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4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2.先秦时期(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2)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货币需求量增加,当时流通的有

和铜贝。(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

。3.汉代:商运活跃,史书中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4.唐代:商船规模宏大,水路四通八达;陆路商运发达,客舍、

、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5.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

、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6.明清时期(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

,它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2)形成了一些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以

和徽商的势力最大。骨贝商业中心邸店东亚会馆晋商总结: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5)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认识:商业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而不单指运输业的繁荣与否,还包括交易使用的货币、交易的地点等多种因素。材料一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络眠独迟。

——[唐]张籍《贾客乐》(1)张籍的《贾客乐》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生活: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2)“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发达的商运:①水运:俞大娘航船。②陆运:丝绸之路;客舍、邸店、车坊等。③海运:海上丝绸之路。深化探究材料二图二秦朝半两钱图一战国时期的货币图三北宋的交子(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政治特征?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特征: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影响:有利于经济发展。(2)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封建经济的什么特点?特点: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二、“市”的发展1.秦:有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了“

”,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4.唐:“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比较繁荣,还有定期庙会集市。5.宋:“市”突破了原先

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认识“城”与“市”: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草市夜市空间时间朝代“市”的发展情况秦代汉代南北朝唐代宋代明清“市”的发展明码标价专门管理机构“草市”形成“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都市商业区繁华认识:与以前相比,宋朝“市”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突破?(1)坊与市的界限:宋朝以前,坊与市严格分开,宋朝时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2)经营时间:宋朝以前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3)政府监管:宋朝以前,市场交易受官府严格监管,宋朝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1)阶段特征:①春秋战国,商业繁荣。②秦汉至隋唐之前,艰难发展。③隋唐,进一步发展。④两宋,空前繁荣。⑤元朝,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繁荣。⑥明清,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出现商帮。(2)影响因素:①农业、手工业发展状况。②政府的政策、法律。③社会局势。④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化探究图一唐朝长安城布局图

图二北宋汴京城布局图材料(1)依据图一,说明唐代长安城的商业活动具有怎样的主要特点?特点:商业活动局限在特定的区域。(2)结合图二,指出宋代汴京城的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重大变化: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专门市场;商业活动繁多。(3)与唐代相比,宋代汴京商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深远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推动了商业都会的崛起。三、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有的城市已表现出

集中的趋势。2.两汉: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3.隋唐:除

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扬州也是繁华的商业城市;作为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是发达的商业都会。4.宋代:北宋的汴京商业繁华。5.清朝:乾隆时的

财富“甲于天下”;清代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长安、洛阳苏州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品市场形式多样。如夜市、晓市、草市等。(2)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3)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而衰。(4)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中期后,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5)商人群体活跃,如明清时期的徽商、晋商等。(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深化探究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1)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反馈训练1.《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在《周礼》“以九职任万民”中,商业位居第六,与农业、百工相提并论。这表明(

)A.上古时期,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B.自古以来,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春秋战国时期,重商思想崛起D.自古以来,统治者农商并重反馈训练2.《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

)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反馈训练区3.唐朝诗人王建在诗中写道:“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诗中描绘的现象反映了唐朝(

)A.贵族阶层的奢侈腐化

B.娱乐方式的新变化C.“草市”的繁荣景象

D.城市商业有很大发展反馈训练4.《弘治常熟县志》卷一引旧志记载:“(当时的镇或市)田畴鳞次,平衍百里,村市里分,联络四邻。”(如下图)这表明(

)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B.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C.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D.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反馈训练5.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从故事中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B.“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6.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反馈训练7.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是()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反馈训练8.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反馈训练图1图28.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反馈训练9.据《乐语》、《乐元语》记载五均事宜曰:“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贾,四民常均,强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贫,则公家有余,恩及小民矣。”由材料可知五均的目的之一是()A.剥夺农民利益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