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1页
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2页
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3页
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4页
康复护理中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1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1第一节

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理论基础

2第一节

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理论基础

233445566778899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元结构及功能:1、结构: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前末梢4部分组成。10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元结构及功能:10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胞体发出两类突起:树突和轴突。树突的作用是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出入信息。轴突是神经元的信号传递部分。轴突末端发出具有许多膨大部分的细分支,称为突触前末梢,通过突触前末梢神经元把其活动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接受表面。11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包括细121213131414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⑴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结构和极性,为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代谢更新提供物质基础。15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15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⑵形成神经系统中的分子信息传递,与跨膜的神经冲动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在功能上相互整合,体现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16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⑵形成神经系统中的分子信息传递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⑶使神经元和靶细胞、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进行物质交换,协调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17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⑶使神经元和靶细胞、胶质细胞以(二)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1、结构: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类细胞,其数量是神经细胞的10~50倍。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突起,与神经细胞不同的是具有终身分裂增殖能力。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8(二)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8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

⑴支持作用。⑵隔离与绝缘作用。⑶修复与再生作用。⑷屏障作用。⑸引导发育神经元迁移作用。⑹调节神经元的功能作用。19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19二、神经损伤的反应1、受损轴突的近、远端肿胀。2、损伤使钙离子内流,钙离子或活化钙依赖蛋白酶或产生超氧化物样的自由基,这些产物使细胞骨架崩解,从而介导神经毒性反应。20二、神经损伤的反应1、受损轴突的近、远端肿胀。20二、神经损伤的反应3、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轴传递消失。4、胞体肿胀胞核移位,胞核周围的尼氏体分散染色质降解。21二、神经损伤的反应3、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轴传递消失。5、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或跨突触变性。二、神经损伤的反应225、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二、神经损伤的反应6、血-脑或血-神经屏障不同程度破坏,引起炎症、免疫反应,这些反应有利于损伤细胞残屑的消除和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23二、神经损伤的反应6、血-脑或血-神经屏障不同程度破坏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一)神经再生学说:完整有效的再生过程包括再生轴突的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建轴突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而使功能修复。24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一)神经再生学说:24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再生性出芽:很少有大量再生性出芽。25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再生性出芽:很少有大量再生性2、侧支性出芽:指在未受损的神经轴突上萌出新的轴突,且长入组织空缺内。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262、侧支性出芽:指在未受损的神经轴突上萌出新的轴突,且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需具备4个条件才具有功能意义;⑴长回到原来已失去神经支配作用的地方;⑵建立起有功能的突触联系;⑶行为的恢复与上述⑴⑵过程一致;⑷再次切断组织后,功能缺陷再次出现。27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需具备4个条件才具有功能意义

(二)同侧支配学说:

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余下另一侧半球仍可保存智能及全身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有的还可保存两手的运动。

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28(二)同侧支配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28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

(三)大脑两用半球之间的联系学说:

两大脑半球的运动区的同位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即使在一些非同位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联系。此外,一侧运动区的神经纤维会投射至对侧运动区。29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三)大脑两用半球之间的联系学

(四)体感训练学说:

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专门的感觉训练,有助于学会功能上配对失误的神经纤维重新对码,套入大脑新的、对应的、功能上有特异的接受区。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0(四)体感训练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0(五)大脑的可塑性学说:神经细胞间的联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称之可塑性。表现为树突分化的不同,突触联系的再适应,长时程强化效应,轴突的延伸和新突触联系的建立。其理论包括:远隔功能控制论;替代论;发芽论;突触功能调整论;神经修复微环境论等。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1(五)大脑的可塑性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1

(六)心理因素与神经易化学说:由各种原因在训练时使神经肌肉兴奋过程受抑制,从而不利于技巧的习得和发挥。而当处于兴奋状态和具有良好情绪时,大脑皮质觉醒水平提高,运动神经元能充分募集,神经肌肉的抑制解除,出现神经易化过程。神经调节和肌力发挥均达上佳水平,从而在技巧的习得上和作业的完成上会取得良好效果。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2(六)心理因素与神经易化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七)环境和康复计划对神经活动过程的影响学说:环境中丰富的感觉(视、听)刺激对患者大脑皮质相应区域的神经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受过活动训练的动物,其大脑皮质颞叶和枕叶经过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增多。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3(七)环境和康复计划对神经活动过程的影响学说:三、运动功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34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34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内力学问题的科学叫生物力学,它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35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力学:35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二)应力和应变: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叫应力。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大小的相对变化称应变。36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二)应力和应变:36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三)变形: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称变形。37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三)变形:37(四)刚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38(四)刚体: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38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五)力矩:力F的作用点对应的矢量r与F的乘积叫做力矩。它表示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大小。39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五)力矩:39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一)骨骼的生物力学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不仅承受着各种载荷,还为肌肉提供可靠的动力联系和附着点。40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一)骨骼的生物力学功能:4041414242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骨是能再生和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骨骼都有其最适宜的应力范围,应力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吸收加快。43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43(三)关节的种类:平面关节、双髁关节、球形关节等。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44(三)关节的种类: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44454546464747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四)骨与关节的运动:骨骼运动会产生相应的关节运动,骨骼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旋转和线形移位。48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四)骨与关节的运动:48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一)肌肉的类型1、根据肌细胞分化情况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2、根据运动中的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49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一)肌肉的类型495050515152525353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二)运动的生物力学1、第一类杠杆:力点和阻力点分别作用于关节轴支点的两侧。运动阻力点支点力点54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二)运动的生物力学运动阻力点支点力点2、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支点运动力点阻力点三、肌肉的生物力学552、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支点运3、第三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运动阻力力点支点三、肌肉的生物力学563、第三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运动阻5757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三)肌细胞结构和收缩1、结构:肌细胞组成肌纤维,每个肌纤维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2、收缩:滑行学说。58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三)肌细胞结构和收缩585959三、肌肉的生物力学(四)肌肉的收缩形式1、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2、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张力的改变。60三、肌肉的生物力学(四)肌肉的收缩形式60三、肌肉的生物力学3、单收缩:是指一个肌细胞和一整块肌肉受到一次刺激,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4、强直收缩:是指在连续刺激作用下,肌肉产生单收缩的复合。61三、肌肉的生物力学3、单收缩:是指一个肌细胞和一整块肌三、肌肉的生物力学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1、前负荷:指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2、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承受的负荷。62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62三、肌肉的生物力学3、肌肉收缩力:指能影响肌肉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功能状态的改变。63三、肌肉的生物力学3、肌肉收缩力:指能影响肌肉收缩效果第三节

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64第三节

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64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一、对骨骼肌的影响二、对骨关节的影响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65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一、对骨骼肌的影响65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六、对代谢的影响七、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八、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6运动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6思考题67思考题67.............68.思考题一、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有哪几种?二、神经再生的过程是什么?三、根据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分为哪三类杠杆?四、肌肉收缩的形式有哪几种?69思考题一、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有哪几种?69谢谢70谢谢70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71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1第一节

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理论基础

72第一节

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理论基础

2733744755766777788799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元结构及功能:1、结构: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前末梢4部分组成。80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元结构及功能:10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胞体发出两类突起:树突和轴突。树突的作用是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出入信息。轴突是神经元的信号传递部分。轴突末端发出具有许多膨大部分的细分支,称为突触前末梢,通过突触前末梢神经元把其活动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接受表面。81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包括细821283138414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⑴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结构和极性,为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代谢更新提供物质基础。85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15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⑵形成神经系统中的分子信息传递,与跨膜的神经冲动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在功能上相互整合,体现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86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⑵形成神经系统中的分子信息传递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⑶使神经元和靶细胞、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进行物质交换,协调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87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⑶使神经元和靶细胞、胶质细胞以(二)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1、结构: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类细胞,其数量是神经细胞的10~50倍。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突起,与神经细胞不同的是具有终身分裂增殖能力。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8(二)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8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

⑴支持作用。⑵隔离与绝缘作用。⑶修复与再生作用。⑷屏障作用。⑸引导发育神经元迁移作用。⑹调节神经元的功能作用。89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19二、神经损伤的反应1、受损轴突的近、远端肿胀。2、损伤使钙离子内流,钙离子或活化钙依赖蛋白酶或产生超氧化物样的自由基,这些产物使细胞骨架崩解,从而介导神经毒性反应。90二、神经损伤的反应1、受损轴突的近、远端肿胀。20二、神经损伤的反应3、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轴传递消失。4、胞体肿胀胞核移位,胞核周围的尼氏体分散染色质降解。91二、神经损伤的反应3、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轴传递消失。5、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或跨突触变性。二、神经损伤的反应925、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二、神经损伤的反应6、血-脑或血-神经屏障不同程度破坏,引起炎症、免疫反应,这些反应有利于损伤细胞残屑的消除和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93二、神经损伤的反应6、血-脑或血-神经屏障不同程度破坏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一)神经再生学说:完整有效的再生过程包括再生轴突的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建轴突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而使功能修复。94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一)神经再生学说:24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再生性出芽:很少有大量再生性出芽。95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再生性出芽:很少有大量再生性2、侧支性出芽:指在未受损的神经轴突上萌出新的轴突,且长入组织空缺内。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962、侧支性出芽:指在未受损的神经轴突上萌出新的轴突,且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需具备4个条件才具有功能意义;⑴长回到原来已失去神经支配作用的地方;⑵建立起有功能的突触联系;⑶行为的恢复与上述⑴⑵过程一致;⑷再次切断组织后,功能缺陷再次出现。97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需具备4个条件才具有功能意义

(二)同侧支配学说:

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余下另一侧半球仍可保存智能及全身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有的还可保存两手的运动。

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98(二)同侧支配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28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

(三)大脑两用半球之间的联系学说:

两大脑半球的运动区的同位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即使在一些非同位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联系。此外,一侧运动区的神经纤维会投射至对侧运动区。99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三)大脑两用半球之间的联系学

(四)体感训练学说:

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专门的感觉训练,有助于学会功能上配对失误的神经纤维重新对码,套入大脑新的、对应的、功能上有特异的接受区。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00(四)体感训练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0(五)大脑的可塑性学说:神经细胞间的联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称之可塑性。表现为树突分化的不同,突触联系的再适应,长时程强化效应,轴突的延伸和新突触联系的建立。其理论包括:远隔功能控制论;替代论;发芽论;突触功能调整论;神经修复微环境论等。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01(五)大脑的可塑性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31

(六)心理因素与神经易化学说:由各种原因在训练时使神经肌肉兴奋过程受抑制,从而不利于技巧的习得和发挥。而当处于兴奋状态和具有良好情绪时,大脑皮质觉醒水平提高,运动神经元能充分募集,神经肌肉的抑制解除,出现神经易化过程。神经调节和肌力发挥均达上佳水平,从而在技巧的习得上和作业的完成上会取得良好效果。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02(六)心理因素与神经易化学说: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七)环境和康复计划对神经活动过程的影响学说:环境中丰富的感觉(视、听)刺激对患者大脑皮质相应区域的神经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受过活动训练的动物,其大脑皮质颞叶和枕叶经过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增多。三、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学说103(七)环境和康复计划对神经活动过程的影响学说:三、运动功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104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34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内力学问题的科学叫生物力学,它是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105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力学:35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二)应力和应变: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叫应力。物体在内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大小的相对变化称应变。106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二)应力和应变:36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三)变形: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称变形。107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三)变形:37(四)刚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刚体。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108(四)刚体: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38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五)力矩:力F的作用点对应的矢量r与F的乘积叫做力矩。它表示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大小。109一、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五)力矩:39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一)骨骼的生物力学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不仅承受着各种载荷,还为肌肉提供可靠的动力联系和附着点。110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一)骨骼的生物力学功能:401114111242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骨是能再生和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骨骼都有其最适宜的应力范围,应力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吸收加快。113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43(三)关节的种类:平面关节、双髁关节、球形关节等。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114(三)关节的种类: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44115451164611747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四)骨与关节的运动:骨骼运动会产生相应的关节运动,骨骼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旋转和线形移位。118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四)骨与关节的运动:48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一)肌肉的类型1、根据肌细胞分化情况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2、根据运动中的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119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一)肌肉的类型4912050121511225212353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二)运动的生物力学1、第一类杠杆:力点和阻力点分别作用于关节轴支点的两侧。运动阻力点支点力点124三、肌肉的生物力学(二)运动的生物力学运动阻力点支点力点2、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支点运动力点阻力点三、肌肉的生物力学1252、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支点运3、第三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运动阻力力点支点三、肌肉的生物力学1263、第三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与关节轴支点之间。运动阻12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