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_第1页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_第2页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_第3页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_第4页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第一,带有社会学、人类学倾向的口述史。如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等书籍以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记录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貌。这些口述史研究和著作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有历史的线索或脉络,常常以事件或人物的片段构成,目的是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走入田野,阐释口述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第二,立足文学的口述史。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引入了口述史的方法,如李辉"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贺黎、杨健"无罪释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实、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等,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双重的研究价值。

第三,自传体口述史。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陆续出版了"黄药眠口述自传"、"舒芜口述自传"、"文强口述自传"等"口述自传〞丛书。大学也先后推出了"风雨人生——萧乾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正口述自传"等"口述传记〞丛书。这些著作尽管成书过程中有他人的采录,但以口述者个人回忆和讲述为主。传主娓娓道来,讲述他们亲历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第四,政要人物口述史。如当代中国研究所采制的"**国要事口述史"、"*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从"童怀周〞到审江青"、"汪东兴回忆: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以及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先后发表的宋任穷、李德生、廖汉生、赛福鼎、陈锡联、邓力群、袁宝华、阎明复、李尔重及汪东兴、*德等人的回忆性文章,以及鲁林等主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口述实录"等著作。口述者多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他们的口述史弥补了国史或党史研究史料缺乏的问题。

第五,普通民众口述史。*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李小江"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等著作,著者多为历史学者,他们不仅受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而且也都或多或少受过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在我国大陆较早地开展了口述史的实践和研究。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这几部著作更多地表达了口述史学的标准,书中既写明了访谈时间、地点、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又以文献为向导,"文野互补〞,并辅以人物和实物照片、往来书信、"大事年表〞等,因而它们获得了学界的较多赞誉。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刊"**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定宜庄

前言: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2纳日碧力戈

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

3朝戈金

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

4孙庆忠

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开掘

5胡鸿保、王红英

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从"最后的记忆"谈起

6*小萌

关于知青口述史附1记忆里的真实------口述史与大萧条

附2口述历史有何特色〔片段节译〕前言: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定宜庄〔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这里是我应*杰舜教授之托,邀请几位学者作的关于口述传统〔oraltradition〕与口述历史(oralhistory)问题的笔谈。其源起,是去年5月我与几名史学家与人类学家就口述史问题进展的一场漫谈。这场谈话后来以"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真相"为题发表在2002年7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o""[1]在引起一些学者兴趣的同时也招致了*些批评,主要是说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谈论仅限于蜻蜓点水,没能谈深谈透。*教授于是提议,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的场地,口述既然是我们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目前关注的共同话题,便有了如下的几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的撰写者,有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也有史学家,大多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对口述的研究也都颇有心得。但是,要想让不同学科的学者就同一个问题进展对话,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和特定的研究手段,有自成一统的学术体系和严格的学术标准,仅就口述研究来说,不同学科的学者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表达和实践。如果一定要将这几个学科所作口述之间的区别讲清楚,或者要比拟口述对于哪个学科更有价值,这不仅不可能,其实也没有多少意义。但是,就象现在这样,只是把各自的想法以看似自说自话的方式阐述出来,也是很必要的,至少对我们从事史学研究的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得到启发和借鉴的东西。

近数十年来,史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研究,一直在不断地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那里汲取营养。当今国内社会史学界热衷的很多项选择题,诸如家族与宗族、婚姻形态、亲属关系、人口流动与移民、民间信仰,乃至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民间仪礼,无一不是人类学的传统选题。研究社会史的学者所强调的不同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角度,即用"社会〞这个范畴去从下向上看社会的视角,也受到了人类学研究的颇多影响。社会史学者也效法人类学家,走出书斋去观察,去做"田野〞,到*一个村落或城镇去研究一个个案,建立一个模型。这种学习和效法,当然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在人类学家看来,跑到民间去的史学家,更热衷也更擅长的是寻访家谱、碑碣和民间流传的*些抄本,而不是与活人面对面的接触和交谈,说到底这不过是书斋的延续,而不是真正的"田野〞;而从史学家一边看,仅仅通过对几个个案的描述便下结论,事前不在文献上做充分的准备,事后也不与文献做认真的比勘,社会史便不再是"史〞,而只是非驴非马的不知什么东西。所以,所谓的"跨学科〞并非轻而易举,而需要受到各学科的严格训练,至少也要知道其他学科的水深水浅,才可以慎重尝试。

从事口述史的研究也同样如此。毕竟,与其它学科相比,史学虽然是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的一门学科,但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口述史,却比其他学科更年轻,也更不成熟。而它之所以最有必要借鉴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经历,就在于它面对的,已不再是传统的"故纸堆〞,而是活生生的人,也恰恰是在与人打交道这一点上,历史学家远不能与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丰富经历的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相比。我这里所指的,还不仅仅是与人交往的技巧,而尤其是对"人〞的理解和关心。*小萌在谈到做知青口述的体会时说,过去利用文献写作知青史的时候,往往把屡见于报端的知青典型看成是政治符号,只有在与他们深入交谈之后才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有血有肉、极富个性的人,感悟便十分深切。

从这几篇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学者对于口述的意义,评价并不一样。纳日碧力戈对口述的赞扬不遗余力,他认为:"口述史本身终究是人类学者的宝,它拥有文字史不拥有的价值〞。他们更多指出的是文字书写的缺陷。而历史学家对口述却表现得比拟挑剔,他们一边费力地做着口述,一边又疑虑重重,*小萌的文中,就以自己做口述的亲身经历,坦率批评口述的缺乏,认为"立足文献研究,正是它〔指史学〕自身优势,口述方法当然要利用,但优势不能舍弃〞。这种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出发产生的不同侧重并不难理解。尽管如朝戈金所说,如果将人类的开展进程看作是一年的话,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只是12月下旬的事,但不容否认的是,文字起到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它使人类的开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实质性的改变。就我们目前的社会而言,文字既然仍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优势,高度依赖于文献的历史学科之于口述史,有着比研究"史前民族〞或者"无文字民族〞以及民间社会为主的人类学、民俗学更多的疑虑,也是很自然的事。

口述的所谓缺乏与缺陷,其实也并不是绝对的。在做口述访谈时最常见的,是受访者的遗忘和"虚拟〞。有些遗忘属年深日久,记忆出现偏差,是无意识的,也有些却是选择性的失忆。至于虚拟,有些是出于*种动机的成心编造,也有些是为显示自己见闻广博的炫耀,甚至有些仅仅是为讨好采访者,惟恐他会空手而归。但事实是,这些问题在文献中也同样存在。史家修史,选择的只是他们认为有必要流传后世的史料,想要青史留名,当然要有一定的资格,何况"隐恶扬善〞又是为修史者公认的道德准则,官修史书是如此,家族所修的族谱和为已故祖先撰写的碑铭更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别有用心的捏造了,上层统治集团有关政治斗争的文献,会将一切优秀品质统统归结给自己一方的首领,而将对方说得一无是处,正是所谓的"成者王侯败者贼〞。混淆黑白、篡改史实,历来是统治者蒙蔽百姓以稳定统治的重要手段。所以,受访者的虚拟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与修史者选择性地收集和利用史料,就其道理来说是有相通之处的。由此来看,口述史的缺陷,也就是文献的缺陷,并且能让我们反过来对文献的缺陷,获得更深切的体验。

人类学家偏好强调口述史的"口述特性〞,胡鸿保与孙庆忠二位先生的文中都曾引国外学者的理论,指出完善的口述史的最终产品不是文稿,也不是录音带或录像带,而应是访谈双方关系的一种表现。但这种看法,对于今天我们国内的史学家来说,未免有些玄而又玄。确实,在从口述转变成文字文本的过程中,从现场的采访所得会被大打折扣。首先是纳日在文章中谈到的"副语言学〞问题,当口述被用录音带纪录下来时,那些只有亲身在场才能够体会的属于"副语言〞的东西,如表情和动作等,便会完全丧失。而再将录音转化成文字文本,则意义非常丰富而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调,便也随之消失,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述,不仅鲜活丧失大半,甚至对原意的表达也会出现*种扭曲和误解。何况更严重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凡做访谈者无不备感恼火的,是在受访人见到自己的陈述变成文字以后,往往会对其中很多内容拒绝成认,甚至亲自捉笔一改再改,而他们所不肯认可的,往往正是口述中最精彩最鲜活的局部。将涉及隐私或政治上的顾虑排除不管,这也多是受访者长期生活于官方话语的笼罩之下并自觉向其靠拢的表现,结果却是使采访者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即使过了这几关,正式出版前还要经过编辑之手,而他们往往会把口述者的那些不合标准的语句删去。\o""[2]而与此矛盾的却是,对于史学家来说,口述的声音最终要变成文献,否则这种口述便不能实现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的价值。所以,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或者是根本不整理而保持原状态〕口述史料,又以什么方法来尽可能地保存口述特性,便成为对从事口述史的学者提出的一个目前尚难以到达的高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在朝戈金的文章中,提到了目前各种视频与音频技术的运用所导致的文字向"超文本〞迈进的趋势,这确实已是可以预见到的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最新的技术开展会与古老的口传文化相结合,人类以文字为主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也会由其它更好的方式取代,文字"一统天下〞的局面终将被打破,如今口述史面临的各种困扰也将不再成为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史学家就只能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作为一种"向后看〞的学科,史家的研究主体,毕竟是文献占据霸权的那段时期,而史家之所长,是对文献的征引与钩沉,文献之于口述,也正因此而具有了其它任何方法所不具备的长处。首先,如*小萌所言,口述是流动的,一次性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采访者,他的口述会衍化出不同的版本。文献却是稳定的,人们常说"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即是指其一旦形诸文字,便无法再否认、再推翻。与人类学家不同的是,史家做口述时,无论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他们更感兴趣和更愿选择的,总是那些有文字记载的人群,这就具备了以稳定的文献与流动的口述相参证的条件。史家讲究的是校勘辨误,这当然是就文献与文献之间的互证而言;如果再跨越一步,便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讲的是以考古开掘的文物与文献的互相参证,其说早已为学界成认并推重;而将口述与文献互参,不仅仅与"二重证据法〞在方法论上有一脉相承之迹,可以纠正受访者无意识的记忆失误,如因日久年深记错时间、地点和事件一类,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互参,可以以文献为据,来分辨哪些是受访者在此根底上有意虚构出来的东西,而对这种虚构本身的研究,包括受访者何以要进展虚构,在这种虚构之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心态等等,往往是研究者最感兴味、研究也最有价值之处,这便比"二重证据法〞又跨越了一步。所以,对于口述而言,文献是必不可少的根底和参照物。没有比拟和参照,就谈不上研究,没有这样一个根底,研究也就无法深入,这本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其它学科的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很难有进展艰辛烦琐的爬梳考据的耐心和能力,而这却正是史家最见功力之处。

以稳定与流动相参照,只表达了文献价值的一个方面,以"点〞与"面〞相参照,恐怕是文献更重要的功能。口述的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人,他〔或她〕所谈的经历与往事,不可能与他〔她〕所生活的大背景毫无关联,也不可能互无影响。举例来说,我们曾在辽东盖州一带农村做过屡次访谈,最早迁居此地的"老户〞谈及自己家族的历史时,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故事和感受,但对于祖居地和迁居辽东一事的记忆,乃至有关迁居的传说却都**小异,这说明他们曾是一批经历过同样事件并具有*种共同身份的人。为了探究这些人迁居辽东的原因、准确时间尤其是到辽之后确实切身份,我们翻阅了大量文献,包括官私文书、档案和家谱、碑文,才最终判定这是一个在清朝官书中从未被明确记载过的人群,他们于清顺治朝从**迁移辽东,并被清朝统治者纳入八旗组织之内,虽然成为旗人也享有过旗人的诸多特权,却也保存了不少**汉人的习俗,尤为有意思的是,他们始终未完全与满族认同,而自称为"随旗人〞,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又回归于汉族之中。这个人群在东北近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却为研究清代迄至近代东北历史的学界所无视。如果我们不亲临其地,不曾到一个个村落去从事口述访谈,就不会对辽东这一移民群体的存在和民族认同有具体的认识,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访谈上而不再从文献中做艰辛的求索,这些访谈就只是漫漶散乱的一团乱麻,从中找不到学术上的意义。\o""[3]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老人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一事,无不具有异乎寻常的深刻记忆,但旗人后裔与汉人和回民对此的述说,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不了解清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身份和生活于八旗社会中的旗人特点,对这些差异就无法理解和做出正确的解释,而对于这种大的历史背景的把握,又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文字记录。总之,当我们把以个人为主的口述看作是"点〞,将文献记载的历史背景看作是"面〞时,置于大事件之中的小角色的感受,才会变得饶有兴味和深具学术价值。所以我认为,这是文献之于口述史的不可替代的功用。这话当然是有限定的,在没有文字文本的时期和地域,也许同样可以做口述史,完全不依赖于文字文本的口述史作品,现在有,将来也一定还会存在。但是在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如果研究者对文献还是根本不予理会,则其成果肯定不会精彩。在这样前提下所作的口述,不仅不可以抛弃文献、看轻文献,反而需要更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它的口述传统中别离出来而别具一格,换句话说,将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口述史,是区别于人类学、民俗学的口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在这次笔谈开场之前,为了借鉴国外口述史学界的成果,也为使议题集中而不致流于无的放矢的空谈,曾由胡鸿保选择了一些专论口述的学术著作,以供大家传阅。其中包括"口述史读本"〔RobertPerks&AlistairThomson(eds.)TheOralHistoryReader.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8〕中的局部片断和美国口述史学家史特斯·特凯尔(StudsTerkel)的"困难时世: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史研究"〔Hardtimes:AnOralHistoryoftheGreatDepresstion,PanthronBooks,1970〕等,为便于读者参阅,今由韩俊红与贺小燕节选有关内容编译成中文,经由纳日碧力戈、胡鸿保两位先生审校之后附于篇末。

此次讨论采取的是各人将稿件写好之后再互相传阅的方式,没有面对面交流,所以各篇文章所用术语不免有些歧异,因尊重作者原意起见,均未加统一修改,特作说明。

由于杂志编排的缘故,这里不得不把本来并不存在主从、前后关系的几篇文章,排出一个线性的次序,我想不妨借用孙庆忠先生文中所戏言的从文到史,即从"生〞到"熟〞的说法,将纳日碧力戈那篇论述从"史前民族〞直至如今"文明社会〞无不存在的民间口述文化的"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一文作为篇首,而将史学家*小萌比拟知青口述与文献短长的文章压轴,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将主要讲"口传〞的文章作为一端,将也同时强调文献的语音文章作为另一端,其他诸篇,则依次排列在两端之间。但愿这样的编排能给读者展示出从"生〞转"熟〞的线索。至于文章的撰写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和观点,自有不同甚至牴牾之处,但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口述史,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o""[1]这场漫谈的参加者除我之外,还有*新建〔**大学文学院教授〕、彭兆荣〔**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和*小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o""[2]我的一篇口述史文章发表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编辑要求我把受访者语句中不合标准之处都一一作出修改,说否则该杂志就有可能因此而在审查时不合格。

\o""[3]定宜庄、郭松义、李中清、康文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社会科学院,即将出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纳日碧力戈〔民族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按照人类学进化论传统,人类学研究"史前民族〞或者"无文字民族〞,文字的创造和铁器的使用一道,成为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然而,功能论和相对论并不苟同与此,认为文化无优劣之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需要。其实,抛开进化论与功能论之争不管,非文本的口述确实有许多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文字表达固然能超越时空,传承后世,也可成为全球化的工具,乃至"文字狱〞的根据,但是,口述表达却有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包括大量不可言传的直觉和不可推理的意识。文本可传千秋万代,但要依赖纸*类的载体、雕板类的印刷、经训练掌握的文字、文化人的阅读以及日光、书斋类的阅读条件,甚至依赖人类的眼睛或眼镜。则,盲文又做何解释?也许有人会问。盲文不过是非盲文的替代,手的触感替换了眼的视觉,仍然属于用文字制造的文本。实际上,口述不仅仅是语言表达,它还是社会操演,有具体的场景和听众,有具体时空的限制,有具体时空条件下的手势和表情;它不依赖纸*类的载体、雕板类的印刷、经训练掌握的文字、文化人的阅读以及日光、书斋类的阅读条件,可以借助人类的眼睛或眼镜,但并非必需。口述不能像文字那样长距离地超越时间和空间,但口述却因社会记忆和身体操演而生动可信,在现场和联想中让时间和空间合一,就像美洲霍皮人(Hopi),把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按照相对于自己所在位置的距离划分时间先后:离自己近的那个地方发生的事,一定要比离自己远的那个地方发生的事,在时间上靠前。即*事不在"此地〞发生,就不可能在"此时〞发生;它只能在"彼时〞和"彼地〞发生。\o""[1]藏人的格萨尔、蒙古人的江格尔、柯尔克孜人的玛纳斯,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此外,需要强调,社会记忆并非只存在于大脑中,它存在于表演、仪式、股市、冲突和生育等行动之中。社会记忆实在就是社会行动。口述史不用像文字史那样要"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它的操演本身就是社会行动,绘声绘色,手舞足蹈,或鼓掌喝彩,或专心倾听,或有问有答,那不是行动又是什么?口述史要靠操演来复现和传承;口述史的操演是一种"立体的〞社会记忆,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渗入〞你的身体,充满你的毛孔,占领你的神经,培养你的人格。他不像文字史那样"安静〞并需要耐心,不需识字就能"阅读〞它,也不需要为了识字而"逃学〞、"受罚〞。口述即"语用〞,口述者以第一人称或以见证人的身份,以"说来话长〞、"很久、很久以前〞之类的句式开场,以令人信服的口吻,给听众讲故事。口述者、听众、特定的时间和场景,彼此镶嵌,浑然一体,让口述史变得有权威,说话就是历史本身,说话本身就是真实,就像法官在法庭上说"我宣判你有罪〞时,主语为第一人称,时间为瞬息的现在,受事者为第二人称,句子是肯定语气。\o""[2]"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我们有关过去的形象,通常效劳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化。……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忆性知识,是在〔或多或少是仪式的〕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o""[3]口述史的操演过程本身就是社会记忆过程,这种记忆决不单纯是大脑或心理活动,而是兼有身体活动和身体记忆,即大脑和小脑都要用,因此我们有"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之说。\o""[4]广西田林县的蓝靛瑶用吟唱的方式表达历史,从盘古到千家峒,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娓娓道来,为民族定位,为社群认同。北欧萨米人有一种特殊的吟唱形式,称为"约伊克〞〔yoik〕或"约伊金〞〔yoiking〕,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传递知识,是萨米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曾一度被传教士看作旁门左道,全力镇压。在萨米人口述史中不存在"人战胜自然〞的说法,因为他们是"太阳和风的子民〞,是自然的一局部,要战胜赋予自己生命的大地母亲,显然不可思议;萨米人的祖先不知"生态〞为何物,因为他们就是生态的一局部。\o""[5]这些世界观不仅占有了萨米人的口述史,也注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造就了他们的人格,奠定了他们的认同根底。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诞生,口述和传媒结合,形成音像多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和大大超越旧时文本的方式扩展时空,并以高度的可塑性与文字结合,成为音像字的"三位一体〞。上电视的口述可以通过字幕来包括文本,但文本却不能代替现场的口述。口述可以有更多更大的隐喻时空,有更广更牢的民间根底,有更加灵活的社会适应,有更加人性的临场发挥。以国家标准制定的文字为根底的文本,尤其是钦定的正史,不仅要公正的书写,还要有正统的注疏,讳音讳字,性命攸关。文字的学习过程就是体罚和规训的过程,就是受社会监控的过程。文字史要"几易其稿〞,几经推敲;口述史借助现场灵活掌握,可夸*,可现编,有口误不追究,这叫做口述无修饰。口述史不要求"纯〞,也允许说些违反政策的话,全仗着它是"地方粮票〞,出境无效,过期也无效。文字史的写作对史料要求很高,要纯而又纯、——史料的归类要和民族国家的疆界一致,要强调"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史料的"误用〞和"误解〞乃至措词的不当,都会引起国家之间的外交纠纷和政治抗议。例如,日本教科书的措词问题就引起了中日韩〔朝〕之间的外交争议。比拟起来,口述史,除非得到国家支持并为国家利益效劳且在"国家剧院〞表演,不会造成这样规模的外交争议。口述史的操演一般不会计较听众的族籍、学位、党派、公等国家分类体系,讲者和听众关系基于面对面的社群关系、亲缘关系和其他切身关系。这样,按照国家分类,口述史充满自相矛盾,有时近乎荒唐,但这并不阻碍它长此以往,功能不减。在**通海县兴蒙乡,每年都要举行的观音会〔权且把它和类似仪式看作广泛意义上的口述史〕,主持者和唱经人来自附近县城的汉族洞经班,表演舞蹈者为附近的彝族和傣族,供的神像有观音、孔子、老庄、成吉思汗、鲁班,多族共建蒙古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在老知青"草原恋〞合唱团的演出中,汉族知青们穿蒙古袍,高唱蒙古歌,是演员;蒙古族着"汉装〞或西装,讲汉语,是观众。在雍和宫,守庙的喇嘛是**的蒙古人,磕头的香客却可能是**的汉人。没有人查你的**,问你的国籍、民族、性别和生辰。

口述史和文字史不同。口述史可以用"千万别说出去……〞开头,把一些秘密透露给*些人;也可以在透露后不认帐,说没有这样说过。文字史一字千钧,只要是白纸黑字,就不容易控制读者,尤其是复制技术全面革命的今天,数字化的文本甚至可以"登月〞,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进展严格的新闻检查和为什么这种检查主要限于文字的原因之一。文字史是经过推敲、常常取得官方认可的文本,因而缺少弹性,却充满严肃,甚至变成八股文。文字史一般只有一种风格,千篇一律,一个腔调,一种声腔。文字史没有个性。口述史则充满个性和逢场作戏,个人的才能可以得到表现,听众也可以随时鼓掌或喝彩;也常常能够绕过新闻检查或者官方根本不屑一顾,把它们和小道消息放到一起,充耳不闻。按照弗思的语言学理论,语调被归入"韵律音位〞(prosodeme),它指不仅于话语*个音段的语音特征,如重音和语调。在口述史的操演中,语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抑扬顿挫,喜怒哀乐,尽在其中,语调本身就能够表达多义,这是文字史所没有的。巴赫金认为,语调处于语言和非语言、言说和非言说的边界;语调对口述者周围的社会气氛特别敏感。\o""[6]语言学中的"副语言学〞指非语言现象,如表情、头和眼睛的动作等,这些"副〞的东西,在口述史里却是"正〞的。格尔茨引哲学家赖尔的"眨眼〞例:

让我们设想有两位正在迅速抽动右眼皮的少年:其中一个是无意的抽动,另一个是向一个朋友投去的密谋的信号。作为动作,这两个动作是一样的;如果仅对他们作照相机式的"现象主义〞观察,我们不知道哪一位是抽动眼皮,哪一位是眨眼示意……但这种区别是很大的:任何不幸将第一种情况误认为第二种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眨眼示意者正在传递信息,或毋宁说正在以相当准确、特殊的方式传递信息:⑴有意的;⑵针对特定的*人;⑶通知一条特定的信息;⑷根据社会公认的编码;⑸不为其他在场人所发觉。如赖尔所指出的那样,眨眼示意者并没有做两件事情,即抽动眼皮和眨眼示意;而那位抽动眼皮者只做了一件事:抽动他的眼皮。…………如还有第三个少年在场,他想"给他的好朋友们制造一个恶作剧〞,外行、笨拙、扩*而滑稽〔如此等等〕地模仿第一个少年的眨眼示意。当然,他的做法和第二位眨眼示意的少年以及第一位抽动眼皮的少年的做法是一样的:即抽动他的右眼皮。只不过这个少年既没有眨眼示意,也没有抽动眼皮;他只是把别人试图眨眼示意的做法当作笑料,滑稽地加以模仿。这里也存在一个社会公认的编码〔他要生硬、过分夸*地"眨眼示意〞,也许还要扮一个鬼脸——小丑的拿手好戏〕;也存在一条信息。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个动作才制造了嘲弄而不是密谋的气氛。如果其他人以为他确实在眨眼示意,则,他的整个所作所为,尽管结果可能不大一样,就会和他们以为他在抽动眼皮一样彻底砸锅。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那位可能的挖苦家对自己的模仿能力没有把握,就在自家镜子前练习;这个时候,他不是在抽动眼皮,不是在眨眼示意,不是在滑稽地模仿,而是在排练……但关键的是,在赖尔所说的对排练者〔滑稽模仿者、眨眼示意者、抽动眼皮者……〕行为的"浅描〞和对其行为〔"谐摹一位朋友假装眨眼示意,以欺骗一位不知情者,让他以为有一场阴谋正在进展〞〕的"深描〞之间,存在民族志的客体:一个分层划等的意义构造,它被用来制造、感知和阐释抽动眼皮、眨眼示意、假装眨眼示意、滑稽模仿以及滑稽模仿的排练;没有这样一个意义构造,不管任何人是否抽动眼皮,以上这些在事实上就不会〔甚至作为文化类别,像眨眼示意不属于抽动眼皮一样不属于眨眼示意的零形式抽动眼皮也不会〕存在。\o""[7]

"副语言〞既如此重要,则,相对于文字史来说,视"副语言〞和口语同等重要的口述史的不可替代性,也就局部地得到证明。语调、眼神、手势、气氛、讲者、听众等等现场要素,都会"串通一气〞,表达丰富、微妙的意思,不置身其中便不能捕捉,不能感悟。

口述史也可以是一种应对艺术,它可以和正史保持距离,让人们知道有另外一种历史叙事,让听众和观者在说拉弹唱中,在群体效应里,感受一种面对面的亲近和共鸣。口述技艺来自对人类自己器官的反复练习,不需要识字,不需要专门的学院教育,也不需要城市里那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层级化的知识体系、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不需要昂贵的学费,不需要全国统考,也不需要自己器官以外的那些"身外之物〞,如电脑、教室、图书馆之类的"硬件〞。讲口述史让人直接观看操演者对自己的器官熟练支配,让人领略何谓"刺刀见红〞,观众可以用自己的器官和感知来体验表演者的技艺,谁的技艺高,谁的技艺低,一目了然,不会被造假者钻空子,也用不着专家小组来评审,更用不着高官来颁发学位。

口述史不像文字史那样有出版的苦恼,也没有文字式的强势主义,可以用英语操演,可以用汉语操演,可以用瑶语操演,也可以用哈萨克语操演。它的"市场〞取决于听众,不取决于惟利是图出版商。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著作是让人烦恼的事情,市场小,为难;而用少数民族语言操演口述史却让人赏心悦目,身心共鸣。此外,口述史的操演不与"评职称〞挂钩,用不着为了评教授而滥竽充数,倒也不存在什么学术腐败。名星们因腰缠万贯而写自传,达官们因飞黄腾达而写著作,只有"下里巴人〞们因表达心声而讲故事。口述史让大家再平等不过,让人们提前实践了"共产主义〞理想。

口述史不像文字史那样充满了大男子主义,文字作家们大多数是男人,文豪们大多数是非女人。口述史不分男女,不分老少,谁都可以讲,谁都可以演,谁都可以听,谁都可以看。口述史表达的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亲身经历和肺腑心声,这样的表述和表述内容不存在性别之分和年龄之分。口述史容易超越民族、种族、国家、主权、性别、年龄等等现代"分类技术〞的控制,摆脱建立在科学话语上的知识监控,只要听得懂,看得明白,就成为参与者,成为操演、社会行动和社会记忆的一局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识字者来说,口述史只有在文本化之后,才能在学术界实现价值——我们采访口述史的目的恰恰是把它写成文字、,在用文字形式颂扬口述史价值的同时,无意中使它脱离了时空语境,失去了真人真事的鲜活,没有了面对面的亲切。这是无可奈何的悖论。但是,不管什么说,口述史本身终究是人类学者的宝,它拥有文字史不拥有的价值,自有它存在和被研究的理由。\o""[1]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高一虹等译,**,**教育,2001,31~33。\o""[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1988年版,496~497页。\o""[3]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人民,2000,导论,4页。\o""[4]‖康纳顿提到三类记忆:1〕个人记忆申述,指那些把个人生活史作为对象的记忆行为;2〕认知记忆申述,涉及对"记忆〞的利用,此处我们据称记得词义,或诗句,或笑话,或故事,或城市布局,或数学公式,或逻辑真值,或未来事实;3〕指我们有再现*种操演的能力,如我们记得如何骑自行车,骑了就能走。"但就此第三类记忆来说,我们不经常去回忆我们在何时何地掌握了正在讨论的这种知识;我们常常仅通过现场操演,就能够认可并向其他人演示,我们确实记得。如何读写或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就像精读的课文意义;它留下了一种习惯的所有痕迹,我们越是记得这类记忆,我们就越是较少有可能回忆在此涉及的我们过去所作所为的*种场合;只有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才可能求助于我们作为指南的回忆。〞〔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19-20页。〕\o""[5]TheSaami,PeopleoftheSunandWind,Ajtte,SwedishMountainandSaamiMuseum,Jokkmokk,Swedden,1993,pp.4-5.\o""[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李辉凡等译,**,**教育,1998,88页。\o""[7]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人民,2000,6-8页。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朝戈金〔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这里,我们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论民间口述。民间口述的材料包罗万象,史学家从中发现了历史的表述和再造;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了民间社会的结构和功能;民间文艺学家从中发现了口头诗学法则;古典学家发现了早期经典的文化属性……总之,大家都惊喜地发现了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新的学术切入点,发现了解决学术疑难的新的钥匙。

则,我就先从民俗学的观点出发,谈谈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在我们的眼中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都成认,口头的信息交流技术历史极为悠久,而且至今不衰。对于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这个物种的绝大多数而言,他们每天终究是说和听的多呢,还是写和读得多呢?答案不言而喻。进一步讲,口头传统研究,是信息技术的研究,是知识哲学的研究,不是*些学科的具体的方法论问题。不过,一些学科,例如历史学这种传统悠久的、高度依赖文献的学科,愿意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论它,也是为深入探讨问题,搭建了一个平台。那些个与他文化、民间、无文字社会和文盲等等联系紧密的学科,当然没有道理不欢送的。

虽然历史学一向轻视口述,看重文字记载,但口头传统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人推测,人类最迟到大约旧石器时代中期时,发声器官已经进化得比拟完善〔请注意,这个说法没有直接的"凭证〞,尤其没有"白纸黑字〞的记载〕,相对复杂的口头交际大约也就产生了。这是距今大约10万年前的时候。如果把从那时以来的人类进程当作是一年的话,我们神圣的文字的创造和使用,都是发生在第12个月份里。埃及书写传统产生在12月11日那天。欧洲的第一本书〔Gutenberg’sprintingpress〕出现在1445年,大约相当于12月29日。亚洲和美洲的书写传统也一样晚。而且长期以来只是人群中极少数人掌握着的特殊技术。如果说人文学科应当平等地关注人们和他们的精神活动,关注这些活动的规律和规则,则,我们就理由追问,我们为什么长久以来就盯着人类这一年当中的最后半个月中的事情而置另外的事情于不顾呢?为什么长久以来就看重文字的一方而有意无意地无视口述的另一方呢?另外一个疑问,就是文字真地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从而彻底排挤口头传统么?答案应当是否认性的。从人类晚近的信息技术开展态势上看,古老的口传文化还有复兴的前景:有线和无线的电讯,都是通过特定技术将声波实施远距离传递,电台和电视台,也是在*种程度上与口传技术相关联。时下新兴的电脑和因特网技术,更是在向"超文本〞大步迈进。文字的文本因其复杂性和种种传递局限,看来并不能"一统天下〞。不惟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是如此,学术上也是如此。我们的研究对象,已经越来越不可能局限于书本,而转向了其他东西,例如视频和音频技术录制的讯息等。国际上人文学科的资料收集和分类,也不再仅仅是图书馆的工作了。"档案库〞〔archive〕成了频繁出现的术语,图片和视频档案、音声档案等等,成为许多专项研究的出发点。文字文献作为"基准〞的时代,似乎开场离我们远去。

口头传统的学术自觉,不是晚近的事情。以西方而言,至少从18、19世纪的"**论〞时期就已发端。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化进化学说和太阳神话学说,是几个主要的思潮。他们首先开场思考的,是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与民间诗歌〔民间口述!〕密不可分的关联。他们认为,由于上层阶级放弃了民族文化和民族事物,构成民族文化底色的民族精神就只能到民间社会中去寻找。进入20世纪后,国际人文学科的众多学者,合力推进了口头传统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博厄斯〔FranzBoas〕在印第安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口头传统反映了他们文化的细节,如亲属、狩猎、食物准备、**信仰等等。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则是文化反映论者的代表。"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是一种几近一贯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文化模式"〕,而口头传统便是文化的一种手段,它反映了这种模式化的过程。功能主义的马林诺夫斯基和巴斯科姆〔WilliamR.Bas〕等人也分别从自己的材料和分析出发,认为恰恰是口头传统把土著人与他们的过去时代连接了起来,从而保证他们未来生命的不朽。此外,口头传统还是一个现实的避难所,它能够证实和强化传统,教育民众,并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

口头传统的研究已经进入许多人文领域,许多学科都从中发现了新的学术生长点。我最近看到一本书,书名叫TeachingOralTradition("口头传统教程"ed.JohnFoley,1998),从中可以发现,美国的大学里面,有多少个学科在讲授与口头传统研究相关的课程。众多的区域文化研究课程自不待言,如"阿拉伯口头传统〞、"希伯来口头传统〞等,还有神学和**学、民族音乐学、人类学和民俗学、历史学等等。连一向标榜自己"言必据迹〞的古典学,都开设了古代"口头传统〞的课程。从"旧约全书"的产生过程,到布鲁斯音乐的即兴创作;从演讲术到口头布道;从文盲的心理活动规则到大型叙事的构造法则,许许多多的专门学问,都被放在口头传统的名目下重新审视起来。这种兴旺的局面,当然让我们快乐。

口头表述有它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假设干规则。比方,在传统表述中,抽象的概念都是用具像的手法表达。口头诗人们不说*个英雄"生气〞了,而要说他"十三颗牙齿咯咯作响,大黑眼睛一眨一眨〞。不说战斗"剧烈〞,要说"打到天上,打了星星则多个回合,打到地下,打了草根则多个回合〞〔蒙古史诗"江格尔"〕。再往远说点,"蒙古秘史"据专家说,应当是口述的记录。它有近300个小节〔或者叫表述单元〕。历史学家们发现,它的叙事法则令我们感到很"不习惯〞。例如事件的顺序前后颠倒,轻重失衡等,总之就是不合法度。其实,无文字社会的社会记忆运用的是不同的"法度〞。我们认为两国之间的征伐当然是头等大事,而秘史的讲述者们显然不这么认为。所以一些大规模军事行动仅用一句话带过,而一些像是"家常话〞的对话,反倒是不吝惜篇幅。更有甚者,有些明显是神话传说的荒唐不经的情节,倒是让叙事者们津津乐道。这里隐藏着"口头性〞〔orality〕与"书面性〞〔literacy〕之间差异的玄机。美国学者瓦尔特·翁〔walterOng〕在他的OralityandLiteracy:TheTechnologizingoftheWord(NewYork:Methuen,1982"口头性与书面性:语词技术化")中对"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有相当精彩的论述〔节译见"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这里就不多说了。

民间口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高度依赖语境,也高度依赖传统。表达者、表达的事件和听众共同创造了意义。民众长期积累的知识,是理解口头表述的前提。这些由讲述者和听众共享的知识,就构成了传统的内容。民俗学诚然是关注形成为"制度〞和"传统〞的东西,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别于历史学〔口述史〕。对民俗学学科而言,不是任意民间文化事象都是理想的研究对象。民间文化事象就像是汪洋大海,任何想要总体描述它、或者是穷尽它的企图都是注定要落空的。则怎么遴选对象呢?怎么通过个案研究而抽象出规则来呢?只有一个另外的可能:那就是研究对象要高度类型化。而众多民俗事象倒是高度类型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学的对象往往是一些典型的样本。通过研究一个样本,能够解决一系列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例如通过史诗演唱研究,我们试图探索民间大型韵文叙事的根本构造和法则。通过歌手的个案追踪,希望描述民间社会的表演制度和表演者的社会角色,同时希望了解个人与整个传统的关系。

口述史的方法,就包括对访谈形成文本的分析阐释,这种阐释包括大量引入通过其他文献渠道获得的相关背景知识的交待,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说法之间精细的比拟参照,从而试图廓清真伪。民俗学的方法,也多是从文本入手,但更多地关注个别文本背后的整个"传统〞。因为,每一个表演出来的文本,都具有*种随意性和偶然性,都是不可再现的和不可重复的。因此,民俗学者坚信在同一个"故事〞不同场次的版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表演者的记忆力、现场的心态、听众的反响,都在在影响到表述本身。所以,民俗学讲究"深入访谈〞,讲究对研究对象内部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描摹民俗事象背后的传统。这个学科特点,有时候就成了它的局限。当我们过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体系的时候,往往不够注意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也就使得我们的研究,缺少了一个纵向的线索。这个倒是我们应当向历史学方法学习的地方。再者,我们反复强调类型,其结果是我们对在历史进程中行动着的鲜活个体的创造性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敏感性。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开掘孙庆忠〔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口述史〔oralhistory〕与作为民俗学研究主体领域的口述传统〔oraltradition〕,虽然都是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呈现,但前者受到个人生命周期的限制,主要是对个人亲历的生活事件及感受的表达;后者则是世代相承的口述证词,主要指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文艺样式。口述历史最为突出的功用在于收集口述凭证,弥补文字资料的缺乏。而作为集体传承的程式化了的口述传统则是唤起民族历史记忆,激发其自我意识,进而建构族群认同边界的主要依据。

当下笔谈的主题是口述史,笔者拟从文与野、主与客的关系切入,对口述历史与口述传统的特色谈些体会,与相邻专业的学者切磋。这里的一个根本观点是,民俗学研究的口头传承文本是研究者通过田野作业开掘的,而口述史的相应文本则是研究者通过访谈制造的。

Oral一词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被选择用不同的汉语语词来表达,翻译透露的修辞含义当然不言而喻,这里或许还能进一步窥视到口述与文字在互动中的不平等关系,因为与文字的大传统相比,凡带了"口〞的都已经明白告诉世人它的小传统地位。口述史在历史学中处于非主流的地位,也因其"野〞一再招到正统历史学家的质疑和责难。比方,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帕特里克•弗雷尔〔PatrickO’Farrell〕曾挖苦道:"口述历史正在步入想象、个人记忆和完全主观的世界——它将把我们引向何处?那不是历史,而是神话〞。美国历史学家B•塔齐曼也认为,"虽然口述历史或许会向学者们提供一些珍贵的线索,但总的说来是保存了一大堆废物〞。\o""[1]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口述史的兴起对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把被上层社会各类精英人物垄断的历史恢复成为普通人的历史,一改民众文化和日常生活不具有研究价值的观念。在保尔•汤普逊〔PaulThompson〕看来,只有凭借个人经历的真实证据〔"过去的声音〞〕,才能如实地再现历史,还过去以本来的面目。\o""[2]正是基于自下而上的史学理论,口述史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也在*种程度上,实现了其自身地位的提升。

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的白话运动对于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中国的民俗学也就在此期间开场成形。在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史著作里我们不难发现,从北大的歌谣征集运动,到妙峰山庙会调查,当时文化人到民间去的这些有开拓意义的实践,不仅使山野民风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主体,也标志了治学只专注文献资料的转向。钟敬文先生曾指出:"文献,不是民族文化成绩的全部。……除了上述那类文献的保存和所显示的历史成果之外,中国还有更大量的、没有或很少被文字记录的、流传在民间的各种文化。它就是民俗学的对象。〞\o""[3]可见,文与野的界限是变动的。清代学者陈澧对于文字起源曾经说过一番话:"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东塾读书记"〕我们认为此话同样适合讲解*些经典文献的由来。"诗三百篇〞之成为"诗经"可以例证,荷马的"奥德修纪"亦然。这演变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说法则可以称作"转生为熟〞。

与口述史和民俗学的晚出状况相似,人类学和社会学几乎也是19、20世纪之交的新兴"舶来〞学科。这与具有悠久传统的文学和史学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可是20世纪初期恰恰也是文、史两门"不分家〞的传统学科发生革命性转变的年代。王国维的"两重证据法〞、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以及闻一多的上古神话研究\o""[4],大抵反映了当时做学问方法的改弦更*。主要的一点就是把目光从文献移开、关注考古出土物和民间"活态〞文化,而这些正是"文字缺席〞的地方。

谈及口述史,无法绕开它与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共赢关系。一方面,口述史研究技术的开展得益于社会学、人类学的进步,它们丰富了历史学家记录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口述史的进展使得人类学的实验民族志为社会生活史的建构,为反思已有的研究模式,提供了审视"历史真实〞的一种尺度。当然,口述史的采访和人类学田野作业所收集的口述资料,在关注个人经历这一层面上是辐辏聚合的。应该说,正是这些普通人的生命历程,始终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间镶嵌咬合,因此,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Hastrup〕才说:"在*种意义上,‘口述历史’的迅速开展,便是在对民众记忆的有效性的相对成认上。这种看法成认人类同时是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当前人类学的睿智表现之一,就是认识到社会空间与建构它的个人之间,有一种根本的连续性〞。\o""[5]所以,不管是陈村的故事\o""[6],还是林村的故事\o""[7],才既是经典的民族志报告,同时也是当代社会生活史弥足珍贵的口述史文本。

在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中,主客之间曾一度是"非对称的权力关系〞,这之中有两种倾向是突出的:其一,相对于"他者〞,研究者具有凌驾于其上的优越地位。美国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在他的回忆录"边缘人"中就深有体会地写道:"马林诺斯基曾在特洛布里恩〔Trobriand〕岛屿住过四年从事田野研究。他把特洛布里恩岛的土著人际关系与其他民族间的人际关系作比拟,找出一样处和相异之处,但从不把特洛布里恩岛人与英国人或其他白人作比拟。其他英国人类学家像MeyerFortes、Evans-Prichard等都有这种倾向。他们认为英国及其他白人都是科学家、绝不可能沦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至于其他非白人的文化是可以拿来检视、分析、探讨和归类的。而英人及其他白人是超越被检视研究之上,他们是‘父母’,研究、分析其他‘子女’世界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o""[8]很显然,这种关系,充满了殖民色彩。与之相似,即使是具有革命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无法绕开这种传统惯性的影响,这样有趣的事实也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从事中国人类学史研究已有多年的胡鸿保博士在一篇回忆他从师学艺的文章里曾感慨说:只是在经历了几代学者的艰辛努力和主客互渗之后,以多元文化为客体的真正的"人类学〞才出现在全体地球人面前。不过即使在"后殖民〞的今天,又有几个中国人类学家甘心被同行放在他者的位置上"分析〞呢?\o""[9]其二,在传统文本中,为了表现出表达的客观和对"科学性〞的追求,常常隐去主客互动中田野知识获得的途径和方法。对这种局限的反思和实践,以格尔兹〔CliffordGeertz〕的解释人类学为先导,并表现在心理动力学、新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实验民族志的大量文本之中。\o""[10]

则,在口述历史的制作中,主客两造各自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不少有口述史经历的行家对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口述历史作品的影响都有评论。意大利学者颇特利〔AlessandroPortelli〕在"口述历史有何特色"一文中对于口述史的口述特性、客观性、可靠性、采访者与口述者的相互关系等一些敏感而又根本的话题做了介绍和探讨。譬如,他认为文献是自足的、具有独立于研究者的特性,相反,口述材料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者的问题意识或研究假设、对话和个人关系等。为此,颇特利告诫研究者,必须把优先权给予被访者,让他讲他想要讲的、而不是研究者企图听到的东西。同时强调,访谈的最后结果应该是叙事者和研究者双方的产物,如果访谈材料出版时,采访者的声音被省略了,也就在无形中扭曲了叙事者的声音。\o""[11]因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的葛里尔〔RonaldJ.Grele〕在"没有目标的运动:口述史中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完善的口述史的最终产品不是文稿,也不是录音带或录像带,而应该是访谈双方关系的一种表现。意识形态和多样历史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口述史学者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强调这种相互影响是他们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者的田野工作的区别所在。\o""[12]

事实上,与人类学民族志的撰写和口述史的采访制作相比,在民俗学的口述传统中,主客关系则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在田野采风的过程中,虽离不开个体的讲述,但不管是对民俗事象的临摹,还是对生活事件、人生仪礼的描述,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身份、经历、情感等主观性因素都可以全然隐没。因为对妈祖、对龙母等神祗的信仰,对生产、生活、以及节日等习俗的口头传承,都是在民众记忆中不知传了多少代的文化现象。因此,在最终呈现的文本中,主客的关系已为民俗之集体性掩盖了。

可见,主客关系在以"史〞〔包括个人生活史、事件史等〕为学科对象的历史学研究里干系重大,不过这正好是民俗学田野作业中的口述与口述史现场采访的区别之一。简单地说,口述史研究中的访谈是研究者有意要让被访人做口述,所得文本通常是"原生〞的、新创的;而民俗学研究的口述材料几乎都是集体的、天然具有展示特性的,不用你研究者提问,其本身就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流传。民间文化传承者在面对采访者到来前已经屡次重复过他/他们的口头表演。他们的口头"文本〞和传世文献一样具有自足性、独立性。这样的活态文本自身并不必然蕴涵"非对称的权力关系〞。由此而论,似乎可以说,民俗学研究内容之一的口头传承文本是研究者通过田野作业去开掘的,而口述史的相应文本则是研究者通过访谈去制造的。不妨戏仿一下构造主义的公式,文:史=生:熟,当然这里的"文〞其实是比拟狭义的,即民间文化之"文〞\o""[23]。这或许也能算得上对口述历史与口述传统之区别的一种别样理解吧。\o""[1]帕特里克•弗雷尔:"口述历史——事实和神话";J•福克斯:"面向过去之窗——口述历史入门",转引自杨祥银:"试论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o""[2]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等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教育、牛津大学,2000年。\o""[3]钟敬文:"〈到民间去〉序","中国民间文化"〔第八集〕,第133—134页,学林,1992年。\o""[4]王国维用的是"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参证的方法,王国维:"古史新证",2、3页,清华大学,1996年。顾颉刚认为,旧的古史系统是层累地造成的,随着时代的推移,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古史上人物的事迹越丰富。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辩>的",载"古史辩",第一册,**古籍,1982年。闻一多在"风诗类抄甲•序例提纲"声称要"用语体文将诗经移至读者的时代,用考古学、民俗学和语言学方法带读者到诗经的时代〞。在"伏羲考"中他还用声训的手法论证了伏羲、女娲都是葫芦的化生。分别参见"闻一多全集"第四卷、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o""[5]克斯汀•海斯翠普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第27页,台北麦田出版股份**,1998年。\o""[6]安戈、陈佩华、赵文词著,孙万国等译:"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牛津大学,1996年。\o""[7]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o""[8]国立编译馆主译:"边缘人——许烺光回忆录",第54页,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o""[9]胡鸿保:"学步忆实——从"另类学〞到人类学","纪念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8月。\o""[10]参阅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第142—148页,**人民,1997年;•••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第88—9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o""[11]AlessanroPortelli,"Whatmakesoralhistorydifferent〞,inRobertPerks&AlistairThomson(eds.)TheOralHistoryReader.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8,pp63-74.\o""[12]RonaldJ.Grele,"Movementwithoutaim:methodologicalandtheoreticalproblemsinoralhistory〞,inRobertPerks&AlistairThomson(eds.)TheOralHistoryReader.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8,pp38-49.\o""[13]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文艺学有书本文学、俗文学和民间口头文学三大干流〔参见"建立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3期〕。笔者以为,俗文学其实可看作历史时态的民间口头文学,所以三大干流中与口头有瓜葛的"生〞者竟也占据了不小的份额。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从"最后的记忆"谈起

胡鸿保、王红英〔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如今这个群众文化风行的消费社会里,贴近平常生活的产品渐渐多起来。报纸电〔视〕台在开辟"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等专题的同时也设立"记忆〞栏目〔如"播送电视报"〕。与新闻采访颇为接近的"口述史〞在史学研究领域的走红,可能与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不无关联。历史学家越来越多地注重所谓的田野工作方法,而且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文化距离。这就使得他/她们又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片学术小天地里,定宜庄博士出了些引人注目的作品,口述史专著"最后的记忆"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o""[1]。通过采访十六位旗人老年妇女,在编辑口述实录的根底上"最后的记忆"再现了这些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一代妇女的个人经历。作者结合文献辅以人物和实物照片、往来书信、民歌民谣、家谱摘抄、"大事年表〞对这段特定历史加以展示,使作品富有鲜活感。正因为作者对于满族历史文献驾轻就熟,才使得以文献为"向导〞的口述实地调查收效明显。所以我们想由此入手,结合读书体会,谈论对历史学家做田野及一些有关议题的看法。

历史文献与口述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古。在希罗多德的词汇表里,"历史〞实际上就是"调查〞和"对真相的探究〞(inquiry)。\o""[2]当然,"让事实说话〞并不则直截了当。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在"历史学是什么"里对于深奥的哲理有浅显的阐释。他认为,过去的事实能否真正成为历史,取决于后人如何记录。"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过去我们常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劳动人民是个群体,必须有一个具体的代表人物,没有代表人物的话,那就只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宣传口号〞。\o""[3]

口述内容一旦被文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情况似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本名为"田野笔记"的人类学著作里编纂者就举出了学术史上的经历例证:

许多被调查者,即便是那些文盲,也清楚地知道文字记载的持久性,并且会求助于人类学学者记录下他们所选择的东西。祖尼人的Bow社团的神职人员指示[人类学家]库欣〔Cushing〕录下了他们清晰的、古老的祈祷声和歌声。玛格丽特·米德写道:在我到达Manus岛之前,他们已经为该付多少颗狗牙〔他们的货币〕给他人而争吵了成百上千年……。所以,我来后,他们对我说:"哈哈,现在Piyap〔当地人给米德起的名字——引者注〕可以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了,你记下每一笔交易,我们以后就不必争吵了。〞\o""[4]

如果说口述传统里的"过去〞是可以在传承的流动中不断变异的话,则文献作为口述的记录就把这种流动特性凝固了。这样一来便将"古〞"今〞作了技术性的切分\o""[5]。而由于历史解释具有历史性\o""[6],所以上述切分的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主流史学家那里,有无当下材料与以往文本的比勘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关键。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英文版,1981]里曾经这样解释:"历史编纂是一种确立或修正人们对过去事件之认识的方法〞。而历史编纂又可以分两种。传统的历史编纂"基于*些口头表达和文字描写,而这些表达和描写没有可由当前历史学家进展独立地批判考察的事实根据。现代批判历史编纂不满足于口头或文字记载的传统,无论这些传统是没有作者的传说,还是诸如修昔底斯和希罗多德这样伟大历史学家的著作,因为这些传说和著作都没有引用其他历史学家可以查证的历史文件。批判历史的编纂希望通过对文字著作的考证,通过比拟其他有关同类事件的原始资料,来确定世传的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或错误性。〞\o""[7]

再回头谈口述的问题,定宜庄在一次承受**师大的汪丹女士采访时说了两条很重要的经历:"一是你得会问;二是做口述很辛苦,但对口述材料的再处理、再分析更不容易。〞\o""[8]但凡曾经做过口述的人都会知道这两点很重要,而关键问题在于,知道这两点的重要性以后,口述史的田野研究应该怎样展开。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最后的记忆"这样一部以文献为导向的口述史,对于口述特性〔orality〕的关注不免有些欠缺。我们注意到海外学者对于口述史的特性有较深入的阐述,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同行们体味并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