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_第1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_第2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_第3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_第4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及复习提要(第一章至第七章)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研究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对个体心理现象加以研究: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二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倾向性与稳定的心理活动特性上的差异,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有关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包括群体共同的心理现象和个体各种社会心理现象。2.心理学为什么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不能加以直接观察或度量,但往往有一定的外部表现。所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我们可能探讨其内部心理活动。反过来,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一个人哭,是因为受到了打击或失去了所爱而产生了悲伤心理;一个人笑,是因为他在学习中取得了成功或得到了满足而产生了快乐心理。所以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的行为的系统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因。由于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3.科学心理学是何人、何时、何地建立的?1897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4.现代心理学的流派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谁?现代心理学流派主要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1)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那(EdwardBradfordTitchener)。(2)机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为詹姆斯(WilliamJames)。(3)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苛勒(W.Köhler),后期代表有勒温(K.Lewin)。(4)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5)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Freud)。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6)认知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奈瑟(U.Neisser)、皮亚杰(JeanPaulPiajet)、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等。(7)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ogers)。5.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分别是什么?(1)格式塔学派此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2)行为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地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新行为主义者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做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3)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4)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在广义上,凡是用人的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理解、想象以及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都属于认知心理学,泛称认知理论。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蒙。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对扩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心理学的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均有贡献,而且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5)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的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6.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可能呈现出以下多种发展趋势:(1)适应实践需要,继续分化(2)提高理论水平,高度整合(3)变革传统的心理学观,树立大心理学观(4)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本土化和世界化相统一(5)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综合(6)心理教育的兴起7.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地位是什么?(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或交叉科学,也有学者称为边缘科学。(2)心理学的学科地位苏联科学分类学家凯达洛夫院士认为,心理学在迄今已拥有2500多门学科的整个科学系统中占中心位置。他把心理学定位于他们所绘制的“科学三角形”的中心,而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凯达洛夫对科学三角形做了补充,改为科学锥体形。这一科学锥体形详细揭示了心理学同其他科学在一般科学系统中的接触点,说明心理学处于许多科学系统中的中心地位。8.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领域分别有哪些心理学分支学科?基础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则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法律心理学等。9.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1)描述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活动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心理学家的大量工作是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和行为。(2)解释和说明心理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而应当从描述和测量中进而探求其规律,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是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3)预测和控制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能够预测因而也能控制行为,也就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行为预测必然伴随着行为的改变和控制。实际上,改变行为常常是应用心理学家的基本目的。10.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心理学研究有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它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研究。实践中往往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称之为“动态研究”。(2)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划分,心理学研究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成组研究,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3)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上划分,心理学研究有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相关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两个事件、特质或行为之间的关联程度。因果研究,其目的是要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11.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哪些环节?进行心理学的研究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1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被试、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样本、抽样、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实验组以及控制组。被试是指心理学实验或心理学测验中接受实验或测验的对象,可产生或显示被观察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特质。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因变量是指假定为结果的,因为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在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样本是指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抽样指的是为确保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研究者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过程。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伴随发生的情形,或共同变化的状态以及表现其伴随变化的程度。因果关系是指一个事项对另一个因素有影响,一个事项的变化是另一个事项变化的原因。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高低是影响学习的努力程度高低的原因,这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13.简要说说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1)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即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2)调查法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其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后,可为研究者设计实验研究假设提供参考。(4)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在学校或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仪器所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景,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第二章脑与心理1.试根据教材图2-2分析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颉颃作用。除少数器官外,几乎所有的腺体和内脏都接受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双重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组织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具有颉颃的性质。交感神经系统在唤醒时活动,主要功能是在机体应付紧急情境时产生兴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安静时活动,具有保持安静时的生理平衡的作用。例如,对于心脏,副交感神经具有减慢心跳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使心跳加快和加强;对于小肠平滑肌,副交感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却具有减弱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对立的,也就是说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加强时,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就处于相对减退的地位。这种颉颃作用使神经系统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颉颃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2.试分析脑的进化过程。脑的进化过程需要从神经系统的发生、神经系统的进化和人脑的进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神经系统的发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单细胞构成的生命个体并不具有脑,而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外浆与内浆的分化是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由单细胞动物进化到多细胞动物时,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有了机能的分化,出现了专门传递信息、协调机能的细胞结构,即神经元细胞,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的进化在动物由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如腔肠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的过程中,神经系统也由最初的网状神经系统,到节状神经系统,再到背式神经系统,并逐步进化到脑。从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开始出现真正的脑;两栖动物的大脑分成了左右两半球;爬行动物的脑出现了大脑皮层,但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到最初的哺乳动物出现时,在大脑皮层的上部又长出一层新的细胞,即新皮层;哺乳动物的大脑新皮层继续发展,其面积大大超过大脑的面积,以至于折叠起来,开始形成大脑的沟回结构;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灵长类动物,它们的神经系统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连大脑的外形、细微结构及其机能也已经接近人脑了。(3)人脑的进化脑量的变化。猕猴的脑容积为100多毫升,而到了晚期猿人,其脑容积增长为1350毫升,和现代人完全一样了。另外,脑量的变化还可以从脑重,尤其是脑的相对重量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皮层相对大小及结构的变化。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新皮层容积的增加大于灵长类内部其他动物新皮层容积的增加,而且人类皮层的增长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功能的增加。对人脑和灵长类动物的脑的比较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皮层中额叶、颞叶和顶叶的面积较类人猿和猩猩均有较大的发展,而枕叶却相对缩小。另外,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的基础的联合区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新机能区的出现。在劳动的过程中,大脑皮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的大脑皮层产生了动物所没有的新机能区。3.脑与情绪的关系是怎样的?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分都涉及到情绪,如:前额叶、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等。这些神经结构既调节情绪的面部表现(表情),又使内脏作相应的改变。以海马为核心的神经环路,是一个负责情绪的神经框架,以后扩展为边缘系统,又称内脏脑。以杏仁核为中心的杏仁复合体则与攻击行为、恐惧感密切相关。人的大脑调控着人的情绪活动,不但如此,强烈的情绪活动对身体会起制约作用,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甚至还会引起大脑的死亡。在极端情绪状态下,人们会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就是情绪对脑反作用的一种表现。4.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开发大脑潜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开发大脑的潜能。(1)敞开心灵的大门开发大脑潜能需要培养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大胆求异、质疑探索;需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人们尝试新方法、解决新问题。(2)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临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安全、爱以及尊重得到满足时,机体的潜能就会更好地发挥:感觉更灵敏,智能开发更充分,思维更敏捷,大脑更灵活。脑功能开发的含义在于创造心身健康的良好环境,形成美好情操,促进情感活动对认知过程的激励作用。(3)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人脑中无意识活动的容量是无限的,而意识活动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脑功能开发的科学内涵是开发无意识心理过程,多接触新事物、获取新知识、见识新经验、增加新阅历,提高无意识过程的蕴藏量,丰富无意识功能模块的神经效率。(4)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肢体运动、音乐、绘画、书法、计算机操作等,对个体脑高级功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求学和日常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活动,很有益处;此外,还可以利用特制的仪器或装置来诱发人脑的电波,使之产生α波,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第三章行为动力1.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分类?需要有哪些主要学说?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需要起源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我们把那些对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称为物质需要。所谓精神需要,就是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关需要的学说主要有7个,分别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默瑞的需要理论,奥德费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勒温的需要理论,麦克兰德的需要理论和弗洛姆的需要理论。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马斯洛将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7个基本的层次,这些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七个层次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在需要层次的金字塔中,越向下的层次在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向上的层次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越小。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前四种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长需要。(2)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简要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当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马斯洛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③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3.什么是动机?动机有哪些分类?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来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机进行分类。从动机起源的角度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原始性、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习得性、继发性动机);从动机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从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或短暂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或长远性动机);从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可分为无意识动机和有意识动机;从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4.什么是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它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饿、渴、睡眠、空气、性、躲避危险等动机。5.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又叫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性动机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兴趣、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和交往动机均属于社会性动机。6.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利用该理论激发学生的动机?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联结主义者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反应(R)构成的,并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凡是能增加反应频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均可称为强化。所以联结主义试图用强化来说明行为的引起与增强。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按照强化动机理论的观点,人类做出任何良好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是激发动机不可缺少的手段。比如,当某学生在偶然一次考试中得了高分,家长、教师便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就能够增加该生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7.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成就动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的概念是在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50年代,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接受默瑞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些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进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下人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强度的因素有3个:一个是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动机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征,表现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用M来表示;一个是人对成功的期待,是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一个是成功的因值,即人在成功或失败中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满足感,用I来表示。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课题越难,其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小,而这时成功的满意感越强。在此基础上,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通过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竞争少或竞争不强的环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应该说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因此,对学生除了尽可能让他们避免失败之外,还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应尽量以获得成功为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8.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应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1)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此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三维度六因素的归因理论。(2)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3)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首先,培养学生自觉的归因意向。其次,重要的在于归因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再次,要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进行心理辅导,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①淡化分数和名次,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期待: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好。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努力。②让有能力的学生也认识到,成功来自努力而不是能力。如果教师强调努力是成败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奖励,那么与只强调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奖励相比,前者更有可能激发所有学生付出最大的努力。③可以应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来奖励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个别化教学将成功定义为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可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考虑因素计入总分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努力进行单独的评分;对成绩的改善进行奖励。9.自我效能感理论是谁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观点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与传统行为主义不同的是,班杜拉没有将强化看成决定行为的唯一因素。他承认强化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他同时认为,没有强化也能够获取有关信息,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之后产生的期待。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另一种是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以往的动机理论研究停留在强化的提供方面。在班杜拉看来,人们知道行为可能带来良好的结果后,也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所以,当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包括个体的亲身经验和替代性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2)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回答一些设计“可能自我”的观念性问题。设想可能自我,可引发学生更高的成就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只有当任务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很困难,并且学生能从任务操作中获得有关自己能力的信息时,才有可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另外,要视学生先前是否具备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来确定是否每次完成任务的反馈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0.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行为。(1)收集学生的需要信息,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7)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8)帮助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第四章认知过程1.简述认知过程与信息加工观点,并将计算机与人脑在信息加工上的异同进行比较。(1)认知过程与信息加工观点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的。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但这种比较是在人脑与计算机的行为水平上的类比,而非其物质构成上的比较。(2)计算机与人脑在信息加工上的异同计算机与人脑在信息加工上的相同之处: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一个智能系统,都具有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储存信息、复制信息、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的功能,同样,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一定会表现出智能的行为。人脑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做出反应,记忆可以存储和提取各种信息,加工器则进行信息的各种处理活动,包括进行辨别、比较、整合信息等。计算机与人脑在信息加工上的不同之处: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只能按照全或无的规律进行保存或处理,而人脑则可以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计算机加工信息基本上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而人脑的信息加工则要大量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计算机的操作要从具体指令发出,人脑则更多地从整体角度出发。2.分别用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解释人的注意机制,并分别举实例来说明。(1)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的信息则不能通过。例如,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人们的交谈是不能识别的。(2)衰减模型特瑞斯曼对过滤器模型进行改进,提出衰减模型。他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所有信息都被允许通过,只不过被注意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加工,未被注意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在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受到注意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没有受到衰减,保持原来的强度,可以顺利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未被注意的信号由于受到衰减而强度减弱,一般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不能得到识别,但是对接受信息的人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等则有较低的阈限,可以受到激活而被识别。例如,同样是在鸡尾酒会上,因为专注于谈话对象而对周围人的交谈内容无法识别,但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字却是能觉察和识别的。3.感觉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试举日常生活中应用感觉基本规律的事例。感觉的基本规律有感觉后像、感觉适应和感觉的相互作用。(1)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的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即视觉后像)也很显著。感觉后像的应用:感觉后像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频率。电影、动漫即运用了视觉后像的心理学原理。(2)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适应特别明显。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3)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程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对比是很明显的,如,灰色的对象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就带有青绿色。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在不同感受器官同时受到刺激时发生,如,微痛刺激、某些嗅觉刺激都可以使视觉感受性提高。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这种由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称为联觉。4.知觉的类型有哪些?知觉与经验之间有什么关系?试述知觉的理论。(1)知觉的类型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产生的,根据哪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如果根据被人们所感知到的物体存在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特征进行区分,知觉则可以被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2)知觉与经验的关系知觉可以被看作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与经验是分不开的。人们总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此外,个人经验也限制了人们的注意力。人们所感知到的那些事情常常是与自己有关的事。这样,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过去经验也会减弱他对客体的兴趣。(3)知觉的理论假设考验说。布鲁纳和格雷戈里认为在知觉时,从外界接受刺激,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当前的刺激形成假设、期望或图示,知觉就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的引导和安排下进行的。知觉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以假设为纽带的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造,这种对知觉的看法被称为知觉的假设考验说。这个理论赋予知觉过程以主动性和智慧性。在外界信息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一些知觉过程中,有一定的言语指导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人们的知觉明显受言语的影响。刺激物说。吉布森则认为知觉过程中,并不存在知识经验的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不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再进行考验,最后去验证假设。这被称为知觉的刺激物说。因为吉布森认为知觉系统从流动的系列中抽取不变性,故而这个理论又被称作知觉的生态学理论。这两个理论所争论的实际上是现实刺激信息是否需要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知觉过程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假设考验学说强调的是在知觉条件恶化的时候的知觉,刺激物说则适用于知觉条件良好的情况。5.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并说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举例说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例如,我们面前有一个苹果,怎样去认识它呢?我们用眼睛去看,知道它有红红的颜色,圆圆的形状;用嘴一咬,知道它是甜的;拿在手上一掂,知道它有一定的重量。这里的红、圆、甜、重就是苹果的一些个别属性。红是由苹果表面反射的一定波长的光波引起的;圆是由苹果的外围轮廓线条作用于眼睛引起的;甜是苹果内部的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舌头引起的;重是苹果压迫皮肤表面引起的。我们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还以苹果为例,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颜色和味道,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东西(如西红柿、红皮球)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是苹果的红色,尝到的是苹果的甜味,摸到的是苹果的硬度。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整体,这就是知觉。(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以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两者的联系在于: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他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6.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以及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它具有各感觉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象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工作系统,在从感觉记忆传来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以前,短时记忆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在这个模型中,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多半是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控制的。复述是完成信息转移的关键,简单的保持性复述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有精细的整合性复述才能将复述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加工,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信息的物理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图象记忆和声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两种主要编码形式。图象记忆容量大,但是保持时间相当短,超过250ms,遗忘就开始;而声象记忆的容量要比图象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但保持的时间要比图象记忆长,可达4s。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以内,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编码形式过渡。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有7±2个组块;短时记忆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保持信息约15s~30s。长时记忆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在长时记忆中,语义代码占主导地位;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无限的。但长时记忆并不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存储是一个对信息动态的建构过程。7.试述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并描述自己掌握概念的过程。在假设考验说提出以后,一些心理学家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进行研究,并且发现了概念形成过程的一些特点。(1)概念的形成过程表现出全或无的学习方式鲍沃等人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他们先确定每一个被试究竟在哪一次试验中做出了最后一个错误反应,再从这次试验倒退回去来重新编排试验顺序和计算正确反应的百分数。将这样整理的实验结果作图,得到一个逆向学习曲线。结果说明被试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掌握概念的。(2)概念形成过程的无记忆现象鲍沃等人还发现,当被试做出错误的反应而需要形成或采用新的假设时,他们并不应用对以前的实例的记忆,也即表现出对过去的事件没有记忆。而以前曾经采用而被否定的假设与至今尚未被采用的假设一样,仍有可能被再次应用。8.试述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和问题解决策略。(1)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①提出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②分析问题。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问题分析和对问题进行整理。③提出假设。提出新的假设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假设的提出要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和前一阶段问题是否已经明确和正确理解相联系。④检验假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假设成立与否。正确新假设的提出有赖于对以前失败原因是否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假设失败的情况对找到新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大的帮助。(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问题能得到适宜的表征,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否则,问题就难于解决或无法解决。除了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如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以及情绪与动机。(3)问题解决策略①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只要是有算法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照规则进行操作,最后获得问题的答案。算法可以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它无法取代启发法。②启发法。启发法则是凭借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时也称为经验规则。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效率常常较高,人类在解决复杂的问题上,启发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启发法有很多种,不同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启发法,同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几个启发法。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启发法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计划等。第五章情绪1.什么是情绪与情绪表现?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识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确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姿态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如人在痛苦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2.什么是情绪性?情绪性是指一种未分化的、一般的情绪唤醒状态,也常常把它作为恐惧来看待。3.抑郁症的心理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综合征,它包括三方面的心理障碍:①心境障碍,如悲伤、沮丧或易激动;②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消极的判断和评价,如无兴趣、无望、无助;在自我方面表现为自责、自罪、孤立感;③躯体功能障碍,如疼痛、疲乏、自主性功能减退或过度等。4.健康情绪的标准有哪些?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懂得保持健康情绪,能够自觉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健康情绪的标准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地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欢乐。5.简述赫尔理论。赫尔理论为情绪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研究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户外”情境的研究和有害刺激的持续效应的研究。赫尔首先开始对户外情境中的情绪性进行研究。基本精神是,把一个动物(如白鼠)放在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野外大片空地上,使得动物产生了自然性的恐惧情形,这时观察并记录动物有恐惧时所发生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动物发生了诸如蜷曲、僵直、排泄、进食、发出吱吱叫声等情形。这些表现则是情绪性度量指标。这种研究,事实上是通过行为反应试图来解释情绪和情境之间的关系规律,从中也显现出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有害刺激的持续效应的实验研究是基于赫尔的有关和无关驱力的积累观点。这种实验研究的假设前提是:恐惧是一种驱力,它将促进以其他驱力为基础的行为。在此假设前提下,如果恐惧可以独立于其他行为而产生,那么它应该导致对行为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先期发生、同时发生而非偶然发生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对正在进行中的行为——无论是完成行为还是工具性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过研究。通过研究可知,令人厌恶的有害刺激影响了其后的行为。6.如何控制自卑情绪?自卑感的形成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克服自卑,应当从正确看待客观现实和克服自身心理弱点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应当把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和缺陷看作是正常的事,不应当作包袱背起来。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精力集中于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上,并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扬长避短。第二,对于被人瞧不起,我们应当化为动力,赶超他人。有时,别人瞧不起自己,是因为自己确实不求上进,消极混世,过着没出息的生活。这时,就应当把别人的看法当作良药,以此激励自己,振作起来,唤回被屈辱了的自尊心,以自己的行动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别人瞧不起自己时,最关键的是自己要瞧得起自己。想想,你有不及人的地方,而别人也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就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得到增强。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因此,不要老是让虚构的自卑感压抑自己,要坚信自己能够改进自己,提高自己,赶上别人,超过别人,经常保持充分的自信心。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自卑情绪才会得到控制。7.当你的朋友失恋或考试失败时,你如何劝慰与开导他(她)?(1)要倾听对方的苦恼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作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2)要接纳对方的世界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3)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过来的。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1.你是如何看待聪明或不聪明的?心理学上又是如何解释智力的含义的?在学校里,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将有些人看作是聪明的,将另一些人看作是不聪明的。这里的聪明或不聪明其实就是常说的智力发展的水平。在心理学中,智力是一个既非常重要、又存在颇多争议的概念。一般认为,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2.什么是多元智力理论?它对你有哪些启发?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倡议的。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加德纳还指出,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结构将各种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工作。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对我们承认人的各种智力并发现和培养人的各种智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3.应该怎样看待智力测验的结果?对待智力测验我们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并不能代表智力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罢了。第二,现行的智力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并不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的圆满,因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是自尊、自信,尤其是自我努力程度。第三,智力测验的实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尤其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必须十分慎重。总之,智力测验作为一个了解人的部分智力以及预测学业成就的工具还是非常有用的,但不能把它看成是对一个人智力的结论性意见。现在,很多人主张要把智力测验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评定个体的能力水平。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把所得到的各种数据相互参照,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地对智力给予鉴定。4.为什么说智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智力开发不仅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教育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在应试教育中,一般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而忽略能力的发展。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对我们端正教育思想、改善教育环境、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智力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虽然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但环境与教育却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来开发个体的智力,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讲,他们蕴藏着智力发展的极大潜力,通过科学的、适时的训练和培养,我们就能将智力开发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5.人类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趋势如下:(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变化: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4)成年期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二十五六岁至四十岁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6.何为元认知?元认知是怎样影响个体智力发展的?元认知就是对认识本身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识的认识。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对智力开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上,通过对认知过程的分析和监控,不断改进个体的思维方法和增进思维能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元认知的培养可以作为智力开发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我国心理学家通过对元认知的大量研究后认为,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对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的监控,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系统的自动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元认知对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调节表现在: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的进行过程,不断获得和分析反馈信息,把握和修正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7.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它对智力开发有哪些作用?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估计及目标的期望。自我效能感将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或工作绩效。自我效能感对智力开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激发智力活动;②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③控制学习行为。8.创造力有哪些特征?创造性的人格又有哪些特征?吉尔福特与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的特征归纳为六点:①敏感性;②流畅性;③灵活性;④独创性;⑤再定义性;⑥洞察性。他们将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与他人雷同;②有旺盛的求知欲;③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④知识面广,善于观察;⑤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⑥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⑦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⑧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9.从你自己受教育的经历中,你认为阻碍创造性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则会扼杀个体创造性的萌芽。就影响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强调的是个人对他人、对集体的服从,社会一般不太允许个性的自由发展,而且在中国人的个性中,务实与守常的色彩也比较浓。显然,这些都是妨碍创造性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孩子的创造性与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家庭不民主,对孩子控制严格,则儿童的思维就会表现出呆滞、刻板、创造力低下的状态;而对具有高创造力儿童的家庭的调查表明,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具有鼓励孩子大胆,主张地位平等,允许儿童自由表现,鼓励孩子动手实践等共性。学校是培养个体创造力的主要场所。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优良的班风校风等都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也表明,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或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力,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10.你认为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角度,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改革?实践证明,个性越突出、越鲜明,其创造性越高。而现行的教育环境,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个性的统一性而忽视个性的多样性,结果导致对学生创造力的压制和个性的消解。因此,要解决传统教育的“创造性不育症”,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改革评价机制按照多元智力理论,个体智力表现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智力或创造力又是与人格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格的丰富多样、智力及创造力水平与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作为教育者应该承认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差异,避免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和管理学生,改变统一化的教育评价模式和“工厂化”的教学管理模式。(2)改革现有课程强化哲学课程。哲学是人类用理性把握世界的最高方式,它对培养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哲学课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哲学的政治功能,以致哲学对人理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强化艺术学科。艺术对创造过程中的非逻辑思维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艺术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一种娱乐性的东西,一种虚设的点缀,而没有真正把个体的艺术素养看作是孕育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注重潜在课程对创造力的开发功能。一般来说,学校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态度、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内容以及正规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文化影响;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就对开发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来看,潜在课程的意义在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创造潜能的发展。(3)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它包括坚忍不拔的性格,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成功欲望,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等。尤其在现代社会,还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4)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开发个体创造力,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应注重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其中,发散性思维是直接决定个体创造力大小的一种思维形式。培养个体的发散思维,教师可通过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朝多个方向扩散。第七章人格1.“人格”的定义中应包含哪些基本含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以下五层含义:第一,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第二,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①稳定的动机;②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③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如内外向性、独立性、自信心等。第四,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第五,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2.特质研究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使用了什么策略,得出了哪些基本结论?特质研究主要解决人格结构的问题,即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应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人格。理论家们采用因素分析和词汇分析的策略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一特质。不同的特质理论家找到的特质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大五”结构和五因素模型。3.人格形成受遗传影响的主要研究证据有哪些,这些证据是如何获得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艾弗洛德鲁斯等人对瑞典12000名双生子人格问卷调查研究,《加州心理调查表》(CPI)对高中生进行的双生子研究和20世纪8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对成年双生子的人格比较等研究为人格形成受遗传影响的论断提供了主要的研究证据。研究者选择同性别、双双生活在同一家庭环境中的异卵双生子和同卵双生子进行比较,如果研究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更像,就可以归结为遗传的作用。但对这一结果还有不同的解释,即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人格更相似,还可能是因为同卵双生子比异卵生双子受到父母更为相同的对待。于是心理学家研究那些出生后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并将研究结果与过去研究的共同抚养的双生子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点都比异卵双生子的更为接近,进一步证实了遗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4.人格形成受环境影响的主要研究证据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以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形成。如,米德等人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的研究显示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斯毕兹对孤儿院儿童的研究发现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巴理关于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特姆尼人的比较研究则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5.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心理疾病的成因?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自我是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有的人能经常使它们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态;有的人不能使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者超我过分地严厉和追求完美,都可能导致生活适应的困难,就会产生心理疾病。6.结合实验和生活经验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并说明负强化与惩罚的关系。(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他认为,狗见到食物流口水,这是无条件反射,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但狗听见实验员的脚步声而流口水,这是条件反射,实验员的脚步声是条件刺激物。巴甫洛夫将实验员的脚步声换成灯光或铃声或任何其他刺激物,只要这个刺激物与食物同时或相继出现,狗都可以形成同样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情境如下:将一只白鼠关在一个设计好的笼子里,白鼠就会在笼子里四处乱跑,当它偶然按压杠杆后,就会有一粒食物从一个自动装置掉进笼子里,经过几次试验,它就会自己去按杠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如下。经典条件反射的反应性质是早先就有的反应(如流口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反应性质是新的有效行为(如按杠杆)。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前(灯光—食物—口水);操作条件反射中的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按杠杆—食物)。经典条件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