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上册》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_第1页
《刑法学上册》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_第2页
《刑法学上册》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_第3页
《刑法学上册》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_第4页
《刑法学上册》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上册)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导读:无论是犯罪概念还是犯罪构成,都是对犯罪的本质特征与犯罪成立条件加以界定而生成的理论概念。犯罪概念对犯罪的界定是高度抽象的,而犯罪构成则是指称犯罪成立条件。犯罪成立条件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法律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这是法律规定本身;二是指称为了解释关于犯罪的法律规定而设定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第一节犯罪概念一、犯罪概念二、犯罪特征一、犯罪概念(一)犯罪的概念我国刑法第13条对犯罪的含义进行了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一、犯罪概念(一)犯罪的概念行为要求:犯罪必须有人的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性质要求:该行为必须是危害社会的,如果一个行为没有侵害社会,其行为就不进入刑法评价的领域。定量要求:侵害社会的行为应达到值得用刑罚惩罚的程度。一、犯罪概念(二)犯罪本质问题犯罪概念研究的重要问题或者说核心问题是犯罪本质问题。关于犯罪本质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来源于原苏联并为我国所接受的社会危害性说,有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观点,如早期的费尔巴哈提出的权利侵害说、现代的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等。本书在犯罪本质上采法益侵害说,界定的犯罪本质是法益侵害性。

第一节犯罪概念一、犯罪概念二、犯罪特征二、犯罪特征

依据以上对犯罪概念的界定,犯罪应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法益侵害性法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其中由刑法所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是刑法上的法益。法益侵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二、犯罪特征(二)刑事违法性侵害刑法法益的行为就是刑法应予禁止的,而侵害刑法法益的形式标志,就是该行为被规定在刑法中,被标记为犯罪。刑事违法性是侵害刑法法益的法律表现,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二、犯罪特征(三)应受刑罚惩罚性应受刑罚惩罚性是从法律后果的角度说明犯罪的特征,如果不需要刑罚惩罚,其行为就不应当规定为犯罪。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第二节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概述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三、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一、犯罪构成概述

在我国,犯罪构成指称两种含义:一是法律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二是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即为了解说法律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而设定的解释理论。本书的犯罪构成概念主要是在理论体系的意义上使用的。一、犯罪构成概述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为了解释刑法规定的犯罪所设定的理论体系。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即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是直接承袭原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第二节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概述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三、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一)概念: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犯罪构成在犯罪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二)犯罪构成基本特征:1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全部条件2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3组成犯罪构成的要件是由我国刑法规定的第二节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概述二、犯罪构成的概念三、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三、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一)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的核心(二)犯罪构成理论是刑事司法实践的重要指导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二、独立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概念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或共同犯罪的形式而分别予以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认定方式只要依据刑法分则有关条文与总则关于犯罪的一般规定即可加以认定需要与总则中关于该修正的犯罪构成的规定结合起来加以认定认定举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只要依据刑法分则第232条加以认定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构成,需要结合刑法分则第232条故意杀人罪和刑法总则第23条犯罪未遂的规定共同加以认定二、独立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独立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概念或称普通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相对于危害严重或危害较轻的犯罪构成,它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形态以普通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由于具有较重或较轻社会危害程度的情节而从普通的犯罪构成分化出来的犯罪构成,因而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危害严重的犯罪构成(或称加重的犯罪构成)与危害较轻的犯罪构成(或称减轻的犯罪构成)

举例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的故意伤害罪,相对于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规定,就是普通的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

刑法第234条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就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的犯罪构成;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后半段,“情节较轻的”,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减轻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叙述的犯罪构成空白的犯罪构成概念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叙述的犯罪构成。刑法条文没有将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清楚的揭示,需要援引其他法律来说明的犯罪构成。举例刑法第182条规定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那么,对于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的构成要件,就需要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来说明何种具体的行为属于故意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行为,以及何种树木属于珍贵树木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简单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诸要件均属单一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第233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就是适例,该条规定的是一个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一种行为——致人死亡,一种罪过形式——过失。所谓复杂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诸要件并非均属单一的犯罪构成。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复杂犯罪构成选择的犯罪构成其他犯罪构成选择性质层次多少两个客体的犯罪构成两个行为的犯罪构成两个罪过形式的犯罪构成同一性质的犯罪构成不同性质的犯罪构成单层次的犯罪构成多层次的犯罪构成双层次的犯罪构成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犯罪构成的要件:指组成犯罪构成内容的要件,或者说犯罪构成内容所包含的构成成分。特征:

1、犯罪构成的要件是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达到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犯罪构成的要件是由法律规定的。所谓法律规定包括刑法总则与分则的规定,在空白的犯罪构成中还包括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一)外部的、客观的要件与行为人的、主观的要件所谓外部的、客观的要件,指形成犯罪构成内容的、表现于外界的、离开行为者意识而独立的、能够认识其在外部存在的要件。所谓行为人的、主观的要件,指形成犯罪构成内容的、说明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的和存在于行为人内部的心理的要件。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二)记述的要件与规范的要件所谓记述的要件,指关于该犯罪构成的要件存在与否,只要根据对事实的认识就能认定的要件。对于这种要件的认定,一般不需要经过一定的价值判断。所谓规范的要件,指关于该犯罪构成的要件存在与否,需要由法官根据特定社会的文化和法律进行评价以后才能确定的要件。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三)共同的要件与选择的要件所谓共同的要件或称基本的要件,指每一犯罪构成必须具有、不可缺少的要件。所谓选择的要件,指不是每一犯罪构成必须具有,而只是一部分犯罪构成所必须具有的要件。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第四节犯罪构成的要件第五节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一、我国刑法理论通说的犯罪构成的体系二、非通说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概览三、关于犯罪构成的结构

一、我国通说的犯罪构成的体系一、我国通说的犯罪构成的体系(一)犯罪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任何犯罪成立必不可少的要件。(二)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其他的客观方面要件。一、我国通说的犯罪构成的体系(三)犯罪主体要件所谓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四)犯罪主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的故意、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其中,犯罪的故意与过失也称为罪过,罪过是任何犯罪成立必不可少的要件。二、非通说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概览

关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应包括哪些要件,有些学者提出异议:有的主张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有的主张犯罪主体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这样的研究虽然不是通说,但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理论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了解非通说的犯罪构成体系的理论研究状况也就具有积极意义。

三、关于犯罪构成的结构

犯罪构成

外在的、客观的要件/行为人的、主观的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犯罪时间、犯罪地点;一般主体、特殊主体、单位主体;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本章相关主要法条(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一、名词解释1.犯罪的形式概念与犯罪的实质概念2.犯罪3.犯罪构成【课后练习】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2.在罪刑法定基本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3.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A.损害了国家利益B.危害了社会C.违反了刑法D.触犯了法律4.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主观罪过性5.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是

()。A.实质概念B.形式概念C.形式与实质相统—的概念D.法律特征概念三、多项选择题

1.犯罪的基本特征有()。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人身危险性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2.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是()。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B.犯罪构成是划分罪与非罪的具体标准C.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D.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4.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A.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