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含答案)_第1页
科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含答案)_第2页
科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含答案)_第3页
科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含答案)_第4页
科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五项检测(科学)复习资料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是运动的。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摆动)。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比较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用的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用的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长即斜角越小,则越(省力)。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xie(或称为劈)的简易工具。楔xie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刀)、(斧)及(人类门牙)均为楔的例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3.养蚕小窍门:①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②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③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④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4(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在幼虫阶段会蜕(4)次皮,还有2次在蛹期(茧内),一生共(6)次蜕皮。5.蚕在(阴暗)、(干燥)、(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得好。6.蚕蜕皮四次后变成(五龄蚕),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蚕是(8)字形吐丝的7.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的(形状)、(大小)、(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8.蚕茧是由(一)根蚕丝组成的,蚕丝可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9.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胸部有三个体节,长有(三)对足,叫作(胸)足,用来把持桑叶,蚕的身体两侧长有(气门),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通道。10.剪开蚕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11.蚕蛹平时不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12.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13.蛹变成蛾的过程叫(羽化)。14.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羽毛);胸部长有(三)对足,腹部是一节一节的。一只雌蛾能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15.如何分辨雌雄蚕蛾:雌蛾,腹部(肥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膀振动(飞快)。16.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一蛹一一成虫)四个不同的形态变化17.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食物、病虫害、环境的污染等18.蚕的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时间约(56)天19.蚕蛾、蚂蚁、蜻蜒虽然外形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有(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都是(昆虫)。20自然界中有些动物是从卵里孵化出来的(卵生),如:(蝴蝶、蜻蜓、鱼)等:有些是母球直接生下来的(胎生),如:(羊、牛、兔子)等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1.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4.影子的特点: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例如: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gui)。8.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9.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10.天体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正好与地球上看到的其他天体自东向西或顺时针的运动方向(相反)。1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24)小时转动一周,相当于一小时转动15度。1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与地球不同。

13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1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1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1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19.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用不同的力(拔动钢尺、拔动橡皮筋和敲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3.改变尺子伸出稟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伸出(长),振动(慢),声音(低),伸出(短),振动(快),声音(高).第七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2.影响弦乐器的弦的音高因素有(弦的松紧、弦的长短)等.3.(紧)的弦,(短)的弦,振动频率(快),音高(高).4.(松)的弦,(长)的弦,振动频率(慢),音高(低).第八课《制作我的小乐器》1.我们可以用(碗、吸管、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小乐器。2.用同样的力连续敲击杯壁,不断往杯里加水,声音会越来越(低).3.用小锤敲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短铁管).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第三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第四课《一天的食物》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3.食物滴上碘酒后变成(蓝黑色),说明含有(淀粉).4.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5.食物燃烧后,有一种像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含有(蛋白质)。第六课《营养要均衡》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2.(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3.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4.科学的膳食营养原则是(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第七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2.(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食物中口腔里的消化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3.牙齿的作用是(咬碎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滑食物)和(初步消化淀粉).4.牙齿按形状可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