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报告:9500字】_第1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报告:9500字】_第2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报告:9500字】_第3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报告:9500字】_第4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研究报告:9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目录TOC\o"1-3"\h\u270371绪论 465001.1研究的背景 4303591.2研究的主要内容 4107072钢筋保护层检测及方法研究 5159572.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525922.1.1检测方法 538292.1.2检测要求 5315562.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6275523钢筋保护层问题分析 6188553.1在建筑工程项目钢筋保护层检测 6300653.1.1某公共设施项目 6263413.1.2某住宅小区项目 683823.1.3某住宅楼项目 7170263.1.4某商业综合楼项目 7167633.2数据统计分析 8248863.3国内钢筋保护层控制现状 840373.4不同结构构建钢筋保护层问题 9286143.4.1实际调查资料及问题发现 935593.4.2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137034钢筋保护层关键控制措施 12172304.1优化设计构造 12112524.2优化钢筋分布 1372354.3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4276505.4施工管理措施 1631854结论 1726398参考文献 18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1绪论1.1研究的背景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内的建筑业同样的也快速的发展起来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就是应用在民用以及工业建筑当面,特别就是民用建筑,都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施工的,所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的保护层厚度是有着良好的耐火性以及耐久性的,能够保证钢筋构建的承重能力。中国建设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许多工业建筑在使用20-30年后需要全面检修。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它们最多只能使用15-20年。民用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相对较好,在正常情况下可持续50年以上,但在室外组件(如户外阳台)下一般持续30至40年。在目前的工程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质量问题也十分严重。据有关统计,2015年7月,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513栋在建的钢筋防护层加固结构的建筑物进行了检查,其中30栋不符合要求。在进行检测的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是有超过了有70%的建筑是没有办法来保障保护层的质量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包含粗鞥的厚度远远没有达标,使得板底部以及表面的加固都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改进和加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确保结构在复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并满足使用寿命的要求。杨波.浅议如何控制墩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J].建材与装饰,2017(52).1.2研究的主要内容本项目旨在结合工程保护层厚度的实际设计和一些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了保护层厚度存在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设计施工建议,总结了主要措施,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就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对于目前的保护层检测方法,分析了保护层厚度测试仪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点,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2.通过对部分工程项目梁、板等的实际调查,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保护层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原因。3.结合目前的调查情况,对建筑工程实际保护层厚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目前施工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保护层施工的关键控制措施。2钢筋保护层检测及方法研究2.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2.1.1检测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是混凝土结构物理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定建筑的结构性能至关重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过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无损伤或部分损伤方法进行,并采用部分损伤方法进行校准。(1)局部破损方法拆下混凝土保护层,直到钢筋露出,并直接测量钢筋的混凝土表面和外部边缘之间的距离。该方法最直接、准确,也符合规范的精度要求。当有争议时,应作为最后裁决的手段。(2)非破损方法使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器测量。原理是检测仪器发射电磁波,钢筋的位置由钢筋的电磁感应决定。该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在某些特殊部位测量不准确,例如,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密集分布的地方测量几次,并结合局部损伤法进行判断。2.1.2检测要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适应建筑行业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提出了“检验评价分离、强化检验验收、工艺控制”的指导思想。在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操作等内容的基础上强调检查验收,以强化验收来保证工程质量,其重要措施就是通过结构实体检验这一检查层次。以下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要求:1.对于梁构件,是要检查所有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于板式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以验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于每个钢筋,必须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测量。2.对于梁和板构件,要提取2%的构件数,并检查至少5个构件。当有悬臂构件时,悬臂梁和板构件在提取构件中的比例不应小于50%。3.试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7mm;板构件为+8mm~-5mm。对于结构实体钢保护层厚度的试验,试验范围主要针对其钢筋位置可能对结构构件(如板构件的纵向梁和钢筋)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的部件。由于将钢筋移到悬臂构件顶部会严重削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因此应更加注意悬臂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彭智佳.预制箱梁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6(35).2.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是一种可以采用钢筋检测器常规检测和局部开挖相结合的方法。钢筋探测器有两种:电磁钢筋探测器和雷达钢筋探测器。KON-RBL钢筋位置检测器用于该检测,它是一种电磁钢筋探测器,由主机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信号采集系统、探针和人机界面组成。在主机控制下,信号传输系统产生一定频率的激励信号激励探针,探针检测要测试的钢筋,信号采集系统将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发送到主机系统进行处理,确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3钢筋保护层问题分析3.1在建筑工程项目钢筋保护层检测本课题所检测的工程详细就是根据混凝土规范设计施工的,所以说检测还是根据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定义,对各个构件的受力主筋进行检测,其中的几个主要的项目工程概况以及检测的数据统计具体内容如下。3.1.1某公共设施项目本工程就是包括了两个单体工程,其中的一个工程总建筑面积就是6312,其中低下基础面积就是2963,低下是一层而地面是两层。结构类型包括现浇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板。基本形式是独立的基础,墙下的条形基础加上防水板。建筑结构具有二级安全等级和50年的使用寿命。梁钢筋的保护层就是运用的塑料垫块,其间距是0.45m,楼板底部钢筋由砂浆垫块控制,楼板顶部钢筋由条形钢筋马凳制成,马凳由直径为10毫米的3级钢筋圆钢制成;墙、柱采用成品聚丙烯塑料保护卡(墙1快/,柱2快/)并设置定位钢筋以保证钢筋位置,检测统计数据如下表3-1所示。表3-1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统计结果构件类型设计厚度误差实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板面15+8.-51227359.864110.40板底15+8.-5806581.22570.21梁25+10,-7573256.135150.25柱30+10,-7946164.970190.273.1.2某住宅小区项目本项目是民用住宅工程,建筑的面积是有85000,1楼、2楼、3楼、4楼、9楼为18层,建筑的最高点是59米,住宅建筑面积5500;1-18楼为剪立墙结构,主楼下1-2层网店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要知道的是一级建设项目设计时使用的寿命是50年,其车库就是人防工程,层的高度为3.8m,而标准的层高为2.9m。剪刀墙采用定型塑料垫块(1块/);梁、板底采用砂浆垫块,间距就是0.8m,板顶筋采用通常马凳筋,间距是1m,检测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2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统计结果构件类型设计厚度误差实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板面15+8.-5857082.336120.22板底15+8.-5676191.12890.13剪立墙15+8.-5605083.32880.22梁25+10,-711310189.440150.19柱30+10,-716012678.851210.263.1.3某住宅楼项目本项目为一层地下工程和两个单层地上工程,在这其中的两座建筑总的建设面积就是32754,那地下的建筑面积是6987,层高5.1米,夹层建筑高度2.7米,地上建筑总面积为25767,标准建筑2.9米,建筑总高度73.2米。建筑结构形式是采用的剪力墙结构形式。板底是运用了砂浆垫块,马凳就是板顶筋所使用的构件,间距是1m。剪力墙采用的成品定位卡,具体的检测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3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统计结果构件类型设计厚度误差实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板面15+8.-513710375.250100.34板底15+8.-511910487.42760.21剪立墙15+8.-514611578.947120.243.1.4某商业综合楼项目此工程项目的总共建筑面积地面的就是72358.3,地面的面积是18553,车库是有一层,总高度已经达到了124.3m,二、四、六楼为地上的19层。剪力墙、柱采用定型塑料垫块(3块/),楼板的钢筋是运用的40mm×40mm,而标号是m10的水泥砂浆垫块,每一个的垫块间距为0.8m,形状是梅花状的,楼板负弯矩筋底部架设特制二级钢直径12的钢筋凳,其排距1m通长布置,检测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4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统计结果构件类型设计厚度误差实测点数合格率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板面15+8.-511688.733130.21板底15+8.-56794.526110.10剪立墙15+8.-588832990.23梁25+10,-711191.739160.15柱30+10,-718286.855200.223.2数据统计分析表3-1-3-4是列出了4项在建工程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统计结果,这些工程包括了高层筒体结构、多层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绝大多数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良好,但发现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质量存在较大问题。从表3-1到3-4能够知道的是;面板表面,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实测平均厚度较大,单项工程达到设计值的1.6倍以上;柱、梁和板底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与设计厚度比较接近;板底钢筋保护层控制相对较好。无论是哪种构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都是离散的,板和柱的变异系数较大,单个工程板的变异系数大于0.3。3.3国内钢筋保护层控制现状(1)控制主要形式1.砂浆垫块目前,砂浆垫块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厚度是保护层的厚度。砂浆垫块的位置就是在钢筋和这个模板之间的,以确定保护层的足够厚度。这要求这些垫块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密实度。通过对工程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垫块通常是在施工现场制作的。垫块的强度和密度没有明确界定。此外,垫块厚度和细线的位置是随机的,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而且往往有很大偏差。2.钢筋马凳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主筋上使用钢板或焊接短钢筋。这种方法不仅在施工中消耗人力和物质资源,而且在焊接短钢筋要是不能保证面对着模板,也会逐渐减小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另外的一个方面,垫块的短钢筋在慢慢的剔除掉之后就会漏出来,在外部环境的干扰下是非常容易就生锈的。有了锈迹之后产生的压力会使得混凝土保护层更快的开裂以及损坏程度更严重,再加上施工人员的踩踏等原因,就会致使板筋高度不会符合整体设计的要求,是有着较大的质量隐患。3.塑料垫块在当前国内是有一些地区使用了聚乙烯等的高分子的材料来进行塑料垫块的制作,这样的话就完成的取代了原有砂浆垫块以及马凳了。塑料垫块在生产过程中成型,尺寸和强度均匀,保护层的厚度可以在使用中通过调节不同的放置角度来调节,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厚度不均匀现象;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塑料垫块是不用来进行捆绑的,直接来运用一些夹子、套筒等一些固定在钢筋上面的话,就会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也会更加的便捷;塑料垫块它是通过卡口和钢筋进行相互的连接,是不容易移动的,比较的稳定,更加不会轻易的就脱落,但是长时间的放置的话就会很容易就出现了老化以及大幅度的降低强度。杨谊.对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控制的几点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1).(2)控制部位1.板钢筋混凝土板中的钢筋可分为单层钢筋和双层钢筋。单层钢筋只需控制下保护层的厚度,施工时在下一层钢筋下方设置砂浆垫块,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的钢筋混凝土板就应该同时来控制上下保护层的这个厚度。下保护层仍可以采用砂浆垫块,上层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是通过设置钢筋马凳来控制其到模板的距离来达到保证上保护层厚度的目的。2.梁梁内的钢筋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种。水平方向的下部受力钢筋通过设置砂浆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上层分布钢筋与弯曲成型的箍筋绑扎,其上保护层厚度就得以控制;垂直方向使用带铁丝的砂浆垫块绑扎在竖向钢筋上或使用塑料垫块将梁侧钢筋卡紧,塑料垫块的半径即垂直方向保护层的厚度。3.墙和柱墙和柱主要以竖直方向钢筋为主,一般使用带铁丝的砂浆垫块绑扎在竖向钢筋上或用塑料垫块将竖向钢筋卡紧来保证保护层厚度。3.4不同结构构建钢筋保护层问题3.4.1实际调查资料及问题发现通过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保护层控制现状进行实际的调查,能够发现技术、管理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1)对垫块的作用不理解,垫块厚度规格不正确,对垫块质量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下:1.垫块规格不正确,规范按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环境类别等级及构件种类,分别对受力钢筋保护层规定了不同的厚度标准。但某些工程在现场施工中未能分门别类地按规范标准要求制作和安装,有些梁柱垫块与板垫块混用,致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2.梁底、板底砂浆垫块强度低,受挤压后易破碎,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3.板底成品垫块放置错误。有的成品垫块有两种摆放方法可以控制两种保护层厚度,工人在放置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摆放,导致保护层厚度不一。板底垫块数量不够,有的垫块没有正确的摆放在钢筋下面,有偏离的现象(如下图所示),这样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加上振动棒的冲击力和人的踩踏,就可能导致垫块的脱离,而起不到应起的作用。板面筋设置支架数量少,控制保护层使用的马镫筋,在加工时没有达到规定的设计值,误差较大,而且个别马镫摆放不合理,再加上制作马镫的钢筋刚度不够,易变形,这样就会使得钢筋在慢慢的下沉,保护层就会严重的超出应有的厚度,,削减了板的有效计算高度,降低了支座板面的抗弯承载力,造成部分工程楼板产生裂缝。图3-1垫块放偏4.由于有的梁很高,钢筋用量比较多而且很密集,这就导致梁底垫块摆放的很混乱,摆放位置及间距都不规范。梁侧箍筋保护层控制不到位,很多梁出现往一边偏的现象,导致箍筋保护层一侧大另一侧小,甚至有的箍筋和模板贴在一起,而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也没有及时调整钢筋位置,导致拆模后箍筋露筋现象。5.剪力墙施工中,由于钢筋绑扎的偏差,当垫块放在模板支架前时,墙体成品垫块不能按要求放置,正确的做法是应将墙两侧的水平钢筋卡在成品垫块的两个槽内,而施工时大多都只将一侧的钢筋卡在槽内,这样就使得一侧的保护层符合要求,而另一侧保护层过大(如下图所示);由于成品垫块强度不够,有的垫块在支模的时候被挤压断裂,有的垫块没有正确摆放,出现了倾斜现象。图3-2垫块放置错误图3-3垫块断裂、倾斜(2)施工中,由于计算或制造误差,就会很容易使得箍筋尺寸是不符合要求的,致使梁柱钢筋骨架尺寸完全是不符合要求的,受力的钢筋自然就偏离了正确的位置。(3)要知道的是钢筋的连接是包括了绑扎、焊接以及机械连接等,在接头方面是经常没有能够按照规范来进行施工的,搭接接头尺寸不准确。钢筋连接搭接的点在没有能够很好的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最常用的处理办法就是使用钢筋来进行调整,造成钢筋位置严重移位,导致梁柱接头位置搭接处和上下柱截面纵向钢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严重不足。(4)模板架设或浇筑混凝土时,还有些施工的人员没有能够很好的注意钢筋的保护,会很随意的来摇动踩踏绑扎已经弄好的框架,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强烈接触钢筋,造成钢筋移位和偏离正确位置。3.4.2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采用的垫块形式繁多目前,水泥砂浆垫块和钢筋马凳主要用于施工中的板加固,砂浆垫块和塑料的垫块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用在墙和柱方面,再就是在这个主筋上面来焊接一些短钢筋,砂浆垫块最主要的还是用于梁。那么这些垫块和短钢筋一般就是在现场来进行制造的,或者由现场废弃的钢筋制成。制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由工人自己控制,导致生产的垫块在尺寸、规格、强度、厚度和其他方面存在许多类型和很大差异。近年来,塑料垫块也很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塑料垫块虽然是工厂化生产,尺寸较统一,但是由于各地对垫块的形式标准没有统一的认识,致使塑料垫块的普遍性和通用性不强。各种垫块都有缺点。砂浆垫块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是非常容易断裂以及移动的,在进行焊接钢筋主要就是用于定位保护层的厚度。这样的方法在保证了保护厚度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的有效,但是它忽略了作为垫块的短钢筋脱模了之后就会完全的露在外面,在外部环境的干扰之下更加的容易生锈,使得锈胀所有的压力会加速保护层混凝土的开裂,使受力钢筋的腐蚀提前开始,加速其发展;塑料垫块对混凝土粘附性差,如果时间过长,会发生脆性开裂。(2)施工操作中随意性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浇筑标准,垫块的浇筑相对随意,导致混凝土构件有的部位多,有的部位少。如果垫块间距较小,则在400-800mm处放置一个垫块;如果间距较大,则在1500mm-1800mm之间放置一个,这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人们对垫块注意不够。又因为施工的人员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操作不是很到位,垫块就会经常的来改变其位置。比如说,垫块会因振动器的碰撞或者是钢筋矫正而有了损坏或者是移动的话,已经坏了的垫块却并没有及时的更换。(3)质量管理不严格垫块的强度以及厚度是没有一些详细的检测指标的,这样的话责任就没有办法来很好的落实,相关的工作工种没有相互进行监督和检查。如果生产工人对垫块的质量不够重视,垫块的强度就无法保证。有些工人不知道垫块的厚度和放置方法。隐蔽工程专业检查验收往往忽视垫块及其安装质量。混凝土工人只是浇筑,不管垫块是否合格。这些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找到。有些在浇筑过程中已经移位或脱落,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4钢筋保护层关键控制措施4.1优化设计构造(1)一般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设计的建议根基混凝土保护层的特点,混凝土的构件应该要尽量的避免使用清水混凝土,在表面采取注入水泥砂浆抹面之类的保护措施,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结构的耐久性。根据设计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吗,对一些特定的构件来说,当表面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之后,保护层厚度就能够适当的减少。(2)露天悬臂板保护层设计建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在通常的情况下,露天悬臂板所在的环境是二类,考虑到保护层过厚就会造成结构,特别是悬挑构件的保护层更加容易开裂,就会造成钢筋锈蚀,所以说提出以下的建议:1.当露天悬臂版有较好的防水处理时,改善了构件所处的环境,可考虑将其所处环境改为一类环境,从而将其保护层厚度减少5mm。这样话是符合保护层厚度的原则,减少了混凝土保护层过厚的开裂情况,耐久性能就会更加的好。2.要是不减少保护层厚度,就应该采取防裂措施,以减少板面混凝土开裂,有两种方法;一是能够考虑在手拉钢筋外一定距离加设钢筋网将其一起浇筑于混凝土板中。方法二是在板面找平层中设置钢板网,这样就加强了找平民面层的抗裂性能,起到了一个保护的作用。谭二军.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重要因素和控制措施[J].居业,2018,131(12):98-99.4.2优化钢筋分布实际工程经验及调查能够发现的是,梁柱节点部位钢筋分布比较密集,特别就是中柱和角柱节点钢筋纵横交错,这就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就会出现露天或者保护层厚度过大的现象,没有满足规范要求而影响节点承载力。对于这个问题就会给系统的研究带来梁柱节点钢筋排布的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1)单向板肋楼盖主次梁节点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主次梁节点钢筋绑扎过程当中,为了保证上层板钢筋包含粗鞥不致加大,在主梁上加2Φ6垫筋。下图就是有附加箍的主梁,其正常的箍筋位置作为了表示。图4-1单向板肋梁楼盖主梁节点布筋示意(2)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撑梁节点楼盖支承梁交接在柱上,梁筋保护层厚度和筋肢高可按下图取值。图4-2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撑梁节点布筋示意4.3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1)楼板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底板的钢筋是由水泥砂浆垫块拉来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控制的,那么垫块的厚度其实就是保护层的厚度,在整体的强度方面的话是不会小于m15,垫块是要从梁缘的首排钢筋来开始进行设置,其中的间距就是没1m就设立一个,呈梅花状排列,并用铁丝和钢筋绑扎牢固(如下图所示)。图4-3垫块形状、垫块布置图图4-4钢筋马凳和垫块布置图(2)梁纵筋、箍筋保护层控制措施梁底是由两行或者更加多的行,那么他们之间的直径就是25mm的一些短钢筋,其间距就是800-1000mm;当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000mm时,上部钢筋可增加支撑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支撑由直径为20mm的钢筋制成。通常的情况下支架的间距就是在2m之内的,横向的断干净就是根据梁的高度来进行合理的设置等级,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取出混凝土浇筑,别的支架也是能够在对应的位置来取出的,在满足了梁上部分的钢筋不能够下沉的要求之后,支撑件就会如下图所示的一样。周建亚.浅谈结构物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7(3):317-317.图4-5支撑件形状图在实地的现场调查,梁侧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往往都是由钢筋绑扎偏差所造成的,使得一侧大一侧小,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制作一种钢筋支架,如小图所示,两头是塑料垫块,先要根据梁宽度加工一定尺寸的钢筋支架,通过将支架卡在梁顶部,在来调节梁侧模板使之准确定位,来控制两侧保护层厚度。图4-6梁侧保护层控制钢筋间隔件(3)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沿柱的纵向钢筋方向是距离混凝土地面15m高的井字筋,井字筋又是和边缘来对齐的,两端使用的20-30mm长的防锈漆来进行分段,避免了在进行焊接的时候对主筋形成了一些大的损伤,钢筋支撑模板在设置主筋的保护层,在完成了焊接之后,会选择塑料保护层的扣环,沿着主筋每隔500-700mm就会设立一个相应的扣环,将扣环卡在立柱顶部,合模前对齐钢筋笼。模板加固和校正完成后,应在立柱顶部安装专用主筋夹具,以进行安全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取下相同规格和钢筋混凝土的夹具。具体的施工方法如下图所示。图4-7井子筋焊接施工方法5.4施工管理措施(1)施工单位的施工、监理和技术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施工技术交底必须详细准确,指导工人如何控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包括保护层垫块的放置位置和质量要求等。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和监理应对保护层、模板等厚度进行全面检查,在这工作完成并确立之后才能够对其进行浇筑。对不达标的进行补救措施处理。(2)监理制度是国内现行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制度,在一定的工程领域、一定地区是有强制性,其采用巡视、平行以及旁站的管理方式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甚至是包括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竣工后的保修,对工程质量是有着必不可少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