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2.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3.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静止的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4.(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

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不应超过lOminB.不应超过15minC.不应短于lOminD.不应短于15min

5.甲、乙两车同时从4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距4点24米的6处,时间差为加,则()

A.甲比乙先到这8处,,=24秒

B.甲比乙先到达8处,4=12秒

C.乙比甲先到达8处,4=24秒

D.乙比甲先到达8处,4=12秒

6.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

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km/hB.4.8km/hC.5km/hD.6km/h

7.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未向队首传递文件,

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n2s2svc2su

A.—B.-------

UV4-M+U7^7

二、多选题(共3题,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答对一部分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12分)

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9.(2022•江西•南城县第二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是表示某物体在10h内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这个物体()

A.全程平均速度为4.5km/h

B.在0~4h内做加速运动

C.在4~7h内处于静止状态

I).2~4h内的速度比8~10h内的速度小

10.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

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

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

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测速仪

XwwwwwwwwwwwwWxxXxwwxxxxw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Is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第H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4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1.(2022•湖北咸宁•八年级期末)我国古代诗词里描述相对运动的例子很多。”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

来”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中的两句。“远树”迎面而来是以为参照物;以

为参照物,“远树”也可以看成是静止的。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选填“同一物体”或“不

同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O~ls处于状态;

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一m/s;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no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是m,

甲、乙两物体全程平均速度大小关系v单________rz。

14.晴朗的夜空下,小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已知空间站距离小严390km,空间站相对于小严

的速度为7.5km/s,光速为3X105km/s,则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______(选填“落后”或“超前”)于

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m处。

四、实验题(共2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nl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nl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处(选填"起

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

时间为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m/s.

16.小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个、

长木板(含挡板)一块、小木块一个.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实验的原理是一;

(3)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4)经测量,s,=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

s?这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m/s,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了,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

五、计算题(共2题,17题8分,18题10分,共18分)

17.(8分)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1所示标志。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2)若以如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18.(10分)“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京台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国家级高铁主干线,

北起北京,途经合肥等地,至台北。已经建成通车的商合杭高铁是其中的一段路线,一列长200nl的动车与

07:56从合肥西站发车,上午11:36到达杭州站。若全程为924km。

(1)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途中以这个速度匀速经过一长度为1000m的山洞,则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多少?(结果保

留整数)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答案】A

【解析】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普通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

B不符合实际;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5°C,

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2.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答案】B

【详解】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BC.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

被测物体。故B正确,C错误;D.图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故选B。

3.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静止的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答案】C

【详解】A.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面之间距离不断减小,故以“海斗

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

海底之间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故B错误;C.“海斗一号”抓取样

本后上浮,“海斗一号•”和样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故C

正确;

D.“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卜沉,“海斗一号”上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

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

4.(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

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不应超过lOminB.不应超过15minC.不应短于lOminD.不应短于15min

【答案】D

【详解】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最大速度i^lOOkni/h,通过的路程于25km,小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

§25km

=

短时间为》=-innv=0.25h=15min,不应短于15min。故选I)。

vm1OOkm/h

5.甲、乙两车同时从4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相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距1点24米的6处,时间差为加,则()

A.甲比乙先到这6处,4=24秒

B.甲比乙先到达8处,,=12秒

C.乙比甲先到达6处,,=24秒

D.乙比甲先到达8处,4=12秒

【答案】C

s81Tl2

【详解】由图象可知S行8m,「产12s;S/=12nb〃=6s,则甲车的速度为船甲=产=7^-二不.,

f甲12s3

乙车的速度为以=孑=等1nZm/s,由丫=士可得甲、乙两车各自通过24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Q6st

(s24m

-A--22^.「-a36sS,七,=_===12s,故乙车先到达6处,两车到达6处的时间差为

1'm/sy乙zm/s

At=tv=36s-12s=24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6.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

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km/hB.4.8km/hC.5km/hD.6km/h

【答案】B

11“

【详解】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时间%="=2_____=0,5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时间L12=2,075h,

v}6hn/hv24km/h

g6km

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丫=1^-=八"=4.8m/s,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Z,+t20.5h+0.75h

7.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

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A.空B.二C.3D.也

UV+WV+〃~V一〃~

【答案】D

【详解】在传令兵到达队首的过程是追及问题(兵追队伍排头):由题意得S兵Y队二S;即vt.-utFS;故3」一;

v-u

Q

传令兵返回队尾是相遇问题(兵与队尾相遇):由题意得S兵+S『S;即Vt?+ut2=S;故t2二——;

兵往返一次的时间为:1=七+七=£+£=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v-uV+UV-U

二、多选题(共3题,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答对一部分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12分)

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答案】B

【详解】A.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不同物体,它们的速度不一定相

同,故C错误;D.物体的速度越大,表示其运动得快,因为运动时间不确定,所以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

故D错误。故选B。

9.(2022•江西•南城县第二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是表示某物体在10h内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这个物体()

A.全程平均速度为4.5km/h

B.在0、4h内做加速运动

C.在4~7h内处于静止状态

D.2~4h内的速度比8~10h内的速度小

【答案】ACD

c45km

【详解】A.由图得,物体全程的路程为45km,全程平均速度为叶士二F「=4.5km/h

故A符合题意;B.由图得,在0-4h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由图得,在4~7h内物体的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C符合题意;D.图像s-t的斜率

反映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图得,2~4h内的斜率小于2~4h内的斜率,即2'4h内的速度比8~10h内的速度小,

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

10.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

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

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

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测速仪

[=]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答案】AB1)

【详解】A.从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时间G=gx0.5s=0.25s,山丫=:可知,汽车第一次

碰到信号的位置与测速仪距离S|=B=340m/sx0.25s=85m,故A错误,符合题意;B.从第二次发出信号

到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时间八=^1x0.4s=0.2s,由□=£V可知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与测速仪距离

S2=vM2=340m/sx0.2s=68m,故B错误,符合题意;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

/=1.05s-/,+/2=1.05s-0.25s+0.2s=1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

程5=再-$2=8501-68!11=17111,则汽车行驶的速度v=±=,^=17m/s,故D错误,符合题意。

tIs

故选ABDo

第n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4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1.(2022•湖北咸宁•八年级期末)我国古代诗词里描述相对运动的例子很多。“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

来”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中的两句。“远树”迎面而来是以为参照物;以

为参照物,“远树”也可以看成是静止的。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选填“同一物体”或“不

同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行船河岸同一物体

【详解】以行船为参照物,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感到“远树”迎

面而来:以河岸为参照物,河岸与“远树”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远树”是

静止的。研究的对象都是“远树”,但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就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由此

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0~ls处于状态;

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m/s;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

【答案】静止0.52

【详解】由图可知,物体在O~ls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0.5m/s。

物体在4~6s的速度为lm/s,山v=*可知,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s=vf=lm/sx2s=2m

t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是m,

甲、乙两物体全程平均速度大小关系

【答案】6=

【详解】由图像可知,乙的速度为尸产等=3*则乙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为

Si=7f/=3m/sX2s=6m,由图知,前5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15nb时间都是5s,甲的平均速度

s15m八,s15m.,

为悔=^n=w一=3m/s,乙的平均速度为n丫乙=手==一=3m/s,所以”=/乙。

14.晴朗的夜空下,小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己知空间站距离小严390km,空间站相对于小严

的速度为7.5km/s,光速为3Xl()5km/s,则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选填“落后”或“超前”)于

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m处。

【答案】落后9.75

【详解】解:由可知,光从空间站到达小严处的时间为r=1=L^"^=i.3xi(r3s当光到达小严处时,

tc3x10km/s

空间站向前运动的路程S2=%/=Z5km/sxl.3xl(r3sR.75xlO-3km=9.75m,因此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

落后于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9.75m处.

五、实验题(共2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nl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处(选填"起

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

时间为——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m/s.

【答案】卷尺秒表40m85

【详解】(1)测长度应选用刻度尺,因为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可以选用卷尺.(2)测量时间应选用

秒表,计时员应站在40m(终点)处.(3)由图可知,跑40m所用的时间为8s.(4)平均速度:

_S40加

v=—=---=fir/s.

t83

16.小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个、

长木板(含挡板)一块、小木块一个。

16:20:3716:20:35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实验的原理是;

(3)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4)经测量,s,=0.9m,s?=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

sj这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了,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刻度尺较小0.5大

t

【详解】(1)根据丫=上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

t

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本实验是利用工具测量的路程和时间间接

求速度,即实验的原理是丫=上。(3)若要计时准确方便,小车应运动的时间长一些,则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t

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速度更慢。(4)由图知s,=0.9m,s产0.4m,则

53=jt-s2=0.9m-0.4m=0.5m,山图知J=16:20:38-16:20:37=ls,所以小车在S3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匕=4=2浮=05m/s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则记录的时间偏小,所以根据v=±可知,测得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