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机电管理与实务》精华考点 73P_第1页
一建《机电管理与实务》精华考点 73P_第2页
一建《机电管理与实务》精华考点 73P_第3页
一建《机电管理与实务》精华考点 73P_第4页
一建《机电管理与实务》精华考点 73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

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精华考点机电工程常用材料及工程设备考点一、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通用机械设备指通用性强、用途较广泛的机械设备。主要有:风机、泵、压缩机、输送设备。一、泵的分类和性能按泵设备安装工程

离心式泵、旋涡泵、电动往复泵、柱塞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类别分

螺杆泵、齿轮油泵、真空泵、屏蔽泵、简易移动潜水泵往复泵回转泵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齿轮泵、螺杆泵和叶片泵按工作原理和结构

容积式泵形成分叶轮式泵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和旋涡泵按泵轴位置按吸口数目立式泵、卧式泵单吸泵、双吸泵按驱动泵的原动机

电动泵、汽轮机泵、柴油机泵、气动隔膜泵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和扬程,此外还有轴功率、转速、效率和必需汽蚀余量。二、风机的分类和性能设备安装工程类别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引风机、轴流通风机、回转式鼓风机、离心式鼓风机按气体在旋转叶轮内部流动方向

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按结构形式单级风机、多级风机按排气压强的不同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流量

(

风量

)、压力

(

风压

)、功率

(

轴功率

)、效率、转速、噪声、振动参数性能参数三、压缩机的分类和性能—1—往复式回转式活塞式、膜式容积式按压缩气体方式滑片式、螺杆式、转子式动力式轴流式、离心式、混流式按压缩次数按排气压力单级、两级、多级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按排气量大小

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容积、流量、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工作效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性能系数、噪声等性能参数四、输送设备的分类和性能带式输送机、链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小车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气力输送设备具有挠性牵引件无挠性牵引件主要参数螺旋输送机、滚柱输送机、气力输送机

(摩擦力和惯性

)输送能力、线路布置

(

水平运距、提升高度等

)、输送速度、主要工作部件的特征尺寸和驱动功率等考点二、专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一、电力设备的分类和性能1.锅炉:对外输出热介质并提供热能分类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锅炉部件和锅炉材料由锅和炉组成,盛水部件为锅,加热部分为炉组成蒸发量每小时生产的额定蒸汽量

t/h压力和温度蒸汽锅炉每平方米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发热率锅炉热效率量,kg/(m热水锅炉每小时每平方米受热面所产生的热量kJ(m

•h)2•h)主要参数工作强度热经济性2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单位时间内锅炉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2.风力发电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按安装场地分按叶片数量分陆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机组单叶片风电机组、双叶片风电机组、三叶片风电机组和多叶片风电机组直驱式风电机组双馈式风电机组无齿轮箱按驱动方式分叶轮和发电机之间有变速箱—2—按风叶的可调性分定浆距风电机组和变浆距风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参数

额定功率和叶轮直径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最重要的参数。3.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光伏发电

)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电站

)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公共电网、监控系统组成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分散

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组成

(由并网逆变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

)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连接电网来调节

)考点三、静置设备的分类和性能1.静置设备的分类(1)按设备的设计压力分为:常压设备低压设备中压设备高压设备超髙压设备真空设备P

0.1MPa0.1MPa≤P

1.6MPa1.6MPa≤P

10MPa10MPa≤P

100MPaP

≥100MPaP

0(2)按制造设备所需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3)按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容器、反应器、塔设备、换热器、储罐等。2.静置设备的性能静置设备的性能主要由其功能来决定,主要作用有:贮存、均压、热交换、反应、分离、过滤等。主要性能参数有容积、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换热面积、效率等。考点四、电气设备的分类和性能1.电动机的性能—3—特点序号电动机优点缺点1同步电动机转速恒定及功率因数可调

结构较复杂、价格较贵、启动麻烦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

与同步电动机比

功率因数不高23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格低廉、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坚固耐用、重量轻启动性和调速性能较差与直流电动机比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良好的启动、制动性能,平滑调

结构复杂,价格高速和较强的过载性能2.变压器的分类和性能(1)变压器是输送交流电时所使用的一种变换电压和变换电流的设备。依据分类按冷却介质按冷却方式按电源相数油浸式、干式、充气式自冷、蒸发冷却单相、三相、多相中小型变压器

(电压在

35kV

以下,容量在

10~6300kVA)、大型变压器(电压在

63~110kV,容量在

6300~63000kVA)、特大型变压器

(电压在220kV以上,容量在

31500~360000kVA)。按容量(2)变压器的性能变压器的性能由多种参数决定,其主要包括:工作频率、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电压比、效率、空载电流、空载损耗、绝缘电阻。3.高压断路器的性质(1)具有控制、保护和安全隔离作用。(2)具有灭弧特性。例如,高压油断路器以密封的绝缘油作为开断故障的灭弧介质,高压真空断路器利用高真空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六氟化硫断路器是利用六氟化硫

(SF6

)气体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均广泛应用于各个电压等级的电网中。机电工程专业技术—4—工程测量技术考点一、测量的方法一、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原理: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竖立在地面点上的标尺,来测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高程来推算出另外一点高程的方法。1.

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2.

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在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仪高法比高差法方便,因而仪高法在工程测量中被广泛采用。(

)

基准线测量原理基准线测量原理是利用经纬仪和检定钢尺,根据两点成一直线原理测定基准线。测定待定位点的方法有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1.

保证量距精度的方法返测丈量,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样方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一般应测量两测回以上。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2.

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安装基准线一般都是直线,只要定出两个基准中心点,就构成一条基准线。平面安装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3.

安装标高基准点的设置根据设备基础附近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的标志具体数值。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

0.5mm

以内。—5—4.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每隔适当距离选定一个基准点与起算基准点组成水准环线。例如,对于埋设在基础上的基准点,在埋设后就开始第一次观测、随后的观测在设备安装期间连续进行。二、机电工程测量的程序基本程序:确认永久基准点、线→设置基础纵横中心线→设置基础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安装过程测量控制→实测记录等。三、机电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测量(

)

连续生产设备安装的测量1.

安装基准线的测设:中心标板应在浇灌基础时,配合土建埋设,也可待基础养护期满后再埋设。放线就是根据施工图,按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来测定机械设备的纵、横中心线并标注在中心标板上,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线。设备安装平面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2.

安装标高基准点的测设:标高基准点一般埋设在基础边缘且便于观测的位置。标高基准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标高基准点;另一种是预埋标高基准点。采用钢制标高基准点,应是靠近设备基础边缘便于测量处,不允许埋设在设备底板下面的基础表面。3.

连续生产设备只能共用一条纵向基准线和一个预埋标高基准点。(

)

管线工程的测量3.

测量方法(1)

管线中心定位的测量方法定位的依据:根据地面上已有建筑物进行管线定位,也可根据控制点进行管线定位。例如,管线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主点。—6—(2)

地下管线工程测量地下管线工程测量必须在回填前,测量出起止点,窨井的坐标和管顶标高,应根据测量资料编绘竣工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

长距离输电线路钢塔架

(

铁塔

)

基础施工的测量1.

长距离输电线路定位并经检查后,可根据起止点和转折点及沿途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测设钢塔架基础中心桩,其直线投点允许偏差和基础之间的距离丈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中心桩测定后,一般采用十字线法或平行基线法进行控制,控制桩应根据中心桩测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2.

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其丈量长度不宜大于

80m,同时,不宜小于

20m。3.

考虑架空送电线路钢塔之间的弧垂综合误差不应超过确定的裕度值,一段架空送电线路,其测量视距长度,不宜超过

400m。4.

大跨越档距测量。在大跨越档距之间,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法测量。考点二、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水准仪仪器主要功能标高、高程经纬仪纵横轴线

(

中心线

)、建立按照测量控制网、全过程控制水平距离、水平角、坐标、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两点间距离全站仪电磁波测距仪大直径、长距离、回转型设备同心度的找正测量以及高塔体、高塔架安装过程中同心度的测量控制激光准直仪激光指向仪高层建筑、烟囱、电梯等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点的竖向引测和垂直度的测量激光准直

(

铅直

)

仪起重技术考点一、起重机的分类(

)

起重机械的分类—7—1.轻小型起重设备分类

(

非标准起重机

):千斤顶、滑车、起重葫芦和卷扬机。2.起重机分类:桥架型、臂架型、缆索型(二

)起重机械使用范围1.流动式起重机: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2.塔式起重机:适用于在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构件、设备

(设施

)的吊装,作业周期长。3.

桅杆式起重机: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非标准起重机

)考点二、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名称具体内容指设备、吊钩组件、

吊索(吊钩以上滑轮组间钢丝绳质量)、吊具及其他附件等的质量总和。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Qmax>Q≥Q1+Q2[注意

]:1.起重机若要安全起吊,额定起重量应大于吊装载荷。2.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

80%。最大幅度: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最大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高度应满足

H>h1+h2+h3+h4考点三、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8—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

选用步骤1.

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再确定作业半径。2.

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外形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和作业半径,依据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3.

根据已确定的作业半径

(

回转半径

)、臂长,依据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4.

如起重机的额度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选。5.

计算吊臂与设备

(

平衡梁

)

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

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要求1.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

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

)

的地基都应进行处理。2.

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9—考点四、吊具的种类与选用要求(一

)钢丝绳类型特性应用6×19

钢丝直径较大,强度较高,但柔性差

缆风绳6×37

介于上下两者中间跑绳和吊索吊索

(千斤绳或绳扣,用于连接起重机吊钩和被吊装设备

)6×61

钢丝最细,柔性好,但强度较低吊索俗称千金绳或绳扣,若采用

2

个以上吊点起吊,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夹角不宜小于

60˚(二

)安全系数钢丝绳的使用场合作拖拉绳安全系数≥3.5≥5作卷扬机走绳作捆绑绳扣使用作系挂绳扣≥6≥5作载人吊篮≥14(三

)滑轮组1.常用穿绕方法:顺穿

(≤3门

)、花穿

(4~6门

)、双跑头顺穿

(≥7门

)。2.穿绕滑轮组时,必须考虑动、定滑轮承受跑绳拉力的均匀;穿绕方法不正确,会引起滑轮组倾斜而发生事故(四

)平衡梁1.作用(1)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2)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3)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4)多机抬吊时,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2.选用起重作业中,一般都是根据设备的重量、规格尺寸、结构特点及现场环境—10—要求等条件来选择平衡梁的型式,并进过设计计算来确定平衡梁的具体尺寸。考点五、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管理(一

)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1)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①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②工程概况;③吊装工艺设计;④吊装组织体系;⑤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⑥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⑦吊装应急预案;⑧吊装计算校核书。(2)吊装计算校核书的内容①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②吊装安全距离核算;③吊耳强度核算;④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二

)管理要点1.方案编制(1)“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属于危大工程。(2)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2.方案实施(1)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有关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3)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施工现场履职。(4)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三)应急处置演练应依据专项施工方案应急处置要求活动,达到检验应急处置方案、提高救—11

—援人员处置事故能力、提高救援队伍协作能力、完善应急处置技术水平、补充完善应急装备和物资等目的。考点六、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起重机械失稳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超载预防措施严禁超载支腿不稳定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基础,确保支腿稳定起重臂杆仰角最大不超过

78°,最小不低于

45°严格机械检查起重臂杆仰角超限机械故障2.吊装系统失稳吊装系统失稳主要原因预防措施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多机吊装不同步,荷载分配不均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

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配不均

同步指挥协调失误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3.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主要原因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性加固或加大截面考点七、桅杆的稳定性(一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1.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

6

根至

8

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12—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

2根。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

30˚,最大不得超过

45˚3.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

60˚4.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5.需要移动的枙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考点八、地锚的种类及要求1.全埋式地锚:承受较大的拉力,适于重型吊装。2.活动式活动地锚:承受的力不大,重复利用率高,适合改、扩建工程。3.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在利用已有建筑物前,必须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使用时应对基础、柱子的棱角进行保护。焊接技术考点一、焊接材料

+

设备的分类与选用原则一、焊接材料(一

)碱性焊条与酸性焊条工艺性能对比序号项目药皮氧化还原性对水、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电弧稳定性电源极性碱性焊条还原性强酸性焊条氧化性强不敏感123456789敏感应采用短弧操作直流、反极性一般稳定、可长弧操作交、直流两用好耐大电流焊缝成形一般、熔深较深呈结晶状好、熔深较浅玻璃状熔渣结构脱渣性不同品牌有好坏差异较多好焊接烟尘少—13—1011扩散氢含量低高好全位置焊接操作性一般考点二、常用焊接方法及特点名称要点(1)机动性和灵活性好;电弧焊(2)焊缝金属性能良好;(3)工艺适应性强

(可以焊接除活性金属以外的大多数金属结构材料

)(1)具有焊条电弧焊的特点(2)自有的特点钨极惰性气体

1)电弧热量集中,可精确控制焊接热输入,焊接热影响区窄。2)焊接过保护焊程不产生熔渣、无飞溅,焊缝表面光洁。3)焊接过程无烟尘;熔池容易控制;焊缝质量高。4)

焊接工艺适用性强。几乎可以焊接所有的金属材料。5)焊接参数可精确控制,易于实现焊接过程全自动化。考点三、焊接工艺评定

(

验证性试验

)(一

)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及其作用1.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焊接工艺评定是指为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2.焊接工艺评定作用(1)验证施焊单位能力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条件下,焊接成合格接头的能力。(2)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的依据工程产品施焊前,应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QR)

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WWI),用于指导焊工施焊和焊后热处理工作,一个

WWI

可以依据一份或多份PQR

编制;一份

PQR

可用于编制多份焊接工艺规程。(二

)焊接工艺评定步骤1.焊接工艺评定的委托—14—施工单位应采取内部委托自行组织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任何施焊单位不允许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

(PWPS的编制、试件焊接等

)委托另一个单位来完成。试件和试样的加工、无损检测和理化性能试验等可委托分包。4.试件检验焊评试件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5.签发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应由企业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签字。考点四、焊接工艺指导书及焊接工艺技术(一

)编制要求1.

WPS

必须由单位自行编制,不得沿用其他企业的

WPS,

也不得委托其他单位编制用以指导本单位焊接施工的

WWI。(2)编制

WPS应以

PQR为依据,还要综合考虑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要求、产品使用和施工条件等情况。(3)当某个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变化超出标准规定的评定范围时,均需要重新获得相匹配的

PQR,重新编制

WPS。(4)WPS和

WWI的编制人,均应具有一定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二

)审核及焊前技术交底1.应由本单位焊接技术负责人批准

WPS。2.焊前技术交底焊接作业前,应由焊接技术人员向焊工发放相应的

WWI,

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包括:焊接工程特点、WPS

内容、焊接质量检验计划、进度要求等。—15—3.超次返修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

2

次。如超过

2

次,返修前应编制超次返修技术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三

)特殊材料焊接工艺措施1.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1)产生延迟裂纹的原因产生延迟裂纹与焊缝含扩散氢、接头所承受的拉应力以及由材料淬硬倾向决定的金属塑性储备有关,是三个因素中的某一因素与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低合金高强钢中。(2)防止产生延迟裂纹的措施1

)应采取焊条烘干、减少应力、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措施外,尽量严格执行焊后热消氢处理的工艺,必要时打磨焊缝余高。2

)

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当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

200~350˚C,并保温缓冷。考点五、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及其控制一、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可减小变形量,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3)优化设计结构,如将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减小焊缝热塑变的范围,从而降低焊接应力;(2)

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使焊缝有自由收缩的余地,降低焊接中的残余应力;(3)层间进行锤击:使金属晶粒间的应力得以释放,能有效地减少焊接残余应力从而降低焊接应力;—16—(4)

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

(

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

);(5)

焊接高强钢时

,

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

预热。(7)

消氢处理:降低焊缝中的含氢量,减小氢致集中应力;(8)

焊后热处理:整体高温回火。(9)

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一般大型焊件使用振动器消除应力。设备简单、成本低,时间比较短。二、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

焊接变形的危害降低装配质量、影响外观质量、降低承载力、增加矫正工序、提高制造成本等五个方面。(

)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1.

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焊缝位置、数量、长度、坡口形式2.

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预留收缩余量法、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合理选择装配程序3.

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合理的焊接方法、合理的焊接线能量、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考点六、焊接检验方法分类1.

破坏性检验常用的破坏性检验包括:力学性能试验

(

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断裂性试验、疲劳试验

)、弯曲试验、化学分析试验

(

化学成分分析、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焊条扩散氢含量测试

)、金相试验

(

宏观组织、微观组织

)、焊接性试验、焊缝电镜。—17—2.非破坏性检验常用的非破坏性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考点七、焊接过程质量检验(一

)施焊过程检验1.定位焊缝2.焊接线能量与焊接线能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线能量的计算公式为:q=IU/v3.多层

(道

)焊4.后热(二

)焊缝检验1.外观检查(1)焊缝表面2)

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包括: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外露夹渣、未焊满。允许存在的其他缺陷情况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例如,咬边、角焊缝厚度不足、角焊缝焊脚不对称等。2.无损检测(1)焊接工程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及代号射线检测

(RT),常用检测设备和器材:可以使用两种射线源:X

射线和

γ

射线。超声检测

(UT),常用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和衍射时差法超声波检测仪

(称

TOFD)磁粉检测

(MT),常用检测设备和器材:磁粉探伤机。渗透检测

(PT),渗透检测剂。目视检测,常用照明光源、反光镜和低倍放大镜等。(2)焊缝内部无损检测—18—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大于

390MPa

时,焊接完毕后至少经过

24h后再进行无损检测。2)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无损检测,但是,该材料制造的球罐,应当在焊接结束至少

36h后进行无损检测。3)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考点一、设备基础的种类及应用依据分类特点素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基础承受荷载较小、变形不大承受荷载较大、变形较大允许产生沉降的结构,如大型储罐材料组成扩展基础

将上部荷载进行扩散并传递到地基上底面积受到限制、地基承载力较低、对允许联合基础

振动线位移控制较严格的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如轧机、铸造生产线、玻璃生产线浅基础深基础配置于上部设备之下的无筋或有筋的整体基础形式独立基础埋置深度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适于需要减少基础振幅、减弱基础振动或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的精密、大型设备基础。如透平压缩机、汽轮发电机组、锻压设备桩基础沉井基础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式基础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刚度很大的块体基础,广泛应用于设备基础大块式箱式基础由底板、顶板和承重的纵向、横向墙体组成的基础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由顶层梁板、立柱和底层梁板结构组成的基础,适用于作为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基础。框架式基础减振基础可以消减振动能量的基础在基础底部设置隔热、保温层的基础,适用于有特殊保温要求的设备基础绝热层基础—19—考点二、设备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要求1.混凝土强度(1)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时,可请有检测资质的工程检测单位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2)重要的设备基础应做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详细记录。2.设备基础位置和尺寸的验收要求主要检查项目:①基础的坐标位置;

②不同平面的标高;

③平面外形尺寸;

④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⑤凹槽尺寸;

⑥平面的水平度;⑦基础的垂直度;

⑧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⑨预埋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垂直度;

⑩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的标高、中心线位置、带槽锚板和带螺纹锚板的水平度等。3.预埋地脚螺栓的验收要求(1)直埋地脚螺栓中心距、标高及露出基础的长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中心距应在其根部和顶部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标高应在其顶部测量(2)直埋地脚螺栓的螺母和垫圈配套,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3)T

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埋设

T

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应牢固、平正,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4)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

10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机械设备安装程序考点一、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施工准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20—与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转→工程验收。考点二、机械设备安装主要工序内容1.

基础测量放线(1)

设备基础测量放线是实现机械设备平面、空间位置定位要求的重要环节,设备安装的定位依据通常称为基准线(平面)和基准点(高程)。(2)

设备就位前,应按设备布置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标高线,划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和基准点。(3)

生产线的纵、横向中心线以及主要设备的中心线应埋设永久性中心线标板,主要设备旁应埋设永久性标高基准点,使安装过程和生产维修均有可靠的依据。例如:烧结机的主轴线

(

纵向中心线

)

和头部大星轮轴线

(

横向中心线

)。对于重要、重型、特殊设备需设置沉降观测点,例如:汽轮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组。2.

垫铁设置

(

找正、调平、荷载传递

)设置垫铁的作用,一是找正调平机械设备,通过调整垫铁的厚度,可使设备安装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标高和水平度;二是能把设备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3.

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1)

设备调整应根据设备技术文件或规范要求的精度等级,调整设备自身和相互位置状态,例如:设备的中心位置、水平度、垂直度、平行度等。(2)

精度检测是检测设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如垂直度、平行度、同轴度等。4.

设备固定与灌浆(1)

对于解体设备应先将底座就位固定后,再进行上部设备部件的组装。(2)

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浆是在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孔进行的灌浆。二次灌浆是在设备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项目合—21—格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的灌浆。机械设备安装方法考点一、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的安装包括:轮系装配及变速器安装,联轴器安装,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安装,轴和套热

(冷

)装配,液压元件安装,气压元件安装,液压润滑管路安装等。(一

)齿轮装配要求1.

齿轮装配时,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0.05mm塞尺检查不应塞入。2.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齿宽

B≤100mm时,轴向错位应

≤5%B;(2)齿宽

B>100mm时,轴向错位应

≤5mm。3.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

3

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

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

2根铅丝。4.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将颜色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

3-4转。(2)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二

)联轴器装配要求测量项目测量方法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应每转

90˚测量一次,并记录

5

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径向位移轴向位移端面间隙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时,应将两轴的轴向相对施加适当的推力,消除轴向窜动的间隙后,再测量其端面间隙值。(三

)轴承装配要求1.滑动轴承装配—22—(1)瓦背与轴承座孔的接触要求、上下轴瓦中分面的接合情况、轴瓦内孔与轴颈的接触点数,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对于厚壁轴瓦,在未拧紧螺栓时,用

0.05mm

塞尺从外侧检查上下轴瓦接合面,任何部位塞入深度应不大于接合面宽度的

1/3;对于薄壁轴瓦,在装配后,在中分面处用

0.02mm

塞尺检查,不应塞入。薄壁轴瓦的接触面不宜研刮。(2)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

1/2~1/3。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

3倍。2.滚动轴承装配装配方法有压装法和温差法两种。考点二、机械设备固定方式固定

(

短地脚螺栓,没有强烈振动和冲击

)、活动

(

长地脚螺栓,可拆卸,有强烈振动和冲击、重型机械设备地脚螺栓(1)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7倍的胀锚地脚螺栓直径(2)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强度不得小于

10MPa(3)钻孔处不得有裂缝,钻孔时应防止钻头与基础中的钢筋、埋管等相碰(4)钻孔直径和深度应与胀锚地脚螺栓相匹配。胀锚地脚螺栓1H413014机械设备安装精度控制要求考点

1】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12设备基础垫铁强度不够、沉降不均匀和抗振性能不足垫铁主要影响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灌浆主要影响强度和密实度垂直度和紧固力灌浆34地脚螺栓设备制造及装

设备制造: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解体设备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包括各运动部件之配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仪器精度和基准精度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56测量误差环境因素基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23—电机安装与调试技术考点一、变压器安装基础工作要求1.开箱检查(1)按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规格型号并应与设计相符,附件与备件齐全无损坏;(2)变压器无机械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无锈蚀;(3)油箱密封应良好,带油运输的变压器,油枕油位应正常,油液应无渗漏;(4)绝缘瓷件及铸件无损伤、缺陷及裂纹;(5)充氮气或充干燥空气运输的变压器,应有压力监视和补充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正压,气体压力应为

0.01~0.03MPa2.变压器二次搬运(1)变压器二次搬运可采用滚杠滚动及卷扬机拖运的运输方式;(2)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挂在油箱的吊钩上,变压器顶盖上部的吊环仅作吊芯检查用,严禁用此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3)变压器搬运时,将高低压绝缘瓷瓶罩住进行保护,使其不受损伤;(4)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或振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

15°,以防止倾斜使内部结构变形;(5)用千斤顶顶升大型变压器时,应将千斤顶放置在油箱千斤顶支架部位,升降操作应协调,各点受力均匀,并及时垫好垫块。3.变压器吊芯

(器身

)检查(1)检查内容

:铁芯检查;绕组检查;绝缘围屏检查;引出线绝缘检查;无励磁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绝缘屏障检查;油循环管路与下轭绝缘接口部位检查。—24—(2)器身检查完毕后,必须用合格的变压器油进行冲洗,并清洗油箱底部,不得有遗留杂物。箱壁上的阀门应开闭灵活、指示正确。4.变压器就位(1)变压器就位可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2)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墙尺寸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图纸无标注时,纵向按轨道定位,并使屋内预留吊环的垂线位于变压器中心;(3)变压器基础的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顶盖,沿气体继电器的气流方向有

1.0%~1.5%的升高坡度;(4)变压器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符;(5)装有滚轮的变压器,滚轮应转动灵活,在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5.变压器接线(1)变压器的一、二次接线、地线、控制导线均应符合相应的规定,油浸变压器附件的控制导线,应采用具有耐油性能的绝缘导线(2)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的施工,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3)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必须直接与接地装置引出的接地干线进行连接,变压器箱体、支架或外壳应进行接地

(PE),且有标识。所有连接必须可靠,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4)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靠近变压器处,宜做一个可拆卸的连接点。考点二、变压器送电前检查和试运行1.送电前的检查(1)各种交接试验单据齐全,数据符合要求;(2)变压器应清理、擦拭干净,顶盖上无遗留杂物,本体、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应无缺损,且不渗油;(3)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相位正确,绝缘良好;—25—(4)接地线良好且满足设计要求;(5)通风设施安装完毕,工作正常,事故排油设施完好,消防设施齐备;(6)油浸变压器油系统油门应打开,油门指示正确,油位正常;(7)

油浸变压器的电压切换装置及干式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放置正常电压档位;(8)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及联动试验正常2.送电试运行(1)变压器第一次投入时,可全压冲击合闸,冲击合闸宜由高压侧投入。(2)变压器应进行

5次空载全压冲击合闸,应无异常情况;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l0min;全电压冲击合闸时,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作。(3)油浸变压器带电后,检查油系统所有焊缝和连接面不应有渗油现象。(4)变压器并联运行前,应核对好相位。(5)变压器试运行要注意冲击电流、空载电流、一、

二次电压、温度,并做好试运行记录。(6)变压器空载运行

24h,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负荷运行。考点三、变压器的交接试验1.绝缘油试验或

SF6

气体试验(1)绝缘油的试验类别、试验项目及试验标准应符合相关规定。(2)SF6

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应进行

SF6

气体含水量检验及检漏。SF6

气体含水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变压器应无明显泄漏点。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1)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2)1600kVA

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

4%

;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各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

2%。—26—(3)1600kVA

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差别不应大于

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

1%。2.检查所有分接的电压比(1)

电压等级在

35kV

以下,电压比小于

3

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应为±1%;(2)其他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下电压比允许偏差不应超过

±0.5%;(3)其他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

(%)的

1/10以内,且允许偏差应为

±1%。4.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可以采用直流感应法或交流电压法分别检测出变压器三相绕组的极性和连接组别。5.测量铁心及夹件的绝缘电阻(1)在变压器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应进行铁芯对地、有外引接地线的夹件对地及铁芯对夹件的绝缘电阻测量;(2)变压器上有专用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后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3)采用

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应为

1min,

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6.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用

2500V摇表测量各相高压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值,用

500V摇表测量低压各相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值。测量完后,将高、低压绕组进行放电处理。吸收比是通过计算得出的,测绝缘电阻时,摇表摇

15s和

60s时,阻值有差异,此时的比值就是吸收比。7.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试验(1)电力变压器新装注油以后,大容量变压器必须经过静置

12h才能进行耐压试验。对

10kV以下小容量的变压器,一般静置

5h以上才能进行耐压试验。(2)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不但对绕组,对其他高低耐压元件都可进行。进行—27—耐压试验前,必须将试验元件用摇表检查绝缘状况。8.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1)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

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

5min,应无异常现象,其中

750kV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第一次冲击合闸后的带电运行时间不应少于

30min,其后每次合闸后带电运行时间可逐次缩短,但不应少于

5min;(2)冲击合闸宜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应接地。9.检查相位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应与电网相位一致。考点四、电动机安装前的检查1.开箱检查(1)包装及密封应良好;电机的功率、型号、电压应符合要求;电机外壳有无损伤,风罩、风叶是否完好;盘动转子检查转动部分应无卡阻或碰击等现象。(2)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动机,其铁芯、转子和轴颈应完整,无锈蚀现象。电动机的附件应无损伤。(3)空气间隙的不均匀度应符合该产品的技术规定。当无规定时,各点空气间隙和平均空气间隙之差值与平均空气间隙之比宜为

±5%。(4)三相绕组是否断路、三组绕组的电流电阻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电动机的各相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5)电动机的引出线端子焊接或压接应良好,编号齐全,裸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6)绕线式电动机应检查电刷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应有“启动”“运行”的标志,动作顺序应是先短路集电环,再提起电刷。2.抽芯检查—28—(1)电动机出厂期限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若制造厂无保证期限,出厂日期已超过

1年。(2)经外观检查或电气试验,质量可疑时。3.电动机必须干燥的情形(1)lkV及以下电动机使用

500-1000V摇表,绝缘电阻值不应低

1MΩ/kV。(2)lkV

以上使用

2500V

摇表,定子绕组绝缘电阻

不应低于

1MΩ/kV,转子绕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0.5MΩ/kV,并做吸收比

(R60/R15)

试验,吸收比不小于

1.3。4.电动机的干燥方法(1)外部加热干燥法;(2)电流加热干燥法5.电动机干燥时注意事项(1)在干燥前应根据电动机受潮情况制定烘干方法及有关技术措施。(2)烘干温度缓慢上升,一般每小时的温升控制在

5~8℃。(3)干燥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干燥最高允许温度应按绝缘材料的等级来确定,一般铁芯和绕组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

70~80℃。(4)干燥时不允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应用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或温差热电偶。(5)定时测定并记录绕组的绝缘电阻、绕组温度、干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环境温度。测定时一定要断开电源,以免发生危险。(6)当电动机绝缘电阻达到规范要求,在同一温度下经

5h稳定不变后认定干燥完毕。考点五、电动机安装与接线1.电动机安装要求(1)安装时应在电动机与基础之间衬垫一层质地坚硬的木板或硬塑胶等防—29—振物;(2)地脚螺栓上均要套用弹簧垫圈,拧紧螺母时要按对角交错次序拧紧;(3)应调整电动机的水平度,一般用水平仪进行测量;(4)电动机垫片一般不超过

3块,垫片与基础面接触应严密,电动机底座安装完毕后进行二次灌浆。2.电动机接线方式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按电源电压和电动机额定电压的不同,可接成星形

(Y)或三角形

(△

)两种形式。3.危险环境下电动机接线要求(1)爆炸危险环境内电缆引入防爆电动机,可采用挠性钢导管,其与防爆电动机接线盒之间,应按防爆要求加以配合。(2)电缆引入装置或设备进线口的密封应符合要求。考点六、电机试运行1.试运行前的检查(1)应用

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对于

380V的异步电动机应不低于

0.5MΩ。(2)检查电动机安装是否牢固,地脚螺栓是否全部拧紧。(3)

电动机的保护接地线必须连接可靠,接地线

(

铜芯

)

的截面不小于4mm

,有防松弹簧垫圈。2(4)检查电动机与传动机械的联轴器是否安装良好。(5)检查电动机电源开关、启动设备、控制装置是否合适。熔丝选择是否合格。热继电器调整是否适当。断路器短路脱扣器和热脱扣器整定是否正确。(6)通电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不正确时,在电源侧或电动机接线盒侧任意对调两根电源线即可。(7)对于绕线型电动机还应检查滑环和电刷—30—2.

试运行中的检查(1)

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应符合要求,无杂声;(2)

换向器、滑环及电刷的工作情况正常;(3)

检查电机温度,不应有过热现象;(4)

振动

(

双振幅值

)

不应大于标准规定值;(5)

滑动轴承温升和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规定值;(6)

电动机第一次启动一般在空载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为

2h,并记录电动机空载电流。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考点一、工业管道的分类1.

工业管道可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其中非金属管道又可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管道和有机非金属材料管道。2.

按管道设计压力可分为: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和超高压管道。3.

按管道输送介质的温度可分为:低温管道、常温管道、中温管道和高温管道。考点二、工业管道安装的施工程序1.

管道工程安装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支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安装→仪表安装→试压清洗→防腐保温→调试及试运行→交工验收。2.

工程交接验收的技术资料(1)技术文件1)管道元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和复检、试验报告。2)管道安装竣工图,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单。—31—3)无损检测和焊后热处理的管道,在管道轴测图上准确表明焊接工艺信息。例如,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焊缝位置、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和硬度检验的焊缝位置等。(2)施工检查记录管道元件检查记录,阀门试验记录,管道弯管加工记录,管道焊接检查记录,焊缝返修检查记录,管道安装记录,管道隐蔽工程记录,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安全保护装置安装检查记录,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记录,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记录,管道防腐、绝热施工检查记录等。(3)试验报告安全阀校验报告,磁粉检测报告,渗透检测报告,射线检测撤告,超声检测报告,管道热处理报告,硬度检测报告、光进分析及其他理化试验报告等。考点三、工业金属管道安装前的检验序号

项目内容说

明①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材料标准、管道元件标准、专业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定。②管子、管件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的内容应符合要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③当对管道元件或材料的性能数据或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在异议未解决之前,该批管道元件或材料不得使用。(1)

有合格的制造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1(2)

外观质量应不存在裂纹、凹陷、孔洞、砂眼、重皮、焊缝外观质量和几

不良、严重锈蚀和局部残损等不允许缺陷;几何尺寸的检查是何尺寸的

主要尺寸的检查;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拯识应清晰完整,能够追检查验收

溯到产品的质量文件,对管道元件和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32—铬钼合金钢、含镍合金钢、镍及镍合金钢、不锈钢、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做好标识;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元件和材料,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低合金钢接触;设计文件规定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管道元件和材料,其盘验结果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GC1

级管道的管子、管件在使用前采用外表面磁粉或渗透无损检测抽样检验,要求检验批应是同炉批号、同型号规格、同时刻货;管道元件及材

(3)

殊料的检

材质检验验1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l0MPa管道的管子、管件,经磁粉或渗透检测发现的表面缺陷应进行修磨,修磨后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名义壁厚的

90%,且不得小于设计壁厚。(1)

阀门应完好,开启机构应灵活,阀门应无歪斜、变形、卡涩现检查象,标牌应齐全。①应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阀门

(2)

②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检验

压力试验

1.5

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1

倍,和密封试

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5min,无特殊规定时,试验温度为2验5℃

~40℃,低于

5℃时,应采取升温措施,③安全阀的校验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安全阀校验应做好记录、铅封,并出具校验报告。考点四、管道安装技术要点1.管道敷设及连接(1)管道的坡度、坡向及管道组成件的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规定。(2)埋地管道安装应在支承地基或基础检验合格后进行,埋地管道防腐层的施工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3)管道连接时,不得强力对口,端面的间隙、偏差或不同心等缺陷不得采用加热管子、加偏垫等方法消除。(4)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划痕、斑点等缺陷;法兰连接与钢制管道同心,螺栓应能自由穿入,法兰接头的歪斜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应对称紧固。—33—(5)

螺纹管道安装前,螺纹部分应清洗干净,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缺陷。密封面及密封垫的光洁度应符合要求,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锈蚀斑点等缺陷,用于螺纹的保护剂或润滑剂应适用于工况条件,并对输送的流体或管道材料均应不产生不良影响。(6)

管道与大型设备或动设备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定位并紧固地脚螺栓后进行;无论是焊接还是法兰连接,连接时都不应使动设备承受附加外力。(7)

大型储罐的管道与泵或其他有独立基础的设备连接,应在储罐液压

(

充水

)

试验合格后安装;或在储罐液压

(

充水

)

试验及基础初阶段沉降后,再进行储罐接口处法兰的连接。(8)

伴热管及夹套管安装:1)

伴热管与主管平行安装,并应能自行排液。当一根主管需多根伴热管伴热时,伴热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固定;2)

不得将伴热管直接点焊在主管上;对不允许与主管直接接触的伴热管,在伴热管与主管间应设置隔离垫;伴热管经过主管法兰、阀门时,应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3)夹套管外管剖切后安装时,纵向焊缝应设置易于检修部位;4)

夹套管支承块的材质应与主管内管材质相同,支承块不得妨碍管内介质流动。(9)

防腐蚀衬里管道安装应采用软质或半硬质垫片安装,不得施焊、加热、碰撞或敲打。搬运和堆放衬里管段及管件时,应避免强烈振动或碰撞;对于有衬里的管道组成件,存放环境要适宜。(10)

对非金属管道的连接,在编制连接作业工艺文件前应咨询生产厂家;尽量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过低、大风等恶劣环境下施工,并避免强烈阳光直射。2.

管道保护套管安装管道穿越道路、墙体、楼板或构筑物时,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进行保护,除了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焊缝不应设置在套管内;(2)

穿越墙体的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3)

穿越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

50mm;—34—(4)穿越屋面的套管应设置防水肩和防水帽;(5)管道与套管之间应填塞对管道无害的不燃材料。3.阀门安装(1)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检查阀门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2)

当阀门与金属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开启状态下安装,对接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当非金属管道采用电熔连接或热熔连接时,接头附近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3)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接向安全地点;在安全阀的进、出管道上设置截止阀时,应加铅封,且应锁定在全开启状态。4.支、吊架安装(1)支、吊架安装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固定支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或标准图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2)无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吊点应设在位移的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

1/2偏位安装。两根有热位移的管道不得使用同一吊杆。在热负荷运行时,应及时对支、吊架进行检查与调整。(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位移值的

1/2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绝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4)弹簧支、吊架的弹簧高度,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安装,弹簧应调整至冷态值,并做记录。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如定位销

(块

),应待系统安装、试压、绝热完毕后方可拆除。5.静电接地安装(1)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管子间应导电;(2)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不得与—35—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同材质连接板过渡;(3)静电接地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测试,电阻值超过规定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考点五、管道试压技术要求1.

管道系统试验的主要类型试验目的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真空度试验检查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检查管通系统中的泄漏点检查管道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的增压率2.

管道系统试压前应具备的条件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质量合;2)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3)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4)试验用的压力表在周检期内并已经校验,压力表不少于

2

块,精度不低于

1.6

级,表的满刻度值为被测最大压力的

1.5~2

倍。5)管道已按试验方案进行了加固;6)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隔离措施隔开;7)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加以隔离。3.

管道压力试验的一般规定1)压力试验宜以液体为试验介质,当管道设计压力小于等于

0.6MPa

时,可采用气体,但应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2)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压力试验。试验时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3)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试验,压力试验温度严禁接近金属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4)试验过程发现泄漏不得带压处理,消除缺陷后重新进行试验。—36—4.

管道液压试验实施要点1)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对不锈钢管道、镍及镍合金管道,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2)试验前,注入液体时应排尽空气;3)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4)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且不得低于

0.4MPa;5)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

30min,检查压力表有无压降、管道所有部位有无渗漏和变形。5.

管道气压试验实施要点气压试验是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要求,选用气体介质进行的压力试验。采用的气体为干燥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不易燃和无毒的气体。1)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15

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为

0.2MPa。4)试验应缓慢升压,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

时,如未发现异常和泄露,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

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0min,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采用发泡剂、显色剂、气体分子感测仪或其他手段检验无泄漏为合格。6.

泄漏性试验的实施要点1)输送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可燃介质的管道,必须进行泄漏性试验;2)泄漏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氮气或其他不易燃和无毒的气体;3)泄漏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4)泄漏性试验可结合试车一并进行;5)泄漏性试验应逐级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停压

10min,采用涂刷中—37—性发泡剂等方法巡回检查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者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所有密封点无泄漏为合格。7.

真空度试验的实施要点1)真空系统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还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

24h

的真空度试验。2)真空度试验按设计文件要求,对管道系统抽真空,达到设计规定的真空度后,关闭系统,24h

后系统增压率不应大于

5%。六、管道冲洗的规定及实施要点1.

一般规定:(1)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吹扫与清洗,并编制吹扫与清洗方案。(2)管道吹扫与清洗应根据对管道的使用要求、工作介质、系統回路、现场条件及管道内表面的脏污程度确定合适的吹洗方法;①公称直径大于等于

600mm

的液体或气体管道采用人工清理;②公称直径小于

600mm

的液体管道采用水冲洗;③公称直径小于

600mm

的气体管道采用空气吹扫;④蒸汽管道采用蒸汽吹扫;⑤非热力管道不得用蒸汽吹扫。(3)管道吹洗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4)清洗排放的脏液不得污染环境,严禁随地排放;(5)吹扫时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吹扫口严禁站人;(6)管道吹洗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共同检查确认,并填写“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检查记录”及管“道隐蔽工程(封闭)记录”。2.

水冲洗实施要点(1)水冲洗应使用洁净水,冲洗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钢管道,水中氯离—38—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2)水冲洗流速不小于

1.5m/s,冲洗压力不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3)水冲洗排放管的截面积不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积的

60%;(4)应连续进行冲洗,当设计无规定时,排出口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水目测一致为合格,水冲洗合格后,及时将管内积水排净并吹干。3.油清洗实施要点机械设备的润滑、密封、控制系统的油管道,应在设备及管道酸洗合格后,系统试运转前进行油冲洗。不锈钢油系统管道宜采用蒸汽吹净后进行油清洗。实施要点如下:(1)油清洗应采用循环的方式进行。(2)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管道油清洗后采用滤网检验。(3)油清洗合格后的管道,采取封闭或充氮保护措施。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考点一、塔器安装技术(一)整体安装程序塔器现场检查验收→基准线标识→运放至吊装要求位置→基础验收、设置垫铁→整体吊装、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二次灌浆(二)产品焊接试件(1)塔器现场组焊必须制备产品焊接试板(以下称试板)(2)试板材料应与塔器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相同牌号、相同厚度和相同热处理状态。(3)试板的试验项目至少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不合格项目应进行复验。考点二、塔器设备水压试验—39—1.试验介质宣采用洁净淡水,奥氏体不锈锅制塔器用水做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25ppm。2.在塔器最高点与最低点且便于观察的位置,各设置一块压力表;两块压力表的量程应相同,且校验合格并在校验有效期内;压力表量程不低于

1.5倍且不高于

3倍试验压力。3.

试验充液前先打开放空阀,充液后缓慢升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

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4.合格标准:无渗漏、无变形、无异常响声;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等于

540MPa的钢制塔器,放水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无裂纹。金属储罐制作与安装技术考点一、金属储罐安装方法1.正装法罐壁板自下而上依次组装焊接,最后组焊完成顶层壁板、抗风圈及顶端包边角钢等;适用于大型浮顶罐;包括水浮正装法、架设正装法

(包括外搭脚手架正装法、内挂脚手架正装法

)等。(1)外搭脚手架正装法①脚手架随罐壁板升高而逐层搭设;②当纵向焊缝采用气电立焊、环向焊缝采用自动焊时,脚手架不得影响焊接操作;③采用在壁板内侧挂设移动小车进行内侧施工;④采用吊车吊装壁板,这种架设正装法

(包括以下内挂脚手架正装法

)适合于大型和特大型储罐,便于自动焊作业。(2)内挂脚手架正装法①每组对一圈壁板,就在壁板内侧沿圆周挂上一圈三脚架,在三脚架上铺—40—设跳板,

组成环形脚手架,作业人员即可在跳板上组对安装上一层壁板;②在已安装的最上一层内侧沿圆周按规定间距在同一水平标高处挂上一圈三脚架,铺满跳板,跳板搭头处捆绑牢固,安装护栏;③搭设楼梯间或斜梯连接各圈脚手架,形成上、下通道;④一台储罐施工宜用

2层至

3层脚手架,1个或

2个楼梯间,脚手架从下至上交替使用;⑤在罐壁外侧挂设移动小车进行罐壁外侧施工;⑥采用吊车吊装壁板。(3)水浮正装法①罐底板、底圈壁板、第二圈罐壁板施工完毕,底圈壁板与底板的大角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