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秦观其词得力于()

A.《花间集》B.《苏东坡集》C.《淮海集》D.《欧阳文忠公集》

2.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韩愈B.欧阳修C.白居易D.苏轼

3.在律诗中颔联指的是第()

A.一、二句B.三、四句C.五、六句D.七、八句

4.《诗经》中的国风主要分布在()

A.160个地区B.40个地区C.15个地区D.105个地区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九歌》

6.《长恨歌》中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

A.华清池B.马嵬坡C.蓬莱宫D.长生殿

7.存诗3000多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的诗人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

8.在《拣麦穗》中,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象征()

A.少女的纯真痴情B.一老一少间纯真的情谊C.真挚的爱情D.幸福的婚姻

9.下列作品属于小说的是()

A.《匆匆》B.《百合花》C.《野草》D.《可爱的南京》

10.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11.肺的静态顺应性愈大,表示()

A.肺弹性阻力不变,肺扩张程度小

B.肺的弹性阻力大,肺扩张程度大

C.肺的弹性阻力大,肺扩张程度小

D.肺的弹性阻力小,肺扩张程度大

12.《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的是()

A.农历十五B.看见以后C.已经看见D.农历十六

13.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顶真C.拟人D.借代

14.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

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

15.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死水》C.李金发《微雨》D.臧克家《老马》

16.老舍在《断魂枪》里刻画沙子龙形象所运用的手法是()

A.对比B.烘托C.反衬D.白描

17.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是()

A.宋元话本B.志怪小说C.志人小说D.唐传奇

18.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这句话出自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A.《一个小官员之死》B.《苦恼》C.《万卡》D.《第六病室》

19.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A.培根B.拉封丹C.伏尔泰D.富兰克林

20.《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唱段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

二、阅读理解(10题)21.下列作品,抒写怀念母亲之情的有()

A.《哦,香雪》B.《先妣事略》C.《秋夜》D.《我与地坛》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③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一百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三十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柈,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二十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有删改)

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23.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中,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A.《拣麦穗》B.《听听那冷雨》C.《我与地坛》D.《世间最美的坟墓》

24.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中的掇,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掇(duō)B.掇(chuō)C.掇(duò)D.掇(chuò)

25.词中运用玉环、飞燕的典故有何作用?

26.鲁迅在《风波》中塑造的一个麻木而盲从的人物形象是()

A.七斤B.七斤嫂C.赵七爷D.九斤老太

27.阅读《冯谖客孟尝君》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这段话中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8.苒苒物华休中休的释义错误的有()

A.停止B.休息C.衰残D.禁止或劝阻

29.本文是采取什么手法表现石崇豪富及其个性的?

30.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中的斯和彼各指代什么?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3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34.中军置酒饮归客。

35.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3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7.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38.但家景总有些黯淡。

黯淡

39.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40.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作者为什么说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为什么又感慨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4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五、作文题(1题)43.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围绕这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AA秦观其词得力于《花间集》,写相思离别,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情韵俱胜,被后人奉为婉约派正宗

2.BB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评论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BB律诗由首、颔、颈、尾四联组成,其中首联指第一、二句,颔联指第三、四句,颈联指第五、六句,尾联指第七、八句

4.C国风是从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区采集而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

5.A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6.BB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出长安欲往四川避难,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逼宫,将军陈玄礼诛杀了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并逼迫玄宗赐死贵妃,否则便不再前行。故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马嵬坡

7.BB白居易是中唐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其诗今存3000多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8.B

9.B《匆匆》《野草》和《可爱的南京》都是散文,只有《百合花》是小说

10.CC元稹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两人同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创作了一批深刻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新乐府诗

11.DD肺顺应性是指单位跨肺压变化引起的肺容积变化。这种压力容积曲线是在无气流时测定的,故称为静态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肺容易扩张,即顺应性大。在肺的弹性阻力小时,肺比较容易扩张,故其顺应性大

12.D既望是指过了望日,也就是农历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

13.B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题干诗句中上句的结尾山字与下句的开头山字相同,使用的是顶真的修辞手法

14.A题干中所说的描写方法是白描法,鲁迅作品中多用白描手法

15.AA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16.A

17.DD我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唐传奇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而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乃是宋元话本

18.B这句话是作者对小说的表白,是作家所要传达的核心话语。《苦恼》成篇于1886年,契诃夫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车夫姚纳的悲苦心境,他的唯一的儿子死了,他渴望向别人诉说,可是在那寒冷的夜里,寒冷的人间,他竟然没有诉说的对象。悲哀无人理解,无异于雪上加霜。小母马的倾听,温暖了姚纳的心

19.AA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0.BB该唱段运用的抒情方法是借景抒情,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她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

21.BDBD《先妣事略》借母亲生前的生活琐事刻画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形象,歌颂了母亲的崇高品德,蕴含着对亡母的悼念之情;《我与地坛》一文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用地坛象征着母亲,是我新生的源泉。A、C两项与抒写母爱无关

22.第⑨段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强烈地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与格格不入的感觉,引出下文寻觅、创造第二故乡——精神家园的感悟

23.BB《听听那冷雨》以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大陆、台湾、美国、过去、今天,交叉重叠,让我们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的心情和性情

24.A

25.告诫那些佞臣小人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26.AA《风波》运用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七斤、赵七爷等人物形象。七斤虽然在当地人眼中是一位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遇事却毫无思想、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逆来顺受,是一个愚昧麻木的落后农民典型

27.真正原因是齐王害怕孟尝君位高权重对他构成威胁

28.ABDABD休的意思是衰残

29.对比手法

30.斯指代水,彼指代月

31.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

32.碧落:天空

33.市:买

34.饮:宴饮

35.字:抚养,抚育

36.酾酒:滤酒。这里是洒的意思

37.殷:深

38.黯淡:破败,惨淡

39.通知:通晓,明白,了解

40.细密的渔网

41.憧憬儿童的童真、童趣;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而悲哀

42.BB文章第②段作者列举了自己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英国教授的具体做法,包括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讲作品来源和作者生平等。第③段开头说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可见前面的详细列举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是考据学。而从第③段中作者对这些做法的评价只做这种功夫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他并不过问可以看出,这些列举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了证据,作者对这种纯考据工作是有不满的,但B项中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并不是作者的意思

43.诚信若汝代人购彩票命中五百万,汝欲何之?或私吞?或对半分?抑或全数予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所惑者甚多,或为宫室之美,或为妻妾之奉,或为所识者羡我,而失其本心。人之初,皆有诚信之心,然所惑者甚多,而渐迷之,卒失其本心。古有痴者,拾遗于路,捡之而伫于原地以待其主,其主至,还之。其主欲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