预算的编制上,往往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和领导意志,或者是国家已经确定了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比率,地方就只是一个执行的问题。在支出预算编制上,分析和科学论证做得很不够。“基数法”实施的后果,使各预算单位对“基数”重视有余,而对资金使用效益却过问甚少,因此不利于预算支出总量与结构的调整。5、预算编制有关职能不分。由于职能不分,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一方面,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职能不分,财政部门既负责预算的编制,又负责组织各部门预算的执行,这一机制就制约部门在组织预算执行中的积极性发挥。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不分,主要问题在于财政部门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楚,财政内部除预算管理部门外其他业务部门都编制预算,经常出现财务监督部门为其管辖的部门争预算、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随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地方预算管理正在逐改革。作为政府活动的一面镜子,为能够更加准确而详细地反映出政府活动的全貌,我们需要在深化,细化预算编制过程中广开思路,使预算编制体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题目5.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试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几种手段及其相互关系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几种手段(一)法律手段两个特征:普遍性和抽象性。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性手段,法律规则保证了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得以形成一种基本的经济秩序,这是社会经济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是主要手段。这些经济手段,通常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