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义)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检测(四)word版含答案2_第1页
(精品讲义)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检测(四)word版含答案2_第2页
(精品讲义)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检测(四)word版含答案2_第3页
(精品讲义)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检测(四)word版含答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403/4/专题检测(四)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排除C;“暂时不会兵戎相见”评述的是美苏的冷战对峙。A与题干意思无关;D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2.(2017·成都高二检测)一部分学者认为,雅尔塔体制的主要作用是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200多场局部战争中,美苏介入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学者立论的依据是()A.雅尔塔体制建立的背景B.雅尔塔体制的内容C.雅尔塔体制的实质D.雅尔塔体制下的历史现状答案D解析雅尔塔体制下,由于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故局部战争不断,故D与题意相符。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答案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德等西欧国家衰落,而美、苏的实力空前膨胀。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失去了决定世界事务的中心地位。4.(2018·盐城高二检测)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材料中□□是指()A.战争 B.存异C.遏制 D.和谐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时期”。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选C项。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出现了新的面貌,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下列能为该结论提供依据的历史事件有()①1948年联合国开展第一次维和行动②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③1971年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④1974年联大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联合国于1948年进行第一次维和行动,不能说明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失效,故①错误;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它不是联合国下的组织,更不能体现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故②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6.下图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西方世界,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判读,得到了这样一些说法,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是()①图中的“医生”是指美国,“病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②此医生开的“药方”其实就是杜鲁门主义③病人背上贴着美元,其实就是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计划④“药方”的实质是通过复兴欧洲经济以加强对欧洲国家的控制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从对漫画的分析,图中“医生”把美元贴在“病人”背上以救治奄奄一息的“病人”,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西方世界”,可以得出结论,“药方”应为马歇尔计划。故②表述明显错误。二、非选择题(第7题25分,第8题25分,第9题20分,共70分)7.(2017·武汉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4月,罗斯福就授意自己的亲信雷斯特·戴维斯写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该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是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汇编材料二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伟大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摘编自1947年3月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战略目标,据此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10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杜鲁门主义与罗斯福对苏战略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5分)答案(1)战略目标:美国,建立世界霸权;苏联,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势力和影响。影响: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2)不同:富兰克林·罗斯福主张与苏联合作,谋求世界霸权;杜鲁门主张公开与苏联对抗,遏制共产主义,夺取世界霸权。原因:罗斯福认为,苏联在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战后为取得美国的大量援助以重建经济,是会愿意继续合作的,他企图通过合作,软化苏联,达到美国称霸的目的;而杜鲁门认为,美国不可能通过与苏联合作,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解析(1)第一小问罗斯福主张“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而“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是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美苏的利益冲突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2)第一小问罗斯福“强调大国合作”,由美国主导世界;杜鲁门主义强调直接对抗苏联的“极权政体”;第二小问罗斯福企图利用经济手段软化苏联,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杜鲁门认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的合作没有可能。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美国计划于1957年12月用先锋号火箭发射卫星,人们猜测苏联将于同年秋天……将卫星发射上天……1957年6月,在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l)发射的四个月前,美国开始产生战胜对手的想法。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阿·杜勒斯宣布:“美国情报机构的观点是,出于心理威慑的原因,苏联将竭尽全力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很可能是在1957年。”材料二1961年初,尽管“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航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7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因披肝沥胆的劳累,精神上长期的亢奋,以及复杂的人事纠葛,科罗廖夫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了。1966年1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中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到国防科研生产上。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最大教训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的国际关系背景。怎样理解“心理威慑的原因”?(10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15分)答案(1)背景:美苏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双方表面上“和解”,实际上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愈演愈烈。理解:获得争霸的心理优势,在舆论上压倒对方。(2)说明:为了在冷战中获得心理优势,苏联在航天科研上铤而走险,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认识:激烈的冷战危害了人类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科学事业变成了政治工具。9.(2018·海口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材料二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原因。(10分)答案(1)特征:以称霸世界为基本目标;遏制共产主义,以苏联、中国为对手(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具有侵略性、扩张性和进攻性。(2)原因: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苏关系的恶化等。解析(1)特征依据材料一中“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可归纳出以称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