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年1月修订)_第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年1月修订)_第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年1月修订)_第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年1月修订)_第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年1月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法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优美抒情的语句。【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朦胧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2.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舒婷及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诵,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其意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一代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命运相联系。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教师板书: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讲解: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舒婷,1952年出生。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诗人。她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逻辑思维,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蕴含执着而深切的感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2)文体知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涉及本课的文体知识,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1:朦胧诗(出示课件5)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新诗潮运动中涌现出的新流派诗歌作品,摒弃直白明说的诗风,以大跨度跳跃的间断形象或多边意象营造出一种模糊朦胧、隐约含蓄的氛围,以表现诗歌复杂的意蕴。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预设2:朦胧诗的特点(出示课件5)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虑”的现实,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6)舒婷初中毕业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早在1976年4月。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8、9)(3)辨一辨形似字。(出示课件10)(4)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11)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请同学们听朗读,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预设1:(出示课件12)朗读停顿: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阅读提示: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感情:深沉悲痛语气:舒缓低沉预设2:(出示课件13)朗读停顿: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阅读提示: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感情:悲哀向往语气:舒缓预设3:(出示课件14)朗读停顿: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阅读提示: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感情:欢欣鼓舞语气:热烈高昂预设4:(出示课件15)朗读停顿: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阅读提示: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感情:热爱献身语气:激越稍快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诗节的内容。(出示课件16)(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能够回答。)学生1: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贫困、落后的历史。学生2: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学生3: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学生4: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一)学习第一节诗教师:同学们,朗读第一节诗,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7)1.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学生朗读诗歌,勾画课本回答。)学生1:破旧的老水车。(出示课件18)学生2:熏黑的矿灯。(出示课件19)学生3:干瘪的稻穗。(出示课件20)学生4:失修的路基。(出示课件21)学生5:淤滩上的驳船。(出示课件22)2.结合修饰语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学生讨论,分析回答。)预设:(出示课件23)教师总结:这一组意象,象征祖国饱经风雨、经历漫长岁月,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二)学习第二节诗教师:同学们,朗读第二诗节,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24)1.这一节反映了当时祖国怎样的情况?(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出示课件25)2.与上一节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一节诗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灾难虽重,理想却不曾消亡,只是暂时没有实现,悲哀痛苦中孕育着希望。(出示课件25)3.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出来?(出示课件24)(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贫困、悲哀。(出示课件25)4.教师:同学们说一说:“‘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分析后抢答。)学生1:“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象征着吉祥、美好和希望。(出示课件26)学生2:“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又未落地面。比喻人民千百年来未能实现的美好希望。(出示课件26)(三)学习第三、四节教师:同学们,仿照前面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四节,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7)(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1.教师:同学们先看第三节,这节诗意象是什么?(出示课件28)(学生默读诗歌,勾画课本回答。)学生1:簇新的理想。学生2:古莲的胚芽。学生3:挂着眼泪的笑涡。学生4: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学生5:绯红的黎明。2.这些意象中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8)(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作者的感情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欢欣鼓舞。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9)教师总结:这组意象显示祖国摆脱了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千年古国开始了新生。3.教师:祖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30)教师点拨:请同学们结合背景分析回答。学生:刚刚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四个现代化在逐步展开,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在逐步实现。第三节诗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本诗的第四节。(学生朗读本节,讨论分析回答。)4.“以伤痕累累的乳房”象征什么?(出示课件31)学生:祖国。5.“以伤痕累累的乳房”与“血肉之躯”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31)学生:“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血肉之躯”。6.“血肉之躯”与“以伤痕累累的乳房”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31)学生:献身祖国。7.在第四节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哪些强烈情感呢?(出示课件31)学生1:(出示课件32)学生2:高昂、有激情。8.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出示课件33)(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说明“我”是祖国的一分子。学生2:“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明“我”和祖国融为一体。9.“迷惘”“深思”“沸腾”这些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出示课件34)(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不能调换。因为这是根据祖国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变化来排列的。“迷惘”是年轻一代对十年浩劫的苦闷,“深思”是为祖国担忧,但是看到现在历史的转机,于是变得“沸腾”。教师追问:这些词语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不仅仅是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更是对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优美抒情的诗句。2.分析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朦胧诗的特点,分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感受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35)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分析四组意象的跳跃性,概括诗人的情感脉络。(出示课件36)(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第一节诗歌的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教师追问:这节诗中的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脉络?学生1:深沉而悲痛。教师:第二节的意象有哪些?学生2:有贫困、悲哀、痛苦的希望、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教师追问:这节诗中的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脉络?学生2:痛苦而有希望。教师:第三节的意象又是哪些呢?学生3: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教师追问:这节诗中的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脉络?学生3:欣喜、鼓舞。教师:第四节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学生4:有十亿分之一、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教师追问:这节诗中的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脉络?学生4:自我的奉献。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出示课件37)(学生讨论,朗读体会。)预设:2.探究诗中“我”的形象:“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出示课件38)(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学生:这个“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来,在新的历史机遇前,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教师追问:“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小我”与“大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祖国啊”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出示课件39)(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诗中四处“祖国啊”。教师追问: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学生:采取的是重复的写作手法。教师再问: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学生: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教师:请同学们分别从四处去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不一样在哪里。(出示课件39)(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第一处出现在第一节,本节回溯了祖国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这个“祖国啊”是“我”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困和落后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喊。抒发了诗人对长期贫困、落后的祖国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出示课件39)学生2:第二处出现在第二节,本节写出了人民长期企盼的渺茫。这个“祖国啊”反映了祖国儿女热切盼望国家繁荣富强,然而热切的希望却可望而不可即,期望、失望、伤心、委屈、感激和痛苦全融入了这声呼唤之中。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出示课件40)学生3:第三处出现在第三节,本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这个“祖国啊”写出了诗人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欣喜的呼喊。这是诗人对新生、充满希望的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出示课件41)学生4:第四处出现在第四节,本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祖国啊”表现了诗人愿意把一切奉献给祖国,只要祖国繁荣富强,不惜粉身碎骨的赤子之情,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出示课件42)4.通过朗读诗歌,找出你们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出示课件43)诗句出示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学生1:诗句中的“破旧”一词反映了祖国的历史之久。学生2:诗句中的“老水车”一词反映祖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学生3:诗句中的“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反映了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运转。教师总结:诗人用这一意象,概括出祖国即使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也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诗句出示2:(出示课件44)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学生4:诗句中的“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一句象征祖国刚刚从个人崇拜、盲目冒进的时代中艰难地挣脱出来。教师总结:焕然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这一切值得期待,让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诗句出示3:(出示课件45)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学生:诗句中的“黎明”一词中“黎明”的来临,意味着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曙光已在涌动。教师总结:象征着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当,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三、课堂小结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46)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7)(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跟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发奋学习,承担起振兴伟大祖国的历史使命。预设2: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人,如果躺在功劳簿上,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就永远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造;面对困难时,如果畏首畏尾,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选取新颖的意象,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出示课件48)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避开了长江、黄河、长城等意象,从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平凡事物入手,选择了诸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新颖独特的意象。全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采用递进的方式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以舒缓深沉的节奏,不仅写出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年轻一代的共同心声。预设2:词语运用准确,语言生动形象。(出示课件49)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理想”等,又分别在它们前面加上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簇新”等,形象地传递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使诗的语言具有色彩,更加具体可感。另外,“迷惘”“深思”“沸腾”“富饶”“荣光”“自由”的连续使用,也使诗歌更连贯,更有层次。同时,这些渐进式的词语如一首乐曲,逐渐奏到了高潮,达到了感情的极致。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0)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1-56)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1.阅读《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回答后面的问题。(出示课件57-60)2.记住积累下面有关爱国的名句,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出示课件61)六、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62、63)1.祖国,多么神圣、多么庄严、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祖国,你一定有很多感激的话要对它倾诉。请以《祖国,我该怎样感激你》为题,写一段文采飞扬的话。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成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诗歌10行左右。2.推荐阅读。舒婷《思念》《致橡树》闻一多《祈祷》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艾青《我爱这土地》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分析、欣赏。【教学反思】众所周知,诗歌创作个性十足,难以用统一的规律去分析,然而发掘一些欣赏诗歌的一般性的思路和角度,可以让阅读诗歌有章可循,减少学生读诗时的畏难情绪。在第一课时中,我以朗读为贯穿课堂的抓手,让学生通过思考“怎么读”,自觉地去发现并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大意,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理解和体会。第二课时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具体去分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并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尝试自己解读诗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诗歌的方法。两节课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这首诗的特点和整体教学思路进行规划,做到“一课一得”。但是,由于本诗的时代背景限制,学生对字里行间寄予的深沉情感难以深入理解;本文语言凝练形式优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对本诗的艺术特征只是稍有渗透,没有多做探讨。【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疏通《梅岭三章》的重点词语,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朗读《梅岭三章》小序,后尝试口译小序,分析它的作用。3.学生自主阅读本课三首诗,画出诗中的意象,分析其意蕴。

2*梅岭三章【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3.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4.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乐观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2.教学难点: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陈毅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出示课件1)赠陈毅同志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凯歌淮海中原定,团结亚非正义伸。赢得光荣归祖国,敷扬文教为人民。修篁最爱莫干好,数曲新词猿鸟亲。——郭沫若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陈毅的诗歌《梅岭三章》。教师板书课题:2*梅岭三章(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主要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陈毅诗稿》等。(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本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6)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1936年10月,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伤病隐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xìng]悻而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1.自读诗前小序,说说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8)(学生默读,分析回答。)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旋:不久、随即)。预设:时间:一九三六年冬地点:梅山缘由:被围背景: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结果:旋围解。2.请同学们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出示课件9)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读音、读准节奏,然后朗读。预设: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3.根据你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概括每一首诗的大意。(出示课件10)(学生朗读诗歌,分析归纳回答。)学生1: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学生2: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学生3: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章,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课件11)诗句出示: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学生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疏通。)注释:意如何:心里想些什么呢?百战多:很多次战斗。百,概数,多的意思。译文:今天我将上断头台,心里想些什么呢?回想起开创革命大业的艰难历程,我们经历了多少次战斗啊。教师追问:第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出示课件11)(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现了诗人面临生死考验时的凛然正气,后两章都由此句起。诗句出示: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出示课件12)(学生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疏通。)注释: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指军士。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译文:这次(如果我死了),我(就)去阴间搜集我旧日的部队,十万人挥舞着红旗斩杀那阴间的阎罗。教师追问:这一章后一句诗哪几个字比较精妙?(出示课件13)(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去”字写出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学生2:“招”字写出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学生3:“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有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教师追问:诗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效果。(出示课件13)(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旌旗,这里指部队。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学生2:阎罗,即阎罗王,民间传说中阴间的最高统治者。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手法,在这里喻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2.第一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出示课件14)(朗读诗句,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学生:第一章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3.请同学们齐读第二章,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课件15)(学生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赏析。)诗句出示: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注释:南国:指我国南方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点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正:恰好。国门:城门。译文:我国南方点燃革命的战火已经十年了,我们必须有为革命献身的信念。诗句出示: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出示课件16)(学生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疏通。)注释:诸君:这里指各位同志。诸,许多。君,对人的尊称。当:当作。纸钱:也叫“冥币”,民间烧给死者的纸做的假钱。译文:后死的同志要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消息当作告慰死者的纸钱。4.第二章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出示课件17)(学生默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烽烟,原指古代边境用来报警的烟火。这里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指战争。学生2:第二句引用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教师补充:“眼悬国门”的典故(出示课件18)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教师: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觉得前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出示课件19)诗句出示: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须”字。一个“须”字使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和为革命牺牲的根据你们的理解,说说后两句中哪些字词用得好,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20)诗句出示: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多”。教师追问:这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表达了对同志、对战友的无限期望。教师:还有吗?学生:“飞来”。这个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教师:读到“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时,你们还能想到哪句诗?(出示课件21)(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教师追问: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学生:首先,陈毅诗句中对革命生涯的无比热爱,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情,乐观、轻松、豁达的精神和革命军事家的气魄是陆游诗中没有的。其次,陆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的悲愤、悠长的遗恨和满腔希望的交织,陈毅诗中则没有如此浓重的悲、忧、恨。陈毅的诗表达的是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期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6.第二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抢答。)学生1:面对今日,勉励来者,盼捷报飞。学生2:洋溢着献身革命的乐观精神。……教师补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7.请同学们齐读第三章,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课件23)诗句出示: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学生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疏通。)注释:“血雨腥风”,这里喻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屠杀和镇压。译文:投身革命就要以革命为家,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不久定会结束的。8.“应有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革命信念?(出示课件24)(学生讨论分析,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体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诅咒,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诗句出示: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出示课件25)(学生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疏通。)注释: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译文:今天我为真理、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不久的明天定会迎来革命的成功、人民的解放。教师:同学们说一说:怎么理解“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含义?(出示课件26)(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学生:“自由花”比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人间遍种自由花”是诗人对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畅想,也是诗人甘愿取义成仁、头悬国门的真正意义的所在。9.第三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7)(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五、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三首诗表现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试分析比较。(出示课件28)(学生默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第一章: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第二章: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章: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2.回顾课文,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出示课件29)(学生默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师补充: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这层层深化的诗文中越来越清晰。六、课堂小结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30)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这三首诗中,诗人回首革命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激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展望未来,对革命的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31)(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面对险恶的环境诗人视死如归,誓与敌人战斗到底,他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人民大众,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无不闪耀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光芒,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烈烈火焰必将光耀千古。预设2: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志士用流血牺牲换来的,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时刻都要记牢。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引经据典,创造性转化。(出示课件32)典故的创造性转化是这组诗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诗中,诗人将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人间地狱比作阎罗和阴间地府,用纸钱来代表革命军队的捷报,赋予并传达出一种全新的含义;借用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不仅表现了他不亲耳听到国民党反动派彻底灭亡的消息便死不瞑目的精神,还表现了他坚信革命必胜,希望在胜利之日能够亲耳听到捷报、分享胜利喜悦的心愿。预设2:虚实结合。(出示课件33)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基础上的浪漫主义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预设3:多用修辞。(出示课件33)语言上,诗歌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4)七、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35-38)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八、知识迁移,拓展延伸1.阅读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出示课件39、40)2.阅读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鲁迅《自题小像》《自嘲》。(出示课件41、42)3.阅读陈毅的《无题》这首诗,回答问题。(出示课件43、44)九、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5)文中三首诗是作者写于生死存亡之际,表现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今天我们取得了革命胜利,实现了作者诗中的期许。假如让你与当时的作者对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结合实际生活写一写。【教学反思】本课为自读课文。课文的三首诗在内容上是一个整体,但每首诗各有侧重。本课将三首诗横向比较来理清三首诗之间的联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又将三首诗纵向比较,领会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比较三首诗之间的意象、情感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这三首诗歌的魅力。设计品读陈毅的这三首诗,重点不在于对词句的细细斟酌,而在于感受作者传递出的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将其与主题类似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者们舍生忘死的决心。同时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后预习】1.利用工具书,疏通《短诗五首》的重点生字词,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了解这五首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

3*短诗五首【教学目标】1.朗读这几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3.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4.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新诗的共同特点。通过诗歌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这五首诗的作者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不同的是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教师板书课题:3*短诗五首(出示课件2)二、新课学习月夜(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5)沈尹默(1883—1971),诗人、书法家。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发表过白话诗。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6)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第一号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出示课件7)月夜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2.《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出示课件8)(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出示课件9)(学生默读合格,勾画分析回答。)学生:霜风、月光、树。教师追问: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出示课件9)(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冬夜的“霜风”“月光”突出了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象征着“五四”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萧索的环境。学生2:“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2.“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出示课件10)(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树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学生2:“却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教师总结:“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月夜》中诗人的情感?(出示课件11)(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学生:冬天的夜晚,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在这种萧索的环境中,诗人面对“一株顶高的树”,即更强势的人或势力,他也“并排立着”,决不“靠着”,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2.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出示课件12)(学生默读诗歌,分析归纳回答。)预设1:“我”是一个身处“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预设2:“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预设3:“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五)诗歌小结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出示课件13)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14)预设:意境简洁、含蓄,语气委婉,节奏舒缓。四句诗的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寒风中卓然独立的形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整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诗歌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清新质朴,富于散文之美。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15)萧红墓畔口占(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17)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翻译家。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2)背景资料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18、19、20)了解萧红萧红(1911-1942),作家。原名张廼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发表《生死场》,描写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腻,抒情色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著有《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写作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逝世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死者是如此,生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入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出示课件21)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1944年11月20日2.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诗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22)(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题目出示:萧红墓畔口占学生:“萧红墓畔”点明了地点。“口占”,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1.从诗人的哪些行为可以体会到其对萧红的哀思?(出示课件23)诗句出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学生默读诗歌,勾画分析疏通。)学生1:“走六小时”指时间之长。学生2:“长途”指距离之远。学生3:“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教师补充:“寂寞”既是诗人奔赴墓地时心境无比孤寂悲凉,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隐指萧红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全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教师:第二句诗为什么不说“墓畔”而说“头边”?(出示课件24)(学生默读合格,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教师:作者为什么要送给她一束“红山茶”?(出示课件24)学生:“放一束红山茶”,山茶花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2.第三句诗中诗人在等待什么?“长夜漫漫”有什么含义?(出示课件25)(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我等待着”等待的是革命曙光的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学生2:“长夜漫漫”,写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3.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26)(学生默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学生2: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学生3: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回顾全诗,诗歌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出示课件27)(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学生1:因悼念而感到悲伤、寂寞。学生2:面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学生3: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学生4:镇静、坚守和自勉。(五)诗歌小结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8)预设: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29)预设:语言朴素洗练,情感深沉真挚。开头用“六小时”“长途”写出了诗人不顾路途遥远,孤身一人来到友人墓畔凭吊祭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悼念和缅怀之情。“一束红山茶”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既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也代表了萧红的品性和精神,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0)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探究,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2.对比阅读,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短诗五首》中的前两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首——《断章》。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为诗人只对这四句诗感到满意,才将其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这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作。(出示课件31)二、学习新课断章(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33)卞之琳(1910—2000),诗人、翻译家。江苏海门人。1929年开始写诗,诗风晦涩、含蓄,富有形式感。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找准节奏,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34)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2.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来。(出示课件35)(学生朗读诗句,勾画课本回答。)学生: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哪几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出示课件36)(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学生2:(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1.怎样理解诗中“人”与“风景”的关系?(出示课件37)(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学生1:“人”不仅是看风景的主体,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成为欣赏“风景”的客体。学生2:“风景”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出示课件38)(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学生: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断章》一诗给予你们怎样的生活启示?(出示课件39)(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1: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学生2: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也很快乐吗?学生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深究,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此刻,就很美。学生4:若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若能装饰你的梦,也是我小小价值的体现。(五)诗歌小结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出示课件40)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诗人通过描绘四幅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剪影,带给我们丰富的哲思。启迪我们: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和孤立存在的。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41)预设:语言清新平淡,意蕴含蓄深远。四行诗写了四个十分平常却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反过来,你也可以装饰别人的梦,可见宇宙万物是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诗歌通过这些平淡易懂的句子,阐释了丰富的哲理。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2)风雨吟(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4)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20世纪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主要作品有《桑野》《驰驱集》等。(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45)本诗选自《芦荻诗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诗歌,抓住关键词描绘诗歌画面。(出示课件46)风雨吟芦荻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2.透过诗句,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47)(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1.同学们,多读几遍诗歌,说说最喜欢哪一句,好在哪里。(出示课件48)(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诗句出示: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学生:“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风雨”裹挟着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展示了一种磅礴的、席卷一切的气势。教师:这句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出示课件49)(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教师追问:“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出示课件50)学生: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诗句出示: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出示课件50)教师:同学们,朗诵这两句,然后赏析一下。(学生默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学生2: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2.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年轻舵手的心”?(出示课件51)(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年轻舵手的心”主要表现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诗中写“我有年轻舵手的心”,表明了诗人不惧风雨的豪迈气概。(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结合全诗谈谈,面对这样的大地,“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示课件5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回答。)第1小组:面对苦难的祖国,“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做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第2小组: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感到忧虑。(五)诗歌小结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出示课件53)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诗人通过描绘在暴风骤雨的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展现了“我”愿做年轻舵手的决心,表达出战胜风雨、一往无前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意象突出。(出示课件54)无论是第一节中的“风”“雨”的意象,还是第二节中的“海”“舟”的意象,还是后来出现的敢做“年轻舵手”的“我”的意象,都非常突出。突出的意象,营造了立体的画面,所以不论是风雨肆虐,还是大地被淹没,还是“我”掌舵在风雨之中,都给人非常强烈的画面冲击感。预设2:立意向上。(出示课件55)前两节诗极力铺排渲染,突出风雨肆虐下大地被毁灭的沉重景象,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没有退缩,勇敢地站出来,担负起“舵手”的责任,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责任感呢?本诗虽短,但立意积极向上,带给读者鼓舞和力量。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6)统一(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58)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9)1969年9月,聂鲁达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为此他写下了《统一》。(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边读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出示课件60)统一聂鲁达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2.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出示课件61)(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1.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课件62)(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学生2: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们的看法。(出示课件63)(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五)诗歌小结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出示课件64)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诗人以树叶、花朵、果实为意象,形象地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的道理,指出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65)预设:语言浅显,意蕴深刻。全诗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以“叶”“花”两个意象来说明事物的统一性,第二句以“果实”“树木”为意象,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语言浅白平实。第一句中“繁多是个谎言”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统一”的深刻理解。而第二句中“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花,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3.板书设计。(出示课件66)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出示课件67)(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预设1: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预设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预设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如果时代是沉默的,我们应该站出来唱歌,大声唱,因为我们是青年一代,我们有理想,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希望唤醒更多的人,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而奋斗。(出示课件68)预设2:友情是冒着敌占区的封锁,去墓畔凭吊;友情,是墓畔放下的一束花,寄托着哀思;友情,是六个小时的跋涉,只为看你一眼;友情,是你离去了,我还在独自坚守理想,永不放弃。(出示课件68)预设3: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出示课件69)预设4: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当人生的风雨袭来,我们该如何面对?是仓皇逃避,还是像“我”一样勇敢地迎上去,做勇敢的舵手,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自然是后者,两军交战,勇者胜,只有勇敢迎上去,才能战胜困难、挫折,收获人生的彩虹。(出示课件69)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70-72)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1.学了本课后,学校打算开展“亲近诗歌”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出示课件73-75)2.阅读《雨巷》,回答下面的问题。(出示课件76-82)七、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83-85)1.熟读这五首诗,查阅白话新诗的资料,了解其文体特点。2.请仿照《月夜》这首诗,塑一个“我”,写出当今时代的“月夜”。3.请仿照《风雨吟》写一首《秋风吟》,注意设置动景和静景。【教学反思】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这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来完成诗歌的鉴赏任务。这两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重点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前两首诗歌并解读意象,品味语言;有时则放手让学生自行尝试理解诗歌,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只就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把握诗意,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但是,由于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艺术特征,并没有深入探讨,学生对白话新诗的认知较浅显。【课后预习】1.利用借助工具书,疏通《海燕》的重点词语意思、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海燕》中的海燕具有怎样的特点?3.《海燕》中,除了海燕,课文中还有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们分别象征什么?

4海燕【教学目标】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2.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体会,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3.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理解象征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4.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分析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教学难点: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掌握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3.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海燕吗?(出示课件1)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的意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出示课件2)教师板书课题:4海燕(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5)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十月革命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对苏联文学和世界文学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6)《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是《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目睹并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海燕”这个艺术形象,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为无产阶级革命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这首散文诗也深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3)文体知识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重要文体散文诗相关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散文诗(出示课件7)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它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富含内蕴的诗情,具有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力。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语言仍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特点一: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特点二:内容具有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特点三: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散文诗中的象征手法,往往是通篇的运用。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9)(3)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10)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蠢笨:笨拙,不灵便。胆怯:胆小,缺少勇气。号叫:大声叫。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海燕在大海上的表现可概括为哪几个场景,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听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1:场景一: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出示课件11)学生2:场景二: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出示课件12)学生3:场景三: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出示课件13)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品析海燕的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海燕的语句,分析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海燕什么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4)(学生朗读课文,勾画课本回答。)语句出示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出示课件15)(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句话。(出示课件15)学生1:“黑色的闪电”,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学生2:“高傲地飞翔”,运用拟人的手法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贬词褒用,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表现了海燕蔑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教师总结: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语句出示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出示课件16)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句话。学生1:此处的“箭一般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学生2:“碰”“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燕的迅捷,与乌云搏击的场景,表现了海燕英勇的雄姿和昂扬的斗志。语句出示3: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出示课件17)教师:请同学们来赏析这句话。学生1:此处的“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学生2:声音描写,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盼,表现了海燕的英勇无畏、斗志昂扬、乐观自信。语句出示4: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出示课件18)教师:我们一起来赏析语句吧。学生1:此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学生2:侧面烘托,突出海燕斗志昂扬、乐观自信的气概。语句出示5: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出示课件19)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赏析语句。学生: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学生:句中的“穿”和“掠”生动地描绘了海燕迅捷、豪壮和勇不可当的战斗雄姿,体现出其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语句出示6: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出示课件20)教师:请同学们来赏析这句话。学生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学生2:写出了海燕的欢乐与战斗的豪情,体现出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句出示7: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出示课件21)教师: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句话。学生1:本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修辞手法。学生2: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学生3:运用反复,语气肯定,突出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语句出示8: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出示课件22)教师:同学们来赏析一下这句话。(出示课件22)学生1:本句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学生2:本句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教师补充:此句也写出了海燕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高度的智慧和预见性。语句出示9: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出示课件23)教师:我们一起来赏析语句。学生1:此句是祈使句。学生2:描写恶劣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环境,以壮阔的背景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最后以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暴风雨的渴望,体现了海燕自信乐观的豪迈精神。教师:同学们说一说:结合前面的语句,你们认为海燕有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24)(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1:矫健勇猛、心情欢快。学生2: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学生3:乐观自信、勇于献身。2.文章中除了描写海燕,还描写了哪几种海鸟?面对暴风雨它们都有怎样的表现?(出示课件25)(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出示课件26)学生1:海鸥——呻吟、飞窜、恐惧。学生2:海鸭——呻吟、吓坏。学生3:企鹅——胆怯、躲藏。教师总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们的惊恐(声音、行动、情态)。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写它们?(出示课件26)学生: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战斗精神。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环境描写。3.海燕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