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教学课件《外国建筑史》本科_第1页
整套教学课件《外国建筑史》本科_第2页
整套教学课件《外国建筑史》本科_第3页
整套教学课件《外国建筑史》本科_第4页
整套教学课件《外国建筑史》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埃及建筑

(EgyptianArchitecture,c.3200B.C.~30B.C.)一、概述(Background)1、自然地理状况(PhysicalCharacteristics)尼罗河——埃及文化的摇篮领土分为上下埃及,地理环境分别为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沙漠地带气候干燥,盛产石材(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等)古王国时期(c.3200~c.2130B.C.1-10王朝)国家中心在下游孟菲斯,主要建筑任务:金字塔陵墓,“金字塔王朝”2、历史分期(History)

中王国时期(c.2130~c.1580B.C.11-17王朝)国家中心上移至底比斯附近,主要任务:陵墓,并开始出现成规模神庙建设。

新王国时期(c.1580~332B.C.18-30王朝)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阶段,国家中心依然位处底比斯,主要建筑任务:神庙、石窟墓,“庙宇时代”。

托勒密王朝时期(332B.C.~30B.C.)受东西文化交融的时期,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密切。二、建筑物(MainArchitecturalTypes)

1、陵墓(TombArchitecture)①背景

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自然环境条件:独特自然环境助长了对来世的向往气候炎热干燥,易于保存有机物和建筑物

上埃及盛产石材

运输——尼罗河特殊的航运条件

社会制度政教合一、君主独裁的奴隶制——国王成为国家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家工程的组织核心②类型

台墓(玛斯塔巴mastaba)——早期形态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地点:尼罗河西岸,集中于离今天开罗西南近郊吉萨高地:吉萨金字塔群构成:门厅→甬道→祭祀厅堂→金字塔体

金字塔式陵墓(RoyalPyramid)

崖墓(CliffTomb)中王国时期,国家统治中心南移,进入河谷地区,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采取的陵墓形式构成:坡道→人工平台(小型金字塔)→崖壁→内藏墓室

石窟墓(Rock-hewnTomb)构成:墓道→前厅→墓室。新王国时期法老们主要的埋葬方式,集中在底比斯(Thebes)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地段的山谷中——王陵谷。完全深藏于山中,入口以立柱支撑,常结合祭庙一同建造。2、神庙(Temple)

基本构成:神道(斯芬克司Sphinx)→庙门(牌楼门Pylon+方尖碑Obelisk)→前院→多柱大厅(Hypostylehall)→祭坛(Sanctuary)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闭(尺寸递减,高度渐低),光线由明→暗,以营造神秘气氛,强化对法老权力的膜拜。牌楼门(Pylon)规模:大型神庙常与宫殿结合建造,多进院落,多轴线

代表作:卢克索和卡纳克的阿蒙神庙3、方尖碑(Obelisk)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石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细长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4、住宅(Dwelling)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贫富悬殊,基本采用土坯或砖砌建造5、城市(City)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为修建王陵兴建的城市,如卡宏城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s)1、材料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其材料选择和加工是完全不同的:石材采集、加工、运输、砌筑→纪念性建筑粘土+植物(芦苇、棕榈)→混合物→世俗建筑(如宫殿、住宅等)2、结构梁柱体系和墙体承重体系,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3、石材的开采、运输、安装四、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Forms)

1、群体布局

封闭围合:意在创造一种强烈的内部感受和静态秩序,与生态条件亦有关系

尺度巨大:物化了埃及神学中的永恒思想

方正结构:建筑物与空间严格按直角坐标系来组织

对称轴线:以此强调序列感,营造气氛

埃及石柱:处理比较成熟,常用整石,体形高大,比例粗壮1:5,特色之处为柱头,形象多源于植物,包括棕榈、纸莎草、莲花等。

装饰母题:象形文字、植物、动物和人物等,石刻技术发达,表现方式原始而独特五、建筑实例(CasesStudy)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塔(StepPyramidofZoser,Sakkara,c.2778~2723B.C.)2、吉萨金字塔群(GreatPyramid,Giza,c.2723~2563B.C.)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atDel-el-Bahari,c.1520B.C.)曼都赫特普崖墓和哈特什普苏陵墓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un,Karnak,c.1312~323B.C.)5、阿布辛贝勒大庙(GreatTempleatAbuSimbel,c.1301B.C.)六、本讲小结(Conclusion)

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造就了庞大且持久的纪念性建筑石构技术发达,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艺术装饰与建筑结合紧密,成就很高,尤其是石刻技术发达。缺陷:世俗建筑不发达七、课后问题(Questionsafterclass)1、分析古埃及陵墓型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方式。2、探讨宗教观念与建筑形式处理的关系。八、延伸阅读指南(Guidelinesforintensivereading)1、(英)罗莎莉戴维著,李晓东译,探寻古埃及文明,商务印书馆,2007年2、BanisterFletcher,AHistoryofArchitectureontheComparativeMethod,ArchitecturalPress,Oxford,England,1996,Twentiethedition,P39-693、SpiroKostof,AHistoryofArchitecture,SettingsandRituals,OxfordUniversityPres,1995,P67-90第六讲克里特和迈锡尼建筑

(Crete&MycenaeArchitecture,c.2000B.C.~1100B.C.)一、概述(Background)克里特建筑(c.2000~c.1500B.C.)迈锡尼建筑(c.1500~c.1100B.C.)克里特和迈锡尼文化是古爱琴文明(AegeanCivilization)的中心部分,是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和文化模式的起源。二、建筑物

1、克里特建筑的代表类型:宫殿

米诺斯王宫(PalaceofMinos,Knossos,c.1600-1500B.C.)特点:空间开敞;布局顺应地形高低错落、复杂;院落、天井格局,尺度亲切;柱子处理奇特,上粗下细;最早的露天剧场2、迈锡尼卫城(MycenaeAcropolis,c.1400-1100B.C.)位处高地,防卫性强。狮子门(LionGate)迈西尼狮子门(LionGate)阿脱雷斯宝库古希腊建筑

(GreekArchitecture,c.12thc~146B.C.)1、地理概念古希腊是一个区域概念,指希腊民族沿爱琴海周围所聚居地区的总称,地理范围以今天的希腊半岛为中心,还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等处当时存在的许多城邦制国家。一、概述

古希腊建筑是古代建筑的辉煌时期,古代世界上最精美的建筑体系,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荷马文化时期(c.12th~9thcB.C.)建筑遗址基本不存。该时期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形成阶段。2、历史时期古风文化时期(c.8th~6thcB.C.)希腊柱式建筑的发端和发展阶段,逐步由木构向石构过渡。776B.C.希腊正式纪年的开端古典文化时期(c.5th~4thcB.C.)其中于480~404B.C.(伯利克里时代)古希腊文化的成熟、繁荣阶段。该阶段出现的反映高度文化成就的建筑风格被称作古典建筑。柱式建筑发展成熟并定型。希腊化时期(c.3thc~146B.C.)马其顿帝国征服希腊,将版图扩大至欧亚非三大洲。古典艺术的传播和普化阶段。地理地质状况:多山地形,岛屿众多。平原面积少、分隔明显——决定了很难形成政治上的统一——小国寡民的城邦制。3、自然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四季温和宜人,温差小,天气晴朗。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雨水稍多——适于户外生活——关注公共生活,热爱生活。资源条件:盛产优质大理石和陶土,适于建造和雕刻——希腊建筑成就的重要物质基础。4、社会政治国家组织形式:奴隶制城邦(polis)国家的松散联合体。城邦本位主义和多中心是古希腊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雅典和斯巴达为最著名的两个城邦。政体:希腊人开创了多种多样的政治制度,如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等。5、宗教与神话原始自然崇拜→奥林匹斯山神崇拜(十二主神)古典时期发展成为理智与情感、伦理道德与神秘主义的合理综合。希腊人对待宗教的态度基本是非宗教性的和理性主义的。神是理想化的人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人将神话看作他们的古代史欧洲文化艺术的最早表现形式:荷马史诗6、哲学与艺术理性主义:数是万物之本源(毕达哥拉斯)——美出于和谐与秩序——艺术创作中强调数量关系人本主义:人是万物之尺度(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

,普罗泰戈拉)——造型艺术中人体作为参考的对象希腊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和谐、合理、完善是美的基本特征二、建筑物(ArchitecturalType)

1、神庙(Temple)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古典建筑形式的代表。1.1意义:奉献给守护神袛,以及城邦庆典活动中心,兼具宗教与世俗意义1.2位置:A.独立一体B.组成圣地建筑群或卫城建筑群C.与城市公共建筑如广场、敞廊等构成城市核心区(希腊化时期)1.3形制:A.原型——美加仑室B.平面——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东部入口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C.东立面(主立面)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山花pediment意义:现代观演类建筑的原型发展:由木构→石构构成:观众席、乐池、舞台特点: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2、露天剧场(Amphitheater)雅典卫城山下的露天剧场3、陵墓和纪念性建筑价值在于成功发展了古典的纪念性的集中式构图3.1陵墓:古典三段式处理——高基座+主体+顶部代表作:小亚细亚哈里卡拉索斯(Halicarnassus)的抹苏鲁姆王陵(Mausoleum)C.处理成下重上轻B.方与圆形的自然衔接与交切

构图手法:A.遵循多层建筑组合的普遍原则:基本单元的完整性3.2纪念性建筑:以雅典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奖杯亭)为例三、建筑技术1、材料——木材和石材2、结构——墙体承重和梁柱结构四、建筑形式

1、群体布局1.1卫城( Acropolis)A.意义:古希腊特有的圣地建筑群,城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B.位置:城市高处C.布局特色: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雅典卫城1.2城市有机型——以卫城为中心逐步发展,形态不规则,善于利用地形,如雅典几何规则型——希腊化时期移民城市,一次性规划的几何规则型(方格网)城市模式——

希波丹姆(Hypodam)式城市,代表城市米利都城1.3广场、市场(Agora)功能:露天集会、集市场所,政治与商业活动并置位置:城市中心,逐步取代卫城成为城市生活中心构成:与其它宗教和公共建筑组合;周边柱廊限定边界;广场中心设在尽端处,设神庙;利用视差原理发展了梯形平面。A.定义: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结构组合的艺术形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B.意义:①表明建筑的等级②控制建筑的形象和体量③反映人文主义精神

2、特征处理

2.1希腊古典柱式(ClassicOrder)古典柱式(罗马式)古典柱式(希腊式)C.基本组成:柱子column(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水平檐部entablature(额枋Architrave、檐壁Frieze和檐冠Cornice)D.希腊三柱式:多立克(DoricOrder)爱奥尼(IonicOrder)科林斯(CorinthianOrder)无柱础

柱高为下柱径的4~6倍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卷杀柱头由方块和圆盘组成檐壁由三陇板和陇间壁交替构成柱式造型粗壮浑厚有力①希腊多立克柱式②希腊爱奥尼柱式柱础线脚细密柱高为柱径的9~10倍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柱头为一对涡卷额枋做划分,檐壁有连续浮雕柱式造型优美典雅柱础、柱身、檐部的细部处理与爱奥尼柱式基本相似柱高为柱径的10倍左右柱头为盛满莨苕叶的花篮柱式造型纤巧华丽③希腊科林斯柱式男像柱Atlanda女像柱Caryatid2.2视差矫正(OpticalCorrection,Refinement)①升起②卷杀(ehtasis)③侧角和内倾④角柱加粗、缩小角柱间距⑤山花前倾五、建筑实例1、雅典卫城(Acropolis,Athens,5thB.C.,448~406B.C.)成就:标志着西方古典建筑的成熟与完善,古希腊最杰出的建筑群主要设计师:菲迪亚斯(Pheidias)卡利克拉特(Callicrates)和伊克提诺(Iktinus)意义:雅典古典时期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中心,城邦国家强盛的标志主要建筑物:①卫城山门(Propylea,437~432B.C.)

④伊瑞克先神庙(Erechtheion,421~405B.C.)②胜利神庙(TempleofNikeApteros,426~421B.C.)

③帕提农神庙(Parthenon,447~432B.C.)

布局特点:延续了古希腊卫城建筑群布局的拓扑结构形式,同时设计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还采用因地制宜,逐步展开,均衡对比,重点突出的手法。3、阿索斯广场(Agora,Assos,c.3thcB.C.)4、米利都城(Miletus,c.5thcB.C.)希波丹姆(Hippodamus)式城市的典型实例:系统化的方格形街道网布局2、埃比道拉斯剧场(Amphitheatre,Epidaurus,c.350B.C.六、本讲小结(conclusion)1、西方正统建筑文化的基石之一2、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有着极高的美学质量3、发展了一套完善的古典柱式系统,成为西方古典建筑造型的基础七、课后延伸阅读(FurtherReadings)古罗马建筑

(AncientRomanArchitecture,c.8thcB.C.~476A.D.)一、概述(Background)1、地理范围古罗马是一个区域概念,帝国时代横跨欧亚非三洲,世界奴隶制时代的文明颠峰。伊特鲁里亚文化时期(c.8thcB.C.~509B.C.)意大利早期本土文化。建筑遗迹包括庙宇、陵墓和工程设施,并反映当时的石作和拱券技术。2、历史时期共和时期(509B.C.~30B.C.)建筑活动空前高涨,类型多样,除重点建设道路、桥梁、输水道等基础设施外,还创造许多新型公共建筑型制,如公共浴场、巴西利卡、斗兽场等。该阶段大力吸收并发扬希腊建筑文化,继承并扩充了古典柱式系统。帝国时期(30B.C.~476A.D.)

西方奴隶制发展的顶峰阶段。独立发展自己的建筑体系,建筑规模巨大,空间复杂,技术成熟,艺术成就高,出现炫耀帝王权力的众多纪念性建筑形制,如凯旋门、纪功柱、帝王广场等。4、自然地理状况意大利半岛多丘陵地貌,海岸线平直,岛屿不多,相对易于形成统一的国家。气候温和宜人,适合户外生活地质成分与希腊不同,建筑材料除大理石、陶土外,尚有质量上乘的其它石料、砖料、砂子、卵石等,尤其盛产火山灰,由此所发展的天然混凝土技术成为古罗马建筑成就的基础和主要特征。二、建筑物(ArchitecturalType)

1、神庙注重正立面朝向不受限制深门廊体形高大多种形状法国尼姆卡瑞神庙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2、巴西利卡(Basilica)平面一般为矩形,端部设龛,厅内有两排或四排列柱,长边入口,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这种型制对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的型制影响很大。古罗马最发达,功能和空间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3、公共浴场(Bath)构成:对称布局,双向轴线①中部结构——包括主要沐浴空间:冷、热、温水浴大厅,更衣室,化妆间等②大型开敞空间③外圈辅助用房特点:规模巨大,空间丰富,序列严谨,装饰豪华。反映高超的拱券技术4、罗马剧场与竞技场(TheatreandAmphitheatre)希腊露天剧场基础上发展而来结构先进,看台由人工拱券技术架构立面为重复的券柱式构图,反映柱式应用的创新罗马的大斗兽场(Colosseum)为竞技场建筑的杰出代表5、住宅三种类型:别墅、府邸和公寓,反映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别墅:修建于乡间,结合丘陵地形发展了意大利台地园明厅式府邸:继承希腊院落式住宅基本格局,并进一步发展为穿堂式带院落的进深布局,布局更严谨,空间层次更丰富,明厅(Atrium)作为核心多层公寓:罗马城为解决人口激增导致的住房紧缺而采用的住宅形式,狭小、拥挤、居住条件差。7、凯旋门(TriumphalArch)和纪功柱(PillarofVictory)帝国时代的产物,是炫耀皇帝和武将战功或权力的纪念碑。凯旋门位置:城市中心、重要出入通道口构成:矩形的厚重体量女儿墙+券柱式门洞(单券或三券)雕刻和铭文代表作:泰塔斯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罗马泰塔斯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泰塔斯凯旋门纪功柱构成:基座+柱子+顶部雕像代表作:图拉真纪功柱8、输水道(Aqueduct)和其它工程设施法国尼姆戛合输水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大道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s)

1、材料石材:大理石和花岗石,大理石通常采用板材贴面木材:木桁架屋架,技术先进,跨度可达20米以上天然混凝土:火山灰+石灰+骨料+水——罗马建筑成就的基础2、结构混凝土广泛使用,促使拱券技术进一步成熟,这是罗马建筑最大特色和成就拱顶(Vault)——筒形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顶(Dome)——最大跨度达43.43米(万神庙),古代世界之最筒形拱顶(BarrelVault)交叉拱顶(IntersectingVault)穹顶(Dome)四、建筑形式(ArchitecuralForm)

1、群体布局1.1组织原则遵循一种普遍的秩序: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四分领地代表建筑类型:浴场、帝王广场1.2城市类型多(如行政文化中心城市罗马、雅典、亚历山大;商业贸易港口巴尔米拉;军事营寨城提姆加德;休养城市庞贝等),功能齐全市政基础设施发达(道路、排水等)帝王广场帝国时期发展为纯粹的纪念性建筑和空间,失去全民意义。基本构成:凯旋门→雕像广场→巴西利卡→内院(设置希腊文、拉丁文图书馆和纪功柱)→皇帝祭庙图拉真广场1.3广场从市民广场到帝王广场的演变体现建筑形制和政治形势的密切关系,即共和→帝制→神化帝王。设计特色:对称布置,沿轴线层层深入,通过一系列空间的大小、开合、纵横及相应的艺术处理,企图用建筑造成神秘化来达到崇拜帝王的目的。代表作:图拉真广场图拉真广场2.1罗马五柱式2、特征处理①扩充希腊柱式的成员增加塔司干柱式(TuscanOrder)和组合柱式(CompositeOrder),改造希腊原有柱式,进行程式化处理,形成罗马五柱式②创造新的柱式构图券柱式连续券:柱子起承重作用,券脚落在柱顶或中间垫上小段檐部,一般多重复连续使用,产生轻巧活泼的构图。连续券券柱式③柱式组合新形式叠柱式:多层建筑立面柱式或券柱式组合的手法,从下往上按照力量秩序,柱式分别用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等,且每层后退,既稳定又美观。罗马多立克和爱奥尼柱式的叠加

2.2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与《建筑十书》(TenBooksofArchitecture)维特鲁威:罗马帝国初年(公元前1世纪)皇帝的御用军事工程师、建筑师共十篇,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在希腊、罗马早期建筑创作的经验基础上阐释了城市规划、各类型建筑的设计原理、建筑构图原理及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和构造、建筑施工、市政设施、机械设备、建筑经济等,并提出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坚固(Strength)实用(Usefulness)美观(Beauty)世界遗留至今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复兴古典的范本。成就:1、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2、系统总结了希腊与罗马建筑经验。3、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论述了基本的艺术原理。五、建筑实例1、万神庙(ThePantheon,Rome,120~124A.D.)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典范,跨度之最,罗马古典建筑的代表,体现罗马时代杰出的设计和技术成就3、罗马大斗兽场(TheColosseum,Rome,70~82A.D.)2、卡瑞卡拉浴场(BathofCaracalla,Rome,211~217A.D.)4、泰塔斯凯旋门(ArchofTitus,Rome,81A.D.)5、图拉真广场(ForumofTrajan,98~113A.D.)六、本讲小结(Conclusion)1、强大的物质与社会财富造就规模巨大、类型丰富的公共建筑,型制发达,手法成熟,技术先进。2、天然混凝土与拱券技术的应用,为宏大体量和宽广灵活空间的创造提供条件,并成为罗马建筑的基本特征。3、初步建立了欧洲建筑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复兴古典的依据。4、与古希腊建筑共同构成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石。七、课后思考(QuestionsafterClass)1、结合罗马时代,思考社会形态与生活对建筑创作的影响。2、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联系与区别。3、古罗马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空间发展的作用。八、课后补充阅读(FurtherReadings)第九讲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

(EarlyChristian&ByzantineArchitecture

c5th~9thcA.D.&c5thc~1453A.D.)一、概述

1、历史背景罗马帝国后期大事记公元313年:米兰赦令,基督教合法化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后称拜占庭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被北方日耳曼人消灭,标志西方奴隶制时代的结束,从此西欧进入封建时代——世俗政权割据,经济全面凋零,城市文明衰退,宗教占据社会生活主体的时代,亦称中世纪(MediaevalAge)或信仰年代、黑暗年代。公元330年:迁都帝国东部城市拜占庭,后改名君士坦丁堡中世纪的宇宙观就是神学的宇宙观——马克思2、基督教(Christianity)起源:公元1世纪罗马的东部地区,即中东地区教义:以“爱”为信仰的核心。原罪说,基督徒只有信奉上帝不断净化灵魂才能获得拯救,消极、追求来世的幸福。圣经;三位一体教派:11世纪前相对完整,此后分裂为东部教会→东正教(Orthodox);西部教会因16世纪宗教改革又分裂为天主教(Catholicity)和新教(Protestantism)教堂:提供实践信仰、忏悔赎罪和逐步接近上帝的精神纯化的场所。基督教合法化后才出现,名称:cathedralchurchchapelabbey3、欧洲封建时代早期建筑风格早期基督教建筑指公元4~9世纪,西欧(原西罗马)地区的建筑体系。拜占庭建筑指公元5~15世纪,原东罗马帝国范围内发展出的独立建筑体系。这两种建筑体系的基本内容都来源于罗马建筑,并分别成为中世纪西欧和东欧宗教建筑的主线

古罗马拜占庭教堂继承发展集中式平面与穹顶结构——东欧体系西欧教堂继承发展巴西利卡平面与拱顶结构——西欧体系二、建筑物

1、教堂1.1西欧教堂(巴西利卡式教堂)①形制来源:罗马巴西利卡,稍加修改即可满足聚众功能和教义的象征意义。基本要素:通道(柱廊围合的中殿nave)和中心(东端祭坛apse,是教堂圣地)②平面:短边入口,强调纵向轴线即忏悔道路。西向为主立面。平面形状逐步发展成十字形(短长结合型,称拉丁十字),象征意义明确。是中世纪西欧教堂形制的主线③设计特点:注重通道,过程性,光线上明下暗。①形制来源:仿效古罗马集中向心式平面。1.2拜占庭教堂(集中式教堂)②平面:采用圆形、希腊十字(等臂十字)、正多边形等有明确几何中心且中心至四周距离相等的平面形状;集中的空间气氛通过竖向轴线和中央穹顶体现;复杂的结构体系导致延展复合的空间形式。③设计特点:注重中心和秩序性,外观为醒目的穹顶,以马赛克镶嵌画为代表的装饰体系发达。三、建筑技术帆拱(Pendentive)拜占庭建筑中实现从方形平面向圆顶过渡的结构构件。穹顶的支撑与平衡体系产生丰富多变的空间1、特征处理四、建筑形式1.1宗教建筑室内的光线处理:上明下暗,拉开世俗与精神世界的距离。1.2教堂内部表面处理:非物质化的处理,低等级为湿粉画,高等级为连续闪烁的马赛克镶嵌画,题材皆为宗教故事。1.3拜占庭穹顶:早期大跨度穹顶,后期处理成多组小穹顶并由鼓座架高。1.4柱子:否定人文精神,非古典柱式。拜占庭的斗形柱头五、建筑实例1、圣索菲亚教堂(St.Sophia,Constantinople,532~537A.D.)

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特点:复杂而条理分明的结构系统;集中统一而又丰富多变的内部空间;

华丽的装饰和神秘飘渺的氛围。2、圣马可教堂(St.Marco,Venice,1063~1085A.D.)六、东欧与俄罗斯教堂集中式布局,但分隔较多,空间狭小。拜占庭风格基础上结合斯拉夫民族的传统而形成的独特建筑体系外观强调竖向性体量,并形成集聚。屋顶处理在拜占庭风格的基础上,带有强烈的民族与地方特色,如俄罗斯葱头穹顶和帐篷顶等。七、本讲小结1、世俗生活不发达导致建筑类型少,主要建设成就体现于教堂。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制是后来中世纪基督教堂的基础。2、拜占庭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诸多特色,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尤其在教堂的穹顶建造(帆拱技术)和集中形制方面成就突出。3、拜占庭教堂室内壁面装饰精美,彩色马赛克镶嵌画为该时期艺术一大特点。八、课后问题1、结构技术的演进如何影响建筑空间的创造与艺术风格的形成。(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艺术形式)2、宗教教义与建筑形制、空间布局的关系。罗马风和哥特建筑

(Romanesque&GothicArchitecture

c.9th~12thcA.D.&c.12thc~15thcA.D.)一、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Architecture)

1、概述1.1概念西欧公元9~12世纪在早期基督教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建筑风格,由于采用了厚墙、半圆拱券和拱顶技术等罗马建筑元素而得名,或叫似罗马、罗曼式、罗马式等,其一般视作中世纪建筑走向高潮的过渡阶段。1.2影响重大的社会风尚①朝圣活动②修道生活平面定型为拉丁十字2、建筑物

2.1教堂塔楼发展定型的西立面2.2修道院(Abbey,Monastery)教堂为核心部分,除宗教性场所外,另含生产性空间。回廊(Cloister)也是必备元素。相对封闭并能实现自给自足的领地。2.3城堡

(Castle,Chateau)封闭厚实,设防严密,坚固的堡垒,欧洲封建时代最具特色的世俗建筑3、建筑技术突出成就在于发展了西欧教堂的新型拱顶结构技术——肋骨拱顶体系。结构体系一种骨架体系:拱顶体系(肋拱、薄板)+支撑平衡系统(柱墩,墙墩,扶壁)优点:屋顶重量减轻,墙面窗洞扩大,肋拱装饰天花。4.1特征处理4、建筑形式外部形象:连拱廊或连续盲券装饰。4.2内表面处理不再过多采用壁面装饰而直接暴露出建筑的结构骨架。4.3光线总体仍然是上明下暗,但较早期敞亮一些。4.4透视门:欧洲教堂入口处层层凹入的券门处理,减少外表的厚重感,并装饰有大量雕刻以宣扬教义。5、建筑实例1、比萨教堂群(PisaCathedral,c.11thc~13thcA.D.)二、哥特建筑

1、概述哥特建筑又称高直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从12世纪至15世纪占据建筑创作的主流。其高直的形体,玲珑的装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了崇高、神圣和超脱尘世的效果。2、建筑物2.1主教堂(Cathedral)中世纪文明的集大成者,体现城市的力量与抱负。平面:十字耳堂变浅并前移,令东部空间扩大,进一步突出精神中心—祭坛,后期发展为连续的厅式教堂平面。入口立面:以罗马风西立面形制为基础,哥特时代强化了凌厉的竖向元素,如塔楼、尖券等,高直性明显。以法国教堂为代表,还形成纵横三段式的处理手法。中殿:窄且高,强烈的向上动势。2.2世俗建筑代表类型包括城堡、府邸、行会、行政机构、旅馆等中世纪市政厅建筑木构架,涂深色;填充部分砖石刷白,色彩鲜明;窗户较大,表现出框架结构的轻快性格楼层外挑;屋顶高耸,设阁楼体形和立面处理活泼。2.3中世纪欧洲民居哥特建筑成就的基础,即采用骨架结构体系3、建筑技术四分尖券肋骨拱顶常见拱顶形式:四分尖券肋骨拱顶、六分尖券肋骨拱顶六分尖券肋骨拱顶英国哥特后期教堂的复杂拱顶飞扶壁

(FlyingButtress)哥特教堂中用以平衡拱顶侧推力的结构构件,由墙墩和飞券构成。4、建筑形式

4.1群体布局封闭性强,城墙限定;高密度;街道曲折,富于变化;尺度亲切;功能分区;哥特城市代表:法国卡尔卡松城中心感强,城市核心由教堂与市政厅等围绕广场构成,主教堂塔楼成为视觉中心;4.2

特征处理彩色玻璃窗(StainedGlass):哥特教堂最富表现力的地方——不识字人的圣经,彩色的光线唤起对天国的向往。尖券母题(PointedArch):两圆心券,形式来源于结构处理。飞扶壁英国哥特:早期的水平处理较为突出,后期把拱顶处理得极为富丽。德国哥特:竖向感极强,轻巧通透,浪漫色彩浓重。西班牙哥特:哥特与阿拉伯风格的综合——穆达迦(MudejarStyle)风格,伊斯兰的装饰和哥特式的垂直性。意大利哥特:主流之外的处理,保留古典手法,如塔楼独立,西立面的山墙形式,显得稳定、平展、简洁。巴黎圣母院(NotreDame,Paris,1163-1250):哥特建筑的代表作5、建筑实例威尼斯公爵府(TheDogesPalace,c9-16thc)佛契奥宫和西诺拉广场(PalazzoVecchio&PizzaSignoria1298-1514)4、法国卡尔卡松城(Carcassonn)6、本讲小结1、类型不多,主教堂为首的宗教建筑成为该时期西欧建筑风格的代表。2、罗马风建筑开始,肋架券的结构体系使建筑朝着框架结构的方向迈进。3、哥特教堂创造性使用了尖券和骨架系统,产生高直的形体,配合玲珑剔透的雕饰,充分表现出崇高神圣,与天接近的幻觉。哥特教堂是欧洲封建时代文化成就的集中代表。4、城市生活逐步走向繁荣,形成田园式的有机格局,广场、教堂和行政管理机构组成城市的核心。7、课后问题

中世纪建筑体系中的结构演进及如何影响建筑风格的形成?为什么说哥特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一种纯粹的建筑体系?中古伊斯兰建筑

(IslamicArchitectureinMediaevalAge)一、概述伊斯兰建筑并非某一国度和地区的建筑,而是指伊斯兰教影响地区作为讨论范围。伊斯兰建筑综合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某些特征,并在宗教精神的规范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宗教、纪念性陵墓和住宅代表了伊斯兰建筑的杰出成就。一、概述(Background)

1、概念辨识:又称撒拉逊建筑(SaracenicArchitecture),其非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而以伊斯兰教所影响地区作为讨论范围。伊斯兰世界的版图起源: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先知Mohammed,570~632)。2、伊斯兰教(Islam)教义:中心理念为信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Allah);天堂与地狱之存在;世界审判日的来临。教义简明,易于接受,对日常行为约束比较严格。艺术和建筑发展受宗教直接规范。3、历史分期阿拉伯帝国(c.8th~13thcA.D.):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后分裂为巴格达哈里发王国、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和南萨拉逊帝国。巴格达、科尔多瓦和开罗成为中古时期世界文化的中心地区。建筑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包括清真寺、宫殿、经文学院、图书馆、澡堂等。(中国文献“大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14th~16thcA.D.):1453年推翻拜占庭,深受拜占庭建筑体系影响。萨非王朝(c.16th~18thcA.D.):波斯民族的新崛起,结合波斯建筑特点。二、建筑物

1、礼拜寺(又称清真寺Mosque)

基本组成元素:院落、水源、礼拜殿、入口凹廊、宣礼塔1.1院落:环廊包围,中央设水源(其上常设置有顶的泉亭,形式多样,结合地方特色),朝向受限制。1.2入口凹廊组成:两侧宣礼塔+开高大拱门的矩形墙面,纵向有深度。1.3礼拜殿:①矩形柱殿式:流行于两河流域及以西的地区。特点:a.横向巴西利卡布局,面阔大,进深浅。b.柱网方正,横向发券,柱短券高,结构与空间划分皆为横向,与仪式有矛盾。c.每间顶部覆盖穹顶。②集中式:常见于伊朗、中亚、印度等地。特点:采用方形、圆形、正多边形等集中向心式平面。顶部穹窿高举,产生强烈的召唤效果。耶路撒冷奥马尔清真寺③结合式特点:矩形柱殿平面基础上开辟一较大的方形礼拜空间,常出现在圣龛之前,上架大穹顶。圣龛(Mihrab):清真寺的核心元素,礼拜殿后墙上,内嵌黑石和《古兰经》。1.4叫拜楼(光塔、邦克楼、宣礼塔,Minaret)召唤穆斯林礼拜的塔楼,多作为宗教场所标志物。形式多样,常常进行地方化处理。2、陵墓模仿清真寺的格局与型制。印度的伊斯兰式陵墓成就最高。与绿地、水面和清真寺等建筑组成壮观的建筑群,也适于日常居住。代表作为泰姬陵。印度的珍珠——泰姬陵3、住宅受气候影响大,隔热遮阳。内院围合,外墙厚实,门窗小,木格幛遮荫,平屋顶。部分受教规限制,较大住宅划分男女活动空间。这类住宅的型制以埃及最为典型。4、市场(Bazaar)有顶的街道和作坊、商店建筑群,伊斯兰世俗建筑中颇具特色的建筑类型。三、建筑技术1、材料:砖、木、石、土坯为结构材料。继承西亚传统,精美的壁面装饰,马赛克镶嵌、琉璃饰面或灰泥抹面上作画。2、结构架穹顶:拜占庭式(帆拱);抹角券做法;钟乳拱逐层出挑。钟乳拱:伊斯兰建筑中一种由层叠的半穹窿组成的出挑结构,后演化为装饰构件。拱券:造型多样,装饰感强。常见有:萨拉逊尖券、四圆心券(弓形券或火焰形券);马蹄形券;复叶形券等。2、特征处理尖券凹廊多样拱券钟乳拱叫拜楼内部处理:初期礼拜寺内部特征为密集如林的柱子支撑着拱券;后期特点为丰富装饰的墙面。院落为核心组织空间,内部感强,水源位置突出。1、群体布局四、建筑形式表面装饰与阿拉伯图案(Arabesque):伊斯兰世界最富特色,成就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色调多为蓝绿色,大面积铺装,灰泥、石膏、马赛克、琉璃等材料。由于宗教规范,因此图案处理程式化,少用具象题材,多为几何图案、抽象花草、阿拉伯文字数字等,称阿拉伯图案。五、建筑实例1、奥马尔清真寺(OmarMosque,Jerusalem,688~692又称圣岩寺)2、科尔多瓦大礼拜寺(786~988)西方世界最大的清真寺。3、阿尔罕布拉宫(PalaceofAlhambra,Granada,Spain,1309~1354)4、泰姬陵(TajMahal,Agra,1630~1653)成熟的伊斯兰建筑代表作,穆斯林陵墓建筑代表作。六、本讲小结1、风格融合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并深受宗教影响。各地建筑处理既有共同点,亦反映地方传统。2、建筑立面简洁,构图活泼,拱券形式多样,内外表面常作大面积阿拉伯图案装饰。文艺复兴建筑

(RenaissanceArchitecture,15thc~16thcA.D.)一、概述1、定义文艺复兴运动:欧洲14世纪末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试图借助古典文化来反封建和教会的精神统治,并建立自己的文化。它孕育了近代西方文化。2、起源发源于意大利,那里产生了最早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萌芽,为了获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支持,资产阶级从历史上的文化题材中选择。复兴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恢复古典文化(形式表达),来重新确立人文主义思想(思想内涵)。3、特点文艺复兴文化是借助古典外衣的新文化,是当时社会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第一座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DomeofS.Maria,1420~1434)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二、建筑物代表性建筑类型为教堂、府邸、城市建设、广场等。1、教堂平面形制:纯粹集中式(坦比埃多小教堂、帕齐礼拜堂)和折衷式(纵向布局+集中式穹顶,如圣彼得大教堂)。坦比埃多小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水平向秩序大大加强。几何化的处理强化古典精神。2、府邸(Palazzo)位置重要,大型府邸位处城市中心,反映使用者(新兴资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平面基本围绕内院布置,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沿街立面趋向规律化,整齐庄严,封闭厚实。立面处理程式化,讲究古典比例,形成屏风式外观,以佛罗伦萨为代表:外观分层,基本单元进行重复与叠加,并引入古典元素(柱式、拱窗)。粗琢(rustication)的墙面做法。三、建筑技术在总结前人和其它地区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的改良和发展。1、梁柱与拱券结构的混合应用。2、墙体砌筑工艺:外墙用石材,内墙用砖料;或者下层用石,上次用砖;分层处理墙面以及粗琢做法。3、穹顶砌筑水平高超:骨架券+双层壳子。四、建筑形式1、群体布局1.1城市①理想城市——追求完美的形式所具有的和谐秩序:纯粹的几何状平面,透视感强烈的道路,明确的城市中心。②帕尔马诺瓦城为代表(Palmanova,17世纪,斯卡尔摩齐设计):总体结构为集中向心式;环形+放射状道路;城市中心由府邸、广场等元素构成。帕尔马诺瓦城1.2广场(Piazza)①类型多样:如集合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等。形式多样:如长方形、梯形、圆或椭圆形、不规则形、复合形等。复合型的圣马可广场②早期做法:空间较封闭,建筑布置自由,主题偏于一角。后期做法:规划严整,以券廊围合,空间开敞,主题位处中央。③代表作:佛罗伦萨育婴院广场,圣马可广场1.3园林意大利台地园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至高峰。代表作:埃斯特庄园(Villad’Este,Tivoli,1550)兰特庄园(VillaLante,1564)特点:布局为规则的几何型,造景手法多样,尤擅长水景、植物配置、雕像雕刻。2、特征处理2.1拟人化:建筑复兴的显著特征;出现了大量古典构图的新处理手法。如帕拉第奥母题、大小柱式套叠的做法等。2.2几何化:用基本形式或形体和简单明了的数量关系来组织空间、体量和界面。2.3集中性:更多反映在教堂建设中,穹顶作为外部构图中心,完美的秩序来体现神性。2.4新构图手法:①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Motif):文艺复兴后期大师帕拉第奥创造的一种新型券柱式构图,构图细腻,有条不紊又富于层次变化,追随者甚众。②大小柱式套叠:米开朗基罗创造的一种新型柱式构图:巨柱式+小柱式。目的是令建筑具有多重尺度,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罗马卡比多广场2.5建筑理论文艺复兴建筑的重要特点与成就之一就是出现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著作。⑴建筑理论研究内容:探究如何创造完美和谐的质量和美的衡量标准⑵古典柱式的研究、整理和确定。代表建筑师与建筑理论书籍:阿尔伯蒂(1404-1472)《论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著作)帕拉第奥(1508-1580)《建筑四书》维尼奥拉(1507-1573)《建筑五柱式》五、建筑实例1、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DomeofS.Maria,1420~1434)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2、坦比埃多小教堂(Tempietto,1505~1510)建筑师:伯拉孟特(DonatoBramante)3、圣彼得大教堂(S.Peter,1506~1626)建筑师: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4、吕卡第府邸(PalazzoRiccardi,1444~1460)设计者:米开罗卓(MichelozzodiBartolomeoMichelozzi,1396-1472)5、圆厅别墅(Rotunda,1552)建筑师:帕拉第奥(AndreaPalladio)6、圣马可广场(PiazzaofSanMarco,14~16世纪):复合型广场,空间处理、结合自然环境、建筑的比例尺度等方面成就突出。六、本讲小结1、文艺复兴建筑是这场思想文化运动下的产物,体现了反封建反神权,倡导人文主义的内涵,在建筑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2、该阶段涌现大批杰出的建筑师和理论著作,为欧洲学院派风格打下基础。3、教堂、府邸建设呈现新的风格,总体看整齐、条理清晰和突出水平向秩序,具有拟人化、几何化和集中性特征,穹顶为教堂构图中心。4、城市、广场和园林艺术成就高,多经过规划,具有严谨规则、几何性的特点。七、延伸阅读巴洛克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Baroque&FrenchClassicismArchitecture,17th-18thcA.D.)一、概述1、巴洛克建筑1.1定义:原意“畸形的珍珠”,含有稀奇古怪含义。它是17世纪意大利等地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手法,形式上看作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和支流。1.2特点:大量运用自由曲线的形体,追求动态;强烈的装饰、雕刻和色彩;爱用相互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善于制造神秘而又华丽的室内气氛。教堂和广场是此类风格的典型代表。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2.1定义:17世纪绝对君权国家大型建筑中竭力推崇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风格。法国绝对君权制度的象征——罗浮宫2.2特点:建筑造型庄严华丽、规模巨大;手法上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几何形体,古典柱式运用更加普遍和规范化;内部空间和装饰上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宫殿和纪念性广场、园林是此风格代表。二、建筑物

1、巴洛克教堂注重正立面处理:波动、装饰、体积感等。内部空间充满动态效果。室内的强烈装饰、色彩、光线等运用创造神秘又富丽的效果。西班牙“银匠式”巴洛克代表作:罗马圣卡罗教堂(1634-1682)建筑师:波罗米尼城市设计中的巴洛克手法:罗马西班牙大阶梯巴洛克雕刻2、法国古典主义宫殿和府邸基本格局:三合院为基础,中部为气派奢华的社交大厅,以大楼梯作为视觉主体。常与几何规则式花园结合。内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点。代表作:罗浮宫和凡尔赛宫罗浮宫凡尔赛宫三、建筑形式

1、群体布局①巴洛克式广场:开敞、通透、富于动态,同时亦很有秩序,中心感强烈,斜向大道的出现。代表作:罗马波波罗广场、圣彼得教堂广场(设计师:伯尼尼)广场圣彼得教堂广场罗马波波罗广场代表作:巴黎旺多姆广场、协和广场和南锡广场群特点:讲求全面规划,主从关系明确,规整统一,有条不紊。②法国古典主义广场巴黎旺多姆广场南锡广场群法国古典主义(几何规则式)园林有组织、有秩序的理性设计原则代表作:法国凡尔赛宫花园,设计者:勒诺特凡尔赛宫花园平面2、特征处理法国古典主义构图:即横三段纵三段构图,造型轮廓整齐,有严谨的比例关系,庄严雄伟。典型实例:罗浮宫东长廊和凡尔赛宫立面孟莎顶:法国建筑师孟莎(J.H.Mansart)17世纪创造的一种穹窿的改良形式,又称方穹窿。四、洛可可风格

(Rococo)18世纪上半叶出现于法国上流社会的一种以精致、细腻和繁密的装饰为特征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一种室内装饰风格,特点是:空间不对称,应用淡雅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制作精巧而偏于细腻,爱用弧线和S形曲线。代表作: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公主沙龙和凡尔赛王后居室。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公主沙龙五、建筑实例1、罗马圣卡罗教堂(SanCarlo,1638-1667)2、圣彼得大教堂广场(piazzaofS.Peter,1655-1667)3、凡尔赛宫(PalaceofVersailles,1661~1756)4、罗浮宫(TheLouvre,1546-1878)5、巴黎旺多姆广场(PlacedeVendome,1699-1701)6、巴黎残废军人院教堂(ChurchoftheValides)近代建筑

(EarlyModernArchitecture,1750s~19世纪末叶

)一、概述近代建筑的普遍特征:风格混乱、困惑徘徊和探索新路。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影响并促成近代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前者改变生产力水平,导致建筑技术巨大进步;后者则使理性、真实、自由和平等成为新的价值观念和艺术标准。二、理想城市规划1、巴黎改建:1853年巴黎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男爵(B.E.Hausmann)对巴黎进行的全面改造,使其成为欧洲最早近代化的城市。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大道(林荫道);装饰性广场城市设置多个区中心整齐高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市郊森林公园1853NapoleonIIIgivesplanningauthoritytoBaronEugeneHaussmannover100kmofbroadboulevardsbuilt1851-702、田园城市(GardenCity)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Howard)1898年提出的理想城市规划模式。《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目标旨在创造清洁文明、尊重人性、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城市环境,即形成所谓的“城乡磁体”环境。城市由同心圆组成,分等级的道路系统,分区规划(中心——居住——工业——农业),城市外围建立绿化隔离带。意义: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子城分散大城市人口奠定了现代卫星城理论。3、工业城市(IndustrialCity)法国建筑师加尼埃(TonyGarnier)1901年的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功能分区;居住区与市中心紧连,与工业区保持距离;整齐而简洁造型的钢混建筑;城市发展预留地。4、线形城市(LinearCity)西班牙工程师马泰(SoriaMata)1882年提出的理想规划模式。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开敞而又秩序地线性增长。结果是沿交通线带状伸展,既接近自然又具有便利的交通。5、应急型规划——美国方格网城市(GridPattern)资本主义初期对付人口、工业集中而采取的应急办法,以曼哈顿的规划为代表。三、建筑技术新发展1、材料和结构1.1生铁发展:桥梁(18世纪下半叶)——屋顶——生铁+玻璃——生铁框架(19世纪)英国森德兰桥,1793-1796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伦敦皇家植物园(1845-1847)实例一:伦敦水晶宫1851年世界博览会建筑,设计:园艺师帕克斯顿(J.Paxton)。特点:模数制;装配施工;形体简洁,装饰少;施工速度快(9个月)。评价:里程碑式的建筑,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实例二:埃菲尔铁塔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建筑。埃菲尔铁塔:328米(1000英尺),巨型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象征。实例三: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三铰拱结构,跨度115米。1.2钢筋混凝土发展:1824年波特兰水泥——水泥楼板——1868年蒙涅发明铁丝网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座钢混框架建筑:巴黎蒙马尔特教堂1894,包杜2、设备升降机和电梯:1853年蒸气动力安全升降机——1887年首部电梯四、近代复古思潮(1750~1900)1、背景资产阶级出于政治上的需求,利用历史形式寻求思想上的共鸣。考古工作的重大进展使得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成就为欧洲所推崇。面对激荡的社会与生产力变革,建筑界仍然缺乏应对的措施,试图从历史题材中挑拣。法国第一座古典复兴建筑——巴黎万神庙(1755-1792)古典复兴(ClassicalRevival)时间: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背景: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考古研究的影响,向往民主、共和以及对希腊、古罗马艺术的礼赞。特点:恢复希腊罗马的建筑式样。讲究理性简洁与和谐之美。法美以罗马复兴为主,英德则较多采用希腊复兴式样。又称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巴黎先贤祠、凯旋门、柏林勃兰登堡门、历史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美国国会、林肯纪念堂等巴黎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柏林勃兰登堡门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时间: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末背景:部分小资产阶级反对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制度,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氛围,崇尚传统和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艺术创作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表现为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称“先浪漫主义”(1760-1830);后期(1830-1870)——追求纯粹的哥特式样,又称作哥特复兴(GothicRevival)。代表作:英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国会(1836-1868)英国皇家布莱顿别墅,1818-1821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条件下建筑发展要满足商业和新奇的需要;近代各种条件促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和其它地区建筑式样;旧形式和新时代要求间矛盾造成风格混乱。特点:又称“集仿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究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巴黎美术学院为折衷主义创作的大本营。代表作:巴黎歌剧院(设计人:J.L.C.加尼埃)、巴黎圣心教堂、罗马祖国祭坛等折衷主义代表作:巴黎歌剧院(1861-1874)巴黎圣心大教堂罗马祖国祭坛理性主义探索——较为激进彻底的探新运动,从适应工业化角度来强调新技术的运用,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法国结构理性主义、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等。浪漫主义探索——比较温和的探新道路,从简化古典,从地方性、传统性(民族特色)和装饰、工艺角度进行改进: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草原学派等。五、近代探索新建筑道路背景:19世纪50年代最早在英国出现的一种返朴归真的文化思潮,后影响至建筑。反对大工业生产的模式化和粗制滥造,主张恢复古老的手工艺术。1、工艺美术运动(ArtsandCraftsMovement)红屋(RedHouse1860)建筑观:注重手工艺效果和地方材料,装饰上为自然主义题材;不规则构图,要求良好的功能;建造田园住宅来摆脱古典和折衷主义的羁绊。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代表作:红屋(莫里斯的乡村住宅,设计师:韦伯)评价:可视作探索新建筑的开端,但缺点是将机器看作文化的敌人,未能运用先进技术,与时代精神相脱离。2、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背景:19世纪80年代西欧发生的一次重大的艺术革新运动,其目的旨在摆脱历史风格束缚,创造与工业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楼梯间建筑观: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特征主要体现在室内,即主张采用新的简化的装饰题材,主要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并且大量使用易于制作曲线的生铁构件。代表人物:霍塔(VictorHorta)等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评价:新艺术运动被公认为近代建筑从历史风格走向简化和净化的重要步骤,欧洲近代建筑真正发生变革的信号,缺陷在于偏重于装饰但仍然缺乏解决形式、技术和功能间矛盾的有效措施。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霍塔,1893各地新艺术风格的不同名称:维也纳分离派、德国青年风格派、英国格拉斯哥学派、斯堪的纳维亚工艺美术派、高迪等分离派展览馆麦金托什和格拉斯哥学派巴塞罗那米拉公寓,1905-19103、草原学派背景:20世纪初建筑师F.L.赖特在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建筑特点: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布局自由,平面伸展,空间开敞;外形与细节处理强调水平构图;表现自然材料与结构特征;内外设计都与周围环境很调和。代表人物:F.L.赖特代表实例:威立茨住宅(1902),罗比住宅(1908)等评价:美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罗比住宅,19084、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landWerkbund)背景:1907年德国成立了一个由企业家、技术人员、艺术家组成的旨在提高德国工业产品质量的民间组织。格罗庇乌斯,德制联盟科隆展览会建筑,1914建筑观点: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提出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方式,并在建筑形式中体现出来;建筑形象规整、简洁、秩序和抽象化。代表人物:贝伦斯,格罗庇乌斯等代表作: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1909)评价:对提高德国建筑质量和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格罗皮乌斯,法古斯鞋楦厂,1911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1909)建筑是真实的——贝伦斯5、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背景:19世纪70年为解决紧迫的城市重建问题,出现一批致力于高层建筑结构、形象研究的技术人员,创始人为工程师詹尼。兴盛期1883~1893年。建筑观: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风格,如立面“芝加哥窗”形式的网格式构图。并突出了功能在设计中的作用。代表人物:路易.沙利文(LouisSullivan):最先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口号,为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代表实例: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1904)评价:美国高层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奠基者。第二讲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MovementofModernArchitecture)一、概述概念的辨识:现代建筑(modernarchitecture):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时间大约为19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Modernarchitecture):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定术语,指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精英中逐渐兴起的探索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的设计运动,其发展的主要阶段大约为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二次大战后一段时期。二、主要建筑观点2、强调建筑师要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指导思想: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的精神。3、主张采用新技术成就,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工业化施工的特点。4、主张创造新的建筑艺术风格,体现新的审美观。包括:表现手法与建造手段的协调;建筑形象与内部功能的配合;灵活均衡的构图;建筑形象趋向净化;欣赏抽象艺术和机械美。简洁、明亮和轻快的几何体形就是它的外部特征。5、空间成为设计的主角,注意空间组合与结合周围环境,如流动空间、通用空间、开敞布局等。1、反传统,反对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抛开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样式的束缚,按照今日建筑的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作。现代主义运动高峰时期的三个代表作品包豪斯德绍校舍(1925)

萨沃伊别墅(1928-1930)

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1928)

三、相关组织、机构和展览1、CIAM:(CongressofInternationalModernArchitecture,1928-1959)国际现代建筑学派(现代建筑国际协会):成立于1928年瑞士,旨在推广现代建筑创作理念,反对折中和复古思想的国际性民间组织,它的成立表明现代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