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法律公共服务资料报告_第1页
村居法律公共服务资料报告_第2页
村居法律公共服务资料报告_第3页
村居法律公共服务资料报告_第4页
村居法律公共服务资料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资料报告2015年3月31日一、项目背景政策指引随着十八大依法治国政策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国家越来越高度重视法治的发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和我国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体现中共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求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四个全面: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这一论述, 之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 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 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 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多番加以强调,让“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 。《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 :为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 ,决定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 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5 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 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 ,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 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2015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15年2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意见》(司发通[2014]128号),普法办印发《2015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按照中央有关分工方案,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制度;积极协调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中,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做好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比表彰,发挥好杠杆作用。充分利用城市、乡村公共活动场所,融入法治元素,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和法治宣传橱窗等阵地。《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切实落实保障措施。积极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项目 ,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可持续。推动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备注:具体政策文件详见附件或市场部云盘二、需求背景背景介绍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 ,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在国家各项工作中, “三农”的重要属性仍十分明显。这些因素决定“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于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 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农民法治观念存在 四大误区:一是重人治,轻法治;二是重结果,轻规则;三是重守法,轻用法;四是重信访,轻法律。法治的生命在于落地,在于施行,在于进入广大民众心中。由于我国有一半以上是农村人口(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50.32%),再结合目前农村的法治状况和农民的法律意识调研数据来看,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点、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华中师范大学于 2014年10月31日发布了《中国农民政治状况发展报告》。报告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 2014年的“百村观察”项目“农村法治建设” 专题调查和 2013年的“百村观察”项目。在242个受访村庄中,有 178个村庄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占比 73.55%。从农民守法意识来看,在 4125位受访农民中,有 3687位农民认为“只要是法律都必须遵守”,占比 89.38%。在3993 名受访农民中,四成多农民不知晓宪法,甚至有 1799 名农民不知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运用法律方面, 4125 名受访农民中, 66.93%的人选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诉诸法律”,还有51.50%的农民表示“打官司太麻烦”。由上可见大多数的农民是愿意遵守法律且有意愿学习法律的,但是由于长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法律知识的薄弱,使得农民在实际面对法律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只好采取信访、上访或采取其它激烈的手段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农村法治建设主要面临 四大瓶颈:一是法治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二是法治运行不规范,基层政府不依法办事、侵害农民权益行为时有发生。三是法治服务形式单一、载体缺失、内容缺乏,导致“有法难用”困局。四是农民法治意识薄弱,用法意愿较低,面临“有法不用”难题。2013年5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的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根据《中国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 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 6102.5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 37.7%,占全国儿童 21.88%。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空心的农村和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散落在村庄的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管缺爱”,再加上普法教育不完善,农村法治建设落后等情况,部分留守儿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者屡屡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若要使农民走出法治观念的误区、突破当前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瓶颈, 不仅要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还需在民主实践中增强农民的法律知识。同时,为农民用法提供制度渠道和平台也至关重要。需求分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源于农村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法律顾问服务需求的增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村法律顾问服务需求的增长。2、农村社会转型带动了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 在转型的过程中,农村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矛盾和纠纷复杂而频发,迫切要求法律服务更好地发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和对各种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处置作用。3、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 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广大农民的视野逐渐扩大,权利意识逐渐树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随之逐渐增强。社会需求决定社会生产。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加强涉农法律服务。(二)源于农村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农村法律服务资源匮乏,广大农民普遍不能就近获取法律服务,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民普遍承受不起市场化的法律服务。尽管目前农民的收入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法律服务对他们来讲已经不再是高不可及,但毕竟其消费水平与城市居民、经商者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不能轻易选择法律服务。(三)源于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当前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与农村法律服务资源匮乏、农民对市场化的法律服务承受能力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法律服务体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完全靠市场机制解决上述矛盾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立足现实,创新思维,努力探索壮大农村法律服务力量的新路子。现状及原因分析1、我国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 一是来自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 但在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抽象。仅依靠这些粗浅的法律教育就想使农村青少年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这显然太不切合实际。二是来自社会。但是,由于前四次普法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与农民的关联度并不高,加上有些地方普法教育流于形式,农民参与普法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所以,经过一定的普法教育后,农民的法律素养仍然亟待提高。2、农村人口素质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农村组织松散,不容易聚拢来进行深入讲解,挨家挨户进行讲解又太耗人力和物力,困难极大。农民文化素质低,给农村普法工作也带来很大难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农村普法还有一大难关就是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有的农民以农活很多,无暇关心法律问题,不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职工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出政绩的标准,把普法工作看作"软任务",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普法工作的力度减弱。但是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在“一号文件”重新聚焦“三农”要求加大农村法治建设的环境下,农村普法已刻不容缓。4、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方法,影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调查中发现农村的普法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有效途径开展普法。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另外,由于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学的不深不透,普起法来难以作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甚至有可能会误导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也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5、普法内容与需求存在成效差距。普法教育还存在内容难理解、效果难体现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农民对法制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热情,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参与法制宣传的经历,影响到老百姓参与的热情。6、农民维权成本较高 。近几年农民工拖薪、 欠薪、工伤索赔等问题经过政府部门齐抓共管, 得到有效缓解,但农民工维权依然步履艰难。 一件普通的农民工工伤案子完成所有诉讼或劳动仲裁程序需要花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 扣去诉讼开支所剩无几, 一些企业老板为规避法律法规, 采取劳务派遣方式转嫁签订劳动合同带来的用工风险。7、事前防范意识不够 。涉及到农民工的法律问题及相关案例有很多, 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均有所报到和广为宣传, 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却一直持事不关己的思想, 认为遇到这一类的涉法问题属运气不好的是大有人在,没有前期的了解作铺垫,并没有去深思事件背后的法律根源性问题,对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文书和积极争取自己的相关权益等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而且对违法行为熟视无睹, 正是诸如以上近似于麻木的思想, 助长了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8、普法成效缺乏监督与落实。 每年县级对乡村两级法制宣传指导仅限于下文件、收普法考试费,缺乏法制宣传指导, 法制宣传与普法考试走过场; 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镇司法所来做, 往往是发一些普法宣传手册给村委会干部,带回去放在村委会发不到村民手中,这些书也就成了废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开展。、农村普法的意义增强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民群体大部分受过的教育都是浅显和基础的,而又因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小农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使得各种腐朽愚昧的思想深深地根治于农民群体的思想中;农民群体虽然生活的环境相对大城市来说单纯很多,但并不意味他们与法制无关,在许多如土地征收不公、借贷非法资金和暴力犯罪事件中他们都深受其害。对于法律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意味着他们会更多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体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提高农村文化法制素养,树立农村守法风尚因为普法针对的并不是极少数的个体而是整个农民群体,所以他们的法制意识的提高带动的是整个小环境里面的风气;由点到线到面的普及带来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农村法制素养的提升除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督促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否合法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更好地推进农村的基础法治自治进程。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那些曾经禁锢人们思想的落后腐朽的观念注定要土崩瓦解,普法的进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愚昧和无知,接受更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扶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村民群体的法制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民主自治的建设进程。、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便于农民了解最新的政策及法律知识,帮助农民增加法律意识和预防法律风险,挽回农民因缺乏法律知识而产生的损失,而农村法律顾问还可以参与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帮助出谋划策,并参与修订有关承包合同,一些经济纠纷的调处和协调,用合法途径参与一些行政村欠款的催讨等,从而较好地确保了村集体经济不流失,切实维护了村委会的利益,促进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了农村的全面稳定。首先,法律服务或法律顾问为村、镇解决难缠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上访事件;其次,法律顾问就村、镇重大事项及项目提出司法建议,确保其合法性;第三,村居法律服务可以有效就地解决基层法律纠纷;第四,律师通过参与村民代表大会、村重大事项研讨、主持并全程见证招标会等措施,有效杜绝暗箱操作、不公开、不透明现象,排除百姓不信任、不放心的隐患,维护了农村的稳定。、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农村普法及法律顾问工作,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更好地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一些村干部觉得棘手的问题在村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缓解,也理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由此使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提升了全社会的法治理念基层农村一直来是普法的难点,而农村普法及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为扫除这块工作的障碍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者通过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逐步形成,增强了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愿意运用法律手段合理解决矛盾纠纷,促使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提升。、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工作,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形成依法守法的法律氛围和思想软约束,同时通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诉讼代理,解答和处置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纠风和矛盾,如有关统一建造住宅用房征地问题、村委会办公用房租赁、维修问题、行政村卫生承包问题和自留地、宅基地权属使用问题等,农民维权问题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较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建设。三、村居知识普及、切入部门一般由司法机关组织开展,以广东为例:1、省司法厅。负责牵头和总体部署及向省财政厅申请费用划拨并就经费使用开展检查2、市司法局。负责本地组织、推进和指导,制定本地实施方案, 开展工作需要本地财政负担的经费测算,及时向省司法厅汇报,并协调市财政局落实本地承担的经费。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县(市、区)司法局。具体负责本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推进和组织协调。会同镇街司法所协调村(社区)组织与律师事务所双向选择,组织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考核,同时为相关部门向村(社区)法律顾问支付补贴经费出具意见。镇(街)司法所。具体负责本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推进和组织协调。协调村(社区)组织为律师开展工作提供场所,协助村(社区)组织做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相关信息及服务时间的公示。组织协调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人民调解和法制宣传。协助县(市、区)司法局对村(社区)法律顾问进行检查和评估考核。PS

:广东省司法厅印发的 《关于贯彻落实

<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

>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还要求 每个村(社区)每年平均不低于

1万元。红头文件网址:

/006940167/201405/t20140522_528971.html部分地区由当地市、镇政府及村委(社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财政拨款或根据实际政策而定(拨款政策及费用也因地制宜),建议可以先从司法线切入了解。四、新闻动态以下选取部分省份地区的村居普法新闻及信息作为补充和案例,相关省份可以尝试跟进拜访,看是否可以切入。河北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将实现全覆盖2015-03-3009:39:54 来源: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蔡洪坡 )27日上午,记者从河北省司法厅召开全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6月底前,河北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将全部覆盖。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北省 52511个村(居)中,有46224个村(居)聘请或安排了10858名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88%。其中,承德、邢台、邯郸等3个设区市,辛集、迁安、平泉、宁晋、涿州、任丘、景县等7个省管县(市)达到了100%。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司法局(司法所)工作人员,成为村(居)法律顾问的主力。工作中,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在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邢台市制定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规程和考核办法。省会鹿泉区因地制宜,采取乡镇政府购买服务、村委会购买服务和免费提供服务等三种方式。徐水县每年拨出40万元用于村(居)法律顾问专项经费。为实现6月底河北省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这一目标,省司法厅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是在全省层面实现年中全覆盖。 二是对实现全覆盖的地方, 夯实拓展全覆盖成果。三是对未实现全覆盖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铺开2015-03-2205:24:00 来源:山西法制报(太原)记者3月13日从省司法厅了解到,在深化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为推进“群众打官司难”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省司法厅部署在全省开展一村(社区) 一法律顾问工作,确保村(社区)法律顾问今年 5月底前实现 100%覆盖。省委学习讨论落实活动领导组把“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确定为全省 30项重点整治的问题项目,而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就是有效破解“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重要有力举措。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受聘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日常工作生活, 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满足群众基本的法在法律顾问选择方面,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行业协会将动员和组织广大律师(实习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行村(社区)与法律服务机构双向选择, 县(市、区)司法局推荐,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协调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法律顾问。据了解,此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计划将分步实施, 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先行试点,探索做法、积累经验,之后全面推开,确保在今年5月底之前实现全省所有村(社区)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律服务需求,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陕西全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三农陕西日报2015年03月02日13:56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上获悉, 2015年陕西省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政府购买项目,推动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 以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公共资源和市场配置的积极作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 ,畅通法律服务高速路,深化“法律服务惠民行动”,尽快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为此,省司法厅将着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力争3年内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律师担任政府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深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服务团工作,落实律师服务“三农”十项举措和公证便民服务八项措施,大力开展“法治梦同担当,百所连百县”和“三秦律师进万村,推进法治到基层”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化网上法律服务面对面平台建设,开通陕西公证网,提升利用新媒体开展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进一步做好涉及企业对外投资贸易、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及公民个人的公证事项。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开展“十项举措惠民生,法律援助解民困”活动,调研出台《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的意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援助,切实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莱芜1067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 普法工作全覆盖发表时间:2015-03-19 来源:莱芜文明网日,记者从莱芜市司法局了解到,为扎实推进普法全覆盖工作,今年以来,莱芜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采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为全市1067个村(社区)选聘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为村(社区)“两委”或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审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据了解,今年以来,莱芜市司法局按照莱芜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现普法全覆盖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措施、狠抓推进落实,扎实开展普法全覆盖工作。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采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为全市1067个村(社区)选聘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为村(社区)“两委”或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审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按照莱芜市委《全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推进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方案》要求,在对全市农村法律顾问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多次召开由各区(功能区)司法行政部门、镇(街道)负责人、律师代表参加的分析会、座谈会、调度会,研究具体工作实施、考核奖惩办法等事项,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解决“百名律师包千村”经费问题,计划在3月底前所有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部到位,开展工作。组织开展涉农普法案例征集评选活动,重点面向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征集司法和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已办结的、适宜公开的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典型案例,配以法律提示和适用法条,编辑成案例普法宣传读本,向全市农村(社区)住户进行广泛发放,推进“法律进家庭”活动。目前,已征集典型案例 30多个,月底前将编辑成册,通过各区、各功能区发放到2万户以上家庭。开展“案例普法集中宣讲”活动。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单位成立以司法、执法人员、业务骨干为主的法治宣讲团(组),秉承“用身边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工作理念,采取案例解析的方式, 深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企业,结合自身职能和社会热点问题,今年开展 2000场次以上的法治宣讲。据悉,莱芜市司法局日前已成立由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 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共50人组成的法治宣讲团,宣讲工作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中,全年完成宣讲 50场次以上。(记者 王鹏 通讯员 张海峰)无锡新区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落地生根2015-03-1709:21:00 来源:江苏司法行政网无锡新区在全面整合区属 7家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近 120名法律服务人员,担任全区 10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建立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三条措施促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落地生根。一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保障机制。 各街道将村(社区)法律顾问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政府购买的方式, 吸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队伍参与社区服务,协助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 人民调解和依法管理等活动,满足基层组织、群众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二是建立选聘与统筹相结合的人员筛选机制。 由区司法分局提供法律顾问人才库信息,原则上以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为单位与各村(社区)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由各所派出人员为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人才库中选聘,如社区无合适人选,由司法分局、各街道统一调配。三是建立年度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全区统一的村(社区)法律顾问日常工作台账,年度由区司法分局联合街道司法所,依据村(社区)与法律服务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村(社区)法律顾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