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课件_第1页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课件_第2页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课件_第3页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课件_第4页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王健纯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肝硬化、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皮肤病、蚊虫叮咬等,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损伤,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2.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褥疮发生。

4、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清洁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5、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6、对手术病人应选择不伤害皮肤的方法备皮,严格消毒,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勤观察、及时换药。7、产妇要预防乳腺脓肿或乳腺炎的发生,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做好手卫生,如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及时进行治疗。8、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无菌手套。9、做好烧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环境、物表、医务人员手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做好保护性隔离。10、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努力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11、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按《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执行。12、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病原学早发性VAP(机械通气≤4天):多为敏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和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和粘质沙雷杆菌)晚发性VAP(机械通气≥5天):很可能是MDR细菌所致,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肠道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及MRSA、MRSE等VAP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年龄受抑制的意识状态既往存在的肺部疾病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抬高床头防止患者因床头太低时发生呕吐及误吸肺部功能及残余容量增大,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对已经脱机的患者,较易用力作自主式呼吸。每日唤醒及评估(镇静休假)指每天暂停使用镇静药及试行脱机和拔管。若能成功脱机即进行拔管;若不能成功脱机,应继续应用原来的镇静药及继续通气,次日再做尝试。但要加强患者的观察,减低不适症状,以及与呼吸机对抗及意外拔管等风险。预防消化道溃疡一旦病人出现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会延长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天数及住院天数,增加VAP的机会。虽然没有研究显示预防消化道溃疡能直接降低VAP发生率,但专家发现,把预防消化道溃疡的预防措施合并其他呼吸机集束措施一起应用,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预防深静脉血栓(DVT)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会延长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天数及住院天数,增加VAP的机会。虽然没有研究显示预防DVT能直接降低VAP发生率,但专家发现,把预防DVT的预防措施合并其他呼吸机集束措施一起应用,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可采用弹性袜或者下肢顺序加压泵其他措施口腔护理:使用氯己定,q4-6h,减少口腔细菌避免用生理盐水冲洗气管插管:不能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反而将气管插管内的生物膜冲进肺部,并可引起患者氧合下降,VAP发生风险增大。声门下吸痰:建议插管3天的患者应该采用声门下吸痰,研究表明,持续声门下吸痰可使VAP发生率降低5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导管接口部污染(最主要的原因)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输液污染导管材料细菌生物膜(biofilm)二、发病机制1、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感染症状、体征和全身的症状、体征以及血管留置导管病史,此外还需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血流感染。当根据临床表现怀疑时或已经作出临床诊断时,应及时取导管插管部位分泌物,经导管采血和对侧静脉采血进行细菌培养,拔除导管时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协助诊断。三、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诊断已拔除导管结果解释导管尖端外周静脉血1外周静脉血2结果判定+++CRBSI可能++--+-

培养为金葡或假丝酵母菌且缺乏其它感染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导管定植,不是感染---不是CRBSI四、CLABSI感染预防要点。留置导管术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氯已定皮肤消毒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抗菌导管插管后的护理.1、置管时。(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须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足够大的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插管部位选择部位优点缺点锁骨下静脉

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最低;血栓发生率最低;患者舒适;肥胖者有骨性标志

气胸的风险较高;出血部位难以压迫;从皮肤到静脉通路较长(从肥胖者考虑);严重肺部疾病、凝血病是禁忌症颈内静脉

容易控制出血;气胸不常见;可笔直穿刺进入锁骨下静脉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患者难以插管敷料不好保持;颈动脉穿孔比锁骨下静脉更常见;血栓发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肥胖患者不好定位股静脉

快、容易、成功率高;气胸零风险

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高;不能进行中心静脉监测;股动脉穿孔比锁骨下静脉更常见;血栓发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难以保持插管部位无菌;患者活动受限首选锁骨下静脉无菌操作前准备

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用2%洗必泰局部消毒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2.置管后。(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导管固定装置-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换。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概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s,CAUTIs)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途径可分为管腔内感染和管腔外感染。插入导尿管时,聚集在尿道口或尿道前段的细菌可直接进入膀胱而感染;集尿袋和尿管腔内的细菌可逆行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局部清洁消毒不彻底,微生物更容易经由尿管外移行进入尿道膀胱造成感染。使用污染的液体或医疗器材等,经由其它患者或工作人员引起的交互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易感机制通过尿道周围黏膜经导管腔外导尿管下端

引流衔接处引流袋的污染细菌进入膀胱的途径GJFKDLPSJGHOFDJSGODFPJGKFDLSGJKFDLGGFJDKLSJGKFDLSJGKFDLSJGKFHGFJHIGFOHGFHGFHGFGFHGHGHGF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高龄易患性别,女性多发基础疾病免疫力降低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尿道周围细菌定植肾功能不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其他健康状况等手卫生规范落实不到位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导尿管置入技术:技巧+轻柔导尿管留置时间反复打开密闭式引流系统或集尿袋高于膀胱水平导尿管护理不当导尿管更换问题引流袋更换过程中污染及时放尿(间歇;持续),防止逆流患者方面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要高度重视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检查结果。真性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培养或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有细菌生长。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临床诊断尿路刺激症状下腹触痛、肾区叩痛

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

男性≥5个/高倍视野

女性≥10个/高倍视野病原学诊断清洁中段尿/导尿留取尿培养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培养新鲜尿液标本离心相差显微镜检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临床诊断的基础上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G+球菌菌落数≥104cfu/ml

G-杆菌菌落数≥105cfu/ml菌落数≥103cfu/ml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无症状性菌尿症无临床症状1周内有内镜检查

或导尿管置入史尿液培养

G+球菌≥104cfu/ml

G-杆菌≥105cfu/ml尿培养标本采集SOP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清晨第一次尿。采集方法清洁中段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导尿管尿小儿收集包假阳性收集尿标本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污染;尿标本留取至接种和检查时间过长;检验原因。假阴性近7天使用过抗菌药物;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消毒剂混入尿标本中;尿液稀释病灶间歇排菌尿培养检查SOP规范标本采集、多次送检以减少假阳和假阴标本运送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2h(夏季应适当缩短);如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时间<8h。注意事项不应从集尿袋采集尿液;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若已使用抗菌药,应反复多次送检;多次采集或24小时尿不应用于尿培养;尿培养检查SO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CAUTI是一种可预防的医院感染。17%~69%的CAUTI

可通过适当方法得以有效预防。评估患者留置导尿管是否必要。选择适当型号和管径的导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插管前的预防措施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落实手卫生规范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插管中的预防措施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插管中的预防措施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插管后的预防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