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适应的含义及特点。2.通过对拉马克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3.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以及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1.生命观念: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化与适应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科学思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中,推论都是基于事实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3.社会责任:正确地认识生物适应现象的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指导生产活动。知识点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含义(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eq\o(□,\s\up3(01))一定的功能。(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eq\o(□,\s\up3(02))生存和繁殖。2.适应的特点(1)eq\o(□,\s\up3(03))普遍性: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或拟色等。(2)eq\o(□,\s\up3(04))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即适应具有局限性。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例如,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但降雪延迟,这样的体色反而易被天敌发现。知识点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进化学说(1)观点内容①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eq\o(□,\s\up3(01))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eq\o(□,\s\up3(02))适应性特征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适应形成的原因:eq\o(□,\s\up3(03))用进废退和eq\o(□,\s\up3(04))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器官废而不用,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长期不用就萎缩、退化了获得性遗传因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eq\o(□,\s\up3(05))可以遗传给后代的(2)意义:彻底否定了eq\o(□,\s\up3(06))物种不变论。(3)局限性:对eq\o(□,\s\up3(07))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eq\o(□,\s\up3(08))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eq\o(□,\s\up3(09))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3)对适应的形成的解释形成的过程在eq\o(□,\s\up3(17))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eq\o(□,\s\up3(18))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eq\o(□,\s\up3(19))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eq\o(□,\s\up3(20))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eq\o(□,\s\up3(21))新的生物类型续表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eq\o(□,\s\up3(22))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eq\o(□,\s\up3(23))环境的定向选择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形成过程:(3)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与环境的斗争。(4)意义①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②揭示了生物界的eq\o(□,\s\up3(24))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eq\o(□,\s\up3(25))共同祖先,而eq\o(□,\s\up3(26))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5)局限性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eq\o(□,\s\up3(27))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eq\o(□,\s\up3(28))遗传和变异的本质。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eq\o(□,\s\up3(29))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eq\o(□,\s\up3(30))遗传和变异的本质。(2)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eq\o(□,\s\up3(31))种群为基本单位。(3)形成了以eq\o(□,\s\up3(32))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目标1)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A.保护色 B.适应性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答案D2.(目标2)下列哪项不属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A.用进废退B.获得性遗传C.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生物进化来的D.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解析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当今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生物进化来的,都属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3.(目标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则图解中①~④内容依次为()A.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B.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D.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答案D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基础是过度繁殖,内因是遗传变异,动力是生存斗争,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正确。4.(目标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颈鹿进化中,长脖子的出现是由于环境使其产生定向变异B.食蚁兽的长舌是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C.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差、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在冬季稳定生长、繁殖,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答案C解析长颈鹿长脖子的出现不是环境引起的,种群内本来就存在长脖子的变异,环境仅仅起到了选择的作用,A错误;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遗传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B错误;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视力差的猫头鹰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C正确;春小麦连年冬种可在冬季稳定生长、繁殖,是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D错误。5.(目标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A.它不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它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基因水平答案C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A、B错误;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局限于性状水平,D错误。题型一适应性的特点分析[例1]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D.所有的适应都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解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所以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D错误。答案D题型二拉马克进化理论内容考查[例2]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①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②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③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缩、退化④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题分析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核心理论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①②均为“用进”的实例,③为“废退”的实例,④说明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条件之一,不符合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答案A题型三达尔文进化理论内容考查[例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形成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解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生物变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答案B题后归纳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如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基础对点]知识点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毛,鹦鹉换毛的意义是()A.形态结构适应生理功能B.生活习性适应生活环境C.生理功能适应生活环境D.生活环境适应生理功能答案B解析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适应温度高的环境,所以这一现象说明鹦鹉的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不正确的是()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遇到敌害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换为白色羽毛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D.相对性:浑身长满硬刺的刺猬,一般的敌人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狐却洒其尿液,把它熏得舒展开“刺球”,进行捕食答案B解析雷鸟将羽毛换为白色,是为适应下雪的冬季,若冬季未下雪,则雷鸟更易被天敌发现,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知识点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器官的反复使用答案C4.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下列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的是()A.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B.鹿角因经常使用而发达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其生存的方向发展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答案B解析拉马克的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鹿角因为经常使用所以发达,符合用进废退的观点。5.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00年由于筑坝,使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下列四种解释中正确的是()A.山谷环境的改变,使无蹼向有蹼方向变异B.有蹼鼠对沼泽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提高C.老鼠的有蹼性状主要由环境控制D.蹼有利于在沼泽中活动,使无蹼鼠长出了蹼答案B解析有蹼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它们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不是由环境决定的,A、C、D错误;性状是被保留还是被淘汰是由环境决定的,适应环境的将被保留下来,B正确。6.曾经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A.比较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C.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答案C解析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不能自行适应环境,而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不耐寒的个体被淘汰,耐寒的个体被保留,C错误。7.仙人掌肉质茎表面密集的硬刺可以抵御动物摄食。科学家对某地区仙人掌进行多年研究,发现其肉质茎上硬刺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刺密度过低或过高的类型很少。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猪喜食少刺的仙人掌,土蜂一般将卵产到多刺的仙人掌中,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土蜂选择多刺的仙人掌产卵,此类仙人掌易被大量土蜂幼虫取食而死亡B.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使得此地仙人掌肉质茎上刺的密度保持相对稳定C.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压力会促使此地仙人掌加速分化形成新种D.若土蜂在少刺的仙人掌产卵,其幼虫会在野猪取食仙人掌时被吞食答案C解析土蜂一般将卵产到多刺的仙人掌中,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此类仙人掌易被大量土蜂幼虫取食而死亡,故刺密度过高的类型很少,A正确;野猪喜食少刺的仙人掌,土蜂一般将卵产到多刺的仙人掌中,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使得此地仙人掌肉质茎上刺的密度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压力会促使此地仙人掌的刺密度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快速进化为新种,C错误;根据题意可推测若土蜂在少刺的仙人掌产卵,其幼虫会在野猪取食仙人掌时被吞食,因为野猪选择少刺的仙人掌取食,D正确。8.下列对自然选择学说论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微小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得到积累答案C解析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才是定向的,C错误;达尔文认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很好地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成为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进化学说都认为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但也不是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还在发展完善中,C错误。10.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答案B解析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杀死了对杀虫剂敏感的个体,使抗药性强的害虫数量增加,B正确。11.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答案A解析甲、乙两瓶的差异是捕蝇纸的有无,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乙瓶中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没有捕蝇纸。[能力提升]12.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种类不会发生改变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答案D解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普通栽培稻中落粒性突变类型虽然对人类不利,但对于普通栽培稻本身的生存繁衍来说还是有利的,C错误。13.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原因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B.图中显示在使用农药前害虫中并不存在抗药性变异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从而保留了抗药性强的类型,并逐代积累答案B解析在使用农药前,害虫存在多种变异类型,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B错误。14.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答案C解析由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进化是漫长的过程,因此仅一代时间之后的性状是无法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4原卷】2025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三)
- 2026年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辽宁省大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陕西省汉中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鄂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官方说明书FUJIxeroxPhaser3117激光打印机说明书
- JJF 2137-2024 表面铂电阻温度计校准规范
- 夜间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介绍哈萨克族的课件
- 劳动教育-专题一崇尚劳动(劳动的意义)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新版入团志愿书表格(含申请书范本)
- 浅圆仓外立面整体环状吊篮施工工法
- 计算机考试题目及答案计算机考试选择题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务秘书公开招聘1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