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基础训练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美洲作物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中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2.中世纪时期的西欧人认为,胡椒的植株由毒蛇护卫,收获者放火赶走了毒蛇,因此也使胡椒带上了特有的黑色皱皮。1563年,在东南亚工作的葡萄牙医生出版著作《关于印度草药、药物和医用产品的谈话》,纠正了此前多种关于香料的错误观点。这说明(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的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认知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3.意大利罗马郊区的法勒斯纳别墅中的著名画家拉斐尔所作的壁画,在周围的垂花饰中,有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画的几支玉米苞(棒)。该艺术品可以用来说明(
)A.东西商贸活动的浸染 B.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C.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的饮食习惯4.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的“形象变迁史”。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庄稼大获丰收的象征。辣椒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A.中国传统风俗的宽厚包容 B.新航路的开辟与西学东渐C.中华传统医药理论的进步 D.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5.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6.18世纪之前,欧洲市场上的大米主要来自意大利,18世纪后,美国、巴西的大米大量投入欧洲市场。这反映了(
)A.意大利是水稻的原产地 B.欧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C.欧洲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D.物种传播促使农业布局变化7.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小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豌豆、甘蔗等。这一状况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人们的饮食习惯得到根本改变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 D.物种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8.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前,新大陆既无野生小麦,也无人工栽培小麦。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小麦逐步传入美洲并被迅速推广,成为人们的主食,小麦产业随之兴盛。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丰富了美洲的食物种类 B.促使美洲的农作物大量外传C.解决了美洲的温饱问题 D.使美洲与欧洲往来更加频繁9.“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了(
)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11.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渡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D.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12.美国某团队在研究欧洲1400年至1900年的历史中发现,欧洲引人土豆后,民间纷争有所减少。他们比较了18世纪仍以小麦制品为主食的地方,与流行食用土豆的地区爆发民间纷争的机率,结果发现后者的农夫更倾向于不参加起义。据此,他们最有可能得出的推论是(
)A.新航路开辟缓和了国际关系 B.土豆引种解决了欧洲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欧美联系 D.土豆推广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13.布罗代尔指出“土豆在旧大陆的普及过程与玉米不尽相同。它的推广十分缓慢,甚至比玉米还慢,而且范围也不宽阔,中国、日本、印度和穆斯林国家几乎把它拒之门外。”这说明(
)A.士豆在亚洲传播过程艰难 B.士豆不适宜在亚洲种植C.亚洲与世界经济联系较弱 D.宗教信仰影响物种交流14.下图是某同学学习《新航路开辟》一课的笔记,其内容最有可能是(
)A.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黑人奴隶贸易的兴起和衰落 D.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15.《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凤冈陈氏族谱》记载:万历庚辰,陈益泛舟安南,贿酋奴,获著种,伺间遁归。此材料可说明(
)A.甘薯的原产地尚待考证 B.甘薯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C.甘薯溯源工作史料丰富 D.甘薯在明万历年间始传中国16.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7.蔗糖的世界之旅材料一
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材料二
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是早期近代世界上最大的蔗糖生产者,1625年,葡萄牙几乎为整个欧洲供应来自巴西的蔗糖。据现代学者估算,来自巴西的各种蔗糖到里斯本后,价值增加2.5倍到4倍。但甘蔗是一种非常耗费地力的作物,一块土地种植甘蔗15年左右,其肥力就开始下降,所以葡萄牙殖民者强迫黑奴不断砍伐森林,开辟新的种植园,但在1808年以前,巴西进出口贸易完全由葡萄牙垄断,种植园主并不与世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1635年法国控制马提尼克岛后,殖民者开辟甘蔗种植园,到19世纪30年代,该岛屿3/4的森林都毁灭了。因为森林砍伐剥夺了许多动物栖息森林的天然习惯,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数百种动植物灭绝。——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文明互动的表现》等(1)观察世界蔗糖业传播路径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描述蔗糖的洲际传播路径(写出大洲即可)。(2)阅读材料二,分析蔗糖的生产与贸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参考答案:1.A2.C3.B4.D5.C6.D7.A8.A9.B10.D11.D12.D13.A14.B15.B16.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1)从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岛一到亚洲一再到非洲一再到欧洲一最后到美洲(2)①种植园经济;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vi设计教学课件-b 下载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入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申论政务上云平台课件
- 甲状腺瘤的护理课件
- 各类麻醉术前术后护理5
-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课件
- 《树的日子》教学课件
- 三维目标教学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藤野先生练习题(含答案)
- 足浴店营销策划方案
- 三级质控四级网络介绍
- 斯派克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
- 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 混凝土养护方案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胶水)
- 输血法律法规培训PPT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标准化项目部驻地建设方案(五星级)
- 220kv升压站质量评估报告
-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