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提纲(中国古代史)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提纲(中国古代史)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提纲(中国古代史)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提纲(中国古代史)_第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提纲(中国古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要点提纲古代中国史部分第第页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的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1、概念: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代表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3、生活特征:①从事渔猎和采集②过群居生活③已经学会用火④出现了骨器▷新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1万年前,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生活特征:①使用陶器②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③使用磨制石器④修建村落⑤开始定居生活,生活稳定3、典型代表:文化遗存时间地域生活特点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养猪较普遍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制作“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中国原始社会的演进(1)概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2)特征①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②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出现;形成较大部落或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国家产生(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1、三皇时代: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厚(伏羲、燧人、神农)2、五帝时代: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以及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①华夏始祖: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黄帝(五帝之首)与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②尧舜禹的“禅让”:将部落首领传给贤德之人③“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规模大、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夏朝1、建立背景:禹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2、时间:约B.C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3、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评价: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私有制发展、阶级对立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4、夏朝的国家管理:①夏王是最高统治者。②中央机构: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③地方管理:聚族而居,夏王直接统治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5、文化遗存: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6、灭亡:最后一个王桀,实行暴政,约B.C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殷/殷商)1、时间:约B.C1600年,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先史书记载,后考古发掘验证)2、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3、文化:①文字:甲骨文②器具:青铜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于祭祀和战争,是政治权力的象征)4、商朝的国家管理: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②中央官僚制度: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③地方行政制度: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的原因:一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神秘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5、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6、灭亡: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实行暴政,引起共愤B.C1046年,武王伐纣,展开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1、时间:B.C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王后建立周朝2、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3、西周的统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①分封制(封建制)含义周王将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在地方建立诸侯国。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分封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诸侯权力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在封国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对卿大夫进行再分封意义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特点⑴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⑵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⑶分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影响积极⑴政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⑵文化与民族关系: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⑶经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消极⑴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⑵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形成强大的地方诸侯武装割据。②宗法制: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目的/作用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继承权力、土地和财产问题)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是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③礼乐制度:规定权力维持制度,即为维护和规范分封制及宗法制的稳定所形成的政治制度。④井田制概况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于战国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瓦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灭亡:①“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B.C841年,周厉王实行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大臣招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②西周灭亡:周幽王实行暴政,如烽火戏诸侯B.C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5、东周: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总结】1、政权更迭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末代君王灭亡原因夏约B.C2070年禹阳城桀暴政商约B.C1600年汤殷纣周B.C1046年武王姬发镐京幽王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宗法血缘与政治制度结合③最高行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概况: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1、农业(主要生产部门)①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为主,青铜农具极少。②生产方式:集体劳动③土地制度:井田制2、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拓展延伸→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早期国家: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和相同经济生活,在夏、商、周王朝已经具备。其特点有: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②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③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④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⑤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⑥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⑦青铜文化发达。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大”的时代: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思想大繁荣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东周:春秋时期(B.C770~B.C476)战国时期(B.C475~B.C221)时代特征:①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经济:铁犁牛耕③思想:百家争鸣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春秋时期①时代特点:争霸②战争性质:奴隶主争霸战争③“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④各国目标: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3、战国时期①时代特点:兼并②战争性质:地主阶级兼并战争③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④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⑤“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⑥各国目标: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4、民族关系最重要的变化:华夏认同观念产生表现:①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②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大发展推动政治大变革)1、经济发展农业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冶铁技术出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①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②部分工商业主聚集钱财,富比王侯2、社会潮流:变法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②目的:富国强兵③代表: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④结果: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时间:B.C356年在位诸侯王:秦孝公背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阶级动因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思想基础法家思想的发展与应用直接原因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助力秦国发展目的富国强兵作用内容政治(社会)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社会秩序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事实力增强评价积极性①特点: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三、孔子和老子▷孔子(奴隶主贵族):春秋后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核心思想:“仁”,意为关爱他人2、政治思想: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③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3、教育思想:①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②整理六经: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4、思想言论记载:《论语》(其弟子整理)▷老子(奴隶主贵族):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核心思想: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2、唯物史观: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3、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4、政治思想: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四、百家争鸣1、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争鸣的局面2、背景:①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②阶级: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③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④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3、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主要学派:学派时期代表主要思想主张儒家春秋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关爱他人;以德治民;有教无类战国孟子性善论(人性善);提倡“仁政”战国荀子性恶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儒法兼采)道家春秋老子核心思想是“道”;无为而治;事物之间相互转换战国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战国邹衍五行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战国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法家战国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5、影响: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总结】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出现三大趋势:①分裂→统一②各民族相互融合③奴隶制→封建制—>秦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①民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②经济需要: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③地理位置:秦地处西边,远离中原多战之地,可相对从容的进行变法强国;物质基础雄厚。④商鞅变法:变法彻底,尊奉法家,建立封建制度,奖励耕战,使秦日益强盛。⑤统一趋势:政治分离中蕴含统一趋势,诸侯间的兼并战争,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⑥主观因素:秦王嬴政雄才大略,轻血缘,重才能;广纳贤才,善于用人,吏治清明;远交近攻,战略得当。2、统一的过程: ①远交近攻,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B.C221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②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③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意义: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4、巩固统一的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形成)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主要矛盾表现为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冲突。Ⅰ首创皇帝制度(夸耀功绩)核心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Ⅱ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特点:①比较完备,三公九卿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秦朝形势图②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秦朝形势图③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Ⅲ地方管理: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员产生血缘继承(世卿世禄)皇帝(中央)任免官吏权利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地方分权)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集权)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地方行政管理:中央——郡——县(道)——乡、里、亭评价:①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②打破传统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③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2)其他巩固措施:①文化政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②经济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③法制建设:制定《秦律》④民众管理: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6、秦统一的意义:①疆域:扩大了疆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②政治:结束了诸侯争霸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③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十分深远。③经济社会发展: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统一文字、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强中华民族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联系与社会发展④民族国家认同: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发展奠基。⑤思想: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秦朝的暴政1、秦始皇: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⑤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核心素养:“焚书坑儒”是否可信?①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时代与作者主观态度对历史叙述会有一定影响,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②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儒学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低潮;但有利于提高儒学的地位。2、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陈胜吴广起义:①时间:B.C209年②地点:大泽乡③领导者:陈胜、吴广④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⑤结果:陈胜起义失败⑥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2、刘邦项羽反秦势力发展①秦朝的灭亡: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②楚汉之争:BC206年—BC202年,刘邦、项羽四年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③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3、秦速亡的原因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②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③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④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1、积极:(1)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3)明清之前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消极:(1)皇帝专制独裁,容易导致暴政,激发阶级矛盾,破坏生产力。(2)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核心素养:全面客观评价秦始皇: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其功过是非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了深远影响。功:完成统一,结束割据,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北击匈奴,南伐越族,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疆域。过: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刑峻法;赋税繁重;兵役徭役繁重。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评价历史人物一般解题思路:先简要概括,再分别结合史实辩证论证其功过表现与影响(以史为重,史论结合),最后总评。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功过是非都非常鲜明的人物,对其评价可依据什上面的要求作答。→秦是否亡于法家思想、严刑峻法?①“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子《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法家要为秦亡负多大的责任呢?”②“它的征战、大兴土木也超过了生产力的承担极限。但是我不觉得秦亡跟法家有那么直接的关系,秦政在很多地方违背了法家的教训。”③秦的暴政之所以失败,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和举措失当造成的。——《中华读书报》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通过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B.C202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2、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与民休息①“汉承秦制”②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制)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君主应该无为而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实行原因:①统一战争中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②汉初经济凋敝,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人民大量逃亡重要影响:①分封同姓诸侯王,给汉朝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如“七国之乱”;②“文景之治”出现。3、“文景之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统治时期措施结果汉高祖“兵皆罢归家”;商人不得拥有土地;田租十五税一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汉文帝汉景帝减轻罪罚;提倡节俭;田租三十税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文景之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①权力核心: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③地方制度:继承郡县制,同时实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制)2、王国问题:①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拥兵自中,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不久被剪除;②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吸取灭亡的秦朝因孤立无援而失败的教训),陆续分封了一批同性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③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吴、楚等七国叛乱,叛乱不得人心被平定。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采取的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汉武盛世”1、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进一步强化影响政治削弱相权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实行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了丞相权利打击地方势力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任用酷吏,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建立刺史制度选官制度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选拔范围广,扩大统治基础经济币制改革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工商业者加强中央集权盐铁专营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重税抑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思想尊崇儒术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五经博士B.C136年朝廷设置五经博士民族汉族形成2、对外积极开拓疆域北击匈奴(军事)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发动3次对匈奴的战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开辟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边疆管理①B.C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军政机关②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选官制度:察举制①时间:西汉时期②性质: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③选拔标准:品德(西汉时期主要标准)、才能④历史评价:有效地选拔了人才,促成了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了其势力。→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①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③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海上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的兴衰1、东汉的建立(1)背景:西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皇位,西汉灭亡;王莽的改革措施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绿叶、赤眉农民大起义爆发,王莽政权被推翻。(2)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3)“光武中兴”的主要表现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加强皇权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工作效率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改善农民处境,缓和阶级矛盾,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释放奴婢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思想提倡文教,重视儒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2、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1)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引发“官锢之祸”;(2)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庄园经济),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3)黄巾起义(结果:失败)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4)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四、两汉的文化领域成就时间人物地位、特点史学《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医学《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东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麻沸散”“五禽戏”东汉华佗被后世誉为“神医”科技《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学《周髀算经》西汉初期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宗教佛教和道教佛教(忍耐服从)得到统治者的扶持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标要求: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和制度变化、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9十六国9十六国特点: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小统一,大分裂;局部统一的时间短,分裂时间长,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三国与西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①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招贤纳士、顺应民心、恢复生产、减轻百姓负担③赤壁之战:208年,曹操挥师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三国鼎立政权建立都城势力曹魏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洛阳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中略占上风,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蜀汉221年,刘备建立,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简称蜀。成都蜀、吴两国注重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孙吴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另说222年孙权称帝)建业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的过渡阶段(局部统一);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从全局来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占上风。②孙吴征山越、开发江南、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③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二)西晋的短暂统一1、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过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八王之乱: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影响:①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一些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3、西晋的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原因:①西晋时期,西、北边陲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1、因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2、影响:①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胡”“汉”观念逐渐淡薄,促进民族交融。②内迁少数民族常受西晋官吏压迫剥削,激起胡汉矛盾。东晋与南朝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2、士族专权: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皇权与士族共同掌握政权)→特点:高门士族大都是在战乱中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原因:①经济上:东汉以来,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②政治上:魏晋统治者的统治依赖士族,东晋时政权的主要支柱就是北方南渡的高门士族;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政治的工具。→表现: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参与政权,世代把持重要官职。②经济上:士族地主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强劲的庄园经济。③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④社会生活上:等级森严,标榜门第,不与庶族地主通婚。3、东晋的灭亡:420年,士族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二)南朝的政治: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建康-今南京)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3、态势:南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②北方人民带去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根本原因)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④南方政局稳定,社会比较安定。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2、表现: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产品物种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③商业:长江沿岸最为活跃。3、影响:①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②促进了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③南北方经济差逐渐缩小,趋于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④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①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③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体地位。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疆域收缩:①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②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三、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①构成: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②基本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二)淝水之战:383年1、背景: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2、结局:①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②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奠定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相关的成语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1、背景: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②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推动民族交融2、改革内容:文化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②改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③学说汉话(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通婚(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政治①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经济推行均田制:①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3、结果:①鲜卑族生产方式农耕化②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加速政权封建化③生活方式汉族化3、作用: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评价:①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②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后来北魏分裂埋下隐患。移植门阀制度,生活腐化、政治日益腐败,引发社会矛盾(四)北朝的演变及终结1、北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被北齐取代)和西魏(被北周取代)五个王朝2、统一:北周内政修明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民族交融:1.含义: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2.主要途径包括:①民族迁徙,杂居相处②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③联合斗争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⑤民族之间的战争⑥和亲怀柔政策。3.民族交融的特点:①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原因①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②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表现①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迁居南方。②东汉魏晋时期,“五胡”不断内迁,内迁的民族和汉族长期定居,互相影响。③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评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标要求: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和制度变化、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之子杨广灭掉陈朝,结束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统治者的统治措施:统治者隋文帝杨广隋炀帝杨坚措施(1)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始设义仓,以备凶年。(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量衡。(3)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4)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1)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2)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3)兴建东都洛阳,宏伟壮丽,闻名于世(4)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5)三征高丽。评价治世局面形成:开皇之治过于急切,不恤民力▷兴建东都的目的:加强对山东江南等地的控制▷隋朝大运河①时间:隋炀帝时605年开凿。②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达余杭(杭州),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④影响:(积极)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隋朝的灭亡。3、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统治激发阶级矛盾,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②都建立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③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④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⑤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618年定都长安,唐高祖李渊2、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武周政权——武则天唐玄宗执政前期——李隆基措施(1)重视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戒奢从简。(2)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从善如流。(3)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制定法律,减省刑罚。(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经济:重视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3)文教: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与武举选拔人才(1)政治: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改革兵制。(2)经济: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文教:大兴文治,限制佛教鼎盛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吸取隋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具有革新魄,最终将唐朝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朝经济发展:①农业:出现曲辕犁、筒车,兴修水利;②手工业:丝纺工艺出现蜀锦;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南青北白,唐三彩用于殉葬;③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规模宏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宋代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3、民族交融①东突厥:贞观初年击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②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太宗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③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停止了战争。④回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鹘迁入河西走廊和西域,逐渐形成维吾尔族。⑤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⑥南诏: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1)原因: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发展,使民族交往有了良好的基础。②隋唐强盛的国力,为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保障。③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④交通的发达,便利了各民族间的交往。⑤少数民族自身政治、经济的发展。(2)特点:政策开明、方式多样(①设立都护府②册封首领③武力征服④政治和亲⑤会盟友好⑥经济文化交流)(3)作用:保证边疆稳定,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密切经济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先进文明,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会导致落后。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③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4、唐朝的疆域: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755—763年(1)背景:①内忧外患:朝政腐败,边疆紧张;②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2)过程:①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②756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③763年,唐朝平定叛乱。(3)影响:①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②破坏社会经济,唐朝从此由盛转衰。③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唐朝灭亡的原因:①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②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③唐末爆发的黄巢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宦官专权: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3)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朋党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牛李党争)(4)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起义失败,但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5)唐朝灭亡: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3、五代十国①北方“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②南方“十国”:吴越、南唐等割据政权。③后周周世宗柴荣的统治: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拓展延伸:客观评价治世局面与盛世局面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所谓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当时的人们过于夸大统治者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功劳,当然统治者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武周政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也是经历了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的结果。3.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消除。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这主要是统治者凭借“盛世”的积累大肆挥霍,大兴土木,奢侈腐败,内耗不已,从而消耗了国力,导致混乱局面的出现,最终使国家衰败,唐朝由盛转衰。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和制度变化、区域开发、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一、选官制度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选官方式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时期商周时期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1905年依据标准血缘关系军功品行才能门第考试能力2、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分九等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西晋时期选官标准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3、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1)产生: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创立殿试制度;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目,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④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⑤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⑥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3)特点:分科考试、以才选官、自由报考、公平竞争(4)影响:积极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③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制度保障④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⑤后被西方国家所借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⑥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唐诗的繁荣。消极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4、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才能学识。②选拔方式:由地方评定、推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④选官基础: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二、三省六部制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2、汉朝的中外朝制:削弱相权,强化皇权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②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③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④设立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②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5、三省六部制的影响:①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②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赋税制度→古代民众的义务:“赋”+“役”“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人头税、田亩税)“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军役、杂役等)1、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时期赋税制度内容或特点作用或意义汉代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比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孝文帝改革实行租调徭役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内容:①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②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③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特点:①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②以庸代役①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②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③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唐朝后期(780年)实行两税法内容:①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薄”③征两税,分两次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特点: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以资产和土地作为纳税标准)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范围,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两税法(1)背景: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佣调制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①户籍损坏,人口不实②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③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④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2)评价:利:①放松了人身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②简化了税收名目,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④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弊: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③土地兼并严重;④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3、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转变以财产为主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③税收种类简化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全面评价科举制的影响项目史实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传统的世袭模式,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影响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近代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抵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制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第8课三国至隋唐制度的文化课标要求:通过把握三国至隋唐五代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与社会领域中的新成就、新变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一)发展概况朝代儒学道教佛教汉朝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虽受冲击,但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道教≠道家学派: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而道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创立的一个思想学派。→唐朝“三教并行”政策的影响:①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唐朝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③三教并行,有利于儒、佛、道各自独立发展中相互争论、相互融合。(二)思想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儒学式微1、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①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②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③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④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的社会问题:①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如何应对佛教盛行问题?(在每次经受打击之后,佛教通过内外调整,又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①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之厄”)②民间出现反佛现象(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镇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四)儒学发展:从三教鼎立到三教合一→历史纵横:魏晋玄学①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②内容: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③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二、文学艺术(一)文学朝代代表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朝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作品被誉为“诗史”(由盛转衰)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不唐诗风格差异大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①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认识)②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艺术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舞蹈魏晋南北朝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代表王羲之“书圣”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特色,代表胡旋舞隋唐融汇、创新: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代表人物吴道子被尊为“画圣”1、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特质:①魏晋南北朝文化打破两汉文化独尊的文化模式,多元发展,不断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②隋唐文化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将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峰等。2、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是什么?①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繁荣。②政治: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人才基础。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官僚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群体。③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全国的社会安定。④文化: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文化基因。三、科技1、发展概况领域朝代人物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李春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印刷术隋唐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火药唐唐中期书籍记载火药配方;唐末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最早火药武器天文学唐僧一行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医学唐孙思邈《千金方》唐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2、特点:领域众多、唐朝出现发展高峰,世界领先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交流:①法显、玄奘至天竺,求得真经万世传②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③求法长安学问僧,高僧空海归东瀛2、其他方面:①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②新罗(朝鲜)、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③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3、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地区的国家也都有往来。对外交往范围之广,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②交往领域涉及面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主要以贸易、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朝“中华文化圈”的形成: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方面促进唐代经济的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唐代文明的对外传播泽被东西,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进步4、新时期如何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继承、吸收、融合、创新;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增强综合国力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标要求:通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北宋中期的重要改革,认识两宋时期在政治、军事上的新变化和重要影响。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②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方针:先南后北)③教训: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外重内轻,君弱臣强。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3、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①行政上(夺其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②经济财政上(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③军事上(收其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杯酒释兵权)→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二府三司三衙一台谏,加强君主专制)(特点:分化事权,内外相制)中央军事权①设枢密院专掌军政,分割宰相军权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财政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行政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地方①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皇权-相权特点:从汉唐到宋朝,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加强(3)崇文抑武(重文轻武——重视文官抑制武将的基本国策):崇文重用文官(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文官任知州);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与士人的地位抑武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兵权;分散军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权与统兵权)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4、影响/评价:①积极:各级机构逐层统辖,全国一盘棋,集权于中央,有利于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②消极:宋朝制度建设严密,对于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管理漏洞的防范十分严密,但矫枉过正,严重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体制僵化,行政效率低下,新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统治危机日趋严重。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军事:边防压力1、原因:军事积弱①收精兵,换防(守内虚外)②军权三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③崇文抑武(武将位低)2、表现:(1)宋辽关系①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②宋太宗时,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③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协议,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2)宋辽关系①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②宋仁宗时双方最终达成“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3、评价:①积极:客观上减少了相互之间的斗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南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了相互之间的战争,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往来。②消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加剧了财政危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辽夏对北宋的威胁。(二)财政危机1、原因:①冗兵——①募兵过滥,连吃败仗;②冗官——官僚队伍膨胀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三)根本原因: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过度集权)三、王安石变法(一)庆历新政宋仁宗1、背景: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2、改革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改革目的(宗旨):整顿官僚机构4、改革结果: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二)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1069年宋神宗1、背景:①必要性:社会危机严重加剧——内忧外患②可能性: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基。2、领域: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4、目的: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实行富国强兵5、内容:目的内容结果富国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增加了大笔收入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效果不佳,再败西夏6、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7、结果:失败8、评价:①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②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③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④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9、变法局限性:①改革步伐太大,全面改革,触动的利益集团过多;②操之过急,数项改革几乎同时推行,缺乏渐进性。除此之外,改革措施的本意与实际效果的背离,变法措施的开展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等都不利于变法的开展。10、变法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王安石变法仅是封建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也不可能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重要原因:一是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二是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三是改革涉及面过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缺乏渐进性。11、教训: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②改革要用人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③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四、南宋的偏安1、背景:①靖康之变: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北宋,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北宋灭亡。②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来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2、宋金和战①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②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3、南宋偏安①背景:绍兴和议订立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②政治地位: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辽与西夏(一)辽1、起源: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2、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3、辽宋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4、政治制度:(1)南、北面官制: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①职责: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族等游牧民族事务②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即辽朝固有的制度统治契丹人,用汉人的制度统治汉人)(2)四时捺钵(nàbō)制度: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二)西夏1、起源: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4、政治制度: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一制度两称谓)二、金朝入主中原1、起源: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京、今黑龙江阿城)3、宋京对峙: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4、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5、政治制度:①基本沿袭唐宋制度②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6、猛安谋克制:①性质: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②职能: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③特点:兵民合一④效果: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7、金朝的兴衰①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②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一)蒙古崛起1、建国: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扩张:先后灭西辽、西夏(1227)、金(1234),收服吐蕃诸国,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二)元朝建立1、定都大都: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2、元朝建立:127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