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 市一等奖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 市一等奖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 市一等奖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 市一等奖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 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iàngjiāng将军将来将领将士将hé和谐温和hè曲高和寡hú胡牌huó和面huò和稀泥和

6.将相和

东周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被称为“虎狼之邦”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常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活动一认字识词蔺相如和氏璧廉颇上卿

击缶鼓瑟渑池推辞lìnqīngfǒumiǎn理直气壮无价之宝完璧归赵同心协力姓赵和氏璧

召集允诺

胆怯

拒绝诸位荆条壁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鼓瑟: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击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勤能补拙人定胜天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强大

活动二读课文理线索要求: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依据段落概括出小标题。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王企图骗取和氏璧。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到赵国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起因经过结果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找出并归纳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反映了蔺相如的哪些性格特点?

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机智勇敢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③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机智勇敢您要强逼我,我就和玉同归于尽。别,有话好商量!说一说:看图复述这个故事。

提示:要讲清楚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二、默读《渑池之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三、分角色朗读《负荆请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