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页共13页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学习内容:《谁的得分高》教材p2-3学习目的: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才能。学习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学习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学习过程:问题引导错误改正及整理〔必须抄写题目〕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制畏惧,尝试新知1、竖式计算。46+54=100-79=2、预习检测24+30+41=23+44+29=二、合作探究——升华学科才能,透析重难点套圈游戏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15+26+44=33+29+25=三、当堂反应根底〔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展交流。〔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教案阅读小学二年级数学《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教案学习内容:《谁的得分高》教材p2-3学习目的: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才能。学习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学习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学习过程:问题引导错误改正及整理〔必须抄写题目〕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制畏惧,尝试新知1、竖式计算。46+54=100-79=2、预习检测24+30+41=23+44+29=二、合作探究——升华学科才能,透析重难点套圈游戏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15+26+44=33+29+25=三、当堂反应根底〔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展交流。〔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减运算之秋游》教案学习内容:教材p4-5学习目的:1、能从详细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2、经历探究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可以准确地进展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问题引导错误改正及整理〔必须抄写题目〕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制畏惧,尝试新知知识连接:用竖式计算。85-23=50-39=100-56=二、预习检测1、观图,获取信息。〔p4图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出示并解决问题。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三、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1、〔p4图2〕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2、〔p5第3题〕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3〕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四、日日清稳固达标训练1、〔p5第1题〕〔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2、用竖式计算77-33-25=96-39-45=100-91-8=五、课堂小结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能找到适宜的计算方法。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能积极考虑。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难点: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二〔1〕班同学帮农民伯伯收南瓜,算一算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第一组收了28个,第二组收了34个,第三组收了22个。求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加连减的算式题。〔板书:连加、连减〕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①小组讨论:连加算式题怎样算?交流汇报。②验证。写出两种简便竖式。〔2〕教学例2。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例2的情境图。同学们共收了84个小南瓜,王叔叔运走了26个,李大爷运走了40个。这时还剩下多少个南瓜?②小组讨论:该自缢列式、怎样算?③学生列式、试算。三、积累运用〔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五第1—3题。〔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提升连加、连减的笔算式题,假如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比拟简便。计算时要注意,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认真计算,遇到口算的要口算。板书设计连加、连减例128+34+22=84〔个〕例284-40-26=18〔个〕2862简便288444简便84+34+22算法+34-40-26算法-40628462441844+22-2684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连加详细介绍:课题:连加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纯熟地进展计算。2。使学生纯熟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性。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1.板演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那么,老师贴出:①一样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口算682=579=375=674=149=355=486=892=87=76=58=46=95=75=38=47=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4.小结引出新课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局部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假如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出示袋子图〔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场,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展计算。〔3〕教计算方法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老师强调一样数位对齐。学生独立计算,老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如今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那么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老师用红笔在法那么第三条上改: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2.反应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老师板书702+2984+368=〔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老师巡视,假如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老师可适当提示。〔3〕师生共同计算。引导学生答复: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老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板书: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老师板书:引导学生答复: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老师用彩色粉笔按答复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老师板书: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好〕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拟简便。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拟简便。〔老师同时板书〕。3.小结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一样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拟简便。〔三〕稳固反应【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647=892=755=1535=971=2397=2.做一做3.练一练这四道题可进展比赛,让学生想方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4.笔算下面各题48159+66=653+2185+924=24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