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网络群体结构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投资学论文_第1页
风险投资网络群体结构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投资学论文_第2页
风险投资网络群体结构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投资学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投资网络群体结构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投资学论文摘要: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为研究视角,采用实证分析手段研究风险投资社群构造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及投资行为决策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示清楚: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凝聚性及离散型的增加,投资效益及内部资源分享能力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跟随关系;风险投资团体的外部资源分享能力随凝聚性的增加及离散性的下降而减小;投资效益随社群的资源分享程度增加而提升。本文关键词语:风险投资;社群特征;投资效益;资源分享;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VC)为私人股权投资形式,主要向初创企业(被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及专业指导[1],交换被投资公司股份并协助其获取最大利益,主要标的集中在新创事业或未上市企业,是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典型投资形式[2]。实际投资机构在风险投资时采取联合投资策略,行为经过呈现显着的聚集效应和偏好倾向,联合投资体内部存在典型社群构造[3,4]。本文以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为研究视角,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证分析模型,进而研究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及投资行为决策奠定理论基础。1、研究方式方法本文采取20012021年来发生联合投资行为的风险投资事件作为数据样本。采用投中数据库(CVSource)及清科数据库(Zdatabase)[5]挖掘一级市场联合投资事件,利用NetMiner及Pajek探寻求索社群网络构造。1.1、样本获取本文数据获取采用广义投资概念,收集CVsource及清科数据库20012021年联合风险投资事件建立初始样本序列,对样本进行挑选:存在数据缺失、存在明显错误数据、存在退出行为的投资事件予以剔除。1.2、社群辨别采用NetMiner及Pajek在确定时间窗的基础上构建风险投资社群网络,采用Ucinet的Girvan-Newman模块辨别社群的联合程度,设定模块输出的Q值0.3的数据序列纳入本次研究样本。1.3、分析变量投资绩效:采用IPO和MA退出比例及退出期限的复合指标衡量投资机构的投资效益。取特定时间窗IPO和MA退出期限与退出次数的比值作为原始指标,以其对数作为投资效益的分析指标。凝聚性:采用集聚系数进行计算,即量度社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邻点进行权重比例复合。离散性:采用中心度算法对离散性进行计算,对群体单元分别计算程度中心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2、模型构建本文采取社群网络构造投资效益、资源分享组织效益的基本分析思路,研究社群网络构造与投资效益互相作用机理,探寻求索网络社群构造、资源分享及投资效益之间的互相关系,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构建实证概念模型。2.1、风险投资社群构造投资效益模块本文关注社群构造的凝聚性及离散性两个指标,华而不实凝聚性指的是组成风险投资团体的联合程度,作为衡量风投社群合作和信息沟通程度的变量,采用投资机构集合体的联合疏密程度量化(Pajek)。离散性指的是投资集合体中的不平等性,本研究以为离散型与投资效益相关关系并不是单调伴随状态,而是存在发展峰值,即离散型较大使得居于高位的投资单体能有效发挥能动性,促进投资效益增加,但当离散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资源过于集中导致信息过载及权利集中,威胁整体绩效。社群的离散性采用投资机构集合体资源及权利的离散程度量化。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下面假设:H1A:风险投资社群凝聚性投资效益:随凝聚性增加,投资效益先增加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H1B:社群网络构造离散性投资效益:随离散型增加,投资效益先增加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2.2、风险投资社群构造资源分享模块资源分享是风险投资评估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投资的最终效益。本文分别研究风险投资社群构造与投资团体内部资源分享及外部资源分享的关系。华而不实,内部资源分享定义为投资团体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外部资源分享定义为投资机构通过与其他投资集合体建立合作和信任关系,获取其他投资集合体的资源并与本身资源进行整合的途径。华而不实,社团网络构造的凝聚性可促进单体信息交换,扩大投资资源信息的广度及深度,活化群内投资机构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而提高投资效益;但凝聚性过高构成相对固化的信息及合作传导途径,难以活化异质信息及资源,进而影响资源分享。离散型控制在一定阈值内,各组成机构的地位相对平等,信息及资源传导平衡但效率不高,离散性增加能够激活传输及整合渠道;但过高的离散型导致资金及信息过于集中,毁坏资源分享及多方合作机制,引发投资联动危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下面假设:假设H2A:风险投资社群凝聚性内部资源分享:随凝聚性增加,内部资源分享效益先增加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假设H2B:社群网络构造离散性内部资源分享:随离散型增加,内部资源分享效益先增加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风险投资团体之间的严密联合能有效推动信息分享,缓解群内竞争态势,推动共同发展。当群间凝聚性不断增高时,群内的凝聚性相应降低,促使投资机构拓展新的投资领域,进而损害原有投资群体的资源分享能力。同样的,群内凝聚力上升将推动组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使群内单元与外部集合体的联合下降,即群间资源分享能力下降。对于投资机构单体的离散性,当社群网络构造的离散性较高时,居于重要位置的单体在获取绝对优势资源的前提下,有能力拓展资源渠道,加强与其他投资机构联络并进行资源分享;社群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单体由于远离资源核心,为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倾向于拓展外部资源,推动群间资源分享。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下面假设:表1风险投资社群构造投资效益模型分析表表2风险投资社群构造资源分享(内部/外部)模型分析表假设H3A:风险投资社群凝聚性~外部资源分享:随凝聚性增加,外部资源能力下降。假设H3B:社群网络构造离散性~外部资源分享:随离散型增加,外部资源分享能力上升。2.3、资源分享投资效益模块社群内部资源分享推动群内专业化资源整合,分享机制推动投资机构单体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创业领域或未上市企业的高风险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群间资源分享推动投资信息的异质化和多元化,拓展投资标的广度有利于投资机构决策复杂问题,为投资多元化和灵敏化奠定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下面假设:假设H4A:内部资源分享投资效益:随内部资源分享程度增加,投资效益提升。假设H4B:外部资源分享投资效益:随外部资源分享程度增加,投资效益提升。3、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手段从凝聚性和离散性两个维度分析风险投资团体社群特征对投资效益的影响。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对IPO和MA退出比例及退出期限的指标衡量进行分析,以验证模型假设能否成立。3.1、风险投资社群构造投资效益模型1及模型2数据显示:投资机构网络社群的凝聚性和与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0.01);凝聚性凝聚性与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0.01),即随凝聚性增加,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模型3及模型4数据显示:投资机构网络社群的离散性和与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0.01);离散性离散性与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0.01),即随离散性增加,风险投资的退出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同理,退出期限随凝聚性及离散性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综上,OL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持H1A及H1B模型假设(=0.01),如表1所示。3.2、风险投资社群构造资源分享对风险投资社群构造与资源分享模型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内部资源分享与风险投资社群凝聚性呈正相关关系,与凝聚性凝聚性呈负相关关系(=0.01),根据导数原理能够断定随着凝聚性增加,内部资源分享呈先增后减趋势。分析模型5及模型6数据显示:外部资源分享与凝聚性呈负相关关系,与离散型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模型分析结论支持H2A、H2B、H3A、H3B假设。3.3、资源分享投资效益对风险投资社群内部及外部资源分享与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数据显示:内部资源分享与退出比例及外部期限呈正相关关系,即内部资源分享与风险投资效益呈负相关关系;同理,外部资源分享与退出比例及外部期限呈正相关关系,即外部资源分享与风险投资效益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模型分析结论支持H4A及H4B假设。表3(内部/外部)资源分享与投资效益模型分析表4、结束语本文以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为研究视角,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证分析方式方法讨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造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凝聚性及离散型的增加,投资效益及内部资源分享能力先增加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型关系;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凝聚性增加及离散型下降,外部资源分享能力下降;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内部/外部)资源分享程度增加,投资效益提升。以下为参考文献[1]兴华,胡玉杰,王育晓.基于扎根理论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构成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3(19).[2]WangZ,ZhouY,TangJ,etal.ThePredictionofVentureCapitalCo-InvestmentBasedonStructuralBalanceTheory[J].KnowledgeDataEngineeringIEEETransactionson,2021,28(2).[3]ZhengY,XiaJ.ResourceDependenceandNetwork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