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文件名称: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KWMC-EA-JS-003归口部门:研究院文件版本号:A1页码:PAGE1/18PAGE1文件编号:KWMC-EA-JS-003文件名称: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12年2月9日实施日期:2012年2月12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设计指导书。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三维布线设计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三维布线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本标准于2012年2月12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建华、鱼灵炜。部门阶段设计工作流程说明工程院电气分院电气分项目负责人项目设计员项目经理组件设计员工艺研究所成员项目中心用户项目负责人各设计员资料收集状态熟悉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项目启动通知书根据技术协议,充分收集相关车型的技术资料,样车的电气配置和系统功能等资料。通过拆车、拍照等方式完成对目标车的定位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样车状态,完成相关工作根据功能将系统分解,各功能由相关人员负责完成。将整车三维布线完善先粗略地整理好,再根据车身的改动,在不变动主干线的前提线,修改部分分支线,全部完称后,再反过来协助二维线束定线长。1.整车三维布线设计流程PAGE2.当前衡量车辆高档与否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看这辆车的电气配置。随着GPS、ABS、EBD等电气设备在车上的应用,一些高档车上电气设备的成本已经占到整车的35%。就像人体的血管给各个器官提供养分一样,车上也需要“血管”来给各个电器件供电。整车电气线束就起到“血管”的作用。线束依附于钣金或内饰上,顺延到相应的用电设备,图一是某一款车的三维线束的图例。图一某款车三维布线图3.怎样做三维线束布置整车的三维线束布置要遵循以下一些要点:3.1先要在拆车时尽可能地记录下线卡子、扎线带和胶套的安装孔位。3.2建好所有的卡子、扎线带、胶套和电器件的数模。以下是一些在整车线束布置中常用的线卡子、扎线带和胶套。3.3将各个电器件要求总布置安装到车身的相应位置。3.4当总布置将安装到位的电器件数模和白车身数模返回时,把线卡子和胶套安装到车身上的相应的孔位。3.5用RoutingElectricalm模块来进行电气布线,将每个卡子、胶套连接起来,最后连接对应电器件,就形成了初步的整车三维布线图。注意,连线要尽量和样车的走线方向一致,下面以行李箱上隔板的布线为例:图二AM12行李箱上隔板3.5.1将卡子放置到位后,在卡子过线的卡孔处连出一条短线。3.5.2将相邻的两个卡子过线处都连出短线(因为在卡孔出的线束只有很短一段,可以认为那一段是直线)。3.5.3使用Application中的RoutingElectrical模块,选CreatPath命令。选择其中的Simple-Mode-SpecifyPonits,连接两条直线,如下图所示:3.5.4可以看到,图中的连接线和钣金干涉,选择SubdivideSegment,再选中那条连线,拖动PointPercentage,把直线打断成若干段相关联的线段。3.5.5用TransformPath命令,选中和钣金干涉的那段线段和它的两个端点。3.5.6点击OK,进入下一个对话框,再选择Translate,进入Transformations对话框。将选中线段上移,避开干涉。调整后的线段如图所示:3.5.7选择AssignCorner命令,点中整条线段,整体进行倒角。倒角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3.5.8最后将线束加粗,加粗依据来源于二维结束设计中走过该段线束的所有电线模拟计算直径,这样就完成了这一段的布线。3.6检查整车的钣金和内饰,调整干涉的连线。3.7完成后交给总布置,请他们配合检查。3.8最后再修改不合理的部分线束分支,根据车身的改动,变动一些卡子的安装位置。3.9加粗,整车线束就算最终完成。4.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4.1三维线束每一块线束分块合理。4.2三维线束在车身的走线合理。4.3线束过孔时要注意加护套保护。4.4线束如果跨度太长的空间,要在这段线束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加上一个卡子固定,避免线束下垂,水平方向是400mm左右加一个线卡子,竖直方向支线300左右加一个线卡子。4.5走线的时候要避免锐角过线,避免电线折断。4.6线束走向应尽量远离高温发热物体,避免传导热和辐射热的伤害。4.7运动件、开闭件间的线束要留足最大开度的长度,并考虑最小开度时的堆积空间和固定方式。4.8需要在外面连接电器件接插件再塞回固定的线束要留足拉出时操作长度,并考虑固定后的堆积空间和固定方式。4.9线束布线考虑工艺装配顺序和装配的方便性。5.0要考虑接插件的占用空间和对接操作空间。5.1不方便双手操作的地方要将接插件一侧做固定安装,以便于单手操作。5.2较长距离穿过狭窄孔洞,要要求结构件中间加开便于中转线束的沉孔。5.3尽可能考虑大总成模块化装配,提高生产线装配速度。5.检查分析5.1应符合电气设计任务书和电器原理图中电气元件的布置和走线分块等要求。5.2过线时要注意不能与钣金或内饰干涉,主要是考虑占领一定的空间和避免线束测短。5.3发动机线束布线时,要注意发动机缸体上的搭铁位置。5.4电线是否走到相应的电器件处。6.设计要点6.1设计时要经常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车身钣金、内饰等的修改状况,保持三维线束和车身状态实时吻合,减少改动量。6.2与依附件商定电线卡子的安装孔位,如有变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改变开孔位置。6.3线束在整车上的布置应力求最小距离,不得在车身内外露。7.引用标准在设计应执行标准QC/T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29009《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KW/CZ.004.A1《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8.整车线束分块及走向定义一般来说,整车线束可以分为前舱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室线束、车尾线束和车门线束这几大块。这一分块原则是按白车身设计划分来大体定义的。每个大块都还可以根据功能模块再细分。8.1仪表板线束穿过翼子板内板连接发动机线束,并连接车身线束,沿着仪表板下的管梁行走连接仪表上的电器件。8.2发动机线束前舱内环绕发动机,连接各传感器。8.3左翼子板线束连接前舱内左侧电器件,主体从翼子板内板外侧走。8.4右翼子板线束连接前舱内右侧电器件,主体从翼子板内板外侧走。8.5车身左侧线束沿车身左侧门槛内边沿行走,连接左前、后门和后行李箱线束。8.6车身右侧线束沿车身右侧门槛内边沿行走,并顺着A柱内板走连接前室内灯和天窗开关等电器件,连接右前、后门,后行李箱线束。8.7车身中间线束连接手制动开关及其他电器件。8.8左/右前门线束连接前门电器件,布置在内板和内饰板之间。8.9左/右后门线束连接后门电器件,布置在内板和内饰板之间。8.10左侧背门线束连接车身左侧线束并沿背门走连接背门左侧电器件。8.11右侧背门线束连接车身右侧线束并沿背门走连接背门右侧电器件。8.12空调线束依据具体空调布置位置确定,一般是沿仪表板下方走线,连接空调面板、调速电阻、信风门电机等。8.13安全气囊线束从仪表板下方出来,沿地板中间行走,并连接各相应传感器及气囊模块。8.14ABS线束从前舱的ABS阀体,过前围板,再并入车身线束。通过四个轮包上的孔,和四个轮子的轮速传感器线束连接。8.15顶棚线束有些车顶棚上的电气设备,如前室内灯、后室内灯、电动天窗等是由单独的一根和车身或仪表板线束相连的线来供电的。9.三维布线原则9.1布线原则9.1.1符合KW/CZ.0014.A1的规定。9.1.2设计整车线束时,首先考虑线束在全车上的走向,注意在布线的过程中要绕开可能引起干涉的车身件。9.1.3尽可能贴着门槛,地板横梁等地方走线,避开人平时上下车可能踩到的那些角落。9.1.4护套、卡子不能高出固定处太多,避免盖上地毯后可能对线卡子和护套等构成损坏。9.1.5车底除了悬架上的ABS轮速传感器线外,避免任何走线,以免障碍物对裸露在车外的线束造成损伤。9.2长度测量和极限偏差原则9.2.1先给车身定出各个线卡子和护套的通孔位置,布好线后测出各段线束的长度,反过来修改二维线束中的各段线长。9.2.2为了保证线束的三维数模的设计值与汽车产品安装时的实际长度误差能满足连接的要求,线束到各个用电器的分支线的设计长度都应该留出一定的余量,具体规定参见下面的标准:电线束尺寸应符合QC/T291064.2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规定,其中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取QC/T29106表1中的上偏差值;KW/CZ.0014.A1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9.3过孔原则在线束过前围板、地板、A/B/C柱、后备箱等地方,为了防止线束由于长时间和钣金摩擦而断裂,必须在过线处开孔,在线束上安装橡胶护套。护套大小应该根据穿过的插接件大小来确定,以便插接件和线束能顺利穿越。9.4固定原则应符合KW/CZ.0014.A1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9.5最小转弯半径原则应符合KW/CZ.0014.A1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9.6接头原则9.6.1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应符合QCn29009的规定。9.6.2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QCn29010的规定。9.6.3线束与电器件连接必须用插接件。9.7插接件选用原则汽车用电线束插接器应符合QC/T417.1、QC/T417.3、QC/T417.4、QC/T417.5的规定。9.8线束包扎原则应满足KW/CZ.0014.A1的规定。附录: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2012-02-09发布2012-02-12实施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适应汽车整体布置的需要,在本标准中规定了汽车电线线束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时应遵循的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线束设计,并以本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在今后按设计要求逐步补充、完善本规范(试行)。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建华、鱼灵炜、TJI/CZ·0014·A1—201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维线束设计要求及线束设计必须贯彻的行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三维线束。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QC/T414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29009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要求三维线束设计要求3.1.1三维布线原则3.1.1.1凡线束穿越金属件孔或金属棱角时,线束必须有弹性护套管保护(如橡塑发泡管);3.1.1.2金属孔设计时,必须有橡胶护套;见图2。ddr图1图1图23.1.1.3线束布线应沿边、沿槽(在车体上专门设计走线槽),防止线束直接承受压力。车体内线束不准外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