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新媒体--助力国学经典融入儿童生活【摘要】走进祖国伟大复兴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新时代教育新思想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发挥好语文课程教育的传承功效,促进少年儿童能够形成更高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教育如何运用新媒体传承国学经典的策略作如下探寻。【关键词】小学语文;新媒体;国学经典;儿童生活;生活即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必然要将国学经典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们也都在积极地创新教育方式,努力将丰富的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丰厚了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知识与情感积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也俨然成为了一种助推国学经典融入儿童生活的全新教育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新媒体让儿童生活处处饱含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呢?新媒体为国学经典建构了新的载体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技术手段,是影响儿童获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年代,仅仅靠单一的说教,那是难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可利用的技术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更好地助推国学经典,随时随地都是可以应用的。它能够以独特的魅力与优越性为国学经典的传播提供新手段、新路径,让儿童也能切身感受到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耳目一些新、前所未有的声像图文的感性特征。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传播国学经典的最优越的载体。例如,教师利用手机微信给学生传播国学经典的文本或视频,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内容发布到手机上,让学生回家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利用晓黑板、好分数等APP教育软件定期为学生播放相关国学经典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及时领略“孔融让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汉粘禅”等国学经典故事;教师利用班级中的教学一体化电脑,随时上网查找国学经典影片与文本资料,以供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利用微博,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感悟与好的文章发布上去,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分享;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微博,进行好书阅读交流。当然,利用好校园里的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将一些较为难懂的国学文本整合为视频、音频等,进行随机性播放,让学生在课间、课外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染。当然,让新媒体成为助力国学经典的新载体,仍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进行新媒体设备的购置、应用、管理、监督、安排等。这样,才能保障新媒体技术资源的畅通应用。新媒体为国学经典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下,我校能够够积极应用新媒体模式向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播,让丰富的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经典融入音乐,契合学生的生活节奏儿童对于知识的获取往往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经由“有意注意”直接获得的,二是经由“无意注意”间接获得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我”与“无我”学习的状态。因而,在传承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儿童学习的特点,深入把握国学经典的趣味性与节奏性特点,而后进行创新教育。例如,学校就能够将《三字经》文本内容进行音乐元素的融合,编制成三字经儿歌,在早晨与中午学生上学时段进行播放,营造了轻松、和谐的音乐氛围,在强大的音乐磁场感召下,学生也会将三字经文本注入自己的大脑,渐进地形成了知识建构。加以时日,学生也会潜在地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人性、哲理进行思考,逐渐对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甚至在不经意中进行运用。经过一学年时间的播放,调查发现:80%的学生能够记住《三字经》文本的所有内容,60%的学生能够对内容作出自己的解释。可以说,这样的融合教育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在校园内我们要能够将更多的国学经典文学用音乐的形式进行呈现,以契合学生的感官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进行持久而潜移默化的熏染,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经典融入故事,契合学生的生活内容生动的故事是极具感染力的,也能引发儿童保持着长久的记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而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也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具象表征。基于此,小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承教育就要能够将更多的经典国学故事传播至学生,用故事的强大感染力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加以其对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促进学生渐进地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例如,在午饭后时段或是午写时间,利用数字广播为全校学生播放一些经典国学故事,如“管鲍之交”“伯乐举贤”“三遇恩师”……不仅让学生能够在不经意中记住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淀,更能激起学生对于故事意蕴的思考,渐进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思想情感,也能端正学生的处事态度。学校进行了大胆尝试,并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一年后学生的故事储备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与人生价值观念都到了明显提高。总之,故事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手段,教师要能够灵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让学生品读与感悟,不断提升语文情感。3.经典融入活动,契合学生的生活形式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形式独特的活动极为感性。因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利用不同的形式以丰富学生的不同体验,进而能够让他们获得国学经典文化所带来的知识、思想与情感。例如,我校能够利用班级中的一体化电脑,将更多的国学经典活动音视频进行播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体验、欣赏之中,激起了学生对于国学经典文化的亲近热情。再如,通过教学一体化电脑为学生播放“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诗词节目活动中来,感受到很多文人墨客写诗撰词的过程,品悟优美诗词的意蕴。为学生播放“传承经典文学情境剧表演”音视频,让学生进行直播式观看,使其能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与肢体动作中理解情境剧所传递的思想意蕴。又如,利用学校建设的数字化电影院,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故事影片的观看,让学生能够获得思想教育。在校园生活中,教师要能够创新经典教育的活动形式,以丰富多彩的传播活动为学生搭建获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国学经典文化学习的新奇感。新媒体为国学经典延伸了教育范畴对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承不仅仅在于校园生活,家庭与社会更应该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营造传承国学的氛围。唯有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进行洗涤与炼化,学生的思想与文化素养才能实现纯真的质的飞跃。例如,我校每逢开学初都要对所有学生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以告知家长——要能够充分利用好家庭中的新媒体为孩子搭建进行学习经典国学的平台。利用家里的手机、电脑进行教育软件下载,在教育平台上进行经典国学的相关图文、音视频学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当然,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各界也应该充分利用好公共新媒体资源为社会大众播放宣传传承经典国学的意义与价值,甚至是经典国学的具体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经典国学的教育,继而也能够影响到少年儿童。在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社会大环境下,儿童受到的文化感染与教育力一定会是前所未有的,也一定能够在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影响下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文化教育时期,全体广大师生都应该积极树立民族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努力创新工作,遵循儿童生活化教育思想理念,探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郑口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第六中学2025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荆门职业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西安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3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年城口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GA/T 1173-2014即时通讯记录检验技术方法
- 地球物理学课件
- 初三满分的作文600字5篇
- 工程案例-金域华府住宅小区
-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感官第一节感受器及一般生理特性
-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天文篇课件
- 住建部新发布建设项目总投资费用项目组成详细
- 卫生院关于宣传贯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工作总结
- 冠状动脉弯曲钙化病变分型及锚定介入新技术
- (完整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