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件2_第1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2_第2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2_第3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2_第4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心理学课件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199页。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当前2页,总共199页。绪论当前3页,总共199页。个性心理:人们认识和改造失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面貌上的差异。个性倾向性:人行为活动的动力结构,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自我意识:人对自身以及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意识。当前4页,总共199页。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个性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和发展。绪论当前5页,总共199页。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诞生。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现代心理学诞生。绪论当前6页,总共199页。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的物质基础——脑绪论当前7页,总共199页。大脑的功能:高级神经活动与心理:反射

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大脑机能与心理:大脑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发布信息。是心里的物质基础,产生并制约着心理活动。绪论当前8页,总共199页。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客观现实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绪论当前9页,总共199页。绪论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律、机制。系统性原则:坚持系统、整体观点。多个层次、多个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研究。发展性原则:变化、发展教育性原则:促进被试心理良性发展。当前10页,总共199页。观察法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出于自然情境下的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是研究儿童心理活动的最有效方法。注意事项准备协商仪器自然状态不可人为干预客观不以个人意愿为主稳定不是偶然结果当前11页,总共199页。优点直接获得资料真实自然状态及时性收集到无法言表的儿童活动资料观察法局限性时间限制观察本身很难客观期望效应表面现象非本质不适于大面积调查当前12页,总共199页。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定义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并通过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从而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操纵的e.g.温度对暴力倾向的影响因变量观察记录的控制变量影响因变量的,试验者不感兴趣的变量当前13页,总共199页。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实验分类自然实验法(fieldexperiment)又叫现场实验法实验者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改变某些生活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并进行研究的方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主要方法。优点:

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避免被动自然状态缺点:不易控制情境当前14页,总共199页。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实验室实验法(laboratoryexperiment)在实验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借助专门仪器引起和记录儿童的心理现象并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能严格控制条件缺点:人为性质当前15页,总共199页。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自然实验与观察法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操纵实验条件e.g.观察不同温度下的暴力倾向v.s.控制不同温度研究暴力倾向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区别在于场地的不同:e.g.自然状态下操纵温度V.S.实验室操纵温度当前16页,总共199页。问卷法(questionmethod)定义: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学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目的:是对儿童意见、态度、兴趣的调查。属于间接测量问卷形式(1)结构式或封闭式问卷(2)开放式或者非结构型问卷(3)综合型当前17页,总共199页。问卷法(questionmethod)优点:抽样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缺点:问题容易不准确样本代表性容易偏差测查能力有限当前18页,总共199页。测验法(testmethod)定义: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用途:(1)查明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2)了解不同年龄幼儿心理发展差异特点:(1)项目标准化程序预定对儿童某个方面的测量(2)要有常模并与之对比注意事项:(1)应个别测验,不团体测验(2)要善于与幼儿合作(3)稳定性&多次测量当前19页,总共199页。测验法(testmethod)优点:(1)简便(2)种类多不足:(1)灵活性差(2)对测验者要求高(3)结果难分析定性(4)无法反映儿童思考的过程和方式(5)效度差测验法和问卷法区别:(1)是否知道测的是什么(2)是否需要信效度分析(常模)(3)统计问题e.g.咖啡品牌受欢迎程度影响因素问卷v.s.焦虑量表当前20页,总共199页。第一章小学生的感知觉和注意当前21页,总共199页。感知觉概述感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客观事物整体属性载人脑中的反映感知觉关系: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不存在独立的感觉和知觉区别:个别&整体当前22页,总共199页。感知觉在客观世界中的作用:感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平衡感知觉概述当前23页,总共199页。感知觉的分类1.感觉:(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包括:视觉:视锥细胞:视网膜中央窝及其附近颜色物体细节视杆细胞:视网膜边缘物体明暗感知觉概述当前24页,总共199页。听觉:听觉范围:16~20,000HZ<16HZ次声波>20,000HZ超声波听觉感受器:柯蒂氏器官内毛细胞嗅觉:散发于空气中,与记忆和情绪有关e.g.《女人不坏》味觉:可溶性物质20°~30°味觉敏感性最高肤觉:

触压觉温度觉痛觉感知觉概述当前25页,总共199页。(2)内部感觉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或位置e.g.自己是否举手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e.g.晕车机体觉:内部器官受刺激产生p.s.内外部感觉区分:是否是关于自己本体的感知觉概述当前26页,总共199页。2.知觉的种类标准不同,种类不同主导器官:视听嗅味肤知觉对象“人”:社会知觉:他人(别人);自我(自己);人际关系(人与人)物体知觉:空间e.g.打台球时力道控制;时间:e.g.音乐节拍;运动:e.g.与别人速度是否一致知觉内容是否客观:正确知觉错觉:不正确、歪曲的知觉。实物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直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感知觉概述当前27页,总共199页。3.感知觉规律(1)感觉规律之感受性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来测量感知觉概述当前28页,总共199页。感觉规律之感受性的变化感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提高or降低。e.g.海盗总是蒙着一只眼睛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E.g.: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感受性与感觉训练:天才&大师感知觉概述当前29页,总共199页。(2)知觉的规律知觉选择性:个体将一个对象选择为目标,其余的将会自动成为背景影响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异:万绿丛中一点红对象的活动性:流星对象的特征:酒会上衣着光鲜的妙龄女子感知觉概述当前30页,总共199页。知觉整体性:人们会将形状相同物体知觉为一个整体感知觉概述当前31页,总共199页。知觉理解性:人们用过去所得经验对事物进行加工,从而将其表示出来。感知觉概述当前32页,总共199页。知觉恒常性:知觉条件改变,仍能知觉为同一个对象。感知觉概述当前33页,总共199页。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感觉的发展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精确的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意外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视力发展转折期:10岁(2)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又称为辨色力。6岁前中国儿童基本上都喜欢红橙黄无性别差异7-8岁是转折期当前34页,总共199页。2.听觉的发展纯音听觉:6岁:听觉能力一个单位;7岁:1.4个单位;8岁:1.6;9岁:2.6;10岁:3.9.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就可达到成人水平。听觉敏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的音乐才能和言语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当前35页,总共199页。3.运动觉的发展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e.g.一年级可自由行走。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迟缓e.g.一年级握笔困难。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当前36页,总共199页。1.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反映。小学生的形状知觉:由对具体直观图形的认识过渡到对一类图形共同特征的掌握。但会混淆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小学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当前37页,总共199页。大小知觉: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能运用目测和推理来判断大小。空间知觉:对上下、前后判断准确,对左右判断不够完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当前38页,总共199页。2.时间知觉的发展:逐步掌握数的概念和计时工具,可利用中介物来认识时间。e.g.能利用钟表、日历定时、定序。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当前39页,总共199页。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四位参与的比较持久的知觉。当前40页,总共199页。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1.观察方法的发展: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2.观察目的性的发展:

从不能自觉的,有目的的去观察到按照成人规定任务进行观察3.观察深刻性的发展:无意义特征到本质特征4.观察精确性的发展:从细致性不高、不全面仅说出个别属性到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5.观察顺序性的发展:从观察到事物零散的、不系统到系统当前41页,总共199页。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要使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言语引导学生观察方向,使其掌握观察顺序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学会运用比较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要求活动前要提出,活动后要反馈当前42页,总共199页。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一、注意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3页,总共199页。指向:某一时刻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事物,而同时离开其他的事物。集中:同一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聚集在其选择的对象上。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目不转睛无关活动的停止:停止交头接耳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气凝神e.g.大街上看到漂亮女郎注意与心理过程: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一切认识的开端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4页,总共199页。注意时的外部表现:e.g.:当人群中突然出现衣着光鲜的妙龄女郎适应性运动:把脸转过去,目不转睛的看无关运动停止:呼吸运动变化: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运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5页,总共199页。1、有意注意(advertentnotice)又叫随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注意过程需要一定的努力。注意的种类:特点: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活动有组织间接兴趣为主需意志力支撑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对目的任务理解用坚强的意志力排除干扰合理的组织活动激发间接兴趣e.g.:诸位听课的过程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6页,总共199页。注意的种类2、无意注意(inadvertentnotice):又叫不随意注意,指不经意的、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客观——刺激物的特征:刺激物强度刺激物的对比e.g.鹤立鸡群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流星主观——人的内心状态:人的需要、兴趣e.g.用漂亮衣服吸引饥饿孩子情绪&精神状态e.g.视而不见知识经验e.g.对小孩讲奥特曼和星际旅游e.g.:向等着放学回家的小朋友展示玩具两者缺一不可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7页,总共199页。注意的品质注意范围:又叫注意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e.g.:(L.A.Venger,1971)眼动仪辅助下的注意范围实验:仪器:眼动仪任务:要求儿童从长短不同的棍子中找出一根和样本一样长的小棍。结果:3~4岁儿童只看了几根就随便找一根敷衍差事,6~7岁才能够将所有棍子比对,找到合适的。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8页,总共199页。注意稳定性: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包括事物和动作)的时间长短。注意的品质小学生的注意当前49页,总共199页。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或活动的能力。e.g.: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同事要注意幼儿是否跟上音乐的节拍注意的品质小学生的注意当前50页,总共199页。注意力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以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e.g.:老师讲完一个故事之后,小盆友们是否能够及时安静下来听另外一个故事注意的品质小学生的注意当前51页,总共199页。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与培养1、发展特点有意注意在认知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小学生的注意当前52页,总共199页。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1、注意范围不断扩大女生注意广度大于男生2、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注意稳定性: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包括事物和动作)的时间长短。7~10岁集中注意力20min左右;12岁:25min;12~岁:30min。3、注意分配能力发展先快后慢转折点:小学二年级4、注意力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男生快于女生小学生的注意当前53页,总共199页。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学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教学内容组织要科学要注意语言、板书和教具的使用技巧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2、运用有意义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指导学生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科学组织教学活动3、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小学生的注意当前54页,总共199页。第二章小学生的记忆当前55页,总共199页。(一)定义:记忆就是将感觉知觉到的事物进行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在刺激作用下将信息提取出来,回应暗示一些事件的过程。在记忆形成的步骤中,可分为下列三种信息处理方式:译码:获得信息并加以处理和组合。储存:将组合整理过的信息做永久纪录。检索:将被储存的信息取出,回应一些暗示和事件。记忆概述当前56页,总共199页。(二)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e.g.:对旅游景点的记忆2、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为内容的记忆e.g.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3、动作记忆:以动作为内容的记忆e.g.对广播体操动作的记忆4、语词-逻辑记忆:对概念公式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分1、外显记忆:意识参与2、内隐记忆:不需意识参与或者有意回忆根据信息处理方式分1、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或事件的记忆e.g.名词解释、公式定理2、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e.g.如何做饭根据记忆时间长短分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或者图像记忆2、短时记忆:1min以内e.g.诸位老师边听边抄笔记3、长时记忆:1min以上直至终生记忆概述当前57页,总共199页。(三)记忆的形式1.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该事物的形象。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通常所讲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表象的作用: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能支配和调节身体的运动记忆概述当前58页,总共199页。2.语词语词的出现作为第二信号物,提高了记忆效率。语词与记忆表象的关系记忆表象可以使语词形象化和具体化,并使语词的活动更具有稳定性语词对记忆表象有改造和说明的作用。语词能够唤起记忆表象并使记忆表象更精确记忆表象和语词可以相互结合,互为依据,相得益彰。记忆概述当前59页,总共199页。(四)记忆的品质记忆概述记忆的敏捷性:识记速度方面快慢的特征e.g.过目成诵记忆的持久性:识记事务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记忆的准确性: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精确性方面的特征记忆的准备性: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知识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当前60页,总共199页。(一)识记识记:把所需信息输入脑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一步。识记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通过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记忆过程的分析当前61页,总共199页。(二)保持与遗忘1.保持-记忆量的变化节省分数=[(初次学习时间-最后一次学习时间)/初次学习时间]×100%学习效果探究: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过度学习比恰好成诵好些过度学习:又叫过度识记,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度:150%保持: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记忆过程的分析当前62页,总共199页。(2)记忆保持质的变化水平化:使不规则的对称;细节降低尖锐化:强调特征,忽视细节常态化:对图形进行修改记忆过程的分析当前63页,总共199页。2.遗忘: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者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记忆遗忘过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过程的分析当前64页,总共199页。3.回忆回忆: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包括再认和再现两个水平。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务重新接触时能够识别它。再认速度和精确性的决定条件:识记的巩固程度当前呈现的事务与经验过的事物几环境条件相类似的程度。再现:过去经验的重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无意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再现e.g.触景生情有意再现:根据一定会目的经验,自觉再现以往某种经验的过程e.g.默写课文记忆过程的分析当前65页,总共199页。小学生记忆的发展与培养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识记发展特点:由无意识为主向有意识为主转化意义识记的作用日益增强小学生保持发展的特点:保持的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逐步向抽象类型发展保持的信息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学会应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小学生回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系统搜索水平不高。当前66页,总共199页。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增强小学生识记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进行记忆将记忆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尽量采用意义识记方式进行学习合理组织复习:复习要及时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的分量要适当科学安排复习的学科内容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复习时要使知识系统化掌握追忆的策略讲究记忆卫生小学生记忆的发展与培养当前67页,总共199页。当前68页,总共199页。想象的作用:想象有助于丰富和深化人的心理活动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想象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一)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表象: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形象。想象来自与客观现实。当前69页,总共199页。(二)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下不由自主的进行的想象e.g.做梦,看到山峰想象成老人2、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e.g.根据要求画画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e.g.建筑者根据图纸创造大楼2、创造想象: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好独立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e.g.建筑师设计图纸当前70页,总共199页。关于幻想:幻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将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积极幻想:理想消极幻想:空想当前71页,总共199页。1.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想象的现实性逐渐增强想像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从热衷于完全脱离现实的神话虚构,逐渐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幻想想象的创造性日益发展

从模仿成人,到独立创造想象的概括性逐渐提高e.g.想象依托物由实物向词语转变小学生想象的发展与培养当前72页,总共199页。小学生再造想象及创造想象小学生的再造想象依赖于成人的描述具备复制性和模仿性小学生的的创造性想象以无目的的自由联想为主是在原有事物基础上的改造BACK当前73页,总共199页。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丰富小学生的表象和言语想象有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小学生的想象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并以言语形式表达出来

e.g.多去大自然感受自然环境,不粗暴打断儿童的想象过程

b.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力训练

结合各种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e.g.续写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想象e.g.通过文学作品及各种科技作品来刺激儿童的想象力c.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幻想当前74页,总共199页。四、思维(一)定义及特点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性联系。2、特点间接性不直接感知事物,借助于客观媒介加工事物概括性

反映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及联系e.g.月朗星稀当前75页,总共199页。(二)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人的动作进行的思维1、产生:

因为摆弄一件东西时,同一动作产生了同一结果,于是倾向于重复动作e.g.拉桌布,够糖果2、特点:直观性与行动性:在动作中进行思考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根据思维发展的凭借物分:当前76页,总共199页。具体形象思维:依赖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产生:通过试误产生经验,遇到相似问题直接采取有效动作特点:思维动作的内隐性:试误使动作思维由外显变成内隐具体形象性:e.g.Achinese自我中心性:e.g.Piagat的三山实验当前77页,总共199页。抽象逻辑思维:用抽象概念,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产生:儿童晚期,萌芽特点:去中心化,获得守恒概念当前78页,总共199页。2023/3/6按思维过程探索答案的方向分: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e.g.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e.g.项目竞标问题:一个题目做出多种假设;排除了多种假设,最后通过一个假设得出一个结论当前79页,总共199页。2023/3/6(三)思维与语言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2、语言和词的意义,靠思维的日益充实和丰富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当前80页,总共199页。(四)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元素;综合:把事物各个元素结合起来。e.g.CH42、比较和分类比较:将事物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分类:将比较过的事物进行归类。e.g.人和铁公鸡&拔了毛的鸡人和人类当前81页,总共199页。3、抽象与概括抽象:将事物共同、本质的特征抽出;概括:将抽象出的特征推广e.g.三角形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同联系起来的过程;系统化:将知识分类,形成结构分明的系统的过程。e.g.学生运用公式、定理解题,并将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分别概括,各成体系不会混淆问题当前82页,总共199页。(五)、思维的基本形式1、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e.g.音乐&音乐家当前83页,总共199页。特点(1)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事物所包含的本质属性外延:属于这一概念的所有事物,及概念的范围e.g.禽类:鸟家禽当前84页,总共199页。(2)概念的变化:概念会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发展变化。e.g.土豪当前85页,总共199页。(3)概念的掌握概念的形成概括实例抽取共性形成概念当前86页,总共199页。概念形成的条件学生必须能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成人对学生的反应要给与肯定或否定当前87页,总共199页。概念的同化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接受一个新的概念e.g.掌握禽类掌握禽兽当前88页,总共199页。2、判断和推理:判断: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备某种性质或是否存在e.g.人or鱼?是否存在?推理:从已知的前提推断出结论当前89页,总共199页。推理的主要方式:归纳推理: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原理e.g.铜、铁、锌受热膨胀金属受热膨胀演绎推理: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物的推理e.g.大前提:所有的幼专学生都要出早操小前提:我是幼专的学生结论:我要出早操当前90页,总共199页。(六)思维的判断指标1、思维的广阔性全面而细致的考虑问题e.g.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当前91页,总共199页。2、思维的深刻性深入事物的本质层面去思考问题e.g.苹果&万有引力定律当前92页,总共199页。3、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指人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改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e.g.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前93页,总共199页。4、思维的敏捷度思维的速度或敏捷程度指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e.g.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前94页,总共199页。5、思维的批判性善于批判的评价他人的思想成果,也善于批判的对待自己的思想与成果当前95页,总共199页。(七)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培养1、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关键期:10~12岁(2)学生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当前96页,总共199页。小学生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第一阶段:直观形象思维的概括只能对事物形象外部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e.g.感同身受;虎头蛇尾第二阶段: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e.g.从图形总结定理第三阶段: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进行初步的概括e.g.小学:(35+80)+65=(35+65)+80当前97页,总共199页。2、教学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经验运用变式和比较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当前98页,总共199页。语言语言的概念广义:又叫文法。是一套沟通以及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当前99页,总共199页。第一节认识言语当前100页,总共199页。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F.de.saussure)的分类语言: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强加给全体成员的特殊规约必须遵守的规范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言语:语言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带有个人发音、用词、表达习惯等特点当前101页,总共199页。语言的分类(一)外部语言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对话语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最基本的言语形式)e.g.聊天独白语言: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e.g.讲课书面语言: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言语

特点:随意性、开展性、非计划性(二)内部言语

非交际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特点:

发音器官高度隐蔽

言语高度简略(e.g.打腹稿)当前102页,总共199页。语言获得理论(一)先天伦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基本假定:人天生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LAD)语言材料语法规则(LAD)语法系统e.g.计算机编程语言概述: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具体观点:

语法表层结构两个结构支配单词支配短语排列方式规则语法深层结构

先天拥有的规则(LAD

)

用以转换语法,习得语言当前103页,总共199页。(二)环境论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观点概述:强调环境和后天的学习语言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结果

两个流派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观点:语言是对一系列刺激的反应语言获得方式:刺激反应e.g.婴儿叫“妈妈”赞美欣喜习惯模仿理论:阿尔波特:儿童语言获得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依赖于对一种特殊模式的接触怀特赫斯特:儿童学习语言并非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有选择性当前104页,总共199页。(三)认知相互作用论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皮亚杰观点:语言发展必须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并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完成主要关注点:语言发展如何与认知发展整合在一起同化:用熟悉的形式去理解不熟悉的话语(言语理解)顺应:用熟悉的结构去创造新的语法(言语产生)当前105页,总共199页。第二节学完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当前106页,总共199页。一、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两阶段(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1.发音准备(说出词语)哭叫:婴儿最初发音&最明显发音婴儿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有效通信信号卡普兰婴儿发音准备四阶段理论咕咕叫:1个月开始哭声出现的分化,出现”uh”“eh”咿呀作语:半岁前出现,是婴儿无痛苦通信的第一个重要信号规范化语音:10个月左右出现,咿呀作语总保存下来的语音,形成最初语音因素当前107页,总共199页。1岁婴儿发音特点发出连续音节音调接近真正的言语音调模仿和重复增多某些音节与实物联系开始出现词语当前108页,总共199页。2.语言理解的准备语音知觉能力的的准备:出生不到10天的婴儿能区分出语音和其它声音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语词理解的准备:8-9个月的婴儿能听懂成人的语调或情境,偏爱上升的语调对成人言语做出一些动作反应当前109页,总共199页。3.言语交际能力的准备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约2个月时,会用表情和动作及不同声音表达不同情绪,表现出明显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对于成人的挑逗给予语音应答出现轮流讲的倾向前语言交际已经有明显的社会性成分拓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能够通过一定的语音和动作表情的组合,使语言产生具体的言语意义当前110页,总共199页。(二)学前儿童言语形成的两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阶段(1-1.5岁)句子的形成与情境有关特点:单词重叠:喜欢说重叠字e.g.宝宝一词多义:一个词代表多重意义e.g.汪汪代表狗也代表猫以词代句:e.g.街街电报句阶段(1.5-2岁)主要表现为开始说双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因为句子不完整,像成人电报式文件,所以叫电报句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准确表达思想注意: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当前111页,总共199页。二、学前儿童言语形式的发展言语形式:指儿童言语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包括: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运用能力的发展儿童对言语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当前112页,总共199页。1.语音发展的表现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3-4岁:儿童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4岁:语音准确性进步最快的年龄6岁:能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能基本准确发出绝大部分母语的音语音意识的发生儿童能自觉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标志着语音意识开始形成当前113页,总共199页。2.语法的发展语句的发展大致规律:从笼统到逐步分化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另:幼儿句法结构发展4-4.5岁比较明显,5岁句法结构逐渐完善,6岁水平显著提高句法意识的出现4岁开始明显出现主要表现为幼儿会提出有关句法结构的问题,逐渐能够发现别人说话时的语法错误当前114页,总共199页。(二)学前儿童语义的发展1.对词义的获得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想掌握整个的语义特征的发展当前115页,总共199页。2.词汇的发展特点词汇的发展阶段: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1-1.5岁关于词和具体事物情景的联系增多,能够理解更多词和简单句子1.5-2岁处于言语发展最迅速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期2-2.5岁词概括进一步加深词汇数量进一步增加4-5岁是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词类的扩大词的掌握顺序:名词动词形容词当前116页,总共199页。3.对句义的获得:理解句子的策略事件可能性策略:儿童经常只根据句子中词的意义和事件可能性,而不顾语句中的语法规则来确定各个名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e.g.小王把警察叔叔送回警局词序策略:儿童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e.g.小明被小强碰到非语言策略:幼儿在理解句义,包括某些词的词义时,时常使用一些非语言策略。当前117页,总共199页。(三)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e.g.回答成人提问自己讲故事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情境性言语2-6岁儿童说话不能连贯的按一定逻辑顺序进行,想到哪说到哪,不时加以手势、表情,甚至有时表现为口吃3.讲述条理性逐渐提高主要表现为讲述的内容于主题紧密相关,并且层次逐渐清晰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能够恰当的运用声音的高低、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当前118页,总共199页。三、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分析阶段对图画分析对图画内容局部分析,给图画命名。常表达的是这是什么综合阶段将内容组织后表达分析综合阶段这一阶段的表达具有情境性和连续性当前119页,总共199页。四、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生活性的情境性

容易受成人影响模仿性和创造性模仿成人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前120页,总共199页。第三节学前儿童口语的培养当前121页,总共199页。口语培养的原则1.顺应儿童自然天性2.尊重儿童兴趣3.赏识儿童语言语言发展当前122页,总共199页。学前儿童口语培养措施(一)0-3岁婴幼儿口语培养措施1.用各种声音刺激婴儿,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2.创设丰富语言环境,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用动作与实物配合法,建立与词和实物联系经常于婴儿交流,提供丰富语言环境运用强调和重复的方法,帮助婴儿掌握新词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婴儿良好阅读习惯4.开展听音和发音游戏(0-3岁最宜开展亲子游戏)唤名游戏发音游戏摸脸游戏身体器官游戏利用玩具编故事游戏指认物体游戏镜子游戏当前123页,总共199页。(二)3-6岁学前儿童口语培养措施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清楚完整的表达能力2.开展有趣的讲述活动3.多利用儿歌、绕口令教学4.看图讲故事或者续编故事,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5.积极为幼儿创造交往条件当前124页,总共199页。第9章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emotion)和情感(felling)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当前125页,总共199页。具体来讲:需要角度:情绪:更多与人的物质或者胜利想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发生的角度:情绪:早;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晚;人所特有反应特点:情绪: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外显性情感: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区别:当前126页,总共199页。联系:情绪事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情绪的表达通道。当前127页,总共199页。情感与认识过程联系:情感依赖于人的认识。区别: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通过形象或概念反映客观事物;情感通过态度和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的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停止;情感有较强的自发性,有时甚至是难以控制的,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能增强有意性。当前128页,总共199页。情绪的功能适应功能:e.g.通过建立心理认同寻找归属感动机功能:e.g.恐惧使人退缩,愤怒使人攻击组织功能:e.g.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号功能:e.g.通过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情,做出相应行为保健功能:e.g.合理疏泄,有利健康当前129页,总共199页。(二)情绪的种类1、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特点:心境具有持久的弥漫性,它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E.g.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产生原因: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周围环境当前130页,总共199页。2、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特点: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即:理智分析能力受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当前131页,总共199页。3、应激:指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特点:应激往往具有超负荷及超压性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会感受到超乎寻常的压力。人在应激状态下的两种表现:急中生智,思维清晰,超乎寻常的应付危机局面e.g.当机立断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甚至临时休克e.g.六神无主当前132页,总共199页。(三)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感与社会文化有关,受别人评价。同时,懂得尊重别人,不围观,不揭别人的隐私丑闻也是具备道德感的标志之一e.g.妓女(中、美、丹麦、日本)当前133页,总共199页。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对研究中未证实结果的怀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和排斥,以及幽默感和讽刺,都属于理智感。当前134页,总共199页。美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审美也与文化有关:e.g.环肥燕瘦;非洲女人的胖瘦覌当前135页,总共199页。儿童情绪的特点和发展(一)3岁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布里奇的理论:初生: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皱眉,哭3个月:快乐,痛苦6个月:痛苦12个月:快乐愤怒厌恶害怕高兴喜爱当前136页,总共199页。林传鼎的理论:泛化阶段(0-1岁)生理引起的情绪占优势分化阶段(1-5岁)3岁开始出现同情、爱、尊重等分化;高级情感开始萌芽e.g.道德感、美感系统化阶段(5岁后)情绪生活高度社会化,世界观初步建立(一)3岁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当前137页,总共199页。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化理论:婴儿出生就具备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兴趣4-6周:社会性微笑3-4个月:愤怒&悲伤5-7个月:惧怕6-8个月:害羞0.5-1岁:依恋(分离伤心&对陌生人恐惧)1.5岁左右:羞愧、自豪、骄傲、焦虑、内疚、同情1岁后:肯定情绪反应开始超过否定情绪3岁左右:开始出现比较复杂多样的社会情感(一)3岁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当前138页,总共199页。幼儿情绪的特点1、易冲动性:不受任何力量控制e.g.要求儿童不哭时的表现5~6岁冲动性降低2、不稳定性:e.g.古语云: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3、外露性:儿童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开心就笑,不开心立马就哭(二)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和发展当前139页,总共199页。幼儿情绪的发展1.情绪的丰富化和深刻化:逐渐丰富&深刻化愤怒的原因生理习惯:e.g.不愿洗脸2岁与权威矛盾:e.g.不被允许参加活动3-4岁与人的关系:e.g.不被注意,不愿分享4岁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当前140页,总共199页。3.情绪不断社会化表现:情绪反应的社会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e.g.微笑(生理性的:自己玩的高兴时;社会性的:对老师;对伙伴)当前141页,总共199页。4.幼儿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道德感:1岁儿童产生简单情感情感共鸣2-3岁婴儿产生简单道德感,出现最初爱憎e.g.看电视时会问谁好谁坏小班:道德感离不开成人的评价&态度中班:把自己或别人的具体行为与规则相联系e.g.喜欢告状大班:观念体验理智感:表现

有认识事物的强烈欲望美感:喜欢色彩鲜艳、声音悦耳的物体,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当前142页,总共199页。(七)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培养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方法: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孩子合理的信念不能以无条件满足来换取孩子的好心情当前143页,总共199页。2、构建和谐的家庭,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当前144页,总共199页。3、通过好的艺术作品培养儿童的高级情感当前145页,总共199页。4、引导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当前146页,总共199页。(八)学前儿童消极情绪的防止途径1、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帮儿童及时转移和疏通不良情绪当前147页,总共199页。2.不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当前148页,总共199页。第十单元学前儿童的意志当前149页,总共199页。第一节意志的概述当前150页,总共199页。一、动机与意志动机:有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静止活动指向功能:活动指向目标维持和调整功能:调整、支配活动坚持到底评价功能:评价行为e.g.司法实践中,动机行为评价的重要原则(故意杀人、过失杀人、激情杀人、正当防卫、见义勇为)当前151页,总共199页。意志:个体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当前152页,总共199页。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的首要特征&前提:明确自觉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按意识支配与否分:随意e.g.每天坚持逛淘宝不随意:e.g.呼吸与克服困难的关系:调节意志

克服困难核心困难内部:心理or生理障碍外部:客观存在的阻力当前153页,总共199页。意志行动的三个特征的关系:前提:自觉确定目的基础&手段:随意动作核心:克服困难意志的功能:对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对现实活动的保证作用当前154页,总共199页。意志&动机的关系区别动机:行动的内部驱动力意志:有目的克服困难的行动过程联系:

内在,通过意志表现动机意志

一种特殊动机当前155页,总共199页。二、意志行动的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及其可能实现的程度,包括四个环节:1.动机冲突。(德Lewin.k)双趋冲突:两种目标,同样需要,不能兼得e.g.选修拉丁舞or散打双避冲突:两个想躲避的目标,必须选一个e.g.考试挂科or抄袭趋避冲突:对同一目标产生两种动机,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e.g.减肥or吃好吃的多重趋避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一个目标有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作用e.g.跳槽or原单位当前156页,总共199页。动机水平与结果:

结果

动机水平当前157页,总共199页。2.确定动机目的。3.选择行动的方法和制定行动的计划。要求:为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设计合理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和社会准则要求合法当前158页,总共199页。(二)执行决定阶段1.及时执行决定不失时机等东风2.克服困难当前159页,总共199页。三、意志的品质(一)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作出的重要决定并执行,有责任为行为结果负责。(二)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合理,并保持执行。(三)果断性表现为一个人能及时根据情况执行决定。(四)自制力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当前160页,总共199页。第二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当前161页,总共199页。一、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一)行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表现为:1.目的由笼统到明确2.目的确立由眼前到长远3.由个人目的发展到集体目的当前162页,总共199页。(二)坚持性的发展表现为由对活动过程感兴趣到对活动结果感兴趣(三)自制能力逐步发展儿童自制能力培养方法:1.正确教育2.延迟满足当前163页,总共199页。二、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一)萌芽4个月左右:行为具备最初的目的性e.g.盯着某个玩具看or伸手抓8个月:萌芽1岁:具备意志的行动特征e.g.尝试错误达到目的1.5岁到2岁:目的行动明确当前164页,总共199页。(二)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1.行动目的的发展由行人外加目的到自己明确目的e.g.由成人帮助确定学习目标,到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当前165页,总共199页。2.行动动机的发展表现为: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动机到间接动机e.g.为赢得赞扬而学会分享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e.g.做事动机从成人奖励到自己感兴趣当前166页,总共199页。3.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1.5-2岁:萌芽3岁:仍不能摆脱暗示4-5岁:质变、关键期4.自制力的发展4岁:自制力差,易受外界干扰5-6岁:开始使自己行为服从成人or自己提出要求当前167页,总共199页。第三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当前168页,总共199页。一、原则(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大方向:根据特点规律小方向:照顾特殊情况(二)激励性原则亲近&语言强化(三)适度原则不过高也不过低当前169页,总共199页。二、措施(一)独立性1.大胆放手,让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包办,不代劳2.运用游戏,培养独立性e.g.独立完成任务3.尊重儿童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4.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当前170页,总共199页。(二)增强儿童果断性兴趣入手,多方引导,自己决定当前171页,总共199页。(三)增强幼儿自制力1.提醒、点出错误,是儿童保持自制2.使幼儿明确行动规则3.不迁就幼儿无理、缺乏自制的行为4.树立学习的榜样当前172页,总共199页。(四)幼儿坚持性的培养1.帮助幼儿确定行动目的,鼓励他们坚持到底e.g.培养好胜心2.教给幼儿一定的技能技巧3.在实践中培养e.g.劳动、游戏、学习当前173页,总共199页。第三讲学前儿童的个性个性: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当前174页,总共199页。一、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的动力系统。个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2、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是个性的特征结构及个体心理差异的集中体现。其中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对现实环境和完成活动的态度上的特征,即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当前175页,总共199页。3、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而心理过程是个性产生的基础。当前176页,总共199页。二、个性的特征独特性&共同性e.g.民族的个性即共性(俄、美、日、中、德、法)整体性表现为内在的统一性e.g.动机&行为的一致性稳定性个体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e.g.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社会性人的个性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当前177页,总共199页。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当前178页,总共199页。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