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诗三百指的是()

A.《中庸》B.《诗经》C.《礼记》D.《论语》

2.《风波》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3.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4.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一部道家学说经典

C.《荀子》是一部法家学说经典

D.《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及其门客撰写的论说性散文著作

5.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

A.仁政B.爱人C.仁民D.仁心

6.奥尔多·利奥波德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学者()

A.美国B.法国C.俄国D.英国

7.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一文中的攻坚破锐主要比喻文学创作中的()

A.安排B.选择C.议论D.布局

8.《氓》选自《诗经》中的()

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9.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

A.王维B.欧阳修C.陆游D.陶渊明

10.自荐信的基本结构包括()

A.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请求、落款、附件

B.标题、问候语、正文、致敬语、落款、附件

C.标题、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落款、附件

D.标题、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附件

11.《诗经》的语言以为主()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

12.李斯青年时期受学于()

A.列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13.《炉中煤》的主题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思念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D.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14.《麦琪的礼物》在情节安排上运用的是()

A.单一明线B.单一暗线C.双线并行D.三条线索

15.下列是司马迁的作品的是()

A.《谏逐客书》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冯谖客孟尝君》

16.最能体现《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和作者情怀的句子是()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C.望西都,意踌躇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7.下列选项中,体现《长恨歌》题旨的诗句是()

A.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B.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D.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8.在下列公文中,可以不标明主送机关的是()

A.通知B.通报C.函D.通告

19.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曾巩

20.《论毅力》一文中所提到的事例,引自《孟子》的是()

A.操舟B.为山C.掘井D.平地

二、阅读理解(10题)2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2.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读书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反对什么,主张什么

23.鲁迅认为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4.根据文段内容,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

25.诗中细致描绘了唐玄宗入蜀途中的景色,有何用意?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着力刻画唐玄宗的何种心境?

26.以上诗句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7.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原因

28.送春

宗璞

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属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串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秋。只是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至,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小块颜色很浅,似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连成一片。这条路我也是不常走的,但每到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

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的二月兰,各芳邻门前都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香,有人从近处花圃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毡,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在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似在含笑望着它们。

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天,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便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地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各种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是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我知道,春归去了。

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着。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潺风皦,春深表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我始终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指征。

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着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燕园野花二月兰的声势最为浩大?

29.选文选自()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坟》

3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是()

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

B.因技不如人,马伶在演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竟然不辞而别,去寻找提高演技的途径

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

D.马伶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潜心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使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

3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苍苍

33.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34.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35.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36.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37.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38.辟邪说,难壬人

3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40.池非不深也。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谈对毒品的痛恨和生命的思考这一主题

42.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古代旅行

施蛰存

若使徐霞客生在今天,看到现代的交通情况,一定非常满意。一个月的旅程,一天便能走完,真是实现了费长房的缩地术。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狄更斯小说里经常提到给驿车旅客歇夜的小客栈,他似乎很有兴趣描写这种小客栈的风光人物,使得我读了也心向往之。史蒂文森的《骑驴旅行记》,也曾经使我艳羡,很想如法炮制一回。其实,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放翁在史蒂文森生前七百年,早已领略到骑驴旅行的趣味,可惜他只留给我们一首小诗。《入蜀记》虽然写得不坏,终是偏于记事,极少描写。严格地说,还不算记游文章。

抗战八年,给我以很好的机会,使我在大后方获得多次古代旅行的经验。骑驴下马,在云南的山陵丘壑间寻幽览胜;乘一叶轻舟,在福建的溪洪中惊心动魄地逐流而下;穿一双软底布鞋,在浙赣两省的旧官塘大道上漫步,都是真正的旅游。我曾从广东梅县步行到江西瑞金。还有一次,从宁都走到赣州。浙江省内,从龙游到寿昌,从江山到玉山,都留有我的足迹。当然都不是孤身独行,至少总有三人结伴,才不会怨厌前路遥远,也有了安全的保障。江西浙江的旧路上,还很好地保存着古代驿路的遗迹。长亭短亭,宛然犹在。虽然已不是宿夜的地方,却还可以小坐一二十分钟,歇歇脚力。亭中有人设摊,供应茶水。有几处还供应米酒,甚至酒酿冲鸡蛋。在正午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个镇市,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家饭店,你可以在那里吃到时蔬野味。有些凉亭,设在山上,非常合理。你走上一个大山坡,已经很累,就有一个舒服的凉亭在迎候你休息。你坐在一个大长桌边,从老妇人手里接过毛巾,擦净汗水,喝一杯茶或一碗米酒。如果需要吸烟,江西有的是好烟丝,这里也有供应,卷烟纸是奉送的。如果想吃闲食,花生米或地瓜,一般也可买到。这时候,你俯瞩原野,仰接烟霞,大可以舒啸一番,然后轻快地下岭赶路。这些都还是唐宋以来的风俗制度,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情况,想必和我没有多大不同。

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赠别和行旅的作品,都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为背景的,现代人读了,总是隔一层,没有体会。即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等诗句,古人读过,即有同感,因为人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现代青年读后,便无动于衷,连想象也无从想象,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等境界。各式各样的古代旅行给我的好处,就是使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类诗词。不论是骑马、乘船或徒步,每一次旅行都引起我一些感情。我也做过几十首诗,自己读一遍,觉得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因为我的行旅之感和古人一致了。要多认识一些中国的山川林木、风土人情,乘火车、搭飞机的旅游者是收获较少的。有过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旅行,他坚持要坐火车,不要乘飞机。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选文有改动)

文中提到了哪些旅行方式?为什么作者偏爱古代的旅行方式?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B《诗经》,原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其中《小雅》有笙诗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因此《诗经》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2.DD《风波》一文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广大民众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3.CC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4.CC《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所写

5.BB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爱人,由爱自身、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兼爱他人、泛爱众人

6.AA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学者、思想家。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研究和狩猎管理工作,是近现代研究环境伦理的重要学人,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者,被称为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

7.BB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说: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所以攻坚破锐比喻的是文学创作中的选择

8.D《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9.D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10.C自荐信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抬头(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落款、附件

11.BB《诗经》中的语言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大量使用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12.DD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著名政治家。青年时期受学于荀子。学成到秦国游说,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拜为客卿

13.C《炉中煤》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以火样的激情、浪漫的奇想、热烈奔放的旋律,唱出的一曲充满着力和美的时代赞歌。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14.C《麦琪的礼物》在情节安排上运用了双线并行的写法,一虚一实两条线索,实写妻子德拉卖发买表链,虚写丈夫吉姆卖表买发梳

15.B《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韩愈;《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16.D《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曲眼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能体现主题和作者的情怀

17.BB选项两句用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不能实现的千古遗恨,深化了本诗的主旨

18.DD通告一般不标注主送机关

19.C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0.CC梁启超《论毅力》一文中提到,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由此可知,引自《孟子》的是掘井

21.比兴象征手法。以自然界道路的艰险,比喻世路的艰险,象征着诗人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

22.反对多而不求甚解(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阅读,赞成精熟的阅读,得到实际收获的阅读

23.要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4.修身应注重日常的人情事理,在视听言动之间下功夫,从而臻于圣人之道

25.诗人细致描绘唐玄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