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_第1页
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_第2页
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_第3页
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_第4页
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暗夜舞者,,华缅天蚕蛾天蚕暗夜舞者

它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它的大小与常见的凤蝶相仿,土黄色夹杂着分外稀疏的暗红色鳞片,翅膀上除了几条斜线和很小的四个圆圈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了。然而,它却是中国最为神秘的飞蛾之一。

它到底有哪些神秘之处?首先,在以往的由国内学者发表的各种科学记录中,找不到它的任何蛛丝马迹,就连权威的《中国动物志》也完全将它疏忽!其次,此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或昆虫爱好者知道它的存在,或珍藏有它的标本;第三,它只生活在中缅边境地区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第四,它的“兄弟姐妹”全都生活在非洲,因此在科学上的分类地位极其特殊,甚至有国外学者将其称做“活化石”。由于过去国内信息不畅,加之标本珍藏有限的历史理由,使它成为了一种完全生活在中国昆虫学家视野之外的神秘物种。

华缅天蚕蛾的察觉及其科学意义

1934年,一支瑞典科学探险队在完成了印度的考察之后,经仰光一路北上,到达缅甸北部,并将大本营安在了一个叫做甘拜迪(Kambaiti)的小山村。

甘拜迪现在为缅甸克钦邦通往云南腾冲的一个口岸,也算是缅甸东北重镇之一,是通往出名旅游城市密支那的必经之地。在当时,甘拜迪到底属于中国还是缅甸,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就是在随后出版的各种考察报告中,也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总之,无论在哪一侧,甘拜迪距离中缅边境线只有两公里(一说五公里)。

考察队的领队叫做马莱斯(RenéMalaise,18921978),是瑞典的一位分外出名的昆虫分类学家。马莱斯在昆虫学上有三大付出:第一,研发了马氏网诱捕法,这是一种安放在林间灌丛周边的类似蚊帐的装置,利用昆虫撞到阻碍物之后向上爬的原理,自行诱捕飞行路过的昆虫,这让传统的拿着昆虫网四处追逐昆虫的捕虫者们大跌眼镜;其次,马莱斯是20世纪世界叶蜂分类领域最为重要的专家之一;第三,马莱斯在1934年的印缅考察,是当时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缅甸昆虫考察,完全变更了昆虫学界对缅甸昆虫的熟悉。而这第三点,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马莱斯的考察队在海拔2000米的甘拜迪营地驻扎了三个半月,期间还途经现在的古永傈僳族乡,并最远到达腾越。甘拜迪地区有着出名的“猎人头”的习俗,马莱斯所在的那一年,就有大约40颗人头被用作祭祀。平日,当地的女人多种植玉米并照管家庭;而男人那么多以伐木和鸦片走私为业,并使用刀和弓箭狩猎,其箭毒采用的是乌头属植物的毒根。

在甘拜迪期间,马莱斯夫妇利用携带的一些简朴的医疗设备,扶助当地人治好了一些眼疾,受到普遍接待。作为回报,人们扶助考察队收集昆虫和其他动植物标本。有时他们也用一些日用品、糖果或者钱来交换。

马莱斯考察队采集的蛾类标本,经瑞典出名人类学及昆虫学家布瑞克(FelixBryk,18821957)研究,相关的考察报告于1944年在一本动物学杂志上发表。在大量标本中,有几头采自甘拜迪的其貌不扬的黄色蛾子,被认定为是一个新的物种,并属于一个新的亚属(后被提升为属)。布瑞克把这个亚属(现为属)命名为Sinobirma,即中国(Sino-)加上缅甸(Birma),说明这种蛾子的产地是在中缅边境;而种加词,那么被冠以马莱斯的名字,malaisei为马莱斯名字的拉丁化写法,以纪念采集者的付出。这种黄色蛾子现在的正式学名为Sinobirmamalaisei(Bryk,1944),中文名字被称做“华缅天蚕蛾”!

华缅天蚕蛾在科学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经昆虫学家研究,华缅天蚕属隶属于天蚕蛾科的耳天蚕族。已知的全体耳天蚕族的种类,除个别种类察觉于大洋洲以外(但与华缅天蚕蛾亲缘关系较远),都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大陆。对其亲缘关系最近的几个非洲种类的研究显示,它们的共同祖先理应生活在东冈瓦纳古陆的印度和马达加斯加地区,在晚白垩世,随着大陆漂移而天各一方,逐步分化成不同的种类。可以毫不夸诞地说:华缅天蚕蛾是孑遗在亚洲大陆上的古代耳天蚕蛾活化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不成缺失的重要环节!

这样一个神秘而重要的物种,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由于各种理由,竟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了。

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关于天蚕蛾科的专著中,对华缅天蚕蛾只字未提!这可能是早年信息不畅所造成的文献缺失,但同时反映出调查的不够深入和标本珍藏的局限。

由于华缅天蚕蛾在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上的非凡意义,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兴趣。1998年,一位俄罗斯的昆虫采集者,在北缅地区采集到一头雄性华缅天蚕蛾。2022年,一位法国昆虫学家在云南铜壁关考察一个多月,终究采集到11头标本。此后,这个神秘的物种再次闯入国外昆虫学家的视线。但是在中国,仍旧看不到这个神秘物种的只言片语。

恭候“华缅”的那些不眠之夜

2022年,通过国外的挚友,我获得了全世界仅有的三篇记载华缅天蚕蛾的论文。第一次对这个神秘的物种有了最初的了解。在留心研究文献,并在网上细致求证之后,我便把2022年天蚕蛾考察的重点地区,锁定在了云南德宏自治州盈江县的铜壁关自然养护区。

计算好“华缅”的发生期之后,出行的消息,很快引起了两位挚友的积极响应。foolishi是一位狂热的昆虫爱好者,同时也是西南林学院的昆虫学研究生,正在四处搜罗标本,打定他的毕业论文。胡不归那么是在重庆熟悉的老挚友,一位云游四方的驴友,已经几年没有见面。

2022年5月下旬,我在昆明与foolishi碰面后,当天坐长途大巴前往保山,与从泸沽湖赶来的胡不归会合。其次天便直奔既定目标的第一站:边陲小镇那邦。车过铜壁关养护区的时候,我们便一一记录了自然环境好并且有人居住的地方,筹划作为沿路返回时的停靠点。

一路上原始的植被,引起了我们每个人的遐想。经过一天的奔波,入夜时分,终究到达那邦。令人大失所望的是,那邦几乎就是一个被菜地和橡胶林包围着的小城镇,这种环境哪里会有昆虫呢?背着大包小包在镇上转来转去,察觉其实缅甸就在一条小河沟的对面,咫尺之遥。而对面的自然环境相对而言,却好得多!

我们抉择在小河边的一个旅店住下,随意吃点便当食品之后,当晚便实施诱捕筹划。蛾类大都是晚上活动,华缅天蚕蛾也不例外。天擦黑,我们在旅店的楼顶面向缅甸方向,点亮一盏450瓦的高压汞灯。受到灯光的吸引,很快,各种飞蛾、甲虫,以及形形色色的其它虫虫,铺天盖地地飞来。那一夜,foolishi收获颇丰!笑得合不拢嘴。对我来说,虽然也有不小的收获,但终极目标却没有展现。

其次天白天,我跟foolishi沿着界河向下游走了一段,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兴奋的收获,只好无功而返。

胡不归在镇上察觉了一家小餐馆―户撒风味过手米线,过手米线?闻所未闻啊!这让两天没有正经吃饭的我们兴奋不已!经老板娘介绍得知,户撒是德宏州陇川县的一处地名,有两样特产分外著名,一是户撒刀,当地阿昌族、景颇族男子都有佩刀出行的习惯,而户撒刀那么是最为心爱之物。其次种特产便是这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都很独特。米线是用德宏特有的紫红米做成,又香又糯,又滑又软,不结团、不粘手、肉馅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头,平匀地散布在米线之中。肉酱由烤肉片、肉末、猪肝组成,并用稀豆粉调合,佐以花生、小米辣、芫荽、盐、味精、蒜等,加上生津解渴的酸水,不但能开胃,还能提神。

米线在手掌心围起来,加点肉酱,相比用碗的感觉,实在是一种奇异的体验。在老板娘的指示下,三个人各自将一大份米线下肚,感觉不够,又追加了两份,这才罢手。

半夜,大雨滂沱,一向下到翌日中午。我们抉择马上启程,前往来时路过的一个供给车辆加水的人家。来的时候就已经侦查好地形,并预订了住处。

房子位于铜壁关养护区的一处半山腰,周边除了一排工棚,住了十来个工人之外,几乎没有人烟。山里种了不少茶叶和其他作物,但总的来说,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终究最原始的地方是完全没有人烟的。二层阁楼的地板,便是我们的通铺。家里没有通电,这个倒是一开头就打听好了的。山里人家都是利用山间溪流自行发电的。然而,世事难料!我们住下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发电机坏了。这就是说,迎接我们的,将是连续几个漆黑的夜晚。

好在不远处的那个工棚有些许昏暗的灯光,虽然不够亮堂,但灯下也还是跑来了很少很少的几只虫子,聊胜于无吧。

其次天白天,坐中巴出去,到了环境最好的地方下来往回走,沿路有了不少的收获。foolishi无意中竟然从树丛中敲下来一只滇叶(虫+�)的末龄若虫!滇叶(虫+�)可算是自然界拟态最好的昆虫之一了,完全模拟成一片树叶,从外形到叶脉,都惟妙惟肖。假设不是偶然的机遇,或许就是趴在你眼前,也几乎察觉不了。

住了两日,胡不归觉得无趣,打着探听凯邦亚湖的旗号,自己先走了,后来发来短信:“湖不错,值得去!”

发电机仍旧没有修好,我跟foolishi抉择转移到前方那个通电的寨子―金竹寨。在金竹寨的两日,依旧收获颇丰,更加是夜间的灯诱,效果奇佳。尤为突出的是一些“缅甸系”的虫子,是在其他地方未曾见过的。可以说,除了“华缅”,应有尽有!

有了胡不归的推举,凯邦亚湖是确定要去了。实际上,在我们去的时候。凯邦亚湖就是一个枯竭的水库,几乎没有多少水,长满青草,倒像是一个大牧场。不过,风景切实很美。翻开牛马的粪便,foolishi找到了不少种类的屎壳螂,兴奋不已!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夜间的灯诱上,但可惜的是,仍旧没有等到目标的展现。

硕果仅存的的“华缅”雌蛾

在盈江通往那邦的途中,有一条支路,通向另一个边境小镇―昔马。从地图上看,昔马距离法国人采到“华缅”的地点分外接近。我们抉择把后面的时间全都放到那里去。

跟初到那邦的那种感觉相仿,昔马周边一马平川,全是农田。边吃午饭,边打听哪里有自然环境良好的森林。得到的回复是,林子里面无人居住,不过倒是有几个电站。据说,有些采风的作家在最大的那个电站住过。

于是,我们包了一辆三轮车直奔电站。走了一半的路程,司机猛然想起,大电站正在扩建,不许外人进入!只好持续前行,来到另一个小型的电站。刚从车里下来,还没定下神,迎面过来一人,看样子是负责人。我们说明来意,那人马上一口回绝,这里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空房间。消沉之余,我抬头环顾一下四周,三层的办公兼员工宿舍小楼前面是一个小小的院坝。从院坝望去,雨林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湍急的勐莱河水从下面流过。即刻,我仿佛置身人间仙境!这是出门以来所遇到的最好的自然环境,也是灯诱的绝佳位置!foolishi在叫我,他察觉了两只头天晚上被灯光吸引来的甲虫躺在石阶上。顺着他的方向,我的目光停在了楼梯的栏杆上。那里有一只黄色的蛾子,不大不小,一动不动。

“华缅!”我脱口而出,并一个箭步跑了过去。多少天的寻觅,竟然在此得来全不费工夫!周边还有几个人,由于畏缩他们惊飞了这只梦中的蛾子,顾不上先拍照,而且,它落在栏杆上,也实在引不起我拍照的欲望,便一把将它捏在了手里。这时,我才察觉,这是一只雌蛾,而且它在栏杆上产下了一排卵。

坚决不走了!为了表示决心,我先把三轮车放走,然后找到那位负责人,表示只要允许我们用电,没有住处,没有房间,都不是问题。

电站最好的地方就是用电不成问题!好心人借给我们两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我们就在三面透风、没有遮挡的车库安置下来。

虽然已经是6月,但是深山老林里的夜晚仍旧分外寒冷,我们把全体能穿的衣服裹在身上,依旧无济于事。这里切实是灯诱的绝佳去处,比起前几个地点,这里的物种丰富程度更胜一筹。

多数种类的天蚕蛾,雌性是在半夜十二点之前上灯,而雄性那么多半在凌晨两三点钟飞来。文献记载,“华缅”也不例外。因此,恭候“华缅”,需要有整夜的定力。然而,一晚上过去,该来的始终没有来!

天亮之后,foolishi感觉有点身体不适,表示确定要找个床,好好睡一觉。我那么表示,确定要死守这片“华缅”出没的山林。于是,他找车回镇上睡床去了。我那么留了下来!

接连两个晚上,瓢泼大雨。虫子好多,“华缅”没来!

蛾子的成虫羽化之后,一般只能存活十天半个月,履行完交配、产卵的职责之后,就会死去。通常处境下雄蛾领先羽化,它们甚至会找到雌蛾的茧,并在一旁守候“妻子”的“诞生”。想到这里,我开头确信我们来晚了!我们见到的那只雌蛾,可能是“华缅”这一年硕果仅存的惟一个体,也未可知!连日来的奔波,加上在露天的车库强忍了整整三个白天黑夜,身心已经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于是,我带着惟一的收获和没有见到雄蛾的可惜,踏上归程。

大山深处仿佛传出一个声音:想见“华缅”,明年请早吧!

重返昔马,再寻“华缅”

其次年,计算好时间,我只身一人来到了昔马电站。负责人这次大发善心,给了我一个空房间,虽然没有床,但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好心人还送来了一个电炉。这对于熬过寒冷的夜晚和烤干淋湿的衣物,意义非凡。

这片林子真是好地方,每天不管白天夜晚,总是有新的收获。然而。接连三天,“华缅”都没有展现。山里的气候变幻无常,第三天的白天,我在山里拍照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了个透心凉。虽然实时洗了热水澡,并有电炉烘烤,没有生病,但是几经折腾,身体也接近极限状态,莫非要无功而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