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评价等级列表:优良达标待达标

测试范围:第9—14课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大运河的开凿距今(2003年)已有多少年历史()

A.1000年B.1398年.1389年D.1400年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唐太宗B.唐太宗武则天

.武则天唐玄宗D.唐太宗唐玄宗

3.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其地位和影响无与伦比。下面对其强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取较为开明的开放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B.政局稳定,经济发达

.注重任用贤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D.创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4.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②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③加强了汉藏双方的化交流④形成了汉藏两族世代和亲的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

5.唐朝比隋朝存在的时间长()

A.252年B.260年.289年D.300年

6.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省级行政区划。这种区划最早实行于()

A.唐朝B.宋朝.元朝D.明朝

7.“翻倒,翻倒,喝得醉吐掉。转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

A.水排B.翻车.筒车D.耧车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句出自()

A.李白B.杜甫.白居易D.苏轼

9.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一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诗。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10.“广南市舶,利入其厚(多)——”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A.唐朝B.南宋.元朝D.明朝

11.某人因品行不端被政府取消了生员资格(指不让其参加科举考试),消沉时常去听戏曲,请推断,他是哪一朝代人()

A.汉朝B.隋朝.唐朝D.宋朝

12.下列哪项不是元朝的化成就()

①郭守敬的《授时历》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③赵孟的书法④米芾的书法艺术

A.①②B.②④.①④D.③④

13.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根据以上记载,“当时”应该为()

A.唐朝B.南宋.元朝D.明朝

14.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B.东魏与西魏

.隋朝与唐朝D.西晋与东晋

15.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北宋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它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D.缩小了北宋的统治区域,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16.下列经济成就,属于南宋时期的是()

A.从越南引进新优良品种占城稻

B.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

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17.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回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回族是元时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通婚而形成的

B.回族是契丹、女真等杂居通婚而形成的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婚而形成的

D.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移居中国的一个外民族群

18.按元朝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A.中书省B.宣政院辖地

.辽阳行省D.岭北行省

19.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几项是在宋代得到重大发展和广泛使用()

A.一B.二.三D.四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到北宋时期

B.两宋存在的时间比唐朝要长

.元朝建立时,与之同时并存的是南宋政权

D.在隋、唐、北宋、南宋、元五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隋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8分,22题13分,23题11分,共3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打翻)舟。”

请回答:

(1)试举“水能覆舟”的一则实例。(2分)

(2)为了防止“覆舟”,唐太宗采取了哪些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6分)

22.下面A、B两幅图是古代大运河图。

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2分)

(2)试比较两个运河的异同点。(6分)

(3)两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2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当饭吃。”

材料3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1的内容?(2分)

(2)材料2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3)材料3中李约瑟的观点说明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7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4题15分,25题13分,共28分)

24.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对此论点加以说明。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15分)

25.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请回答:

(1)当时中国贸易的范围。(3分)

(2)分析其外贸兴盛的原因。(10分)

试卷说明

命题意图:

按教研室命题比赛要求,本试卷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9—14课测试卷,知识点全面,区分度明显,有一定的坡度,主要考查学生对9—14课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按照新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分值分配:

一、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二、材料题:3道,共32分

三、问答题:2道,共28分

全卷共100分,用时60分钟

难度比例:约为7:2:1难度系数0.5

其中选择题前十道为基础知识训练,后十道为能力练习,在后十道中加入了对历史背景,基础知识联系能力的考查。

材料题中,1、2题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间的联系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练习,3题主要检测的是本部分学习完成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

一、1.B2.D3.D4.A5.A6.7.8.B9.D10.B11.D12.B13.B

14.D15.D16.D17.18.B19.20.A

二、21.(1)隋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

(2)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22.(1)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

(2)隋元两朝运河,其南北端点都是今杭州和北京,都贯穿南北,但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河道曲折;元朝运河河道较为通直,且航程大大缩短了。新课标第一网

(3)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3.(1)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说明了宋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辉煌灿烂。其原因有:第一,宋代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唐代学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起点高;第二,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政治、经济、化的交流和发展;第三,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化;第五,科学家的努力。

三、24.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重用谏臣魏征等,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看法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