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辨证治疗十法,突出解表法、清热法、下法等中医急诊常用治法,了解兼挟证及温病瘥后调理,重视温病预防学。明确温病主要的立法依据,特别要注意掌握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的精神实质。
第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重点难点
温病主要十大治法为重点其中开窍息风、固脱法等急救方法为难点第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立法的重要性(二)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三)温病治法应用:知常达变(四)温病的主要治法
第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温病立法的重要性
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的:“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不遵其法,则治不循理矣。药味分量或可权衡轻重,至于治法,则不可移易”。第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
(1)审病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2)辨病机:谨守病机知常达变(3)察邪正:扶正祛邪邪去正安第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三)温病治法的应用:
知常达变
卫气营血治则三焦治则第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卫气营血治则(汗、清、透、散)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第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汗(卫)、清(气)
邪在卫分用汗法,“汗”,是指用辛凉透达之剂。邪在气分的治疗,强调“才可”清气。清气法包括清气泄热法、苦寒沉降法、下法。第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透(营)
所谓“透热转气”是指在清营分邪热的同时,配合轻清透热之品,使营分之邪热得以转出气分而解。不能一味用清营滋液之品,以免腻滞留邪。第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散(血)
凉血散血为治疗大法血热—凉血瘀血—散淤耗血—滋养阴血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三焦治则的含义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上焦病证
用药不仅药性要注意轻扬上浮用药分量上也宜轻不宜重在煎煮方法上也要注意一般不宜时间太长第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中焦病证
以祛邪为主邪去而正自安湿热蕴阻证清热化湿并施第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下焦病证
用质重沉降的药物。用药多滋腻厚味之品多为介石重镇之品。第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知常达变
知常:强调区分温病的病变阶段、层次而采用不同的治法达变:灵活运用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温病的主要治法1.泄卫透表法3.和解表里法5.通下逐邪法7.开窍息风法9.固脱救逆法2.清解气热法4.祛湿清热法6.清营凉血法8.滋阴生津法10.外治法第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泄卫透表法
概念:通过解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温病初起在卫分病邪的一类治法。适用范围:温病初起,邪在卫表。作用:发汗、疏表、透疹。第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发汗、解热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作用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祛除病原微生物及毒素心血管活性作用第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疏风散热:桑菊饮、银翘散解表清暑: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疏卫润燥:桑杏汤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疏风散热
代表方:桑菊饮、银翘散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用药多为轻清透发之品配伍清热解毒药少佐辛温解表之品可配伍宣肺清肺化痰止咳药及利咽药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解表清暑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主治:夏月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所用之药由解表寒、清暑热、化湿邪组成使用香薷必须掌握其适应证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宣表化湿
代表方:藿朴夏苓汤主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用药与辛温祛表湿药的作用不相同适当用祛里湿的药物强调轻开肺气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疏卫润燥
代表方:桑杏汤主治: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用药辛凉宣透与生津润燥相配合用药必须主以轻清每与宣肺止咳清润化痰之品配合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总结
是否都要发汗误汗不失汗必须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邪兼挟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清解气热
概念:以清泄气分邪热之品以解除气分无形邪热的一类治法,又称“清气法”。适应证:温病气分里热盛,但尚未与有形实邪相互搏结的病证。作用: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祛除病原微生物的影响提高免疫功能抗炎作用抗休克作用
解毒作用解热作用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凝的作用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轻清宣气:栀豉汤加味辛寒清气:白虎汤清热泻火:黄芩汤加减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轻清宣气
代表方:栀豉汤加味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用药主以轻清“展气机以轻清”
邪热较重—味较轻薄的苦寒清热药表邪犹未尽解—透泄之品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辛寒清气
代表方:白虎汤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津气耗伤—白虎加人参汤湿困阳明—白虎加苍术汤邪热壅滞骨节—白虎加桂枝汤暑热之邪—清暑透热之品邪初传入阳明而表邪未尽—透表之品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清热泻火
代表方:黄芩汤加减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与辛寒清气法的主治病证及用药都有所不同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总结
有形实邪相结须先去之病邪未入气分不宜盲目早用素体阳虚者中病即止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和解表里法
概念:又称“和解法”适用范围:温病邪不在卫表,又非完全入里,而是处于少阳、三焦、膜(募)原等半表半里者。作用:透解邪热,宣通气机,使外解里和。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解热抗菌消炎疏肝利胆调整胃肠功能人体免疫功能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达原饮化裁)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清泄少阳
代表方:蒿芩清胆汤主治:邪郁少阳胃失和降与小柴胡汤在功用主治上有同有异视湿与热之偏重而进行加减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分消走泄
代表方:温胆汤加减针对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的治法上中下三焦一齐分消、中心病位在中焦虽为湿热兼夹、以痰湿内阻和气滞偏重对邪热较甚的病证加用清化之品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开达膜原
代表方:雷氏宣透膜原法主治:邪伏膜原开达膜原的用药较为温燥素体阴虚内热者或湿已化热者不宜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小结
清泄少阳法用于邪热挟痰湿在少阳者分消走泄与开达膜原二法清热之力较弱,其作用侧重于疏化湿浊,故不能用于湿已化热,热象较著及热盛津伤者。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祛湿清热法
概念:祛除湿邪、清解邪热以消除湿热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湿热性质的温病作用: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以化湿泄浊第四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有抗感染调整胃肠功能利尿清除氧自由基调整肌体免疫功能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立法遣药的依据
1.以病位浅深立法表证—宣透表湿里证—上焦(轻开肺气)、中焦(运化脾胃)、下焦(淡渗利湿)
2.分清湿热之偏重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宣气化湿:三仁汤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分利湿邪:茯苓皮汤
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宣气化湿
代表方:三仁汤用于湿热之邪偏于上焦、湿邪尚未明显化热又称为“宣气化湿法”湿温初起用本法后汗出,与强发其汗的作用和后果迥然有别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燥湿泄热
又名“辛开苦降法”代表方:王氏连朴饮主治:湿渐化热,湿热俱盛用药—苦寒、苦温与辛温并用辛温、苦温药—半夏、厚朴苦寒药—黄芩、黄连、栀子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分利湿邪
代表方:茯苓皮汤主治:湿热郁阻下焦但不限于下焦病证上焦—宣化中焦—运化、温燥温病下焦—审因论治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小结化湿方药配伍重视宣肺利气之品、运化脾胃之药,淡渗利湿之品应权衡湿与热的偏轻偏重湿邪已化燥,不可盲目使用素体阴液亏虚者应慎用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5.通下逐邪法
概念:攻逐泻下,通导里实使邪热外泄之法。适应证:温病有形实邪内结的病证。作用: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等。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与治疗伤寒所用的攻下法异同
同:作用和方药有类似之处异:温病在用攻下法时特别注意顾护阴液温病中还有湿热性温病,所用的攻下以“轻法频下”为特点古人有谓“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厌早”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增强胃肠蠕动、泻下抗菌、消炎、排毒增强机体免疫力利胆、利尿抗血栓形成抗肾衰第五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增液通便:增液承气汤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
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通腑泄热
代表方:调胃承气汤主治热结阳明,内结肠腑者通腑泄热即苦寒攻下法主要临床依据是舌苔老黄或焦黑起刺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导滞通便
代表方剂如枳实导滞汤用于湿热性温病湿热相互交结积滞于肠胃又称为“轻法频下”每与清化湿热药和理气化湿之品配合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增液通下
代表方剂如增液承气汤用于“热结液亏”者实际上是通腑泄热法的一种变法所配合的养阴药多为滋而不腻补肠液而不恋邪之品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通瘀破结
代表方剂如桃仁承气汤主治温病热瘀互结,蓄于下焦用药时注意不用温燥伤阴之品活血化瘀药多用丹皮、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大黄有通下和化瘀两个作用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小结
根据病证灵活化裁
1.调胃承气汤:脏病治腑;上病下取
2.牛黄承气汤(大黄加安宫牛黄丸)
3.宣白承气汤:痰热壅肺,喘促不宁
4.导赤承气汤:小便赤痛,烦渴甚
5.见痉止痉而用通下者(热甚动风)-调胃承气汤加羚羊角、勾藤、菊、僵蚕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下法不宜盲目投用邪气复聚,应再度攻下,并避免过下伤正应注意攻补兼施在温病后期忌用苦寒攻下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6.清营凉血
概念: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滋养阴液,通络散血以清除营、血分邪热的一种治法。适应证:温病邪入营、血分,营热或血热亢盛的病证。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作用
清营法:清营泄热、滋养营阴凉血法:凉解血热、清火解毒、散血通络、滋养阴液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抗感染、抗炎、中和内毒素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轻DIC
镇静、强心第六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清营泄热:清营汤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气营(血)两清: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清营泄热
代表方:清营汤治疗邪已传入营分,但尚未入血动血用药特点为“透热转气”
不可一味投用清凉及滋腻之品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凉血散血
用于治疗血分证。代表方:犀角地黄汤清血热的同时,不可忽视“散血”注意配合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丹参、桃仁等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气营(血)两清
代表方:加减玉女煎用于气热炽盛而营血分邪热亦甚气营两清及气血两清异同同:在清气分邪热用药上大致相同异:气营两清法与清营泄热法同用气血两清法与凉血散血法同用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小结
不可早用营、血分病变有湿邪者,应慎用常与养阴开窍、熄风等法配合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7.开窍息风法开窍法是开通机窍促使神志苏醒之法邪入心包或痰浊内蒙机窍所引起的神志异常证熄风法是通过平息肝风而制止痉厥之法热甚动风或阴虚风动证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作用
开窍法:清泄心包邪热、芳香透络利窍、清化湿热痰浊等
熄风法:凉泄肝经邪热、滋养肝肾阴液,以控制抽搐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研究
解热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纠正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镇静、强心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
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滋阴息风:大定风珠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清心开窍法:凉开“三宝”
主治:热邪陷入心包而神志异常者组方:开窍、清热解毒等安宫牛黄丸:清心热作用最强紫雪丹:清热解毒、熄风、通下至宝丹:安神镇痉力较强第七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组方
犀角、麝香(三方均有)雄黄、朱砂、冰片、牛黄(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紫雪丹)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紫雪丹—四石(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三香(青木香、沉香、丁香)、玄参、朴硝至宝丹—玳瑁、琥珀安宫牛黄丸—栀子、黄连、黄芩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豁痰开窍
代表方:菖蒲郁金汤主治: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者辨明痰湿与邪热之偏重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两法比较
清心开窍主治:温病热邪陷入心包症见: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
豁痰开窍主治: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症见: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清心开窍作用:清解心热、透络开窍代表方: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豁痰开窍作用:清化湿热、涤痰开窍代表方:菖蒲郁金汤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运用体会
改革剂型分清凉开与温开及早应用控制病势配合他法亡阴亡阳忌用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凉肝熄风
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主治:温病极期邪热内炽,引动肝风注意配合祛痰和通络之品祛痰药如竹沥、猴枣散等合用宣通经络之品,尤常用虫类药,如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滋阴熄风
代表方:大定风珠主治:温病后期因真阴亏损而致肝木失涵,虚风内动者用药特点:“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真阴;介石重镇,味厚滋腻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运用要点
对实风和虚风应辨证无疑治疗实风时,应顾护阴液治疗虚风,配合重镇熄风之品用虫药防劫液,用滋阴药防恋邪小儿患者应注意辨察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8.滋阴生津法
“始终以救阴精为主”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第八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临床意义
温病的病因病机温病的发病温病的病邪传变病情转归预后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温病的病因病机决定了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病因:属温邪、热邪、阳邪病机:化热、化火、化燥,伤津耗气,进而伤血、竭精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阴液的存在密切影响着温病的发展与预后发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内经》疾病演变:温病热最速,若发散风寒(发汗),消食,劫伤津液,变证尤速《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预后良好:阴盛,转危为安预后不好:亡阴,进而亡阳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顾护阴液的作用
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沃焦救焚养阴托邪增水行舟敛阳救脱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内涵
概念:滋养阴液来补充人体阴液耗伤的一种治法。适应证:温病后期脏腑(肺胃大肠肝肾)阴液大伤者。作用:滋补阴液、润燥制火等。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现代研究直接补充电解质及多种营养素抑制病原微生物,中和毒素调节机体的反应能力和免疫功能防治DIC促进胃肠蠕动强心、调整血压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五)分类及应用
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增液润肠:增液汤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滋养肺胃法
方药:沙参麦冬汤主治:肺胃阴液耗伤较著而邪热已基本消退者
用药主以清润,滋而不腻适当配合清肺胃之品及调畅气机之品肺阴伤与胃阴伤每并,应分清重点。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增液润肠
代表方:增液汤主治:温病后期津枯肠燥者每与通下法合用用药剂量应大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填补真阴
代表方:加减复脉汤主治:温病后期肝肾真阴亏虚者用药多味厚质重,性滋腻其中多用咸寒药,所以又称为“咸寒滋肾”法但也多用甘寒加酸寒药第九十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六)要点小结
邪正盛衰须权衡清养主次宜分清湿温粘腻病难解养阴之法更慎宜伤阴伤阳常并见养阴勿忘益其气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9.固脱救逆法
概念:通过大补元阴、元阳以固敛气阴或阳气,救治气阴欲脱或阳气外脱的一类治法。适应证:气阴外脱或亡阳厥脱之危急证候。作用:益气敛阴和回阳固脱。现代研究:强心、抗休克。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固脱救逆法分类
益气敛阴:生脉散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
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益气敛阴法代表方:生脉散主治:气阴大伤而正气欲脱者
津气受伤较甚者,可用西洋参所用的麦冬和五味子可酸甘化阴,并能敛津,阴津得敛,则阳气自能得固。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回阳固脱
代表方:参附龙牡汤主治:阳气暴脱者多配合龙骨、牡蛎等重镇收敛之品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要点小结
阴津与阳气俱脱两法配合运用内闭与外脱并见固脱与开窍并用用药必须快速及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作相应调整注意有无火复炽、阴欲竭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0.外治法
洗浴法:灌肠法:敷药法:搐鼻法:吹喉法: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温病兼挟证的治疗
1、兼痰饮
1)燥温化痰理气:配合化痰燥湿行气药物,或配合温胆汤之类。
2)清热化痰开结:以清化痰热为主,代表方剂如小陷胸汤、雪羹汤。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温病兼挟证的治疗2、兼食滞消食和胃:保和丸导滞通腑:枳实导滞丸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温病兼挟证的治疗
3、兼气郁症见胸胁满闷或胀痛,时时叹息或嗳气,泛恶,不思饮食等症治疗应在主治方中加入理气解郁、疏肝理脾之品,代表方如四逆散第一百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温病兼挟证的治疗
4、兼血瘀
1)清营血,化宿血:加入活血散瘀之品,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归尾、延胡、山楂等。
2)清化血室瘀热:小柴胡汤加延胡、归尾、桃仁等。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温病瘥后调理1、体虚未复补益气液:薛氏参麦汤、三才汤。滋养胃肠:益胃汤、增液汤。补养气血:代表方剂如集灵膏。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温病瘥后调理2、余邪未尽清解余热,益气养阴:竹叶石膏汤芳化湿邪,醒胃和中:薛氏五叶芦根汤理气化湿,健脾和中:参苓白术散化湿利水,温补肾阳:真武汤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温病瘥后调理3.复证治法劳复证:食复证:感复证: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温病的预防(一)中医学对温病的预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在预防温病方面的成就
1.重视环境卫生
2.注意个人卫生
3.保持饮食卫生
4.除害灭虫
5.避邪隔患
6.药物预防
7.接种免疫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1、培固正气,强壮体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顺应四时,调适寒温。保护阴精,固守正气。注意环境、搞好卫生。
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及时诊治,控制传播早期诊治及时隔离控制传播
3、预施药物,防止染病熏蒸预防法滴喷预防法中药预防法食物预防法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复习思考题1.肺胃阴伤证治宜何种滋阴法,为什么?2.怎样掌握凉血散血法的临床应用?3.熄风法为什么有凉肝熄风和滋阴熄风之分?其作用各有何特点?临床怎样区别运用?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一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复习思考题4.温病在应用泄卫解表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填补真阴法的作用有何特点?临床怎样掌握运用?6.温病泄卫透表法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适应证主要是什么?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迁市人民医院眼科健康教育能力考核
- 徐州市中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
- 鹰潭市中医院护理循证实践考核
- 丽水市人民医院癌前病变诊断考核
- 三明市中医院唇腺活检病理诊断考核
- 鹰潭市中医院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考核
- 莆田市中医院影像学进展评估标准化考核
- 上饶市中医院心脏瓣膜病严重程度评估与手术时机考核
- 南通市中医院病理质量控制考核
- 淮安市人民医院碎石中心住院医师培训考核
- 2025-2026学年贵州省安顺市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知识培训
- 《铁道机车车辆(第3版)》课件 模块8 内燃机车
- 2025年海南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3D数字展品展示与互动体验方案
- 天津市卓越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国际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
- 2025江苏苏州市姑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协理员招聘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康复治疗学专业知识试卷
- 2025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