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石钟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石钟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石钟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石钟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石钟山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情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2.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3.把握苏轼散文特点,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他才华横溢,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豪放天成,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论语说》等。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相关知识郦道元,字善长,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其《水经注》在《水经》的基础上扩充撰成,记载的河流水道增加至1252条,共40卷。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基础知识彭蠡

郦元

钟磬

桴铿然

磔磔

噌吰石罅

窾坎

镗鞳

无射识记字音(lǐ)(lì)(qìng)(fú)(kēng)(hú)(zhé)(chēng

hóng)(xià)(kuǎn

kǎn)(tāng

tà)(wúyì)通假字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古今异义(1)余方心动欲还(3)空中而多窍(4)与风水相吞吐(5)自以为得其实(6)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内心惊恐;今义:内心有所触动)(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古义:风和水;今义: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古义:事情的真相;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古义:船工;今义:水军)一词多义得得双石于潭上此余之所得也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笑谓迈曰事出有因(动词,找到)(动词,收获)(动词,能够)(连词,因而)(副词,于是)(名词,原因)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硿硿焉微波入焉如乐作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助词,表陈述语气词,无义)固余固笑而不信也崤函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副词,本来)(形容词,险要)(动词,巩固)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2)事不目见耳闻(用眼睛,用耳朵)(3)大石侧立千尺(在旁边)(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里)2.形容词用作名词(1)不知其浅深(深度)(2)自以为得其实(实际情况)词类活用3.名词用作动词(1)噌吰如钟鼓不绝(敲钟击鼓)(2)微风鼓浪(激荡,掀动)(3)而此独以钟名(命名)4.使动用法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者,……也”表判断)②此鹳鹤也(“也”表判断)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者,……也”表判断)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者,……也”表判断)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也”表判断)特殊句式2.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②磔磔(于)云霄间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3.宾语前置句①古之人不余欺也(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②余是以记之(正常语序“余以是记之”)特殊句式4.定语后置句5.介词结构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正常语序为“铿然有声之石”)①得双石于潭上(正常语序为“于潭上得双石”)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正常语序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③而大声发于水上(正常语序为“大声于水上发”)前人姓名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任务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人常疑之余尤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第2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简单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原因,再详写探求石钟山命名奥秘的经过。探秘经过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着力描写石钟山月夜景致。“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之状貌,已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又加上栖鹘惊起,鹳鹤咳笑更是幽深怪异,寒气袭人,一般人怎敢月夜独往?这也可以看成数百年来,石钟山命名缘由无人真正知晓的原因之一吧。这段描写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照应。2.第2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简单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原因,再详写探求石钟山命名奥秘的经过。探秘经过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后一个层次重在描写水石相激的现象,并且写自己亲见其景,亲闻其声,徐而察之,终得其实,以实地考察的见闻去揭千古之谜,以得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第二,“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3.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第3段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第一层,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明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这一层又紧扣上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因而“人常疑之”;二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四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一句话,错误说法形成和流传的原因,关键就在主观臆断。3.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第3段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第三层点明写作目的。一“叹”“郦元之简”,含惋惜之情;一“笑”“李渤之陋”,明否定之意。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为了传播正确的观点。任务二:探究文本意蕴1.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这话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是一致的。苏轼在此犯了观点与材料不一致的错误,即本文的内容推论不出“事不目见耳闻……”这一观点。其一,中心思想与李渤其人挂不上钩。作为“笑李渤之陋”的文章,该是“笑李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之陋”。但是,作者所叙之材料却说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事实为李渤不仅“目见耳闻”,而且动手实验了。如此,李渤当然不应在作者质问“可乎”的对象之列,“可乎”之“矢”怎能射中并非“的”的李渤呢?苏公岂不放了一空炮!2.一般认为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人认为作者以该句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不贴切的。你怎么看?2.一般认为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人认为作者以该句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不贴切的。你怎么看?其二,中心思想与得名由来这一内容挂不上钩。若是仅仅判断事物的有或无,“目见耳闻”的确是快捷可靠的方法;但若是探究其所以然,便不是一看便知、一听便明这么简单了。而本文所争辩的不是石钟山的“有无”这种直观性的问题,而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这种理论性的问题,远非一经“目见耳闻”便可奏效的。文章叙述李渤和苏轼都“目见耳闻”了石钟山的有关情况,但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便是“目见耳闻”并非唯一法宝的佐证。既然争论的问题不是“有无”,问题的症结又不在是否“目见耳闻”,那么苏文的“中心思想”明显与材料不一致。无论从逻辑思维来说,还是从文章章法来说,都是疵病。任务三:赏析作品艺术特色1.文章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本文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本文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鞺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鞺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3.文章的构思有什么特点?(1)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而察之”,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3.文章的构思有什么特点?(2)虽然是游记,但具有驳论文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文章结构独特,行文曲折,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巧妙,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质疑郦说(人常疑之)李说(余尤疑之)石钟山记要目见耳闻结论石穴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吞吐探疑随堂练习你游览过什么名山大川?请你写一个片段,说说你的游览经历或感受。示例:我们走了一段下坡路,来到了四面峰。从四面峰的亭子里往外看,四面都是深谷,群山起伏,山风飒飒,云朵仿佛就在眼前,随手可得。这里的云和山下看到的云又是不同的,白白的,厚厚的,有如一团团的棉花,几乎一尘不染。我陶醉在这云海中,仿佛自己就是腾云驾雾的孙悟空。右上角就是西天目的最高峰——仙人顶。在我们的前方,有一块巨石,最奇怪的是长在巨石上的一颗小松树,导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